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高频易错题综合检测卷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高频易错题综合检测卷七,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连线题,解答题,整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一架飞机原定10:50落地,因天气原因,推迟35分钟,( )落地。
A.10:15B.11:35C.11:25
2.如图,小明要从家经过文具店到学校,他至少要走( )米。
A.590B.660C.680
3.秒针走5圈相当于分针走( )。
A.1大格B.5大格C.50小格
4.304与397的和大约是( )。
A.600B.601C.700
5.一车鹅毛重5000千克,一车石头重5吨,这车鹅毛和这车石头相比,( )。
A.石头重B.鹅毛重C.一样重
6.1千米里有( )个1米。
A.10B.100C.1000
7.估一估,得数比500大的算式是( )。
A.271+158B.406+138C.603-219
8.如图,从西城到东城有两条路,( )条路最近。
A.西城—北城—东城B.西城—南城—东城
C.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共16分)
9.播放一部纪录片要1小时15分钟,已经播放了50分钟。这部纪录片还要( )分钟才能播放完。
10.啄木鸟和山雀一天一共吃了789只害虫,其中山雀一天吃了157只害虫,啄木鸟一天吃了 只害虫。
11.王叔叔第一天买了500克大米,第二天买了2500克大米,他一共买了( )千克大米。
12.一根8分米长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每段绳子长是( )分米。
13.粮油店运来1吨大米,卖出去350千克,还剩( )千克。
14.商场搞促销活动,一条裤子130元,比毛衣便宜132元,这两件衣服一共( )元。
15.阳江到广州,汽车票85元,动车票130元,从阳江到广州,坐汽车比坐动车大约便宜( )元。
16.小明要坐上午10:25的火车去姥姥家,从家到火车站需要40分钟,且火车站提前5分钟停止检票,那么小明最晚( )从家出发。
三、判断题(共8分)
17.一个数减去480的结果是160,求这个数,列式是480-160。( )
18.从甲地到乙地乘高铁需要45分钟,高铁7:05从甲地发车,那么8:00到达乙地。( )
19.步行1千米大约需要1小时。( )
20.凯乐剧院共有500个座位,一、二年级学生去观看爱国影片。一年级292人,二年级211人,两个年级同时去,能坐下。( )
四、计算题(共18分)
21.(12分)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720-280= 570+360= △603-397=
148+586= 930-682= △395+289=
22.(6分)直接写出得数。
47+33= 51-35= 59+32= 159+32=
280-25= 170-90= 360+170= 300-101=
五、连线题(共12分)
23.(6分)快乐的周末。(连一连)
24.(6分)下面的动物各有多重?连一连。
六、解答题(共30分)
25.(5分)王阿姨打算把如图三件物品都买下来,她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才够?
26.(5分)小红和小莉一起去看了《长津湖》,已知电影一共放映176分钟了,影片是12时结束的,请问这个电影开始的时间是?
27.(5分)某水果店一共有640箱梨,上午卖出了420箱,中午又进了245箱,下午又卖出去了328箱,现在还剩多少箱梨?
28.(6分)328元 416元 434元
(1)妈妈要买一台榨汁机和一台冰箱,大约准备多少钱?
(2)爸爸带了1000元钱,买了一个电饭煲和一台榨汁机,还剩多少钱?
29.(9分)阳光小区新建了一个游泳馆,每天上午开设2场,下午开设2场,上午8:30开始第一场,下午1:00开始第一场,每场1小时,开场之后不能进入,两场中间休息20分钟,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请你完成上面的营业时间表。
(2)周日小明想去游泳,但他上午9:30-10:30要去美术班学画画,下午1:30要下楼帮妈妈取快递,你能帮忙安排一下他的游泳场次吗?
