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广东省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统一联考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广东省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统一联考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第1页
    广东省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统一联考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第2页
    广东省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统一联考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统一联考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统一联考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花香四溢B.木已成舟C.死灰复燃D.活字印刷
    2.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
    A.氮气B.二氧化碳C.氧气D.稀有气体
    3.科学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拉瓦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B.门捷列夫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C.道尔顿确定了空气的组成D.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
    4.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是( )
    A.一氧化碳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
    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稀有气体B.清新的空气 液态氧气
    C.氮气 二氧化碳D.澄清的石灰水 清澈的泉水
    6.下列仪器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
    A.量筒B.燃烧匙C.试管D.烧杯
    7.对下列物质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火焰分为三层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8.”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A.单车出行B.使用太阳能C.垃圾分类D.焚烧落叶
    9.严谨的实验态度是实验取得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用排水法收集满气体后,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C.铁架台夹持试管时,先放好酒精灯,后根据酒精灯高度调节试管高度
    D.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药品时,先将滴管伸入液体,后挤压橡胶胶帽
    10.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汞+氧气→加热氧化汞B.氧化汞→加热汞+氧气
    C.石蜡+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D.过氧化氢→二氧化碳水+氧气
    11.下列有关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组装仪器B.收集氧气
    C.加热固体D.氧气验满
    12.关于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有的药品可以品尝味道,例如食盐
    B.没有说明固体药品的用量时,一般取1~2g
    C.实验后剩余的药品,本着节约的原则,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D.闻盛有SO2的集气瓶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13.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合理的是( )
    A.八月桂花,十里飘香——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B.一定条件下,水变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C.6m3 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024m3的钢瓶中——分子变小
    D.1L大豆与1L沙子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分子间有间隙
    1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
    A.收集到的氧气不纯
    B.铁丝表面用砂纸打磨光亮
    C.在集气瓶底部放入少量水
    D.铁丝下端火柴梗快燃尽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中
    15.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正确的是( )
    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1/5
    B.集气瓶中的水可以换成等量的细沙
    C.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
    D.此实验证明,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完成下列各题:
    (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进行实验]图Ⅰ是课本中的某个探究实验,几分钟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填”甲”、”乙”或”丙”)烧杯中液体变红,此实验说明了分子
    (2)[实验改进]老师对图Ⅰ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Ⅱ所示),并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取一长条形滤纸,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②将滴加了无色酚酞的长条形滤纸放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脱脂棉:
    ③再往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几分钟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分析讨论]改进后图Ⅱ所示装置的主要优点是
    (4)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在刚刚结束的第19届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观众在观看比赛时会发现,单杠、双杠、鞍马、举重等项目的运动员在比赛前都要用一种白色的粉末反复搓手。此白色粉末俗称”镁粉”,它与闪光灯和烟花爆竹中使用的金属镁粉不同,主要成分为水合碱式碳酸镁,还含有氧化镁、氧化钙等物质。
    “镁粉”具有一定的吸湿功能。当体操运动员参加比赛时,手掌心出汗会使他们在抓握器械时因摩擦力减小而打滑,这不仅影响动作的质量,严重时还会使运动员从器械上跌落下来,造成失误,甚至受伤。在手上抹”镁粉”,可以吸去汗水,这样便增加了手掌和运动器械之间的摩擦力,使运动员能够握紧器械,提高动作的质量。
    工业水合碱式碳酸镁,又称轻质碳酸镁,碱式碳酸镁。白色单斜结晶或无定型粉末,无毒,无味,在空气中稳定。化学组成因制造方法及操作条件的不同而略有差异。轻质碳酸镁一般在300℃以上即分解出水、CO2和氧化镁。轻质碳酸镁煅烧温度不同,煅烧时间长短各异将生成活性不同,粒径各异的氧化镁。
    水合碱式碳酸镁除在体育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工业、食品、医药等领域也广泛应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运动员使用的”镁粉”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运动员使用”镁粉”是利用了它的 功能。
    ②白色单斜结晶或无定型粉末,无味,该性质属于水合碱式碳酸镁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③碱式碳酸镁在300℃会发生反应,生成水、CO2和氧化镁,则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反应。
    17.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Ⅰ根据图1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填名称);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 (填名称);加热时需要垫上陶土网的仪器是 (填名称)。
    (2)量取3.2mL液体并对其加热,一般应选择的仪器是A、B、D和 (填写序号,)。
    洗涤试管应使用 (填写序号)。
    (3)Ⅱ图2是某同学的操作过程的示意图:
    该同学错误操作的编号是: (选填”①”或”②),请指出错误的地方是 :
    Ⅲ做化学实验要有好习惯。某同学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图3放置,正确的是 (填字母)。
