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1.地球的表面教案
展开《地球的表面》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对象
主讲老师
所属学校
助教老师
所属学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知道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等资料获得关于地形地貌特点的信息。
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常见地形地貌的特点。
能够对地形地貌变化的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
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
能够发展探究地形地貌变化原因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
教学重点
重点:认识常见的陆地地形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
难点:观察各种地形地貌的图片,猜想形成不同地形地貌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多媒体课件、地形特点记录表、班级大记录单(猜想地形形成原因)、记号笔
分组:立体中国地形图、五种不同颜色的超轻黏土、地形制作板、学习单
教
学
过
程
主讲老师
助教老师
聚焦“地形”,导入新课
明确研究主题:
提问: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地球的表面》
展现学生前概念
提问:若我们登上附近某大厦楼顶,举目眺望,可以看到哪些地形?
(学生汇报,教师记录)
明确地形概念
(圈出个别内容)这些自然形成的,能形象表示地球表面凹凸状况的称为地形。
引领初步观察地球表面:(展示地球动态画面)
提问:请仔细观察,思考地球表面地形是怎样的?(板贴:地球的表面)
基于汇报进行概括:
地球表面由海洋、陆地组成,海多陆少。地球表面凹凸不平,形成了多种地形。(板贴:海洋、陆地)
基于模型制作,引领概念建构
地球表面海洋被海水覆盖着,所以我们今天重点研究“陆地上的主要地形”。
观察地球陆地表面地形
出示谷歌地球陆地多角度剪切的视频片段:
要求:仔细观察,你看到了哪些地形?你知道哪些地形?
(预设:平原、盆地、高原、山地、峡谷、河流)
引领学生根据前概念制作地形模型
过渡:大家说的“河流”在生活中经常见到、提起,就不做讲解;而大家所说的“平原”、“盆地”、“高山”等地形又是怎样的?为更好表达你们对地形的认识,需要大家用黏土、地形制作板来制作你所了解的地形。
介绍地形制作板
“地形制作板”有正方形kt板和一片垂直立在上面的直条状长方形kt板构成。直条板上已做好0-6000的刻度。
介绍海拔
①直条板上的刻度表示的海拔高度
②海拔是指某位置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或者是某位置与海平面的高度差。
③举例说明:我们目前在()楼上课,距离地面约为()米,而我们现在这里的海拔有()米
模型制作要求
小组交流: 根据需要取适量黏土在底板上制作一种地形(考虑地形海拔高度)
在有限时间内先制作熟悉地形模型,再尝试做其他地形模型。
制作地形模型
学生制作地形模型,教师对模型作品进行拍照
交流地形作品,形成地形概念
交流已有认识地形
①展示平原模型照片提问: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平原地形是怎样的?
②展示高原模型照片提问: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高原地形是怎样的?
③对比分析:
教师出示高原、平原照片,提问:思考这两种地形有什么区别。
概括:
为更好的表示它们特点,在记录的时候我们用“----”表示平原,用“ ”表示高原。
盆地:盆地模型有何共同点?出示盆地照片问:盆地地形有什么特点?为形象表示盆地特点,记录时我们用“”表示盆地。
引领认识存在认知差异的地形
①出示学生模型作品并提问:同学们做了这些高山(山脉)模型,一样吗?哪些方面不一样?
(预设:高度、形状)
②出示利用谷歌地球截取的山地、丘陵多角度视频、图片,提问:陆地上凸起的山一样吗?有何区别?请在组内交流并用简要的词或断句概括。
学生汇报,教师概括:有的山接近9000米,有的却只有几十米高的小山包,有的山顶尖尖的,有山顶浑圆的,总之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便于对山进行区分便于人们的研究,科学家规定:
海拔低于500米、坡度缓、起伏小、山顶浑圆称为丘陵
海拔高于500米、坡度陡峭、起伏大、呈脉状、山顶尖的称为山地。
因此,在画图时,我们可以用下列图形表示丘陵和山地。
基于地形新认识,认识地形图及我国地形特点
(1)
了解地形图
地球表面凹凸不平,有多种不同地形构成,为便于研究科学家们用卫星、飞机、甚至实地考察搜集信息再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海拔高度设计了“地形图”;为便于观察,还进一步研究出了立体地形图。
2、地形图使用说明(视频)
3、利用任务单,观察地形图
4、交流研讨
①引领学生发表自己的(地形)发现。
②引领学生分析交流家乡、全国地形特点。
组织学生用橡皮泥做地形模型
组织学生观察立体地形图
分层
作业
设计
基础练习
关于我国的地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图上用绿色表示森林
B西部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C我国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
D西部地势低,东部地势高
把地形的名称与对应的特点连起来
板书
设计
地球的表面
陆地的地形
海洋多 高原
陆地少 平原
西部多高山, 盆地
东部多平原 山地
丘陵
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1.地球的表面优质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1.地球的表面优质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主要地形,地形变化的影响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1.地球的表面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1.地球的表面教案设计,共2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材料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生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1.地球的表面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1.地球的表面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