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60 分)
流星雨是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产生的。双子座流星雨是每年都会出现的较强流星雨之一,下图为
双子座流星雨母体轨道和地球轨道示意图,图中散点代表流星体。地球轨道与流星体分布密度越大处相交时,每小时看到的流星数就越多。据此完成 1—2 题。
图中的流星绝大部分都在大气中被燃烧掉,这种现象可( )
A.使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B.使地表升温
C.减少小天体对地表的撞击D.减弱昼夜温差2.1882~2062 年每小时看到的流星数量总体为( )
A.持续增多B.持续减少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
我国古代把银河叫做天河,民间还流传着牛郎、织女每年七夕在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下图为夏夜星空中牛郎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的照片。据此完成 3—5 题。
牛郎星( )
A.属于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B.由炽热气体组成
C.和地球质量相差不大D.其光芒来源于太阳的反射光4.牛郎星和织女星( )
A.织女星所在天体系统级别高B.牛郎星所在天体系统级别高C.所在天体系统级别相同D.都位于河外星系
牛郎星的亮度是太阳的 10.6 倍,科学家推测在牛郎星周围有潜在的宜居带,判断该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据是( )
A.有与地球相近的宜居温度B.有与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C.与恒星的距离接近日地距离D.能获得与地球上相似的可见光
据科学家预测,2024 年将是太阳活跃期。据此完成 6—8 题。
下列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球层的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B.太阳活动的周期一般是 12 年
C.太阳活动就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稳定向四周放射能量D.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7.2024 年太阳可能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是( )
A.我国北京出现极昼现象B.地球各地出现极光
C.扰动高层大气电离层D.干扰无线电长波通讯8.能减轻太阳活动负面影响的措施是( )
A.大量进行“日光浴”增强体质B.加固房屋
C.为卫星等太空设备加装防护材料D.切断所有无线通讯保持静默
北京时间2022 年11 月30 日7 时33 分,在天和中国空间站,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顺利打开“家门”, 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入驻“天宫”。在未来的六个月里,他们要进行多次出舱任务,航天员在出舱执行任务时需穿上特制航天服。据此完成 9—11 题。
以下四种情况中,载人飞船属于天体的是( )
A.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后 B.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发射架上时C.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和火箭一起飞行时 D.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
航天员出舱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下列情况不影响航天员出舱的是( )
A.太阳耀斑爆发B.地球磁场异常
C.发生月食时D.地面控制中心受极端天气影响11.为航天员特制的航天服采用了多种新型材料,这些材料主要能( )
①防大风②防辐射③防雨淋④耐严寒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古生物科考队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一个古植物化石群,采集到了大量叶、果实、种子(如兔耳果,推测该树种是一种高大的乔木)等化石,推测距今约 4700 万年,同时期棕糊、红树林等植被的分布范围可达北极圈
内。下图示意兔耳聚化石。据此完成 12—14 题。
兔儿果是( )
A.蕨类植物B.裸子植物C.被子植物D.藻类植物13.兔儿果化石所在地层形成于( )
A.侏罗纪B.古近纪C.泥盆纪D.石炭纪14.兔儿果生长的年代,气候( )
A.炎热干燥B.寒冷干燥C.高温多雨D.无法判断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们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读图完成 15
—17 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B.甲波是横波
C.乙波无法通过地幔D.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
图中的X 处为()
A.莫霍界面B.古登堡界面
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D.内核与外核交界
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研究表明,对流层顶高度与对流活动强弱密切相关。下图示 意青藏高原对流层顶气压的月平均变化。据此完成 18—19 题。18.导致青藏高原地区春季对流层顶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增强B.植被覆盖率提高
C.大气降水增多D.冷空气势力增强19.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最大的月份是( )
A.2 月B.5 月
C.7 月D.12 月
2022 年 4 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从 400 千米左右的太空轨道返回。返回舱以数千米每秒的速度与大气层产生剧烈摩擦,变成闪光的火球,周围产生的等离子
气体层会屏蔽电磁波,形成“黑障”,直到距离地球约 40km 处时“黑障” 消失。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及气温垂直变化图,据此完成 20—21 题。 20.核心舱在轨运行时,不会出现火球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A.高空大气稀薄B.太阳活动少
C.大气密度大,水汽含量多D.太阳辐射强21.返回舱经历的“黑障区”位于( )
A.ⅠB.Ⅰ、Ⅱ
C.Ⅱ、ⅢD.Ⅰ、Ⅱ、Ⅲ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是古人对霜降时节景观的描述,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 22—23 题。