    18.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图1所示的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内空气体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是 ,反应完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1/5,你认为导致这-结果的原因可能有(答出两条即可) : ; 。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19.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条件都是 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 (填”放热”或”吸热”);请你再写出这三个反应的一个共同点 。
    (2)实验一中,坩埚钳钳着点燃的木炭应该____(填字母)
    A.迅速伸入集气瓶底部B.缓缓伸入集气瓶底部
    (3)实验二、三的集气瓶中都放有少量的水,其中实验二中少量水的目的是 。
    (4)写出三个实验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20.以下实验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仪器②的名称是 。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 (填字母),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对该发生装置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 。
    (3)装置B用于制取氧气,通过仪器①添加的药品名称是 ;与装置B比较,装置C的优点是: 。
    (4)用装置G (开始里面装满了水)来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导管 (填”a”或b”)通入。
    21.科学探究是新课标要求的重要能力,某兴趣小组进行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探究实验,不小心把过氧化氢溶液飞溅到了表面变黑的铜管上,发现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查阅资料:该铜管表面黑色固体是氧化铜(CuO) 。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进行假设]氧化铜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1)[实验验证]取1g纯净的氧化铜粉末,两支装有5mL3%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进行以下实验:
    (2)[得出结论]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3)[反思]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若不能,还应该补充的实验探究步骤是:
    ①将实验二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出黑色固体,洗涤,干燥, 。
    ②用实验证明黑色固体的 (填”性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没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花香四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木已成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 死灰复燃,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D. 活字印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A. 氮气体积分数占78%,故符合题意;
    B. 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约占0.031%,故不符合题意;
    C. 氧气体积分数占21%,故不符合题意;
    D. 稀有气体体积分数约占0.939%,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正常的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是: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39%,二氧化碳约占0.031%,还有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
    3.【答案】D
    【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
    【解析】【解答】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故不符合题意;
    B、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不符合题意;
    C、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故不符合题意
    D、 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了解化学发展史,知道各位科学家在化学领域中的贡献来解答;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组成成分;
    B、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C、道尔顿的原子学说;
    D、 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分子学说。
    4.【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 一氧化碳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故不符合题意;
    B. 二氧化氮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故不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碳是空气成分的之一,故符合题意;
    D. 可吸入颗粒物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空气的污染物是主要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等。二氧化碳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
    5.【答案】B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氩气等属于混合物.故A错;
    B、清新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液态氧气是由氧气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
    C、氮气由氮分子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C错;
    D、澄清的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清澈的泉水中含有水、可溶性杂质等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B.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6.【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 量筒只能用于量取液体,不能用作反应器,故符合题意;
    B. 燃烧匙用于盛放可燃性固体物质作燃烧试验,特别是物质在气体中的燃烧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 试管是较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故不符合题意;
    D. 烧杯是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也可用于配制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分析。
    7.【答案】B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 蜡烛燃烧,火焰分为内焰、外焰和焰心三层,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但是不是实验现象,故错误,符合题意;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要尊重客观事实,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8.【答案】D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 单车出行,减少化石能源的燃烧,有利于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B. 使用太阳能,有利于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C. 垃圾分类,有利于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D. 焚烧落叶,会生成大量的烟尘,会污染环境,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分析。
    9.【答案】C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 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而浪费药品,故错误;
    B. 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用排水法收集满气体后,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错误;
    C. 连接仪器一般按照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固定装置时,先放酒精灯,再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度,固定试管,故正确;
    D. 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应先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防止试剂和空气中的物质反应而变质,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B、根据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实验步骤分析。
