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生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卷I(选择题)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20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叙述与细胞学说不相符的是( )
A. 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反映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B. 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C. 人体每个细胞都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D. 新细胞是通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产生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细胞是构成植物和动物的基本单位,这反映生物界的统一性,A正确;
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是细胞,B正确;
C、人是多细胞生物,人体每个细胞只能完成特定的生命活动,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往往需要多个细胞的协调与配合,C错误;
D、新细胞是通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产生的,支持“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这一观点,是对细胞学说内容的发展,D正确。
故选C。
2. 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紧密相联的。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
B. 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生命活动与生命系统没有关系
D. 各层次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A错误;
B、最小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生物大分子没有生命现象,因此不属于生命系统,B正确;
C、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是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代谢与繁殖,C错误;
D、各层次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但是它们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各有不同,D错误。
【点睛】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其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病毒虽没有细胞结构,但是它的代谢和繁殖离不开细胞。
3. 有关病毒的起源及与细胞的关系,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下列观点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的是( )
A. 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
B. 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
C. 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
D. 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简单的生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即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这说明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A正确;
B、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核酸的部分序列十分相似,只能证明它们之间具有亲缘关系,不能证明起源的先后顺序,B错误;
C、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这不能说明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C错误;
D、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简单的生物,这不能说明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D错误。
故选A。
4. 如下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B.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C. 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D. 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①②表示的是目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所以①的放大倍数小于②,③④表示的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所以③的放大倍数大于④,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距标本的距离越小,所以⑤的放大倍数大于⑥。
【详解】A、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越短,物镜相反,放大倍数越大,物镜离装片距离越近,物像丙的细胞比物像乙的细胞大,所以放大倍数大,应选用甲中②③⑤组合,A错误;
B、从低倍镜转高倍镜观察,正确的调节顺序应是: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B错误;
C、显微镜放大的是物像的长度或宽度,所以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0倍,C错误;
D、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物像是倒置的,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要先将观察到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所以装片应向右上方移动,D正确。
故选D。
5. 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于检测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检测
B. 检测脂肪时,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C. 向蛋白质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水浴加热即可呈现紫色
D. 用于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的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液的试管中,且必须现用现配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
【详解】A、斐林试剂的甲液是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乙液是质量浓度为0.05 g/mL硫酸铜溶液;双缩脲试剂的A液是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B液是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所以斐林试剂的乙液浓度较大,不可直接用于蛋白质鉴定,A错误;
B、检测脂肪时,使用苏丹Ⅲ染色,并使用50%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B正确;
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C错误;
D、在鉴定蛋白质时要先加1ml双缩脲试剂A液,再向试管中加入4滴双缩脲试剂B,D错误。
故选B。
6. 当植物从代谢的旺盛期进入休眠期时,体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通常会( )
A. 升高B. 下降C. 无变化D. 产生波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水在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形式存在。结合水在细胞中含量较低,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休眠的种子、越冬的植物、生活在干旱条件下的植物,体内结合水的含量相对增多,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强。自由水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是良好的溶剂、能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也参与细胞中各种代谢作用。在幼嫩植物、代谢旺盛细胞中含量高。
【详解】A、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植物新陈代谢增强,A错误;
B、当植物由代谢的旺盛期进入休眠期时,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通常会下降,植物体的抗逆性增加,新陈代谢降低,B正确;
