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A. 蛭-软体动物B. 蛔虫-环节动物C. 蜈蚣-线形动物D. 七星瓢虫-节肢动物
2.蛔虫是常见的人体寄生虫,与其在肠道中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不包括( )
A. 体表有角质层B. 消化管结构简单C. 生殖能力强D. 感觉器官发达
3.在观察蚯蚓时,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目的是( )
A. 有利于观察蚯蚓的运动B. 有利于观察蚯蚓的环状体节
C. 有利于蚯蚓进行呼吸D. 有利于观察清楚蚯蚓的刚毛
4.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取食物的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
B. 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
C. 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D. 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5.2021年入侵中国12省的红火蚁(如图)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危险入侵物种之一,被咬会有火灼感,严重者可能丧命。下列关于红火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一对触角、三对足,属于昆虫B. 用体壁呼吸,属于环节动物
C.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属于脊椎动物D. 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6.鱼不停地吞水,再从鳃盖后缘排出。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氧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分别是( )
A. 没有变化B. 增加、减少C. 减少、增加D. 都减少
7.北美沙漠地区旱季长达10个多月,在此生活的两栖动物——北美锄足蟾,旱季时在自己挖的洞中“夏眠”,仅在雨季进行觅食、繁殖。下列关于北美锄足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B. 生殖和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
C. 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D. 夏眠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8.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内有脊柱,体表覆鳞片B. 卵具卵壳,起到保护作用
C. 生殖发育过程必须依赖水环境D. 属于爬行动物,体温不恒定
9.2022年我省爱鸟周的主题是:“守护蓝天精灵,共享美好家园”,某中学开展以“爱鸟”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下列是同学们整理的鸟类相关资料,属于鸟类特有的是( )
A. 卵生B. 有发达的神经系统
C. 体内受精D. 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10.下列有关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B. 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C. 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埋在地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 太阳鸟在吸食花蜜的同时,也帮助植物传粉
11.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奋力拼搏,再创佳绩。他们所以能做出高难度动作,与人体关节的结构密切相关。如图是关节的结构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
A. 关节属于不活动的连结
B. 结构②是关节囊
C. 结构③分泌滑液
D. 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囊中滑脱出来
12.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
A. 孟德尔B. 达尔文C. 列文虎克D. 巴斯德
13.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老马识途B. 孔雀开屏C. 蜘蛛结网D. 蜜蜂采蜜
14.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中,把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打开,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再盖上,封好。上述操作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一般方法中的( )
A. 配制培养基B. 高温灭菌C. 接种D. 恒温培养
15.我国科学家发现塔宾曲霉菌对塑料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这一研究成果给塑料的生物降解提供了新的思路。下列关于塔宾曲霉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结构中有细胞壁B. 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C. 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可形成菌落D. 可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
16.如图为某种细菌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分裂的速度曲线。下列正确的表述是( )。
A. 温度越高,细菌分裂速度越快
B. 细菌分裂最快时的温度为T1
C. 从T0~T1细菌分裂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慢
D. 从T1~T2细菌分裂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快
17.下列诗句中,哪句体现动物具有社群行为( )
A.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B.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C.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D.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8.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原理的应用,错误的是( )
A. 米酒的酿制——利用了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B. 酸奶的制作——利用了醋酸菌的发酵作用
C. 沼气的产生——利用了甲烷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
D. 食品的冷藏——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19.2022年4月,我省多地进行了全员居家抗原(如图中①)检测、全员集中核酸(如图中②)检测,目的分别是检测人体是否带有新冠肺炎病毒的( )
A. 蛋白质、遗传物质
B. 细胞膜、遗传物质
C. 细胞壁、蛋白质
D. 细胞壁、细胞核
20.西西按照规定路线(如图)在动物园参加研学活动。①~③珍稀动物的“出场”顺序依次是( )
①大熊猫
②扬子鳄
③朱鹮
A. ②→①→③B. ③→①→②C. ①→②→③D. ②→③→①
21.显微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微生物。在观察酵母菌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列操作,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在光线较暗环境下观察酵母菌临时装片,应使用大光圈和反光镜的 ______镜。若视野中的物像如甲图所示,如果想要以最合理的方式快速移出气泡,应向 ______方移动载玻片。
(2)酵母菌细胞中能被碘液染色的是细胞核和 ______这个酵母菌长出了突起,是它在进行 ______生殖。
(3)布置如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溴麝香草酚兰(BTB)溶液颜色由蓝变黄。此实验可以验证酵母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是 ______。
22.每年森林里都铺满一层厚厚的落叶,落叶会不会被细菌分解呢?某生物学兴趣小组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如下实验:选取同种落叶30克,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灭菌后按下表方式处理,再把甲、乙两组放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实验过程中,树叶保持湿润。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甲组落叶被分解,乙组落叶不被分解。
请结合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 ?
