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展开1.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
A.考古发现 B.文献记载 C.神话传说 D.调查问卷
2.“建造住宅时,他们往往把很多木桩插于地下,在木桩上用木板等拼接成屋。”他们可能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3.据统计,当今中国流行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姜姓系统的姓氏约占10%,出自黄帝姬姓系统的姓氏约占89%。这表明( )
A.百家姓氏,皆自炎黄 B.中华姓氏,源远流长
C.人文初祖,拓土开疆 D.姓氏文化,包罗万象
4.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面对滔滔洪水,禹从父亲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率领民众开凿河渠,将洪水疏导入海,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由此可知,禹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百折不挠 B.艰苦奋斗C.改堵为疏 D.无私奉献
5.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半坡聚落、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
C.大一统时代的到来 D.国家的分裂与民族汇聚
6.甲骨文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当时的( )
(注:劓、刖均为古代的酷刑)
A.军队建设 B.经济发展 C.科技进步 D.政治状况
7.《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立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这一段文字反映的实质是( )
A.分封诸侯,比肩周王 B.权倾四方,王命是从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诸侯兼并,异姓反叛
8.下图是战国七雄的简图,ABCD四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
A.秦、齐、楚、燕 B.齐、楚、秦、燕
C.楚、齐、燕、秦 D.燕、楚、齐、秦
9.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该水利工程修筑于( )
A.春秋时期的秦国 B.秦朝 C.战国时期的楚国 D.战国时期的秦国
10.以下是不同历史时期出土的生产工具的图片,你知道我国春秋战国时,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是哪件工具?(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斧 C.骨耜 D.铁犁铧
11.改革常常伴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下列能够获得奖励的人包括( )
①勤于耕织的人 ②经商的人 ③战场立功的人 ④固守传统的贵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很重 ③秦朝统一度量衡 ④秦朝的刑法残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13.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以棋比喻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这场战争发生在( )
A.商纣和周武王之间 B.夏桀和商汤之间
C.秦二世和陈胜之间 D.项羽和刘邦之间
14.中国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
A.诸侯争霸 B.兼并战争 C.生产力的发展 D.秦始皇完成统一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15题10分,第16题10分,第17题12分,共32分。1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法国应该实行“德治主义”。
(1)“德治主义”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一说说伏尔泰为什么推祟孔子思想?(2分)
材料二
孔子 老子 韩非子
(2)历史活动课上,有位同学在表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短剧时,说了下述台词,请在台词后面括号内写出这句台词的代表人物。(2分)
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 )
(3)在你们班上,有同学乱丢垃圾,造成班级卫生状况糟糕。面对这种情况,你会运用“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的思想来教育他,帮助他改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请说说你的具体做法。(4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
——《礼记》
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三:廷尉李斯发表意见说:“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和同姓亲属很多,可是他们的后代逐渐疏远了,互相攻击,就像仇人一样,诸侯之间彼此征战,周天子也无法阻止。现在天下靠您的神灵之威获得统一,都划分成了郡县,对于皇子功臣,用公家的赋税重重赏赐,这样就很容易控制了。要让天下人没有邪异之心,这才是使天下安宁的好办法啊。设置诸侯没有好处。”
(1)材料一的“汤”“武”分别指谁?(4分)他们在历史上分别有什么贡献?(4分)
(2)材料三反映的制度与材料二反映的制度在目的方面有什么相同点?(2分)
17.历史论述题
下面是与秦始皇有关的历史材料: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大业。
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后,开创帝制,废除分封制,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制造“焚书坑儒”暴行。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统率秦军出击匈奴,取河南地,并修筑万里长城,使河套内外,大河南北的广大地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摆脱了兵祸的灾难。
北伐匈奴的同时,这些迁去的民众与刑徒,一面屯垦,一面戍边,对于开发北方边地,充实武备,发挥了重要作用。
统一全国后,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颁行全国。他还下令废除六国原有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秦始皇还统一了度量衡。
从公元前222年开始,秦始皇下令修筑以国都咸阳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驰道,类似现代的高速公路,并实行“车同轨”。
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农民三分之二的收获物要上交给国家,徭役、兵役也极其繁重。
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刑罚极其残酷,动辄车裂、腰斩。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选取材料,并论证所选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1—5 ACBCA 6—10 DCBDD 11—14 ABDC
15.(1)仁(2分);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或“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2分)
(2)老子(2分)
(3)儒家的思想教化:先制定一套班级卫生的礼仪规范,加强对该同学的思想教育。
道家的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让环境改变该同学的行为。
法家的“用刑罚加强统治”的思想:用适当的手段对该同学进行惩罚,并督促其改正错误。
墨家的“兼爱”思想:自己把纸屑捡入垃圾桶中,尽力维持教室的整洁。
(言之有理,任意一种都可,共4分)
16.(1)人物:“汤”指商汤,(2分)“武”指周武王,(2分)。
贡献:商汤推翻了夏朝,建立商朝;(2分)周武王推翻了商朝,建立了西周。(2分)
(2)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2分)
17.评分说明:本题为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唯一。具体评分细则如下表:甲骨文
对应汉字
王
臣
劓
刖
49,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49,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制作时间轴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考古发现汉文帝霸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邹岗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邹岗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两幅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