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看拼音,用楷书写汉字, 用“——”画出括号里恰当汉字, 用“——”画出加点字正确意思, 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再填空, 选词填空, 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按要求完成句子, 按语文知识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卷共4页。答卷时间 80分钟,满分100分)
1. 看拼音,用楷书写汉字。
根jù( ) tá( )洗 shū shì( ) jià shǐ( )
重dié( ) xuǎn zé( ) bēn( )流 wéi kàng( )
【答案】 ①. 据 ②. 淘 ③. 舒适 ④. 驾驶 ⑤. 叠 ⑥. 选择 ⑦. 奔 ⑧. 违抗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据、驶、叠、违”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 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薄雾(bó bá) 投降(jiàng xiáng) 肝脏(zāng zàng)
【答案】bó xiáng zàng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
薄:bá释义1.厚度小的(跟“厚”相对)。2.贫瘠;不肥沃。3.(感情)冷淡;不深厚。4.(味道)淡;不浓。bó释义1.微;少。2.苛刻;轻佻。3.减轻。4.轻视。5.迫近。6.义同“{薄}”(bá)。多用于合成词和成语。7.(Bó)姓。bò释义1.[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叶有清凉香味,可提取薄荷油、薄荷脑,供食品和化妆品工业用,还可以做药材。
薄雾[bó wù]:淡薄的雾气;霾。
降:jiàng释义1.从高处下来;落下(跟“升”相对)。2.使落下;降低。3.出生;出世。xiáng释义1.停止反抗,向对手屈服。2.使投降;使驯服。
投降[tóu xiáng]:停止抵抗,向对方屈服
脏:zāng释义1.不干净;有污垢。zàng释义1.胸腔内部器官的总称。
肝脏[gān zàng]动物及人体的最大的腺体,除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外,还与蛋白质、糖、脂类、激素、维生素等多种物质的合成、分解、转化、贮存有密切关系。
3. 用“——”画出括号里恰当汉字。
闪(烁 砾) (誓 哲)学家 叶(柄 炳)
【答案】烁 哲 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的辨析。
闪烁:指光亮晃动不定、忽明忽暗。
哲学家:指以哲学为研究对象、对哲学有极高造诣,并拥有自己的哲学范式、原创的哲学基础理论与哲学体系的哲学学者。
叶柄:叶片下与茎相连的柄条。常为圆柱状,或鞘状,有的膨大为球形或卵形的浮囊。
据此依次划出:烁、哲、柄。
4. 用“——”画出加点字正确意思。
腾云驾雾(①使牲口拉车;②驾驶: ③指车辆: ④姓。)
精疲力竭(①尽; ②干涸; ③姓名。)
【答案】② 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的辨析。
腾云驾雾:乘着云,驾着雾。驾:驾驭,驾驶。故选②。
精疲力竭:精神、力气消耗殆尽,形容极度疲劳,不想动的样子。“竭”是“尽”的意思。故选①。
5. 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再填空。
上天( ) 横七( ) 随遇( ) ( )广大
齐头( ) 鸦雀( ) 相提( ) ( )细语
这几个词语中,描写声音的是___________ ,描写人物能力很大的是___________ 。
【答案】 ①. 入地 ②. 竖八 ③. 而安 ④. 神通 ⑤. 并进 ⑥. 无声 ⑦. 并论 ⑧. 低声 ⑨. 鸦雀无声、低声细语 ⑩. 上天入地、神通广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补全词语和选词填空。
上天入地:升上天空,钻入地下。形容神通广大。也比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四处奔走。
横七竖八:形容杂乱无章的样子。
随遇而安:不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
神通广大:法术广大无边。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齐头并进:指几方面不分先后地一同进行。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通过对以上词语的理解,可知“鸦雀无声、低声细语”是描写声音的,“上天入地、神通广大”是形容人物能力很大的。
6. 根据画线部分的意思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聚集了非常多的人。( )
(2)靠什么能使唤风雨来来去去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
(3)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笑的声音和话语。( )
(4)他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心中非常生气、愤怒。( )
【答案】 ①. 人山人海 ②. 呼风唤雨 ③. 欢声笑语 ④. 愤愤不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
(1)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非常多。。
(2)呼风唤雨:旧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比喻人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力量。
(3)欢声笑语:欢乐说笑声。
(4)愤愤不平:因不公平的事而愤怒或不满。
7. 选词填空。
奇观 奇闻 改变 改善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_______。
(2)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_______ 我们的生活。
如果……就…… 即使……也……
尽管……也……… 不是……而是……
(3)( )如此,曾罗米修斯( )不向宙斯屈服。
(4)(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
(5)( )感到疲劳,它( )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
(6)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答案】 ①. 奇观 ②. 改善 ③. 尽管 ④. 也 ⑤. 即使 ⑥. 也 ⑦. 如果 ⑧. 就 ⑨. 不 ⑩. 而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近义词的辨析和关联词的运用。
(1)“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少见的景象。“奇闻”指新奇的事情。本句话中用来形容“钱塘江大潮”的景象雄伟,用“奇观”最合适。
