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精练
展开【2023年新高考II卷】
(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___________ ,___________”,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
【2021·新高考2卷】
(2)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感慨:当李存勖强盛的时候,“______,______”;而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讥笑。
1.《伶官传序》中,作者以感叹词起笔,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 , , !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
2.《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在文章开头用兼带感叹语气的反诘句提出了此文的中心论点:“ , , !”观点鲜明,催人警醒。
4.《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在文章开头用兼带感叹语气的反诘句提出了此文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人鲜明,催人谨醒。
5.欧阳修认为国家盛衰的命运有两方面原因:“ , !”
6.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 , ”。
7.《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感慨盛衰之理“可以知之矣”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8.欧阳修觉得根据“ , ”,可以了解国家命运盛衰的原因。
9.《伶官传序》中,从“ , ”可以知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10.“ , ”一语,告诉我们欧阳修以庄宗为例写国家盛衰原因,是从晋王遗命开始。
11.《伶官传序》中,晋王将终时提及三个仇人的情况是: , ; , ; , 。
12.晋王留下遗言,说梁是仇敌,燕王是他扶持确立地位,还有“ ”,后二者“ ”,所以这三家都是仇家。
13.“ , ”,晋王给庄宗留下了具有象征意义的遗物,希望庄宗完成他的遗愿。
14.庄宗接受父亲的遗命非常庄重严肃,从“ ”一语可以看出。
15.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_________ ,_________”,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
16.每次用兵,庄宗都以一少牢祭告太庙,请下那三支箭,“ , ”,凯旋后又把箭藏入太庙,足见其忠诚勇猛勤勉。
17.庄宗“ , ”,进入太庙,奉还三支箭,祭告成功之事,那时的气势,可谓壮大!
18.庄宗打败燕梁,祭告于太庙,“ , ”,可是后来因伶人发动的叛乱而狼狈逃亡,君臣“何其衰也”,二者形成极大反差,让人感叹!
19.“ , ”,庄宗宠幸伶人,不思治国,导致一人作乱,天下响应。
20.过秦论中,贾谊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写反抗暴秦之势;《伶官传序》中,欧阳修用“ , ”写晋因伶人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之态。
21.伶人发起叛乱,四方响应,庄宗仓皇出逃,“ ”,君臣对望,无处可去,可见其只知享乐,后果是多么严重!
22.庄宗李存勖取得天下后,骄奢淫逸,重用伶官,荒废朝政,最后众叛亲离、士卒离散,仅有的些许忠臣还被庄宗逼着以发代首,发誓效忠。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再现了当时君臣相泣的情景,何其衰败啊。
23.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用“___________?”指出了“得难失易”的现象,而用“___________?”揭示了其原因。
24.《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连用两个反问句“ ? , ?”否定了天下的得失是因为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而是都由人事决定。
25.《伶官传序》中,作者否定“得”“失”的难易都是由人事决定的句子是: ? , 。
26.“ , ?”该问题是欧阳修针对庄宗的经历而提,旨在让后人思考治国之理。庄宗英勇善战而取得天下,却因宠信伶人而失去天下。
27.欧阳修引用《尚书》警句“ , ”,以示勤勉于治国之重要。
28.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有永不懈怠的精神品质,这里我们可以用欧阳修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警醒自己。
29.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历代的帝王“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究其原因,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所说的“______,______”这一“自然之理”或许是其中之一。
30.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满招损,谦得益”(《尚书》)作为论据,再结合庄宗的实例,欧阳修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32.欧阳修认为“ , ”,是很自然的道理。
33.《伶官传序》中,欧阳修一句“ , ”与孟子的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34.《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 , , 。”
35.“ , ”一语,是说后唐庄宗气势盛大的时候的状况。
36.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感慨:当李存勖强盛的时候,“______,______”;而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讥笑。
37.“ , ”一语,是说后唐庄宗气势衰颓被伶人围困的结果。
38.“ , ”一语,告诉治国者,一定要谨小慎微,不仅仅是对待伶人的态度,其他小事也会影响国家。
39.如果要告诫人们注重细节,防微杜渐,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之患,可以借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 , ”这两句话。
40.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以“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经验教训。
41.宋代欧阳修在《伶官传序》里谈到小事情与品德的关系,还提到喜好也会影响到品德修养,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人的修为是品德修养一个层面,在中华传统文化里,更重要的是人应该有家国情怀,时时刻刻将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
42.《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教师版)
【2023年新高考II卷】
(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___________ ,___________”,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请其矢)
【2021·新高考2卷】
(2)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感慨:当李存勖强盛的时候,“______,______”;而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讥笑。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1.《伶官传序》中,作者以感叹词起笔,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 , , !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
盛衰之理 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
2.《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在文章开头用兼带感叹语气的反诘句提出了此文的中心论点:“ , , !”观点鲜明,催人警醒。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4.《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在文章开头用兼带感叹语气的反诘句提出了此文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人鲜明,催人谨醒。
5.欧阳修认为国家盛衰的命运有两方面原因:“ , !”