C、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无变化,植物的代谢维持原来状态,C错误;
D、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产生波动,植物的新陈代谢波动,D错误。
故选B。
7.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的氮和磷,主要用于合成
①淀粉 ②葡萄糖 ③脂肪 ④磷脂 ⑤蛋白质 ⑥核酸
A. ①④⑥B. ③④⑤C. ④⑤⑥D. ②④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①淀粉主要组成元素:C、H、O;②葡萄糖主要组成元素:C、H、O;③脂肪 主要组成元素:C、H、O;④磷脂的 主要组成元素:C、H、O、N、P; ⑤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C、H、O、N; ⑥核酸。核苷酸=含氮碱基+五碳糖+磷酸,核酸的主要组成元素:C、H、O、P、N。
【详解】植物主要通过根尖的成熟区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矿质元素氮和磷被植物吸收后随水分运输到茎和叶,氮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和核酸,而磷主要用于合成核酸和磷脂,淀粉、葡萄糖和脂肪组成元素只有C、H、O,不含氮和磷。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氨基酸的基本组成和单位以及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识记各种物质的组成元素是解题的关键。
8. 如图是由3个圆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
A. 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 Ⅰ染色体、ⅡDNA、Ⅲ基因
C. 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 Ⅰ蛋白质、Ⅱ酶、Ⅲ激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核酸包括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部分激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详解】A、据图分析,Ⅰ包括Ⅱ和Ⅲ,而且Ⅱ和Ⅲ互不包括。而核酸包含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应该是 Ⅲ(核酸)只包括Ⅰ(脱氧核糖核酸)和 Ⅱ(核糖核酸),A不符合题意;
B、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Ⅰ是染色体,Ⅱ可以是DNA,但如果Ⅲ是基因,则Ⅲ应该包含在Ⅱ内,B不符合题意;
C、Ⅰ是固醇,则Ⅱ可以是胆固醇,Ⅲ可以是维生素D,因为固醇包含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C符合题意;
D、大多数酶的本质为蛋白质,所以若Ⅰ是蛋白质,Ⅱ是酶,则Ⅱ和Ⅰ是交叉关系,若Ⅲ是激素,与 Ⅰ也是交叉关系,应为不是所有激素都是蛋白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高温可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
B. 低温不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也不会使蛋白质变性
C. 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是由于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决定的
D. 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空间结构的多样性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①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②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③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④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⑤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详解】高温会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从而使蛋白质发生不可逆的改变(失活),而低温下蛋白质的活性受到抑制,温度适宜后其活性会恢复,A正确,B正确;蛋白质的结构决定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是由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的,C正确;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有关,D错误。
【点睛】注意: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与组成氨基酸分子的空间结构无关,而与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
10. 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B. 维生素D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
C. 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
D. 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合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A、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包括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其中脂质分子中主要是磷脂,A正确;
B、维生素D和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B错误;
C、与相同质量的多糖相比,脂肪中的C、H元素含量多,O元素含量少,彻底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多,产能也多,C错误;
D、脂质主要在光面内质网上合成,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脂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1. 大豆根尖所含有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C、T 的核苷酸种类数共有( )
A. 8B. 7C. 5D. 6
【答案】B
【解析】
【分析】核酸包括DNA和RNA,它们的组成单位依次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这两者的区别是:(1)五碳糖不同:前者的五碳糖是脱氧核苷,后者的五碳糖是核糖;(2)含氮碱基不同:前者的含氮碱基是A、C、G和T,后者的含氮碱基是A、C、G和U。
【详解】大豆根尖细胞同时含有DNA和RNA,所以含有碱基A的核苷酸有2种(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含有碱基G的核苷酸有2种(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和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含有碱基C的核苷酸有2种(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含有碱基T的核苷酸有1种(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所以大豆根尖细胞中含有碱基A、G、C、T的核苷酸共有7种。故选B。
12. 在生物体内,作为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的主要成分的化合物,依次分别为( )
A. 糖类、脂类、核酸
B. 蛋白质、磷脂、核酸
C. 蛋白质、糖类、核酸
D. 蛋白质、核酸、磷脂
【答案】D
【解析】
【分析】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
2、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
【详解】在生物体内,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生物体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生物体内承担的功能也多样;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膜结构的成分中,磷脂约占膜总量的50%,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故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磷脂,D正确。
故选D。
13. 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
A. 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B. 染色体:核糖核酸、蛋白质
C. 核糖体:蛋白质、核糖核酸D. 细胞骨架:蛋白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染色体是由脱氧核酸(DNA)和蛋白质组成。故选B。
14.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