(2)“改变”指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改善”意思是使原有情况变好一些。本句话中指现代科学技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用“改善”最合适。
(3)“如此”与“罗米修斯不向宙斯屈服”之间是转折关系,故选关联词“尽管……也……”。
(4)“一根极细的电线”与“能灵巧地避开”之间是假设关系,故选关联词“即使……也……”。
(5)“感到疲劳”与“它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之间是假设关系,故选关联词“如果……就……”。
(6)“靠的眼睛”与“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之间是并列关系,故选关联词“不是……而是……”。
8. 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月亮照亮了高高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
(2)竺可桢每天去北海公园,单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不是。( )
(3)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 )
(4)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
【答案】 ①. 排比 ②. 设问 ③. 比喻 ④. 拟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1)本句使用了“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句式,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2)本句先提问,后回答,是设问的修辞手法。
(3)本句把“盘古”比作“柱子”,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4)本句把“爬山虎”赋予人的特点,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9. 按要求完成句子。
(1)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鸣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样的住宅难道不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爱是一把小伞,为我遮挡风雨。(仿写句子)
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一写天气变化时的景象,用上“顿时”“一会儿工夫”“忽然”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盘古创造了世界。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3)这样的住宅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4)冬天的太阳,为我带来温暖。
(5)忽然,一道闪电劈了下来,天空中顿时乌云密布,一会儿功夫,就下起了大雨。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缩句。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本题把“伟大的巨人”、“用他的整个身体”和“美丽的”去掉,把中间的句号去掉,改为:盘古创造了世界。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要求把例句改写成拟人句,拟人就是把物拟人化,赋予它人的动作和神态。据此改写即可。
如: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唱歌。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首先,去掉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去掉语气词;最后,问号变句号。本题可以按照方法改成:去掉“难道”;“不是”改成“是”;去掉“吗”;句末问号变句号,改成:这样的住宅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句子的形式是:母爱是什么,怎么样,整个句子是个比喻句,要把母爱么比作什么。
如:母爱是一支蜡烛,带给我温暖和光明。
【小问5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造句。
要求用上“顿时”“一会儿工夫”“忽然”来描写天气变化。
顿时:立刻。
一会儿功夫:指的是很短的时间。
忽然:表示情况发生得迅速而又出人意料。
如:刚才还是明媚的天空,忽然刮起了大风,顿时尘土飞扬。一会儿工夫,天空就灰蒙蒙的了。
10. 按语文知识填空。
(1)炎帝之______, 名曰______。 女娃游于东海,______,故为精卫。常衔______ ,以堙于东海。
(2)《题西林壁》中写景物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如此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3)读《______》,我看到了壮观的钱塘江大潮;读《____》,我知道了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读《_____》,我对蟋蟀有了新的认识,它是吃苦耐劳的昆虫。
(4)①博学之,________,慎思之,________,笃行之。②八月里来雁门,_________。③嫦娥应悔偷灵药,_________ ④空山不见人,_________ 。
【答案】 ①. 少女 ②. 女娃 ③. 溺而不返 ④. 西山之木石 ⑤. 横看成岭侧成峰 ⑥. 远近高低各不同 ⑦. 不识庐山真面目 ⑧. 只缘身在此山中 ⑨. 观潮 ⑩. 夜间飞行的秘密 ⑪. 蟋蟀的住宅 ⑫. 审问之 ⑬. 明辨之 ⑭. 雁儿脚上带霜来 ⑮. 碧海青天夜夜心 ⑯. 但闻人语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古诗文的默写。
(1)出自课文《精卫填海》,注意“溺、返”的正确写法。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前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后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3)《观潮》《观潮》中心思想:本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赞美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
《夜间飞行的秘密》这篇课文讲述了科学家通过反复实验,揭开了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由此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使其能够在夜间安全飞行。
《蟋蟀住宅》讲述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心,并且真实详细的介绍了蟋蟀的住宅特点与建造的过程,同时也赞扬了蟋蟀不辞辛劳与对住宅始终如一的精神。