6.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 , ”。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7.《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感慨盛衰之理“可以知之矣”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8.欧阳修觉得根据“ , ”,可以了解国家命运盛衰的原因。
9.《伶官传序》中,从“ , ”可以知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10.“ , ”一语,告诉我们欧阳修以庄宗为例写国家盛衰原因,是从晋王遗命开始。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11.《伶官传序》中,晋王将终时提及三个仇人的情况是: , ; , ; , 。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而皆背晋以归梁
12.晋王留下遗言,说梁是仇敌,燕王是他扶持确立地位,还有“ ”,后二者“ ”,所以这三家都是仇家。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3.“ , ”,晋王给庄宗留下了具有象征意义的遗物,希望庄宗完成他的遗愿。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14.庄宗接受父亲的遗命非常庄重严肃,从“ ”一语可以看出。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请其矢
15.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_________ ,_________”,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
盛以锦囊 负而前驱
16.每次用兵,庄宗都以一少牢祭告太庙,请下那三支箭,“ , ”,凯旋后又把箭藏入太庙,足见其忠诚勇猛勤勉。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17.庄宗“ , ”,进入太庙,奉还三支箭,祭告成功之事,那时的气势,可谓壮大!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18.庄宗打败燕梁,祭告于太庙,“ , ”,可是后来因伶人发动的叛乱而狼狈逃亡,君臣“何其衰也”,二者形成极大反差,让人感叹!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19.“ , ”,庄宗宠幸伶人,不思治国,导致一人作乱,天下响应。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20.过秦论中,贾谊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写反抗暴秦之势;《伶官传序》中,欧阳修用“ , ”写晋因伶人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之态。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21.伶人发起叛乱,四方响应,庄宗仓皇出逃,“ ”,君臣对望,无处可去,可见其只知享乐,后果是多么严重!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22.庄宗李存勖取得天下后,骄奢淫逸,重用伶官,荒废朝政,最后众叛亲离、士卒离散,仅有的些许忠臣还被庄宗逼着以发代首,发誓效忠。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再现了当时君臣相泣的情景,何其衰败啊。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而皆自于人欤
23.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用“___________?”指出了“得难失易”的现象,而用“___________?”揭示了其原因。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24.《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连用两个反问句“ ? , ?”否定了天下的得失是因为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而是都由人事决定。
25.《伶官传序》中,作者否定“得”“失”的难易都是由人事决定的句子是: ? , 。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26.“ , ?”该问题是欧阳修针对庄宗的经历而提,旨在让后人思考治国之理。庄宗英勇善战而取得天下,却因宠信伶人而失去天下。
满招损,谦得益
27.欧阳修引用《尚书》警句“ , ”,以示勤勉于治国之重要。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28.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有永不懈怠的精神品质,这里我们可以用欧阳修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警醒自己。
29.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历代的帝王“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究其原因,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所说的“______,______”这一“自然之理”或许是其中之一。
30.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满招损,谦得益”(《尚书》)作为论据,再结合庄宗的实例,欧阳修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32.欧阳修认为“ , ”,是很自然的道理。
33.《伶官传序》中,欧阳修一句“ , ”与孟子的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34.《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 , , 。”
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
35.“ , ”一语,是说后唐庄宗气势盛大的时候的状况。
36.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感慨:当李存勖强盛的时候,“______,______”;而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讥笑。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7.“ , ”一语,是说后唐庄宗气势衰颓被伶人围困的结果。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8.“ , ”一语,告诉治国者,一定要谨小慎微,不仅仅是对待伶人的态度,其他小事也会影响国家。
39.如果要告诫人们注重细节,防微杜渐,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之患,可以借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 , ”这两句话。
40.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以“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经验教训。
41.宋代欧阳修在《伶官传序》里谈到小事情与品德的关系,还提到喜好也会影响到品德修养,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人的修为是品德修养一个层面,在中华传统文化里,更重要的是人应该有家国情怀,时时刻刻将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
42.《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复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判断,理解性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书愤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书愤综合训练题,共3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锦瑟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锦瑟练习题,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