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七年级(上)期中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
展开1.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B. 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C. 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D. 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
2.今天的华夏儿女有一个引以为荣的自我称谓,那便是“炎黄子孙”,其主要原因是( )
A. 炎帝和黄帝都是部落联盟的首领
B. 炎帝和黄帝有许多发明创造
C. 炎帝和黄帝共同打败了蚩尤
D. 炎、黄部落联合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华夏族
3.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
A. 王室衰微、诸侯崛起B.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C. 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国家D. 学术思想非常活跃
4.《春秋》记载:鲁隐公三年,周平王去世,筹备不到丧葬费用,周王室派周大夫武氏之子到鲁国“求赙(钱财)”,以安葬周平王。这一事件反映了
A. 诸侯争霸B. 百家争鸣C. 群雄兼并D. 王室衰微
5.请你仔细观察如图,椭圆形标注里的问号应该是下面哪一句话?(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无为,则无不治”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6.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帝国。据图中判断秦最终完成这一大业是在( )
A. 公元前3世纪前期B. 公元前3世纪后期C. 公元前2世纪前期D. 公元前2世纪后期
7.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陶寺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陶寺类型房址分台基、平地、半地穴式和窑洞四种。与陶寺人居住形式类似的是( )
A. 北京人B. 山顶洞人C. 河姆渡人D. 半坡人
8.当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中国历史开始了辉煌的篇章,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
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
9.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文字是( )
A. 甲骨文B. 金文C. 铭文D. 隶书
10.如图选自某书的部分章节目录。据此判断,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人物是( )
A. 秦始皇B. 汉献帝C. 汉高祖D. 汉武帝
1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列出的关键词是“黄河流域、半地穴房屋、粟”,请你判断他们研究的是( )原始人群。
A. 元谋人B. 河姆渡人C. 半坡人D. 山顶洞人
12.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与禅让制度密切相关的是( )
A. 炎黄战蚩尤B. 黄帝建宫室C. 舜让位于禹D. 启继承父位
13.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河北被成为“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
A. 禅让制B. 郡县制C. 分封制D. 行省制
14.“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
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
15.下列我国先秦历史朝代顺序的排列中,正确的是( )
A. 夏→商→东周→西周B. 西周→东周→商→夏
C. 西周→东周→夏→商D. 夏→商→西周→东周
16.对春秋争霸战争,评价正确的是( )
①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②诸侯国强并弱,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争霸战争过程中许多诸侯国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力量
④争霸斗争进一步削弱和瓦解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
17.根据半坡遗址出土的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可推断出半坡人( )
A. 会制作玉器B. 会简单的纺织和制衣
C. 主要种植粟D. 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18.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下谓之‘天府’也”。描写的是哪一水利工程所发挥的作用( )
A. 灵渠B. 都江堰C. 永济渠D. 大运河
19.有学者认为,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虽有曲折,历史大势终归是要回到统一国家的正轨上来。他意在说明( )
A. 王室衰微的表现B. 商靹变法的背景C. 秦灭六国的过程D. 秦朝统一的意义
20.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汉文帝和汉景帝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②“文景之治”为汉朝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A. ①属于历史结论B. ②属于历史史实
C. ①反映了汉初休养生息,废除赋役D. ②肯定了“文景之治”的历史作用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距今六七千年前,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1) 中国粟作、稻作农业分别分布于图中的哪两个区域?(填序号)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归纳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材料二: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上出现了哪些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
材料三:废井田,开阡陌。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3) 材料三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次重要改革?这次改革使一种什么土地制度在我国逐步得以确立?
材料四:(二年九月)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 [东汉]班固:《汉书》卷四《文帝纪》
(4) 根据材料四指出汉文帝对“农”是何态度?
22.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材料二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2) 周天子为什么要分封诸侯?诸侯要对周天子尽哪些义务?
(3) 材料二中高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最底端的又是谁?
(4) 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图为“战国形势图”。战国时期,七国都有自己的军队,相互之间展开战争。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越来越激烈。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不同的学派,……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时期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 据材料一,写出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三次著名战役名称。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哪个诸侯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3) 材料三中,历史上对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称作什么?
(4) 结合所学知识,依据各家学派的主张内容填写表格。
(5)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战国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有哪些?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是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故选:B。
本题考查了远古北京人。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吃到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促进了体质的发展。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2.【答案】D
【解析】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炎帝与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因而中华民族曾经被称为“炎黄子孙”。
故选:D。
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炎黄战蚩尤的涿鹿之战和华夏族的形成。
3.【答案】C
【解析】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秦朝建立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
故选:C。
本题考查春秋争霸、战国纷争,知道秦朝建立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
本题考查春秋争霸、战国纷争,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答案】D
【解析】由“周平王去世,筹措不到丧葬费用,周王室派周大夫武氏之子到鲁国“求赙(钱财)”,以安葬周平王”可以看出,从东周起,周王室衰微,开始依附一些势力强大的诸侯。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本题以东周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5.【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孔子讲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面对当时社会的动荡,孔子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他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A符合题意。B“无为,则无不治”是道家观点;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观点;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兵家孙武的观点,排除BCD。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孔子以及儒家学派相关知识,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
本题主要考查了孔子以及儒家学派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6.【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个世纪是100年,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应该是公元前3世纪,故排除CD.在公元前,数字越大,距当今越远,反之亦然;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应该是公元前3世纪晚期,故排除A,B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秦朝统一的时间,掌握公元纪年法。
本题考查秦统一中国,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7.【答案】D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陶寺类型房址分台基、平地、半地穴式和窑洞四种。与陶寺人居住形式类似的是半坡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不会建造房屋,住在山洞里,排除AB;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早期人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中国早期人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答案】A
【解析】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主王朝。
故选:A。
本题以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为依托,考查的是夏朝建立的知识。
本题以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夏朝建立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9.【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由此可知,A项正确。
故选:A。
本题以“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文字”为切入点,为切入点,考查的知识点是商代的甲骨文.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商朝甲骨文的历史地位.
