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过滤
C.量取液体体积读数
D.称量NaCl固体
2.下列诗词句或典故描述的主要是物理变化的是( )
A.水滴石穿,金石可镂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形态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4.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从棉花纺成纱到制成布的工艺B.新能源的开发和新材料的研制
C.“神七”飞船轨道的研究D.动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结构
5.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有( )
A.发展清洁能源B.随意焚烧秸秆
C.乱丢废旧电池D.提倡毁林造田
6.50mL水倒入50mL酒精,总体积小于100mL这说明( )
A.分子质量很小B.分子体积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运动
7.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不断运动D.分子间有间隔
8.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A.分子重新组合B.原子重新组合
C.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D.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9.下列变化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B.光合作用
C.氢气燃烧
D.10g食盐溶解到10g水中得到20g食盐水
10.洪涝地区的灾民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以下处理过程顺序合理的是( )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 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 ③自然沉降 ④加热煮沸.
A.③②①④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
11.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硫+氧气 → 二氧化硫
B.甲烷+氧气 → 二氧化碳+水
C.高锰酸钾 → 锰酸钾 + 二氧化锰+氧气
D.碳酸钠+盐酸→氯化钠+水+二氧化硫
12.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读数为3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液体凹液面读数为24mL,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等于6mLB.大于6mLC.小于6mLD.无法确定
13.下列是节水标识的是()
A.B.
C.D.
14.水电解的过程可用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④③②B.①②④③C.①②③④D.④①③②
15.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净化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取水B.过滤C.吸附D.消毒
16.水是生命之源,它与生物生存、工农业生产等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或观点错误的是( )
A.水沸腾时变成水蒸气B.水电解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C.地球上淡水资源十分丰富D.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7.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B.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交流电源
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氧气两种物质组成的
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二、多选题
18.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B.该实验能证明水中含有氢、氧元素
C.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
D.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变化
B.水在气态和液态时,分子都在不断地运动;当水在固态时,分子是不动的
C.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的改变造成的
D.水蒸发时,分子获得能量,水结冰时,分子失去能量
20.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的“”“”分别表示两种碳、氧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
A.B.
C.D.
三、填空题
21.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如下图所示。
(1)①自来水厂的净水操作是 、 、 。
②在沉淀池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
③自来水生产可用氯气进行杀菌消毒,该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某地下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矿物质,该水属于 (填“软水”或“硬水”)。为了检验该地下水是否为硬水,取样加入 ,根据产生浮渣或泡沫的多少进行判断。生活中用 方法将硬水软化。
(3)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在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4)除去颗粒较小不溶性杂质的操作 ,为了除去河水中的臭味和颜色,可以加入 进行吸附,属于 变化
(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洗菜、洗衣后的水可用来冲洗厕所
C.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的能量没有发生变化
D.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22.物质的性质与组成是化学学科研究的范围。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是对氯气性质的描述:①黄绿色;②有刺激性气味;③能与水发生反应;④常温下是一种气体;⑤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⑥能与许多金属发生反应。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用序号回答,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2)下列物质中:①食盐水;②液态氧;③自来水;④冰水共存物;⑤铜丝。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 。
23.用图示中的“关键词”填空:
晶莹的水滴是由大量 聚集而成的,水分子里的 和 是按一定的角度排列的。氢气是由大量 聚集而成的,氢分子是由 自相结合构成的。氧气是由大量 聚集而成的。由此可知,不同种类的原子可以相互结合构成分子,同种原子也可以自相结合构成分子。
24.某同学对一瓶酒精进行了认真观察和实验,总结出了下列材料:
通常状况下,①酒精是一种无色的液体,②非常容易燃烧。点燃时,③酒精首先挥发变成蒸气,④然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用序号回答:在上述描述中,
酒精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酒精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属于酒精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酒精物理性质的是 。
25.下图是实验室中过滤操作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用酒精灯火焰对A中的液体加热时,A应放置在 上,使其受热均匀。
(2)在过滤中仪器B名称 ,作用是 。
(3)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应 烧杯内壁,漏斗中液面应 滤纸边缘。
(4)过滤完成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 、 。
26.水是生命之源,请完成下列有关水的实验探究:
(1)电解水时,接通直流电,用 来检验图甲中b玻璃管中的气体。电解水文字表达式为 。负极气体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2)如果用Va和Vb分别表示a量筒和b量筒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则:Va:Vb约等于 。如果该实验中产生氧气16mL,则生成氢气的体积是 。
(3)在水受热蒸发和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水分子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水受热蒸发: 。
水通电分解: 。
(4)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不可再分。
(5)图乙是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器的示意图,净化后得到水是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整个过程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变化。
(6)用图丙所示的简易装置制取蒸馏水,将试管放到冷水中的目的是 ;
(7)已知浓氨水易挥发,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图丁中所示实验的实验现象是 ,该实验说明 。
1.C
2.A
3.D
4.B
5.A
6.C
7.C
8.B
9.C
10.B
11.C
12.C
13.C
14.C
15.D
16.C
17.A
18.A,C,D
19.A,C,D
20.B,D
21.(1)沉淀;过滤;消毒;吸附沉降;化学
(2)硬水;肥皂水;煮沸
(3)蒸馏
(4)过滤;活性炭;物理
(5)A;C
22.(1)①②④;③⑤⑥
(2)①③或③①;②④⑤
23.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顺序可颠倒);氢分子;氢原子;氧分子
24.④;③;②;①
25.(1)烧杯;石棉网
(2)玻璃棒;引流
(3)紧贴;低于
(4)滤纸破损;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26.(1)带火星的木条;;
(2)2:1;32mL
(3)水分子间隔改变;水分子种类改变
(4)原子
(5)混合物;物理
(6)降温,使水蒸气液化
(7)b烧杯中的溶液变红,c中无明显变化;分子在不断运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