场次
起始时间
上午第一场
8:30-9:30
上午第二场
下午第一场
下午1:00-
下午第二场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10时50分+35分=11时25分
所以一架飞机原定10:50落地,因天气原因,推迟35分钟,11:25落地。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2.A
【分析】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分成两段,即小明从家到文具店以及从文具店到学校。要想小明走路最短,只需要每段路程选择最短的路即可。再将两条最短的路的长度相加,求出小明走的最短路程。
【详解】230<320
360<430<510
230+360=590(米)
他至少要走590米。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加法的计算,关键是找出两段路中最短的路,这两条最短的路的长度和即为所求。
3.A
【分析】秒针走1圈是60秒,而1分钟=60秒,所以秒针走5圈经过了5分钟,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经过5分钟要走5小格,5小格即为1大格。
【详解】秒针走5圈相当于分针走1大格。
故答案为:A
【点睛】考查学生对分与秒的认识,熟记钟面分钟走1圈是60分钟,秒针走1圈是60秒。
4.C
【分析】计算304与397的和,用加法计算,依此列式并采用估算法计算即可。
三位数加三位数进行估算时,应将两个加数估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整百十数再进行计算,依此解答。
【详解】304接近300,397接近400;
304+397≈700
因此304与397的和大约是700。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C
【分析】首先统一单位,根据1吨=1000千克,把5000千克除以进率1000化成5吨,或把5吨乘进率1000化成5000千克,化成相同计量单位后,比较数值是相等的,因此,一车鹅毛重5000千克和一车石头重5吨一样重。
【详解】5000千克=5吨
因此,5000千克鹅毛和5吨石头相比,一样重。
故答案为:D
【点睛】由于沙子和鹅毛的密度不同,相同质量的沙子和鹅毛体积不相等,不要被这一表象所迷惑。沙子和鹅毛的都是5000千克,质量是一样的。
6.C
【分析】1千米=1000米,1000米是1000个1米。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1千米里有1000个1米。
故答案为:C
【点睛】熟悉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B
【分析】A.估算时把271看作270,把158看作160,求出270与160的和即可;
B.把406看作400,把138看作140,求出400与140的和即可;
C.把603看作600,把219看作220,再求出600与220的差。
【详解】A.271+158≈270+160=430,得数小于500;
B.406+138≈400+140=540,得数大于500;
C.603-219≈600-220=380,得数小于500。
得数比500大的算式是406+138。
故答案为:B
【点睛】三位数与三位数的加法(减法)估算,将三位数看作比较接近它的整十数或整百数,再计算。
8.A
【分析】根据观察,可知第一条路为西城—北城—东城,第二条路为西城—南城—东城,求出两条路的长度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第一条路为西城—北城—东城:112+338=450(米)
第二条路为西城—南城—东城:312+178=490(米)
450<490
所以西城—北城—东城这条路最近。
故答案为:A
【点睛】先观察从西城到东城的路线,再用加法求出相应路线的长度,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25
【分析】1小时=60分钟,依此将1小时15分钟化成分钟,然后用这部纪录片要播放的时间长减已经播放的时间长即可,依此计算。
【详解】1小时15分钟=75分钟
75-50=25(分钟)
这部纪录片还要25分钟才能播放完。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时与分之间的换算,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632
【分析】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啄木鸟和山雀一天一共吃害虫的只数减去山雀一天吃害虫的只数,即可求出啄木鸟一天吃了多少只害虫。
【详解】789-157=632(只)
啄木鸟一天吃了632只害虫。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减法的意义的应用,理解题意,正确列式计算即可。
11.3
【分析】将第一天买的大米数,加上第二天买的大米数,计算出一共买的大米数;1千克=1000克,根据进率转换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500+2500=3000(克),3000克=3千克,所以他一共买了3千克大米。
【点睛】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2
【分析】对折一次,把绳子平均分成2份,再对折就把绳子平均分成了2×2=4(份),用总长度除以平均分的份数,就是每段绳子的长度。
【详解】8÷(2×2)
=8÷4
=2(分米)
所以,一根8分米长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每段绳子长是2分米。
【点睛】分析清楚对折后再对折绳子分成了几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650
【分析】运来大米的质量减去卖出的质量等于剩下的质量,注意单位要统一,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吨=1000千克
1000-350=650(千克)
还剩650千克。
【点睛】本题考查了质量单位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
14.392
【分析】根据裤子与毛衣的价格关系,求出130与132的和即为一件毛衣的价格,再把一件毛衣的价格与130相加即可解答此题。
【详解】130+132=262(元)
262+130=392(元)
这两件衣服一共392元。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一件毛衣的价格。
15.40
【分析】先估算坐汽车的价格为90元,用130-90,即可求出坐汽车比坐动车大约便宜多少钱。
【详解】85≈90;
130-90=40(元);
坐汽车比坐动车大约便宜40元。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用四舍五入方法求数值的近似数以及数量关系的应用。
16.9:40
【分析】先将上午10:25转化为24时计时法的时间是10:25,因为火车站提前5分钟停止检票,所以应在开车前5分钟检票,即10:20检票结束,从家到火车站还要40分钟,再从10:20倒推20分钟是10:00,再倒推20分钟是9:40,据此来解答。
【详解】上午10:25即为10:25
10:25-5分=10:20
10:20-40分=9:40
那么小明最晚9:40从家出发。
【点睛】根据1小时=60分钟,会根据经过的时间段以及时间点推算下一个时间点。
17.×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减数是480,差是160,根据被减数=减数+差,求出这个数。
【详解】480+160=640
