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4981493/0-16995899036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4981493/0-16995899037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4981493/0-169958990378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展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 2023 年 9 月 23 日至 10 月 8 日,第 19 届亚运会在我国杭州举行。小红在电视里观看了开幕式表演,对祖国的发展感到非常自豪。这说明
A. 个人是社会的一个“结点” B.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C. 社会生活和我们无关
D. 我们要关心国家的发展,并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2. 2023 年央视《诗画中国》全面升级。千古丹青季,诗词与古画陶冶人们的情操,体现科技与艺术氤氲融合之美,展现家国情怀的源远流长。这说明我们
A. 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B. 从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
C. 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D. 已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3. 右面漫画《经常义务奉献》描述了党员义务服务、义务奉献的情景。这启示我们青少年
① 要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② 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 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④ 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
4. 出门打不到车?线上打车随叫随到;饿了不想做饭?外卖来送饭……这些都体现了“共享服务”和“共享经济”,它们都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的新的商业模式。这体现了
A. 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B. 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C.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D.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5. 2023 年“青年 @ 全国两会”网络建言征集活动征集了广大青年的意见建议,把青年的真知灼见有效传递给党和政府,为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助力。这
A. 说明我国公民在网络上可以发表任何言论 B. 是公民利用网络传播社会正能量
C. 说明网络是公民行使合法权利的唯一平台 D. 表明公民可以直接决定国家政策
6. 2023 年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记者走访了某景区公园,发现随地吐痰、乱扔乱丢、大声喧哗 等不文明现象逐渐减少,绝大多数游客都能遵守文明游览的行为规范。大家之所以要文明旅游,是因为
A. 社会秩序是靠强制命令来维持的B. 违背了社会秩序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C. 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D. 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7. 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这说明
A. 男士比女士更具有规则意识B. 全体公民的规则意识都很高
C. 社会秩序维护社会规则D.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8.“一盔一戴,安全常在”安全守护行动在全国各地开展,公安交警部门加强执法管理,依法查 纠摩托车、电动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等行为,助推养成 安全习惯。这说明
① 所有人都缺乏遵守交规的习惯② 自由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
③ 交通安全呼唤刑罚的惩戒作用④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9. 2022 年 12 月 13 日,“再见了,行程卡。”通信行程卡服务正式下线。中国通信院发布关于删除通信行程卡相关数据的通告。这告诉我们
A. 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B. 社会规则限制人们的自由
C. 社会规则是一成不变的
D. 社会规则应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0. 《有一种尊重,叫作“收到请回复”》这个帖子火了,文中倡导大家要及时回复别人的信息,给 对方一个明确的回音,凡事都有交代。帖子倡导的做法
① 有利于维系良好人际关系② 是关注和尊重他人的表现
③ 能促进社会生活和谐融洽④ 体现包容大度的优秀品质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11. 小乐勤奋好学,但个性要强,与同学相处喜欢斤斤计较,说话做事不顾及他人感受,因此同 学和朋友慢慢疏远他,小乐内心很苦恼。为帮助小乐,你给他的建议是
A. 专注学习,减少与人交往B. 避免冲突,满足他人要求
C. 据理力争,对人晓之以理D. 换位思考,顾及他人感受
12. 在我们出国旅游时,我们经常会收到一个内容为“您已进入某某国,请尊重当地的风俗,文 明旅游。”的短信。之所以有关部门会发这条“温馨提示”是因为
A. 我国公民文明素质较低B. 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C. 我国公民在外国受到不公平对待D. 我国重视与他国的友好关系
13.“有话好好说”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修养。下列语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A. 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可以与您交流吗?
B. 谁让你收拾房间的?就不听!东西不见了!
C. 你还是大男人吗?太小心眼了,烦死人了!
D. 其他人犯错,你为什么不管?就知道管我!
14. 为了安慰身患重病的病人,我们会听到“别担心,你的病问题不大,会慢慢好起来的”……生活中这种谎言随处可见,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些说法是不诚信的表现B. 诚实与说谎是不相容的,不能说谎
C. 运用了诚信智慧,是善意的谎言D. 善意的谎言终究也是谎言,应该禁止
15. 右面漫画蕴含的道理是
①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② 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诚信记录
③ 社会是复杂的,不讲诚信是正常的
④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失信
A. 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
16. 照相馆工作人员小李没经过小芳的同意,就将其艺术照片展出,以招揽顾客。通过协商,照 相馆向小芳赔礼道歉。据此判断照相馆工作人员小李
A. 违反民事法律,承担民事责任B. 违反行政法律,承担行政责任
C. 违反刑事法律,承担刑事责任D. 违反经济法律,承担赔偿责任
17. 一男子出狱后“重操旧业”,盗窃 5 辆摩托车、电动车。法院以盗窃罪判处该男子有期徒刑十 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 违法行为必然发展成为犯罪B. 男子的行为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C. 犯罪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D. 有期徒刑十个月属于附加刑
18. 预防犯罪,必须杜绝不良行为。下列成语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A.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B.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C. 历尽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9. 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下列刑罚中属 于附加刑的有
A. 死刑B. 有期徒刑C. 罚金D. 拘役
20. 近年来,各地的中小学欺凌行为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有的地方校园欺凌事件仍时有 发生。遭遇校园欺凌正确的做法是
① 及时寻求法律救助② 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③ 不借一切代价,同违法犯罪作斗争④ 忍气吞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A. ①②B. ①④C. ③④D. ②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21. 【预防沉迷 理性参与】(10 分)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道德与法治老师围绕“网络生活新空间”提供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明期末考试成绩优秀,妈妈给他配了一部智能手机。小
明发现利用手机不仅可以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识,广交朋友,还可
以聊微信,刷抖音,玩游戏。小明感叹:一机在手,天下我有!
