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南宁二中2023-2024年上学期段考试卷
2023-2024年上学期南宁二中大学区初二物理期中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年上学期南宁二中大学区初二物理期中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 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共35 分)
一、选择题(共16题,共35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3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目要求,选对得2分,选错得0分。第14~16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 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请考生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 案标号涂黑。)
1. 下列几种运动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地球围绕着太阳转 B. 人从小到大身高发生变化
C. 翱翔太空的“神舟”飞船 D. “复兴号”列车在铁轨上高速行驶
2. 下列光学现象和应用中,相关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B.小孔成像 C.人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D.手影
3.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 “黛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
的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 山 B. 船 C. 流水 D. 河岸
4. 物态变化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美妙景色。下列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A. 晶莹的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 缥缈的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 淅沥的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5. 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1所示,这是为了
A. 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B.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图1
6.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如图2所示,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闹铃声会逐渐 变小,直到听不到;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的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现
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 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铃声
C. 听不见闹铃声,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
D. 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加剧了
图 2
试卷第1页,共6页
l … 山三
7. 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某液体的温度,示数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示数是26℃ ℃
B. 不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示数是26℃ EQ \* jc3 \* hps12 \\al(\s\up 9(三),山) 10
C. 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示数是-14℃ 山
D. 不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示数是-14℃ 山20
8.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 3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C.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D. 选用精密的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9. 课本中想想做做的小实验--纸锅烧水,把盛有水的纸锅如图4,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纸锅仍 不会燃烧,这是因为
A. 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
B. 水能灭火,所以纸锅不会燃烧
C. 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点
图 4
D. 纸不吸收热量,所以纸锅不会燃烧
10. 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际上光线并不存在
B. 光源能发光,但不射出光线
C. 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D. 光线是真实存在的带箭头的直线
11. 如图5所示,这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响度相同的是
丙
乙
图 5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甲和丙 D. 甲、乙和丙
12. 如图6是家用电冰箱制冷系统的原理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蒸发器内,制冷剂液化放热
B. 在蒸发器内,制冷剂汽化吸热
C. 在冷凝器内,制冷剂汽化吸热
D. 在冷凝器内,制冷剂液化吸热 图 6
13. 甲、乙、丙三人在跑步,甲的速度为15m/s, 乙的速度为54km/h, 而丙跑完150m 的路程需要 10s, 则
A. 甲、乙、丙跑得一样快 B. 甲跑得最快 C. 乙跑得最快 D. 丙跑得越快
14. (多选题)如图7所示,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古筝弹奏《茉莉花》,为全国人民
送上太空音乐祝福,“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琴弦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 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C. 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粗弦比细弦发声的音调低
D. 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发声的音调越高
试卷第2页,共6页 图 7
15. (多选题)小明一家到火锅店吃火锅如图8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吃火锅时,火锅上方冒着的“白雾”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 “冰冻肥牛肉卷”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是因为牛肉卷中的冰熔化了
C. 把火锅中的汤汁加热至沸腾后,改用大火加热,汤汁的温度会继续升高
D. 吃完火锅小明从冰柜里拿出一根冰棒放进嘴里,发现舌头被“粘住”了,这是凝固现象 图 8
16.(多选题)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像,
由图像可知
A.10~ 20 秒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C. 第5秒末,乙车通过的路程比甲车大
D. 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图 9
第 Ⅱ 卷 ( 非 选 择 题 共 6 5 分 )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12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不要求写出演算过 程。)
17. 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向和强度,说明声可以传递 _;利用 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可以传递
18.生活中经常用“高”、 “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指的
是声音的 ;“低声细语”指的是声音的