诗中描述的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 )
A.晴朗的午后B.晴朗的清晨C.多云的黄昏D.多云的夜晚23.该景观形成的原因是( )
A.a 较强B.b 较强C.c 较弱D.c 较强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高空气压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 24—25 题。
关于图中 abcd 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b>a>c>dB.海拔:c>d>a>b
C.密度:b>a>c>dD.气压:b>a>d>c 25.此时,图中甲地吹( )
A.东南风B.西北风C.东风D.南风
显热通量指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大气与下垫面之间发生的湍流形式的热交换。为研究青海湖对湖区气候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青海湖附近的陆地上空作为试验区,与青海湖区上空显热通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夏季某日青海湖区与试验区的显热通量差异(如图)。据此完成 26—27 题。
图中显热通量差异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差异B.地面辐射差异
C.大气逆辐射差异D.热传导差异
近年,青海湖面持续扩大。受显热通量变化的影响,青海湖区会( )
①昼夜温差增大②夜晚降水增多③陆风势力增强④扬沙天气增多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 M、N 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 PM、PN,M、N 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 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0 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完成 28—30 题。
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 0 点风向为( )
A.⑥或⑦B.②或⑥C.④或⑧D.③或④ 29.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 PM
假设在南半球各高度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自地面向上一定高度内,风的变化情况为( )
A.风速变小,风向不变B.风速变大,风向不变
C.风速加大,风向逆时针方向偏转D.风速加大,风向顺时针方向偏转二、综合题(共 40 分)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地理模式图( 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若模式图示意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 的公转轨道,曲线②为 的公转轨道,曲线③为 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 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4 分)
若模式图示意地层结构,最古老的地层为 ,为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三叶虫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代,如果含有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宙。(3 分)
若模式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 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其意义为 的标志。①②③④ 温度由低到高排序为 。(4 分)
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 ,③④物质状态为 态,曲线③代表的是 界面。(3 分)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2022 年 1 月 14〜15 日,汤加首都附近的海底火山剧烈喷发,喷发的火山灰与蒸汽在太平洋海面
形成“蘑菇云''(右图),火山灰云柱最大高度已达 30 多千米。
汤加火山喷发的火山物质主要来源于 ,所在的地球内部圈层是 。蔓延的火山灰物质最先影响的地球外部圈层是 。(6 分)
科学家研究发现火山喷发可能会造成大气温度降低,形成“阳伞效应"。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阳伞效应”形成过程。(4 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节能建筑是指能够冬暖夏凉,通风日照合理,从能源使用上耗电、耗气更少,还能隔音降噪的建筑。下图为某节能房示意图。
暖棚
分析暖棚内温度比室内高的原因(提示:从双层玻璃和鹅卵石角度)。(6 分)
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说明甲、乙、丙、丁应如何控制,从而减少屋内耗能状况。(8 分) 夏季:打开 ,关闭 。
冬季:打开 ,关闭 。
在图中横线处画上箭头,以表示冬季时该节能房中的气流运动方向。(2 分)
成都市青羊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1.C
2.C
3.B4.C5.A
6.D
7.C
8.C
9.D
10.C
11.B
12.C
13.B
14.C15.D
16.B
17.A
18.A
19.C
20.A
21.B
22.B23.C
24.D
25.C
26.B
27.D
28.A
29.C
30.C
31.(1)
土星
木星 火星
地球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④ 古生 元古
日冕(太阳)黑子 太阳活动强弱 ④<③<②<①
地壳 液或熔融 古登堡
32.(1) 软流层 地幔 大气圈
(2)火山喷发产生的大量火山灰、烟尘和水汽,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地面温度降低,地面辐射减弱,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气温降低。
33.(1)太阳短波辐射可透过双层玻璃到达暖棚内,温度升高;而暖棚内的地面长波辐射,却很少能透射出去,从而使热量保存在暖棚内;鹅卵石比热容较小,白天升温快,暖棚内温度高。
(2)夏季:打开 甲、丙、丁,关闭 乙。冬季:打开 乙、丁,关闭 甲、丙。
(3)
暖棚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阶段考试二(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阶段考试二(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高二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