这个数是640,列式是480+160,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需熟练掌握。
18.×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高铁从甲地发车的时刻,加,从甲地到乙地乘高铁需要的时间长,即可计算出到达乙地的时刻,依此列式并计算。
【详解】7:05+45分钟=7:50;
从甲地到乙地乘高铁需要45分钟,高铁7:05从甲地发车,那么7:50到达乙地。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时、分、秒时间的推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
【分析】1千米即为1000米,根据生活常识,走完1000米用不了1小时,大概需要10分钟左右。
【详解】步行1千米大约需要10分钟,所以原题说法不对。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时间单位大小的理解,结合生活常识来解答。
20.×
【分析】一二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则一共就需要多少个座位,因此先用加法计算出一二年级需要座位的总个数,然后与500个座位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292+211=503(个)
503个>500个,因此两个年级同时去,不能坐下。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三位数的加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440;930;206
734;248;684
【分析】三位数与三位数的加减: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百位与百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两数相加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两数相减,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当十。减法用差+减数=被减数进行验算,加法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进行验算。
【详解】720-280=440 570+360=930 603-397=206
验算:
148+586=734 930-682=248 395+289=684
验算:
22.80;16;91;191
255;80;530;199
【解析】略
23.见详解
【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连线即可。
【详解】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活中实际情况的了解程度,不能违背实际情况。
24.见详解
【分析】克、千克、吨是我们常用的质量单位,计量较重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千克作单位,用符号kg表示;计量很重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用符号t表示;计量较轻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用符号g表示。联系生活实际,找出各个动物合适的重量,再连线即可。
【详解】连线如下:
【点睛】本题考查质量单位的认识,此题需要根据生活实际进行解答。
25.960元
【分析】根据加法的意义,将三件物品的价钱相加,把225元看作230元、166元看作170元、558元看作560元进行估算即可。
【详解】225+166+558
≈230+170+560
=960(元)
答:她大约应该准备960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加法的估算,可以把加数看作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进行估算。
26.9时4分
【分析】176分=120分+56分,1时=60分,将120分转化为以时为单位,接着用12时减去放映时间即可。
【详解】176分=2时56分
12时-2时56分=9时4分
答:这个电影开始的时间是9时4分。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时和分之间的相互转化,要熟练掌握。
27.137箱
【分析】用梨的总箱数减去上午卖出箱数,再加上中午进的箱数,再减去下午卖出箱数,求出现在还剩的箱数。
【详解】640-420+245-328=137(箱)
答:现在还剩137箱。
【点睛】本题根据加减法的意义列出算式,再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28.(1)770元
(2)256元
【分析】(1)用一台榨汁机的价钱加上一台冰箱的价钱,求出需要的钱数。将328估成330,434估成440,再相加求和。
(2)用带的钱数减去一个电饭煲的价钱,再减去一台榨汁机的价钱,求出还剩的钱数。
【详解】(1)328+434
≈330+440
=770(元)
答:妈妈大约准备770元。
(2)1000-416-328=256(元)
答:还剩256元。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根据加减法的意义列出算式,再根据加法估算方法以及减法计算方法解答。
29.(1)9:50-10:50;下午1:00-2:00;下午2:20-3:20;
(2)下午第二场
【分析】(1)用上午第一场结束的时间加上休息的20分钟,计算出上午第二场开始的时间,再加上1小时,计算出第二场结束的时间;同理:用下午第一场开始的时间加上1小时,求出下午第一场结束的时间,用结束的时间加上休息的20分钟,计算出下午第二场开始的时间,再加上1小时,计算出第二场结束的时间;据此填表即可。
(2)根据题意,因为小明上午9:30-10:30要去美术班学画画,所以上午第一场、第二场的时间不合适;下午1:30要下楼帮妈妈取快递,所以下午第一场的时间不合适;所以他的游泳场次是下午第二场。
【详解】(1)9:30+20分=9:50
9:50+1时=10:50
1:00+1时=2:00
2:00+20分=2:20
2:20+1时=3:20
填表如下:
(2)根据分析可知,
小明上午第一场、第二场的时间、下午第一场的时间都不合适去游泳,所以,他可以下午第二场去游泳。
答:我可以安排他下午第二场去游泳。
【点睛】熟练掌握有关时、分、秒时间的推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场次
起始时间
上午第一场
8:30-9:30
上午第二场
9:50-10:50
下午第一场
下午1:00-2:00
下午第二场
下午2:20-3:2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高频易错题综合检测卷七,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连线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高频易错题综合检测卷五,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连线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高频易错题综合检测卷四,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连线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