(2)设计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是为了形成 ______ 。
(3)甲组和乙组用等量的树叶、保持相同的温度等条件,目的是 ______ 。
(4)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树叶湿润是为了给细菌的生活提供 ______ 。
(5)上述实验中的细菌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______ ,可将落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
23.在学校科技节模型设计比赛中,“未来发明家”团队展示了他们的一个设计作品,如图所示:
“缩手反射模型”简要说明
①两块轻质铝材用轴承连,既牢固又灵活;
②“气动人工肌肉”通入高压空气可实现收缩;
③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能控制应气动人工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1)该设计图中,轻质铝材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 ______ ,感应装置相当于反射弧中的 ______ ;当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控制气动人工肌肉 ______ (填字母)收缩,另一个气动人工肌肉舒张,这样就完成了缩手反射。
(2)某同学在听完介绍后,提出了建议:缩手反射除肘关节以外,还有 ______ 关节参与,因此该模型还可以完善。
(3)科创老师给予了该团队高度肯定,他认为该模型有智能化假肢的雏形。只是智能化假肢的结构更复杂,并且其控制系统需与人体的 ______ 连接,这样人体就能控制智能化假肢完成各种动作。
24.以下是洋洋同学依据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的图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A、B的分类依据:A的分类依据是 ______ ,B的分类依据是 ______ 。(均填序号)
①有脊柱
②终生用肺呼吸
③卵生
④胎生
(2)D类生物不能独立生活,所以只能寄生在 ______ 中。
(3)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选项是 ______ 。
a.E类生物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F类生物一般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c.菜粉蝶与其幼虫差异很大,其发育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25.如图A、B、C、D、E是常见的五种动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在个体发育方面的突出特点是 ______ 。
(2)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它的体表有 ______ ,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3)D生活在水中,用 ______ 呼吸。
(4)依据动物身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将A、C、D、E归为 ______ 动物。
(5)上面五种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C和 ______ (填字母)。
26.2022年5月22日是第29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分析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在2020年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做出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资料二:我国生物多样性法律法规体系越来越完善,在2021年4月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从法律层面防范和应对生物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
资料三:2021年3月,我国遭受了近十年来的最强沙尘暴,此次沙尘暴起源于蒙古国戈壁荒漠。蒙古国因过度放牧导致土壤荒漠化,再加上今年春天气温较往年偏高5~8℃,导致干旱、大风,就此形成了超强沙尘暴。
(1)中国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一方面应保护现有森林,并大力植树造林,利用绿色植物进行 ______ 消耗二氧化碳,写出消耗二氧化碳的反应式: ______ 。
(2)《生物安全法》规定加强对人类和多种珍稀动植物遗传资源的调查、管理与监督,这是从 ______ 的多样性的角度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______ 。
(3)材料三中告诉我们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加速草场退化,造成土壤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______ ,我国为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无脊椎动物的分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灵活的对其进行分类。
【解答】
A.水蛭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体腔,属于环节动物,A错误;
B.蛔虫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属于线形动物,B错误;
C.蜈蚣身体表面具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并且分部,属于节肢动物,C错误;
D.七星瓢虫身体表面具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并且分部,属于节肢动物,D正确。
故选D。
2.【答案】D
【解析】解:ABC、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营养物质主要是寄生动物体内的消化的食物,所以蛔虫的消化道简单;蛔虫为了避免寄生动物消化液的伤害,所以体表有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蛔虫的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不合题意。
D、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消化道简单,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而不是感觉器官发达。符合题意。
故选:D。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3.【答案】C
【解析】解: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所以,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是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
故选:C。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用刚毛协助肌肉运动,用温湿的体壁呼吸。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蚯蚓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湿润的体壁完成的。
4.【答案】B
【解析】解:A、生活在水中的软体动物,靠入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A错误。
B、腔肠动物有一种较为特殊的结构称为刺细胞,帮助捕捉食物,B正确。
C、有的寄生虫如蛔虫的幼虫和成虫生活在小肠内,而感染性虫卵主要分布在温度湿润的土壤中,C错误。
D、生活在陆地上的节肢动物利用口器获取食物,虾也属于节肢动物,但不生活在陆地上,D错误。
故选:B。
(1)昆虫的口器有多种,有刺吸式口器、肛吸式口器、舔吸式口器、咀嚼式口器等,但并不是所有的节肢动物都生活在陆地上。
(2)软体动物不能主动捕食,靠水流带入微小的有机颗粒、小形动物和藻类为食物食。