B. 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C. 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D. 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膜系统:
1、概念: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功能:(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详解】A、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以囊泡形式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A正确;
B、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与配合,B正确;
C、生物膜是对细胞内的所有膜结构的统称,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不是生物体内膜结构的总称,C错误;
D、细胞内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体现了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D正确。
故选C。
15. 如下概念图中a代表某一生物学名词,包括b、c、d、e四部分内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a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4种元素,则b〜e可代表O、C、H、N
B. 若a为多聚体,由单体连接而成,则b〜e有多糖、蛋白质、脂肪、核酸
C. 若a表示植物细胞的结构,则b〜e代表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D. 若a为参与合成并分泌消化酶的细胞器,则b〜e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占细胞鲜重百分比最多的四种元素依次为:O、C、H、N,占细胞干重百分比最多的四种元素依次为:O、C、N、H;多聚体包括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等,都是由单体连接合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A、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4种化学元素是O、C、H、N,A正确;
B、脂肪不是多聚体,是由脂肪酸和甘油组成的,B错误;
C、植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C正确;
D、消化酶是分泌蛋白,参与其合成与分泌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D正确。
故选B。
16. 在成人体内,心肌细胞中的数量显著多于腹肌细胞中数量的细胞器是( )
A. 核糖体B. 线粒体C. 内质网D. 高尔基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内。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细菌。液泡是调节细胞内的环境,是植物细胞保持坚挺的细胞器,含有色素(花青素)。中心体与低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构成。
【详解】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往往在代谢旺盛的部位分布较多,而成人心肌细胞新陈代谢显著强于腹肌细胞,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7. 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 ②在所有生物中都含有
C. ③与脂质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 ④有利于DNA和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为核膜,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A正确;②为染色质,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存在于真核生物的细胞中,B错误;③为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错误;④为核孔,有利于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 D错误。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对核孔的功能理解不到位:误认为核孔是随时敞开,大小分子都能进出的通道。核孔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通道,而是由多种蛋白质组成的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结构,对进出核孔的物质具有严格调控作用,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如细胞核中的DNA就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18.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正确关系是( )
A. 同种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态
B. 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态
C. 不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D. 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答案】D
【解析】
【分析】染色质和染色体都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在分裂前期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而在分裂末期,染色体解螺旋化,变细变长形成染色质,因此两者之间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形态。
【详解】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如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不同存在形式。
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9. 下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是中心体,与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B. ②是线粒体,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 ③是叶绿体,是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 ④是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加工车间”
【答案】A
【解析】
【详解】A、洋葱为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A错误;
B、②是线粒体,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正确;
C、③是叶绿体,是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场所,C正确;
D、④是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加工的“车间”和脂质的合成场所,D正确。
故选A。
【分析】据图分析可知,①是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的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②是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③是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④是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再根据题意作答。
20. 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所示的细胞膜,其外侧是Ⅱ侧
B. 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①
C. 图中②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
D. ③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不同细胞的细胞膜功能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①是糖蛋白、②是磷脂双分子层、③是蛋白质,由于糖蛋白只位于细胞膜的外侧,所以I是细胞膜的外侧、II是细胞膜的内侧。
【详解】A、由于糖蛋白只位于细胞膜的外侧,所以I是细胞膜的外侧、II是细胞膜的内侧,A错误;
B、①是糖蛋白,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B正确;
C、②是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C正确;
