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教学设计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974595/0-169942018598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教学设计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974595/0-16994201861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教学设计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974595/0-169942018612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凉州词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课标要求】
1.诵读优秀诗文,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3.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学习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积累古诗。
2.通过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情景对话等方式理解诗意,感受宴饮及催征时的不同场面。
3.围绕“君莫笑”构建话题,通过资料拓展、同类诗作比较等方式,进一步体会边关将士以身报国的豪情壮志。
【学习重难点】
通过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情景对话等方式理解诗意,感受宴饮及催征时的不同场面。
围绕“君莫笑”构建话题,通过资料拓展、同类诗作比较等方式,进一步体会边关将士以身报国的豪情壮志。
【学习过程】
课前预学
1.朗读《凉州词》三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读了这首《凉州词》,我知道这首诗写的是( )。
A.将士们在宴席上把酒言欢的场面。
B.将士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场面。
C.将士们在战场上思念家乡的场面。
3.查找关于王翰的资料,选取重要的信息,整理成两三句话,记录下来。
课中学习
情境导入,了解凉州:
今天,我们要走进凉州,凉州就是现在的甘肃武威。在古代,它是链接中原和西域的必经之地,也是军事要塞,发生过许多战争。但凉州也是个诗词荟萃之地,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千古名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凉州词》。《凉州词》名为词,实为曲,是以前的人们根据凉州这一带流行的曲子填的词。
学习任务一:分层朗读,感受诗韵
(一)读准字音
1.自由朗读《凉州词》。(指向目标1)
2.自我检测,注意诗中的葡萄、琵琶等词在现代汉语中读轻声,但在古诗中要读它原本的音。(检测目标1)
(二)读好节奏
1.诗,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才有诗的味道。这首诗可以按照2/2/4的节奏诵读,请先自己读一读。(指向目标1)
2.同桌合作读,试着读出诗歌的节奏。(检测目标1)
(三)读出韵味
1.听老师范读,感受诗韵。(指向目标1)
2.与老师配合着读一读,试着读出诗歌的韵味。(检测目标1)
【设计说明】此处“分层朗读”依照三个层次以丰富多样的诵读形式逐步推进: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韵味。每一次读的要求有指向,有递进,有提升,将朗读实践和适时反馈相结合,将个别朗读指导和合作朗读体验相结合,为之后学生理解诗意、熟读成诵打好基础。
学习任务二:自主学习,理解诗意
(一)借助课本注释与补充资料,联系上下文,自主理解诗意。(指向目标2)
(二)与同桌说一说你的理解。(检测目标2)
【设计说明】古诗不仅要读好,还要读懂。此处的设计,一方面,意在引导学生巩固借助注释、资料理解诗意的方法,落实学法;另一方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先由学生自主理解诗意,再同桌间交流、补充,践行“生本课堂”。
学习任务三:想象场景,开展对话
(一)根据资料,想象画面。
1.读了“夜光杯”的相关资料,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指向目标2)
2.自我检测,结合想象,朗读诗歌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检测目标2)
3.一杯杯美酒,芬芳扑鼻,斟满在精致的酒杯中。此情此景,刚刚经历了几场战斗的将士们会说些什么?(检测目标2)
(二)对比画面,走入诗境。
1.突然响起急促的琵琶声,这琵琶声仿佛在说些什么?朗读第二句:欲饮琵琶马上催。(指向目标2)
2.急促的琵琶声,催促着正待宴饮的将士们重回战场、准备战斗。让我们对比着读读一、二两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检测目标2)
3.此时,听到这急促的琵琶声,正要饮酒的将士们又会说些什么呢?(检测目标2)
【设计说明】欲解诗意,先入诗境。借助补充资料、想象画面、创设情境、口语表达等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将士们正欲举杯痛饮却被催促出征的琵琶声打断的心情,为后两句诗歌的学习作好情感铺垫。
学习任务四:合作学习,深度探究
(一)合作探究:“醉卧沙场”可笑吗?为什么?(指向目标3)
1.读一读:仔细阅读相关资料。
2.注一注: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简单的批注。(指向目标3)
3.说一说:与小组成员说说“莫笑”之因。(检测目标3)
4.谈一谈:你了解的内容,以及阅读感受。
(二)以诗解诗,升华情感。
1.联系王昌龄《出塞》中的“万里长征人未还”,思考:将士们,为何久久不还?他们想不想还?(指向目标3)
2.诵读历朝历代描写将士出征的诗句,小组讨论:将士们明知出征的结果,为何仍义无反顾、视死如归?(检测目标3)
【设计说明】在理解古诗前两句的基础上,聚焦诗中的关键字词“君莫笑”,以“‘醉卧沙场’可笑吗?为什么?”建构话题,引导学生结合资料展开联想,进行合作与探究。随后,通过以诗解诗的方式,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体会边关战场马革裹尸的惨烈悲壮以及戍边战士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在诵读、理解、感悟中回应本单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文主题。
【作业与检测】
【注释】
①阑(lán):尽。
②胡笳(jiā):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其声悲凉。
③折杨柳:乐府曲辞,多描写别离之情。
④意气:情意。
⑤长安:这里指代故乡。
自由读一读这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借助注释,简单说一说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这是《凉州词》组诗的第二首,表达的情感和第一首有何不同?
人教部编版牛和鹅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牛和鹅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牛和鹅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牛和鹅教学设计,共6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凉州词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凉州词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作者简介,初读感知,疏通诗意,想象画面,感受情感,背诵诗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6d7a0b383f1fc30b799c63fb30b9fca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