(4)注意“辨、雁、青”的正确写法。
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①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戴着一条倾斜的随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②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1. 文章画线部分是( )句,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 )。
12. 蟋蟀不吃洞口那丛草的原因是( )
A. 那丛草不好吃B. 那丛草可以遮阳C. 那丛草可以遮蔽洞的出口
13. 这两段文字的观察顺序是( )
A. 从外到内B. 从地到右C. 从远到近
14. 选文介绍了蟋蟀的住宅的哪些部分?分别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 ①. 过渡 ②. 承上启下 12. C 13. A
14. 外部特点:平坦、向阳、隐蔽、干燥;内部特点:光滑、简朴、清洁、干燥。
15. 虽然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但蟋蟀的住宅非常讲究。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选文句子的理解。
阅读句子“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可以看出这个句子是承接上文写蟋蟀住宅外部结构,作者从外写到内,而这个句子就是为后文写蟋蟀住宅内部环境做铺垫,故这个句子是一个过渡句,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选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①自然段“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可知,那丛草可以隐蔽洞口的出口,所以蟋蟀不去吃它。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文段内容可知,第①自然段“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写了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第②自然段“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写了蟋蟀住宅的内部构造,是从外到内的观察顺序。故选A。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第①自然段“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戴着一条倾斜的随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可知,住宅的外部特点:向阳、隐蔽、干燥。结合第②自然段句子“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可知,住宅的内部特点:光滑、简补、清洁、干燥。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结合全文内容,从句子“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可知蟋蟀的住它耗时耗力,蟋蟀用来修这座住宅的工具是那样柔的,那样简单,而修建住宅的工程这么庞大,从这巨大的反差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蟋蟀建造出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一个奇迹,所以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课外阅读。
蜜蜂的欢叫
①有一天,一个11岁的小女孩来到养蜂场玩。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膀没有扇动,却仍然嗡嗡地叫个不停。她想起《十万个为什么》上关于蜜蜂发声的原理:蜜蜂的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每秒达200次。如果翅膀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可现在蜜峰的翅膀并没有振动却仍然嗡嗡地叫个不停。这声音到底是来自哪里呢?
②她问老师,老师说书上说的怎么会错呢,于是她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zhān)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出声音。她干脆用剪刀剪去它的翅膀,蜜蜂仍然嗡嗡直叫。两种方法交替进行了42次,每次用去48只蜜蜂,结果和书上的结论大相径庭。为了探究蜜蜂发声的秘密,她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镜仔细查找,观察一个月后,终于在蜜蜂双翅的根部发现了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小黑点,蜜蜂鸣叫时,小黑点上下鼓动,她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她又找来了一些蜜蜂,不损伤翅膀,只刺破小黑点,结果蜜蜂飞来飞去,居然没有一点声音……
③一年以后,这个12岁的小女孩撰(zhuàn)写子一篇科学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并在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荣获优秀科技项目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她,就是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中心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聂(niè)利。
16. 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两种方法交替进行了42次,每次用去48只蜜蜂,结果和书上的结论大相径庭。
(1)“两种方法”分别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女孩通过42次实验,得出的“结果”是_______,而“书上的结论”是:________,由此,你理解的“大相径庭”的意思是 :_________。
17. 小女孩通过观察实验,最终得出的科学结论是:蜜蜂发声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如果你有机会见到聂利姐姐,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6. ①. 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用剪刀剪去蜜蜂的翅膀。 ②. 蜜蜂没有翅膀也能发声 ③. 蜜蜂发声来自翅膀的振动 ④. 彼此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17. 靠翅膀振动而是靠翅膀根部的小黑点的鼓动。