D、③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不同细胞的细胞膜功能不同,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5小题 ,每题 4 分 ,共计20分 )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21. 下列是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色球蓝细菌与绿藻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 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后者无细胞壁
C. 大肠杆菌和蓝细菌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DNA等
D. 甲型流感(H1N1)病毒结构简单,仅含有核糖体
【答案】AC
【解析】
【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A、色球蓝细菌不含有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小球藻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硝化细菌(原核生物)与变形虫(真核生物)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错误;
C、大肠杆菌和蓝细菌都是原核生物,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DNA等,C正确;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器,D错误。
故选AC。
22.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 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
B. 人、动物和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 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组成生物体和无机自然界的元素中,C都不是最多的,A错误;
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B错误;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C正确;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相差较大,D错误。
故选ABD。
【分析】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23. 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B. 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
C. 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 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氧化分解时脂肪的耗氧量更少,产能更多
【答案】CD
【解析】
【详解】A、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动物细胞膜中含有胆固醇,A正确;
B、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单体均是葡萄糖,三者都是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B正确;
C、淀粉水解的终产物是葡萄糖,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C错误;
D、糖类分子中氧原子比例较高,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时,糖类耗氧少,D错误。
故选CD。
【分析】淀粉、纤维素、糖原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脂肪的基本单位是甘油和脂肪酸。
24.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代谢旺盛的真核细胞的核孔数目一般较多
B. 溶酶体能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C. 蓝藻细胞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 核糖体、高尔基体中都能发生生成水的反应
【答案】AD
【解析】
【详解】A、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以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所以代谢旺盛的真核细胞的核孔数目一般较多,A项正确;
B、溶酶体内的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B项错误;
C、蓝藻细胞无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C项错误;
D、核糖体上进行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能产生水。高尔基体中也能发生生成水的反应,例如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也就是说能合成纤维素,构建细胞壁,而纤维素由许多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有水生成,D项正确。
故选AD。
25. 如图是细胞结构或细胞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乙、丙细胞结构或细胞中都含有DNA、RNA和蛋白质等有机物,丁无DNA
B. 甲、乙两种结构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具有丙结构的生物比丁高等
C. 甲、乙、丙、丁都具有双层膜结构,丁中不含甲、乙、丙
D. 甲、乙、丙、丁在进行相应生命活动过程中都有水的产生和水的消耗
【答案】AC
【解析】
【详解】A、甲为线粒体,乙为叶绿体,丙为细胞核,都含有DNA、RNA和蛋白质等有机物,丁含有DNA,A错误;
B、甲、乙两种结构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其中甲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ATP中的化学能,乙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具有丙结构的生物为真核生物,其比丁(原核生物)高等,B正确;
C、甲、乙、丙都具有双层膜结构,丁为细菌,无双层膜结构,其细胞中不含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C错误;
D、 甲、乙、丙、丁在进行相应生命活动过程中都有水的产生和水的消耗,如大分子物质的合成过程会产生水,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过程会消耗水,D正确。
故选C。
【分析】分析题图:甲为线粒体,乙为叶绿体,丙为细胞核,丁为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
卷II(非选择题)
三、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共计40分 )
26. 请根据下列结构模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它们在结构上与C细胞最显著的差别是____________。此类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_中,在豌豆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内。
(2)B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__。生活在淡水湖中的B,当水质富营养化时会大量繁殖,出现____________现象。
(3)图中的____________属于病毒,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生物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A、B ②.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③. 拟核 ④. 细胞核
(2) ① 叶绿素和藻蓝素 ②. 水华
(3) ①. D ②. 无细胞结构
【解析】
【分析】1、生物包括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是指病毒类生物,而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
3、分析题图:A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细菌细胞);B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蓝藻细胞);C含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D没有细胞结构,为病毒。
【小问1详解】
分析题图:A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细菌细胞);B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蓝藻细胞);C含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故属于原核细胞的是A、B,在结构上与C细胞最显著的差别是A、B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拟核中,豌豆细胞属于真核细胞,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小问2详解】
图中B(蓝藻或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内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因而它是一类自养生活的生物。生活在湖水中的B(蓝藻或蓝细菌),当水质富营养化时会大量繁殖,产生水华现象。
【小问3详解】
由图示可知,D没有细胞结构,最可能是病毒,其他三中细胞都是细胞生物,有细胞结构。
