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 2.3生物圈与植被 课件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977264/0-169949970160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 2.3生物圈与植被 课件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977264/0-169949970168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 2.3生物圈与植被 课件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977264/0-169949970171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 2.3生物圈与植被 课件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977264/0-1699499701753/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 2.3生物圈与植被 课件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977264/0-1699499701777/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 2.3生物圈与植被 课件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977264/0-1699499701806/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 2.3生物圈与植被 课件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977264/0-169949970183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 2.3生物圈与植被 课件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977264/0-169949970186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生物圈与植被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1、了解生物圈的范围。2、理解生物圈与地表环境之间的关系。3、了解世界上主要的植被类型。4、识别主要的植被。5、认识植被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部,东西横跨经度约28°。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边缘的大兴安岭山地森林茂盛,中部分布有大面积的肥美草原,西部则是一望无际的荒漠。
这些植被分别具有哪些特点呢?
范围:大气圈下层、岩石圈上层和整个水圈。
1、影响地表环境的形成与变化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同时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生物体内,改变了原始大气成分。②各种生物通过新陈代谢使化学元素发生迁移,影响水体的组成、土壤的形成和岩石的风化。2、调节和稳定地表环境生物圈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地表平均温度长期稳定在15℃(地面气温)上下。
植被: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
定义:由树木组成的植物群落
类型: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分布: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区
特点:四季常青,树冠浑圆。树叶表面光滑,质地较硬。
分布:湿润、半湿润的温带气候区
特点:夏季葱绿,冬季落叶,树叶宽而薄。
分布:主要在寒温带(亚寒带)带气候区
定义:在较干旱环境下形成的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
类型:热带草原、温带草原
分布:南北纬10°~20°的热带大陆
组成:成片的高草、零星的树木
特点:湿季郁郁葱葱,干季一片枯萎
分布: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组成:结构简单,仅有草本层
特点:植物耐旱,“一岁一枯荣”
定义:植物覆盖稀疏、种类单一的地面景观
类型:热带荒漠、温带荒漠
分布:热带、亚热带以及温带的干旱气候区
1.环境对植被的影响(1)影响原理:在自然环境要素中,对植物影响最大的是气候。不同的热量、降水及组合状况,决定了不同的植物种类和植被特点。
(2)表现:在热量条件满足植物生长的情况下,降水丰富的地区往往形成森林植被,降水较少的半干旱地区往往形成草原植被,降水稀少的干旱地区往往形成荒漠植被。(3)土壤、地形等因素对植被的影响:同样处在亚热带气候区,碱性土壤利于紫薇等植物生长,酸性土壤则利于马尾松、茶树等植物生长。
2.植被对环境的影响以森林植被为例,其功能有:
(1)固碳释氧,净化空气。
(2)涵养水源,保育土壤。
(3)积累营养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4)防风固沙,减轻灾害。
名师精讲环境对植被的影响植被是环境的一面镜子,植物的种类与分布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植被对环境的影响植被的主要功能:固碳释氧,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积累营养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防风防沙,减轻灾害。植被→地形:植被可以防风固沙,减少侵蚀地貌的形成植被→土壤:植被丰富,保持水土;植被稀疏,侵蚀加剧。地表植被减少水分蒸发,改善土壤水分条件;残根落叶被微生物分解,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的肥力。
链接生活一位探险者在其游记中这样写道:“……进入到森林之中,你仿佛来到一个梦幻王国。抬头看一看,只有满眼的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参天大树,不可思议的老茎秆上的花果、巨叶植物,根本看不到湛蓝的天空;低头望一望,眼前到处是苔藓、藤萝等。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叮叮作响的小溪、飞泻的瀑布无处不在;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萝、繁茂的花草树木汇聚成一座座美丽又绿色的大迷宫,让人寸步难行……”(1)这位探险者所游历的是哪种森林?其主要特征有哪些? (2)探险者所游历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什么气候区? (3)我国存在热带雨林这种植被类型吗?
提示:(1)探险者游历的是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植被高大茂密,生物种类繁多,常见茎花植物、板根、望天树等,垂直结构复杂。(2)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3)存在。我国南部的海南岛以及云南的西双版纳一带都是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区域,因此这些地区存在热带雨林。
1.判断题(1)生物圈自成一体,与其他圈层无明显交集。 ( )(2)地表的平均温度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生物圈功不可没。 ( )(3)常绿阔叶林叶片常绿,没有枯枝落叶。 ( )(4)茶树适合生长在碱性土壤。 ( )(5)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寒带,热带地区没有针叶林。 ( )答案:(1)× (2)√ (3)× (4)× (5)√
下图为一张反映“有孔叶片排水”现象的照片。读图,完成2~3题。2.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3.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A.长白山天池湖畔B.重庆嘉陵江沿岸C.西双版纳澜沧江畔D.武夷山九曲溪边
解析:第2题,图示的“有孔叶片”出现在热带雨林地区。第3题,我国西双版纳澜沧江畔纬度低,夏季风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是热带季风气候,有热带季雨林分布,夏季会出现图示现象;长白山天池湖畔是温带季风气候,重庆嘉陵江沿岸和武夷山九曲溪边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不会出现图示现象。答案: 2.A 3.C
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主要循环示意图,完成第3~4题。3.使空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B.燃烧化石燃料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4.大面积地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②臭氧层空洞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④许多物种灭绝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知,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能使空气中CO2的含量减少。燃烧化石燃料、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及遗体分解都能使空气中CO2的含量增加,但主要的还是燃烧化石燃料。第4题,大面积的森林破坏使得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减少,使空气CO2浓度增加,同时,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因而造成物种的灭绝。答案:3.B 4.D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生物圈与植被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生物圈与植被优秀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3生物圈与植被,认识生物圈,生物圈的作用,森林植被,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草原植被,热带草原,温带草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鲁教版 (2019)第三节 生物圈与植被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鲁教版 (2019)第三节 生物圈与植被说课课件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优秀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植被的概念与分类,植被的演替过程,植被与环境的关系,酸性土壤,碱性土壤,环境污染,海菜花,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I-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