(3)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4)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外胚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腔肠动物的触手十分敏感,上面生有成组的被称为刺丝囊的刺细胞,如果触手碰到可以吃的东西,末端带毒的细线就会从刺丝囊中伸出,刺入猎物体内,麻痹或杀死猎物。
明确各种动物的生活环境和捕获食物的方式即能正确答题。
5.【答案】A
【解析】解:A、根据红火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生有一对触角,胸部着生三对足、两对翅。足和触角分节。具备了节肢动物中昆虫的特征,A正确。
B、红火蚁用气管呼吸,属于昆虫,节肢动物,B错误。
C、红火蚁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属于无脊椎动物,C错误。
D、红火蚁身体和附肢都分节,D错误。
故选:A。
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分部,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部分节。
昆虫的特征: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两对翅、三对足。
明确昆虫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可以看到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所以水由鱼的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流出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
故选:C。
鱼是通过口和鳃盖后缘不停地相互交替张开和紧闭来完成水的通过,进而完成呼吸的,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里有鳃丝里面有毛细血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关键知道水从口进出从鳃盖后流出,实际上是完成了一次气体交换,使水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7.【答案】B
【解析】解:A、北美锄足蟾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正确。
B、北美锄足蟾属于两栖动物,体外受精,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错误;
C、北美锄足蟾的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正确;
D、北美锄足蟾可进行夏眠,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正确。
故选:B。
两栖动物是雌雄异体,在水中完成体外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考查了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的认识,基础知识,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题,有一定的综合性。
8.【答案】C
【解析】解: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属于爬行动物,体内有脊柱,用肺呼吸,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陆地产卵,卵具卵壳,起到保护作用,生殖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扬子鳄属于变温动物。
故选:C。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关键是熟记爬行动物的特点。
9.【答案】D
【解析】解:A、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都是卵生,不是鸟类特有的,A错误。
B、鸟类和哺乳动物都有发达的神经系统,不是鸟类特有的,B错误。
C、爬行类、哺乳类等也是体内受精,不是鸟类特有的,C错误。
D、鸟类所特有的特征是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利于飞行;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能为鸟类的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D正确。
故选:D。
鸟类的主要特征有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利于飞行;心脏四腔,用肺呼吸,用气囊辅助完成双重呼吸,体温恒定,体内受精,卵生,有发达的神经系统,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有的骨很薄,有的骨愈合在一起,长骨中空等。
掌握鸟类的主要特征,了解鸟类特有的特点,结合题意即可答题。
10.【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解题关键是熟知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答】
A.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并不是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A错误;
B.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可能引发物种入侵,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B正确;
C.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下,吃不完的松子可能会萌发成幼苗,所以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C正确;
D.太阳鸟在吸食花蜜的同时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D正确。
故选A。
11.【答案】B
【解析】解:A、关节属于活动的连结,A错误。
B、②是关节囊,包绕着整个关节,B正确。
C、③关节腔内的滑液是由关节囊内壁分泌的,C错误。
D、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的现象,D错误。
故选:B。
观图可知: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
掌握关节的结构及功能即能正确答题。
12.【答案】D
【解析】解:A、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别为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A不符合题意。
B、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出版《物种起源》,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B不符合题意。
C、列文虎克是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他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细菌,C不符合题意。
D、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真菌的一种),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D符合题意。
故选:D。
巴斯德在微生物学上具有突出贡献,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据此作答。
关键是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多积累相关的知识,其他生物学家的相关事迹也要了解。
13.【答案】A
【解析】解: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婴儿一出生就会吮吸乳头吃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蜜蜂采蜜的取食行为都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老马识途是在后天的学习和生活中获得的行为,是一种学习行为.