    C、根据连接仪器一般按照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分析。
    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的方法分析。
    10.【答案】A
    【知识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反应中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是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符合题意;
    B. 反应中反应物是一种物质,生成物是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 反应中反应物是两种物质,其中一种物质是氧气,生成物是两种物质,反应属于氧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D. 反应中反应物是一种物质,生成物是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化合反应是两种或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特点“多变一”。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特点“一变多”。
    11.【答案】B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 组装仪器时,试管放在桌面上,连接橡胶塞,试管会破裂,故错误;
    B. 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气管应该伸到试管中下部,故制取;
    C. 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该稍低于试管底,故错误;
    D. 氧气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应该伸到集气瓶口,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 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
    B、根据收集氧气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加热固体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D、气体验满操作应该在集气瓶口进行。
    12.【答案】D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 实验室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以防造成中毒,故错误;
    B. 没有说明固体药品的用量时,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故错误;
    C. 实验后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也不能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故错误;
    D. 闻盛有SO2的集气瓶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严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以防造成中毒,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基本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实验室安全规则分析。
    13.【答案】A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八月桂花,十里飘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被人的鼻子捕捉到,使人们闻到花香,故解释正确;
    B. 一定条件下,水变成冰,水分子仍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解释错误;
    C. 6m3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024m3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解释错误;
    D. 1L大豆与1L沙子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大豆、沙子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解释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14.【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 收集到的氧气不纯,会导致铁丝不能燃烧,观察不到火星四射的现象,故符合题意;
    B. 铁丝表面用砂纸打磨光亮,不会导致观察不到火星四射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在集气瓶底部放入少量水,可以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不会导致观察不到火星四射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D. 铁丝下端火柴梗快燃尽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中,不会导致观察不到火星四射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操作注意事项分析。
    15.【答案】D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A. 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水面以上容积的五分之一,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故错误;
    B. 集气瓶中水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容器内温度的降低,节约了实验的时间,同时能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集气瓶中的水不能换成等量的细沙,故错误;
    C.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错误;
    D. 足量的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剩余的主要气体氮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且进入的水约占集气瓶水面以上容积的五分之一,水不再继续进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
    16.【答案】(1)甲;是不断运动的
    (2)试纸条上的酚酞溶液由右至左依次变红色
    (3)节约药品、更环保
    (4)混合物;吸湿;物理;分解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1)【进行实验】图Ⅰ是课本中的某个探究实验,几分钟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甲烧杯中液体变红,因为丙中的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甲中时,与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此实验说明了分子是不断无规则运动的。
    (2)【实验改进】再往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几分钟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纸条上的酚酞溶液由右至左依次变红色,因为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酚酞中时,与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
    (3)【分析讨论】改进后图Ⅱ所示装置的主要优点是节约药品、更环保。
    (4)①运动员使用的“镁粉”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运动员使用“镁粉”是利用了它的吸湿功能。
    ②白色单斜结晶或无定型粉末,无味,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水合碱式碳酸镁物理性质。
    ③碱式碳酸镁在300℃会发生反应会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氧化镁,该反应中反应物是一种物质,生成物是三种物质,符合“一变多”,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分析】(1)微观的粒子是不断无规则运动的。
    (2)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4)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
    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
    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17.【答案】(1)胶头滴管;酒精灯;烧杯
    (2)E、F;H
    (3)②;试剂瓶没有紧挨试管口,瓶塞正放;;C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Ⅰ.(1)胶头滴管可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酒精灯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烧杯底面积比较大,加热时需要垫上陶土网。
    (2)量取3.2mL液体,需要量筒和胶头滴管,加热时,则需要试管、酒精灯、试管夹,则需要ABDEF。
    (3)洗涤试管应用试管刷,故选H。
    Ⅱ.由图可知,倾倒液体时,试管倾斜,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向手心,瓶塞倒放,则操作②错误。
    Ⅲ.A、酒精灯使用完,应用灯帽盖灭,故错误;