19.如图10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
图10
是 cm。
20.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迅速 ,吸收热量, 促使水蒸气遇冷 成水滴,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两空均填物态变化)。
21.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 ;背着月光走,地上发暗的是 (两空选填“地面”或“积水”)。
22.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 用时7.5s, 前 5 0m 的平均速度是_ m/s, 后50m 用时7s, 则小明 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 m/s (两空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三、作图题(共4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3.(1)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在图11 中画图说明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O 点表示
青蛙眼睛);
(2)光与平面镜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试在图12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
小。
图 1 1
图 1 2
试卷第3页,共6页
四、实验探究题(共25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
24. (5分)图13甲是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甲
图13
乙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13甲中的 ; (选填 “A”“B” 或 “C”) (2)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3甲所示,温度为 ℃;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13乙所示,由图像可知石
蜡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熔化持续了 min; (4)由实验可得到晶体熔化特点:
25. (6分)小明和小红分别利用如图14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甲
乙
图14
丙
(1)图13甲中温度计可以测量水的温度,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
(2)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过程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如图14乙、丙所示 则图 (选填“乙”或“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 “降低”或“不变”);
(4)两位同学利用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分别进行规范实验,并依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出如图 14丁所示的 A 、B 两条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都是 ℃,由此判断液面上方的气 压 (选填“高于”、 “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从图像中可知两次 实 验 , 水 开 始 沸 腾 的 时 间 不 同 , 导 致 这 种 现 象 出 现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
试卷第4页,共6页
26 . (7分)白色硬纸板 EF 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ON 折 转 ,ON 垂直于平面镜如图15所示。 用此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图15 表 1
(1)当入射光移动到法线 ON 右侧时,反射光出现在法线 ON 的 (选填“右侧”或“左
侧”),这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_ 。
(2)将纸板F 沿 ON 向后折时,不能在纸板F 上观察到反射光,用喷雾可以显示出反射光的路径
仍然在原来的位置,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3 ) 光 在E 纸板上沿AO 方向入射,其反射光在F 纸板上沿OB 方向射出;让光沿 BO 方向入射,
发现反射光沿 OA 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 4 ) 使 用 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反复实验比较两角的大小可得:反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实验中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目的 是
27. (7分)小明用小车、长木板、刻度尺、停表、木块等器材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 实验设计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 点 和C 点的时间 tB、tc: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 EQ \* jc3 \* hps15 \\al(\s\up 8(图),动)EQ \* jc3 \* hps15 \\al(\s\up 8( 1),的)EQ \* jc3 \* hps15 \\al(\s\up 8(6),时)间更长,应 (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
的坡度;
(3)经测量AB 、BC段长度均为_ cm,tn=3.0s,tc=5.0s,则小车在AC 段的平均速度为 cm/s;
(4)由以上可知:小车在从斜面上A 点下滑的过程中是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 线运动;如图17所示的三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小车下滑运动的是 (选 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A B C
图17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在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 段 的 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
试卷第5页,共6页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
20°
30°
40°
60°
反射角
20°
30°
50°
60°
五 、综合应用题 (共24分。解答时要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文字说 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得
分。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8 . (6分)某汽车以6m/s 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90m 的斜坡,到达坡顶后接着又以10m/s 的速度从
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求:
(1)上坡用的时间;
(2)全程的平均速度。
29. (8分))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出发做直线运动,图18甲、乙分别是甲的s-t
和乙的 v-t图像。求:
(1)甲车4~6秒的速度;
(2)乙车运动2min 通过的路程;
(3)请你分析说明并计算:从出发开始,甲、乙两物体第一次相遇时,乙运动的时间。
甲
图18
30.(10分)小明一家国庆节期间从南宁东站乘动车出发去桂林旅游。已知南宁东站到桂林的铁路全 程为400km, 他们乘坐的动车长为200m, 时刻表如表2所示。求:
(1)该次动车从南宁东站到桂林运行的平均速度;
(2)当南宁东到桂林的列车平均速度提高到200km/h, 节约的时间;
(3)当该次动车以50m/s的速度完全通过长度为1000m 的山洞,所用的时间。
表 2
试卷第6页,共6页车站
到达时间
发车时间
南宁东
始发站
08:15
桂林
10:4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海淀初二(上)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2024北京昌平初二(上)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山西太原市2023-2024初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答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