故选:A
本题考查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据此答题.
正确的判断动物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主要看该行为是否是一出生就有的.
14.【答案】C
【解析】解: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中,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再盖上,封好,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会落在培养基上,因此这种活动相当于上述步骤中的接种。
故选:C。
细菌、真菌的培养步骤: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后接种→恒温培养。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菌、真菌的培养方法和过程。
15.【答案】B
【解析】解:A、塔宾曲霉菌属于真菌,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A正确;
B、塔宾曲霉菌体内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B错误;
C、塔宾曲霉菌属于真菌,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可形成菌落,C正确;
D、塔宾曲霉菌属于真菌,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D正确。
故选:B。
真菌有单细胞的个体,也有多细胞的个体。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多细胞的真菊由细胞形成菌丝。有些菌丝位于营养物质的上面,称为直立菌丝;有些菌丝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称为营养菌丝。
解答此题要熟记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真菌在现实中的应用。
16.【答案】B
【解析】解:据图可以看出,由图可以看出,从T0~T1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菌的数量不断增加;从T1~T2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菌的数量不断减少;细菌分裂最快时的温度为T1。所以细菌的数量变化与温度(T)的关系是: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菌的分裂速度加快,超过一定温度后,随温度的升高而减慢。可见只有B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选:B。
(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2)细菌的生殖方式为最简单的分裂生殖。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学会识图,通过曲线图找到有效信息。
17.【答案】A
【解析】解:“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的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的鸟、鸭、蛙的群体内没有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没有明确分工,不具有社会行为。
故选:A。
社会行为是指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社会行为的特点。
18.【答案】B
【解析】解:A、制米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正确。
B、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是利用了醋酸菌的发酵作用,错误。
C、沼气的制作利用了甲烷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正确。
D、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都是杀死或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食品的冷藏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细菌、真菌繁殖很慢,数量少,不能充分分解食物,达到保鲜的目的,正确。
故选:B。
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据此解答。
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19.【答案】A
【解析】解: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①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②遗传物质组成。
故选:A。
病毒的个体非常小,比细菌还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的大小,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的形态多样,有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病毒是一种比细菌还要小很多的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但有严整的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0.【答案】D
【解析】解:①大熊猫体表被毛,胎生、哺乳,属于哺乳类。②扬子鳄体表有角质的鳞,陆地产卵,体内受精,属于爬行动物。朱鹮体表有羽毛,飞行器官是翼,双重呼吸,属于鸟类。因此①~③珍稀动物的“出场”顺序依次是②→③→①。
故选:D。
(1)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飞行器官是翼,双重呼吸,胸肌发达,体温恒定,卵生。
(2)爬行动物的体表有鳞片或甲,用肺呼吸。
(3)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动物类群的特征。
21.【答案】凹面 左上 淀粉粒 出芽 二氧化碳
【解析】解:(1)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方法为: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能提高视野的亮度,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应该用反光镜的凹面镜、遮光器的大光圈。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果要把显微镜视野中的一个气泡从视野右下方移出去,应将玻片朝左上方移动,物像才会下右下方移动出视野外。
(2)取一滴黄色的酵母菌培养液制成临时装片,用碘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条件适宜时一般进行出芽生殖,在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足时一般进行孢子生殖,视野中有的酵母菌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3)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遇二氧化碳由蓝变黄且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变色越快,此实验可以验证酵母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凹面;左上
(2)淀粉粒;出芽
(3)二氧化碳
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条件适宜时一般进行出芽生殖,在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足时一般进行孢子生殖;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掌握真菌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细菌对植物的落叶有分解作用吗 对照 控制单一变量 适量的水分 分解者
【解析】解:(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变量是细菌的有无,其他条件相同。因此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细菌对植物的落叶有分解作用吗?