材料二 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小明还发现,广告插件无处不在,明星八卦扑面而来,各种信息真假难辨。游曳在五光十色的网海里,小明的成绩不断下滑,经常旷课,越来越不愿与人打交道,经常宅在家里,沉迷游戏,由于花销很大,最后还因为在网络上诈骗而被刑事拘留。小明再一次感叹:一机在手,毁我所有!
(1)谈谈你对“一机在手,毁我所有”的理解。(三个方面即可)(6 分)
(2)对比两则材料,你能得到哪些启示?(两个方面即可)(4 分)
22. 【遵守规则 文明共建】(10 分)
(1)结合材料一,从规则角度思考,部分同学及家长的话错在哪里?你应该如何对他们进行劝导?(4 分)
(2)材料一对你有着怎样的启示?(4 分)
(3)结合材料二,某校就此发起“尊重他人、共筑和谐”的行动倡议,你有哪些好的行动建议?请写出一点。(2 分)
23. 【防微杜渐 维护权益】(10 分) 小辉是学校的法制宣传志愿者,他常常用以案说法的形式进行法制宣传,请你对他收集的 生活案例进行思考,探索我们成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一中,李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2 分)
(2)请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中学生李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给我们的警示。(4 分)
(3)案例二中,小王的行为启示我们未成年人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4 分)
答案
一、(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 — 5DBACB6 — 10CDCDA
11 — 15DBACD16 — 20ABDCA
二、21、(1)①“一机在手,毁我所有”说明沉迷手机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② 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③ 沉迷手机、虚拟交往疏离现实的人际关系。④ 沉迷手机甚至会诱发违法犯罪。(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得 6 分)
(2)① 我们要合理利用手机。②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③ 要提高媒介素养。④ 学会“信息节食”。⑤ 要遵守道德和法律。⑥ 要学会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诱惑。⑦ 要遵章守法。⑧ 要学会对自己负责。(每点 2 分,任答两点得 4 分)
22(1)部分同学及家长的话割裂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1 分)①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②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③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④ 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⑤ 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每点 1 分,任答三点得 3 分)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每点 2 分,任答两点得 4 分)
(3)开展以“学会尊重他人”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全校同学发起“尊重他人”的倡议书;开展以“尊重他人”为主题的主题班会等。(任答一点得 2 分)
23(1)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去卖属于一般违法行为;(1 分)参与打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手刺成重伤属于犯罪。(1 分)
(2)① 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 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 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自觉守法;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任答符合题意的两点得 4 分)
(3)①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② 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
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③ 例如:及时拨打 110 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保护好作案现场等。(任答符合题意的两点得 4 分)材料一甘肃省施行《甘肃省电动自行车管理 条例》。《条例》规定,驾驶、乘坐电动自行车应当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头盔。未按照规定佩戴头盔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该规定实施后,仍有部分同学及家长未按要求佩戴头盔 ,并说只要交警不查,戴不戴头盔是我的自由!
材料二北京市一辆公交车上,一位大妈上车就高喊:“我有残疾证,给我让座。”一名女孩因为没有及时让座,便招致破口大骂。女孩让座后,大妈还用力地推了她一把,有关视频在网上传开后,引起广大网友不平,纷纷指责“北京大妈”不懂得尊重他人。
案例一
李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为了去网吧上网 ,他偷 别人 的手机,甚至 把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偷去卖,结果被行政拘留。出来后,他又参与 打 群架,在斗殴 中用利器把对手刺致重伤,最终李某受到刑罚处罚。
案例二
2023 年 4 月,17 岁的小王在上学途中,遇到两名歹徒对其实施抢劫,勇敢的小王与两名歹徒展开了殊死搏斗,在搏斗中被歹徒用刀刺成重伤。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兰州市第四片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第四片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道德与法治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道德与法治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分析说明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