27. 根据如图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中,①表示____,⑦表示____。
(2)写出该化合物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____。
(3)该化合物由____种氨基酸失去____个水分子形成,这种反应叫做____。该过程中形成____个肽键,其编号是____。
(4)该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____决定的,其编号是____。
(5)该类化合物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有____。
【答案】27. ①. 氨基 ②. 羧基
28. 或 29. ①. 4 ②. 3 ③. 脱水缩合 ④. 3 ⑤. ③⑤⑥
30. ①. R基/侧链基团 ②. ②④⑧⑨
31. 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以及构成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中化合物有三个肽键(③⑤⑥),代表一个四肽化合物,图中的①为氨基,⑦为羧基,而②④⑨⑧则是各个R基部分,各不相同。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该化合物中,①表示氨基,⑦表示羧基。
【小问2详解】
该多肽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为。
【小问3详解】
据图分析,②④⑨⑧是各个R基部分,各不相同,故该化合物是由4个4种氨基酸失去3个水分子形成,这种反应叫做脱水缩合。该过程中形成了3个肽键,其编号是③⑤⑥。
【小问4详解】
该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种类是由R基决定的,其编号是②④⑨⑧。
【小问5详解】
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蛋白质空间结构不同,所以该类化合物具有多样性。
【点睛】熟知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及其结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析图中各个数字表示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前提,本题重点考查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
28. 下图中的甲、乙和丙表示生物体内三类有机物,其部分结构的模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甲图所示三种物质中可以作为能源物质的是____,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
(2)乙图所示物质是____,它是细胞内携带____的物质,在生物体的____、____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丙物质有四条肽链,在合成过程中产生了200个水分子,由此推测该物质由____个单体参与聚合而成。
(4)甲、乙、丙等生物大分子构成了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____。
【答案】(1) ①. 淀粉和糖原 ②. 葡萄糖
(2) ①. 核酸(或 DNA 和 RNA) ②. 遗传信息 ③. 遗传 ④. 变异
(3)204 (4)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
【解析】
【分析】甲图为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结构模式图,它们都是以葡萄糖为基本单位聚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乙图是核酸的部分结构,核酸是由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的多聚体,一分子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丙图中化合物是由四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
【小问1详解】
甲图所示三种物质中,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可以作为能源物质的是淀粉和糖原,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小问2详解】
乙图所示的物质是核酸,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小问3详解】
丙由四条肽链组成,在合成过程中产生了200个水分子,说明该过程形成了200个肽键,参与合成肽链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数目=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肽链条数=200+4=204。
【小问4详解】
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因此,生物大分子也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甲多糖、乙核酸、丙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构成了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29. 197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三位细胞生物学家:美国的克劳德、比利时的德迪夫和罗马尼亚的帕拉德。如下是他们的主要成就,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深入了解细胞的秘密,就必须将细胞内的组分分离出来。经过艰苦的努力,克劳德终于摸索出来采用不同的转速对破碎的细胞进行离心的方法,将细胞内的不同组分分开。这就是一直沿用至今的定性、定量分离细胞组分的经典方法,即_________法。如图是用该方法进行的实验过程,其中离心机转速最快的试管是_____________。
(2)1949年德迪夫正在研究胰岛素对大鼠肝组织的作用时,一个偶然的现象使他困惑不解:有一种酸性水解酶,从肝组织分离出来的时候活性并不高,但是保存5天后,活性出人意料地大大提高了。他想这种酶一定存在于细胞内的某个“容器”中。他继续做了许多实验,结果证实了他的推测,这种酶被包在完整的膜内。这个“容器”是_________(细胞器),该细胞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帕拉德是克劳德的学生和助手,他改进了电子显微镜样品固定技术,并应用于动物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发现了核糖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后来他与同事设计了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实验,如在一定时间内使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同位素依次出现在下图中的不同部位。请用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7]的合成和运输过程:______________。该过程的研究也体现了细胞内的生物膜在_____________上有一定的联系。
【答案】 ①. 差速离心 ②. D ③. 溶酶体 ④.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⑤. 1→2→3→5→6 ⑥. 结构和功能
【解析】
【分析】1、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度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起始的离心速度较低,让较大的颗粒沉降到管底,小的颗粒仍然悬浮在上清液中。收集沉淀,改用较高的离心速度离心悬浮液,将较小的颗粒沉降,以此类推,达到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目的。
2、分泌蛋白的合成并分泌过程:首先通过细胞内的核糖体形成氨基酸肽链,然后在糙面内质网内,肽链盘曲折叠构成蛋白质,接着糙面内质网膜会形成一些小泡,里面包裹着蛋白质,小泡运输蛋白质到高尔基体,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后,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之后,高尔基体膜形成一些小泡,包裹着蛋白质,运输到细胞膜处,小泡与细胞膜接触,蛋白质就分泌到细胞外了。
【详解】(1)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用该离心法时起始的离心速度较低,让较大的颗粒沉降到管底,小的颗粒仍然悬浮在上清液中。收集沉淀,改用较高的离心速度离心悬浮液,将较小的颗粒沉降,以此类推,达到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目的,所以离心机转速最快的试管是分离最小的颗粒核糖体时,即D试管。
(2)根据题意,某个容器能能存储水解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溶酶体中含有大量的水解酶,所以这个容器可能是溶酶体。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3)据图分析可知:1是核糖体,2是内质网,3是高尔基体,4是线粒体,5是囊泡,6是细胞膜,7是分泌到细胞外的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并分泌过程为1→2→3→5→6。该过程的研究也体现了细胞内的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有一定的联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甘肃省兰州市兰化一中教育局第四片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