(2)一般来说,一组对照实验中,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此方案中的实验组是甲组,对照组是乙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是为了起对照作用。
(3)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用等量的树叶、保持相同的温度等条件,目的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使结果更有说服力。
(4)实验中,除了要探究的条件外,其他条件一般要满足实验进行的基本需要。细菌生活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丰富的有机物等,实验过程中使树叶湿润,可以满足细菌生活的需要,从而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5)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遗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物质的循环。因此实验中的细菌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分解者,可将落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
故答案为:
(1)细菌对植物的落叶有分解作用吗;(合理即可)
(2)对照;
(3)控制单一变量;
(4)适量的水分;
(5)分解者。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在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中,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3)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方式的不同,生物成分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3.【答案】(1)骨;感受器;A;(2)肩;(3)大脑(神经系统)
【解析】解:(1)人体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由图可知,该设计图中,轻质铝材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骨,感应装置相当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当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控制气动人工肌肉A(肱二头肌)收缩,另一个气动人工肌肉舒张,这样就完成了缩手反射。
(2)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是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引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运动,从而产生各种动作。缩手属于屈肘运动,除肘关节以外,还有肩关节参与。
(3)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科创老师给予了该团队高度肯定,他认为该模型有智能化假肢的雏形。只是智能化假肢的结构更复杂,并且其控制系统需与人体的大脑(神经系统)连接,这样人体就能控制智能化假肢完成各种动作。
故答案为:(1)骨;感受器;A;(2)肩;(3)大脑(神经系统)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气动人工肌肉A相当于肱二头肌,气动人工肌肉B相当于肱三头肌。
本题考查骨、关节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调配合关系。
24.【答案】③ ② 活细胞 c
【解析】解:(1)A鸡、蛇、青蛙、鲫鱼都是卵生,归为一类;B中的兔、鸡、蛇都终生用肺呼吸,归为一类。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3)a.E类生物为细菌,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a正确;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菌为单细胞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核生物,故F类生物一般个体微小,结构简单,b正确;
c.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在食品的制作、医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酸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少数是有害的,如结核杆菌能使人患结核病。但有的病毒对人有害如艾滋病毒,有的病毒对人有益,利用减毒或灭毒的病毒研制疫苗来防病,c错误。
故答案为:
(1)③;②
(2)活细胞
(3)c
(1)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2)昆虫的发育过程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常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的分类知识,能灵活的生物进行分类。
25.【答案】变态发育 外骨骼 鳃 脊椎 E
【解析】解:(1)青蛙个体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叫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体是青蛙用肺呼吸,用四肢游泳或跳跃,主要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因此这种发育叫变态发育,可见青蛙在个体发育方面的突出特点是变态发育。
(2)B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它的体表有外骨骼,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利于陆地生活。
(3)D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4)依据动物身体内脊柱的有无,图中A、C、D、E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B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5)C属于哺乳类,E属于鸟类,它们都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属于恒温动物。
故答案为:
(1)变态发育。
(2)外骨骼。
(3)鳃。
(4)脊椎。
(5)E。
题干中:A青蛙属于两栖动物,B蝗虫属于节肢动物,C兔子属于哺乳动物,D鲫鱼属于鱼类,E麻雀属于鸟类。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动物的分类特征。
26.【答案】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淀粉(储存能量)+氧气 基因 建立自然保护区 过度放牧 加强植树造林,治理荒漠化,倡导全球合作,减少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等
【解析】解:(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去路,其主要的途径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淀粉(储存能量)+氧气。
(2)我国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最主要是落实保护物种多样性。加强对人类和珍稀动植物遗传资源的调查、管理与监督,这是从基因多样性的角度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3)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材料三中告诉我们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加速草场退化,造成土壤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我国为减少沙尘暴:加强植树造林,治理荒漠化,倡导全球合作,减少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
故答案为:(1)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淀粉(储存能量)+氧气
(2)基因;建立自然保护区
(3)过度放牧;加强植树造林,治理荒漠化,倡导全球合作,减少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等。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其中绝大部分是不利的。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原因以及危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组别
甲
乙
细菌
接种
不接种
温度
25℃
25℃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共7页。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