10.【答案】C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6-公元前202年刘邦通过楚汉之争打败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为巩固统治,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故题干材料反映的历史人物是汉高祖。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西汉的建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西汉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答案】C
【解析】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12.【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禅让制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准确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解答】
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在黄河流域出现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之间采用“禅让制”的原始民主推举的方式推荐首领,尧传位于舜,舜传位于禹,选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其实质是民主推举,推举的标准是才德。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C
【解析】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采取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山东是分封制下齐国和鲁国的所在地,因而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河北是分封制下燕国和赵国的所在地,因而河北被成为“燕赵大地”。
故选:C。
本题考查分封制下诸侯国的产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诸侯的产生和诸侯国的出现。
14.【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商代的青铜器,要求具备识别历史图片的能力。
【解答】
B.青铜文化是古代先进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商朝的青铜器制造规模大,技艺精湛,品种多。其中有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左图),四羊方尊(右图)造型奇特,是青铜器中的精品。故B正确。
ACD.综上所述,此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答案】D
【解析】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商朝建立于约公元前1600年。西周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东周建立于公元前770年。
故选:D。
本题以我国先秦历史朝代为依托,考查的是夏、商、西周和东周建立的知识。
本题以我国先秦历史朝代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夏、商、西周和东周建立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1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各国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在争霸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强大的诸侯国兼并弱小国,这也有利于逐步走向统一。争霸战争过程中,许多诸侯国都进行了富国强兵的变法,加强了自身力量。另外,争霸战争,也会进一步削弱和瓦解周王室的统治地位。①②③④均表述正确。
故选A。
17.【答案】B
【解析】根据“半坡文化遗址出土了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可知半坡先民掌握了简单的纺织、制衣技术,B是正确的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半坡原始人的生活。半坡原始人位于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
掌握半坡原始人的生活特点和影响,以此作答即可。
1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描写的是水利工程都江堰所发挥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都江堰的史实,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都江堰修建的时期、位置、人物及其作用。
19.【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并所学知识可知,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为诸侯国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D项正确;王室衰微的表现是春秋时期,排除A项;商靹变法的背景是战国时期,排除B项;秦灭六国的过程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秦朝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了六国,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阳)。
掌握秦朝统一的过程和历史意义。
20.【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景之治”为汉朝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②肯定了“文景之治”的历史作用,D项正确;汉文帝和汉景帝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是历史史实,①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项;“文景之治“为汉朝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历史解释,②属于历史结论,排除B项;汉文帝和汉景帝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反映了汉初休养生息,减轻赋税,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文景之治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的区别。
本题主要考查了文景之治相关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1.【答案】【小题1】区域:粟作分布于③;稻作分布于②。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聚落及磨制工具的发展。
【小题2】生产工具:铁制农具,如铁鍤、铁犁等。生产方式:牛耕。
【小题3】改革:商鞅变法。土地制度: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小题4】态度:重视农业。
【解析】本题以四则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原始农耕生活、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商鞅变法以及措施、汉文帝对农业的态度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原始农耕生活、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商鞅变法以及措施、汉文帝对农业的态度等知识。
22.【答案】
【解析】本题以西周分封制为切入点,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影响.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西周分封制的相关知识点.
23.【答案】【小题1】(1)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郢之战。(写出三个战役)
【小题2】(2)内容: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国家:秦国。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答出一点意思相近即可)
【小题3】(3)局面:百家争鸣。
【小题4】(4)
【小题5】(5)阶段特征: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变法改革;思想学术繁荣。(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1.
(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和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的三次著名战役主要包括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本题以三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等知识。
2.
(2)根据材料二“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可知内容是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国家: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的变法,所以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作用:根据所学知识,直接概括出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即可,如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本题以三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等知识。
3.
(3)根据材料三“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和所学可知,历史上对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称作百家争鸣。
本题以三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百家争鸣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百家争鸣等知识。
4.
(4)根据所学可知,兵家主张作战中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对后世战争产生了深远影响;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荀子主张实行“礼治”,他们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墨家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战国时道家的代表人物是庄子,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所以表格填写的内容从上到下依次为:兵家、儒家、法家、墨家和道家。
本题以三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百家争鸣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百家争鸣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等知识。
5.
(5)阶段特征:材料一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的战争,材料二反映的是变法改革,材料三反映的是百家争鸣,结合所学进行概括阶段特征即可,如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变法改革;思想学术繁荣。
本题以三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战国时期的阶段性特征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战国时期的阶段性特征等知识。第二章消灭项羽,建立汉朝
第三章确立典章,设立制度
第四章休养生息,发展经济
所属学派
主张
兵家
采取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
______
实行“仁政”、实行“礼治”等。
______
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
______
“兼爱”“非攻”
______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小题1】(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西周,为了进行有效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具体做法: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 王族 、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为了进行有效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层层分封,形成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而平民或奴隶属于被统治阶级.
(4)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 严密.
故答案为:
(1)分封制.
(2)为巩固统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周天子;平民和奴隶.
(4)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所属学派
主张
兵家
采取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
儒家
实行“仁政”、实行“礼治”等。
法家
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
墨家
“兼爱”“非攻”
道家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八年级(上)期中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八年级(上)期中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二十中七年级(上)期中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二十中七年级(上)期中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七年级(上)期中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七年级(上)期中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