18. 聂利,你真了不起!我要向你学习,做一个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的孩子。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1)从短文第②自然段“于是她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出声音。她干脆用剪刀剪去它的翅膀、蜜蜂仍然嗡嗡直叫”可知,“两种方法”分别指的是: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用剪刀剪去蜜蜂的翅膀。
(2)从第②自然段“于是她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出声音。她干脆用剪刀剪去它的翅膀,蜜蜂仍然嗡嗡直叫。两种方法交替进行了42次,每次用去48只蜜蜂,结果和书上的结论大相径庭”可知,小女孩通过42次实验,得出的“结果”是:蜜蜂没有翅膀,也能发出声音。
从第①自然段“她想起《十万个为什么》上关于蜜蜂发声的原理:蜜蜂的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每秒达200次。如果翅膀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可知,书上的结论是:蜜蜂的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
由此可见,得出的“结果”与书上的结论完全不一样,我们可以猜测“大相径庭”的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相差很远。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从第②自然段“为了探究蜜蜂发声的秘密,她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镜仔细查找,观察一个月后,终于在蜜蜂双翅的根部发现了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小黑点,蜜蜂鸣叫时,小黑点上下鼓动,她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她又找来了一些蜜蜂,不损伤翅膀,只刺破小黑点,结果蜜蜂飞来飞去,居然没有一点声音……”可知,小女孩通过观察实验,最终得出的科学结论是:蜜蜂发声不是靠翅膀的振动,而是靠翅膀根部的小黑点的上下鼓动。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语言表达能力。
聂利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具有质疑的精神,不盲目相信书上的结论,她坚持观察了一个月,有着坚持不懈、勇于实验的精神。如果有机会见到聂利姐姐,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可围绕聂利身上的优秀精神品质,表达自己对她的敬佩之情。
示例:聂利姐姐,你真的太棒了!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19. 习作。
读了上面的故事,大家一定会感到“发现”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本领,许多科学发明都源于“发现” 。你一定也有奇特,有趣的发现。拿起笔,把你的发现写出来告诉同学们,与你共享“发现”的快乐!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答案】例文:
我发现了蜗牛的秘密
一天下午,天气非常闷热,我在阳台上摆弄着爸爸的“心肝宝贝”——兰花,突然便看见一只小蜗牛爬上一片叶子。“蜗牛到底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爬行的时候会留下一条长长的线?”“蜗牛的鼻子眼睛在哪儿?”这一连串的问题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于是我决定自己去做一做实验,弄清楚这几个问题。
“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我先把白菜、馒头、蚊子等分别放在抓来的几只蜗牛面前,它们大概都饿了,爬向自己喜爱的食物上去,只见蜗牛都选上了白菜叶子,吃了起来,对别的食品闻也不闻,不一顿饭的工夫,蜗牛把白菜叶子吃光了,这下可以判定:蜗牛是害虫。
“为什么爬行的时候会留下一条长长的线?”这个问题我先用一片叶子把蜗牛引出来,然后用手轻轻地往头部下面一摸没想到头立刻缩回去了,这可怎么办?我有点儿灰心了,这时爸爸向我走来,对我说:“怎么,这么一点小事就灰心啦!亏你长大还想当科学家呢?”我被爸爸这么一“激”又来劲了。一个办法从脑海中闪过。我用一块小石头,轻轻地把蜗牛的壳砸碎,取出蜗牛的身子,用手一摸发现了一个颗粒状的东西,通过翻书、查阅字典,我知道了那是蜗牛的脚,那一条长长的细线是蜗牛的分泌物,它有助于蜗牛爬行。
“蜗牛的鼻子眼睛在哪儿?”我按照之前的方法,把一片白菜叶子放在地上又抓来一只蜗牛,这只蜗牛好像知道我的苦心,乖乖地让我看见了它的眼睛、鼻子、蜗牛的大触手和小触手,大触手是眼睛,小触手是鼻子。通过这一连串实验,我不但发现了蜗牛的秘密,还明白了一个道理:长大要想有所发明,必须从小发现问题,并学着解决问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认真审题可知,“发现”是个关键词,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如从一件寻常小事中感悟出一个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与人交往中察觉到一份真诚。把自己的发现写出来即可。
开头:简单的表明自己发现的是什么。
中间:要写清楚发现的过程,可以抒情的方法或者记叙的方法,把过程写清楚。然后要写出发现的结果,把自己从中体会到的道理写出来。
结尾:总结全文,写出自己的收获和启示。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总分
得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中山市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听写, 看拼音,写词语, 照样子连线,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按要求完成题目, 仿写句子, 按原文填空, 根据文段内容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请选择正确的字填在横线上, 照样子,写出动物家, 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天和地被盘古分开了,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月亮牵着那些小星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阳江市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画“√”, 看拼音,写词语, 比一比,再组词, 给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修辞手法, 根据学过的内容填空, 仿写设问句, 读语段,想象一个个画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