    B、托盘天平使用完之后,砝码放回盒中,游码归零,故错误;
    C、倾倒完液体后,立即盖上瓶塞,标签向前,故正确;
    D、胶头滴管使用完之后,清洗干净,放置到干净的仪器中,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根据仪器的使用分析。
    (2)根据量取3.2mL液体,需要使用的仪器分析。
    根据洗涤试管应用试管刷进行分析。
    (3)根据倾倒液体时,试管倾斜,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向手心,瓶塞倒放进行分析。
    Ⅲ.根据酒精灯使用完,应用灯帽盖灭,托盘天平使用完之后,砝码放回盒中,游码归零,胶头滴管使用完之后,清洗干净,放到干净的仪器中进行分析。
    18.【答案】(1)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氮气
    (2)红磷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等
    (3)装置始终密闭,空气没有逸出,实验结果准确,减少环境污染等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1)红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氧气被消耗掉,所以反应完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集气瓶中原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红磷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红磷中含有能燃烧生成其他气体的杂质等。
    (3)改进后的装置直接通过聚太阳光而引燃磷,优点是保持装置始终密封,减少实验偏差,可得到更准确的实验结果,同时还减少了环境污染。
    【分析】(1)根据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空气的成分分析。
    (2)根据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原因分析。
    (3)根据改进后的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
    19.【答案】(1)点燃;放热;化合反应
    (2)B
    (3)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4)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C+O2→点燃CO2;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S+O2→点燃SO2;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Fe+O2→点燃Fe3O4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1)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是点燃;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放热;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反应物都是两种物质,生成物都是一种物质,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
    (2)用坩埚钳将点燃的木炭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使现象更明显、持续。
    故答案为:B。
    (3)实验二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4)实验一中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C+O2→点燃CO2;
    实验二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S+O2→点燃SO2;
    实验三中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Fe+O2→点燃Fe3O4。
    【分析】(1)根据反应条件方面,在能量变化方面,化合反应的特点分析。
    (2)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
    (3)根据二氧化硫有毒,能溶于水分析。
    (4)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20.【答案】(1)长颈漏斗;锥形瓶
    (2)A;F;氯酸钾→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KClO3→∆MnO2KCl+O2;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KMnO4→∆K2MnO4+MnO2+O2
    (3)过氧化氢溶液;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4)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由图示可知,仪器①为酒精灯,仪器②为长颈漏斗。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即收集装置为F;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KClO3→∆MnO2KCl+O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对该发生装置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KMnO4→∆K2MnO4+MnO2+O2。
    (3)装置B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为药品,通过仪器b添加的液体药品为过氧化氢溶液;
    C装置中注射器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的速率,与装置B比较,装置C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4)氧气不易溶于水,用图中装置收集氧气时,长导管是出水管,短导管是进气管,则氧气应该从导管a端进入,水从b端排出。
    【分析】(2)根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分析。
    (3)根据装置B属于固液常温型,注射器能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分析。
    (4)根据图中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气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长导管是出水管分析。
    21.【答案】(1)不能复燃;1g纯净的氧化铜粉末
    (2)氧化铜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氧化铜水+氧气,或符号表达式为H2O2→CuOH2O+O2
    (3)不能;称量,得到1g固体;化学性质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1)【实验验证】
    实验一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5mL3%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度很慢,生成的仪器很少,木条不能复燃。
    实验二:向另一支装有5mL3%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g纯净的氧化铜粉末,立即产生大量气泡,过氧化氢溶液会分解生成大量的氧气,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
    (2)【得出结论】
    氧化铜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会分解生成氧气和水,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氧化铜水+氧气,或符号表达式为H2O2→CuOH2O+O2。
    (3)【反思】
    该实验不能证明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是因为不能证明反应前后氧化铜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若不能,还应该补充的实验探究步骤是:
    ①将实验二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出黑色固体,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g固体,反应前后氧化铜质量不变。
    ②用实验证明黑色固体的化学性质没变。
    【分析】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过氧化氢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一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5mL3%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木条
    实验二
    向另一支装有5mL3%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 ,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相关试卷

    44,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44,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共14页。

    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学会识图能发展科学思维,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惠州市尚书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尚书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共4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