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制作钟摆(教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994727/0-17008127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6制作钟摆(教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994727/0-17008127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6制作钟摆(教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994727/0-170081277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6.制作钟摆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6.制作钟摆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量时间》
学本教学导学单
课题
3.6制作钟摆
设计者
审核者
执教者
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
2.同一个摆,摆绳长度越长,摆动越慢;摆绳长度越短,摆动越快。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摆绳长度如何影响摆动快慢,不断地调整摆,直至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
2.能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摆的摆动快慢。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细心观察与准确测量的重要性。
2.对新问题的研究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人类对产品需要不断地改进以适应现实的需求。
教学重点:
发现摆长对摆动次数的影响规律,做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
教学难点:
调整摆,使其1分钟正好摆动60次。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秒表、钩码、细长绳、铁架台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在上一课,学生通过研究已经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但是教科书又为学生的研究设置了新的问题,机械摆钟里的钟摆每分钟摆动60次,如果要制作一个一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又怎样来制作呢?根据上一课的学习基础,学生将通过调节摆绳长度的方法来制作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
一、聚焦(教学导入)
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机械摆钟里的钟摆每分钟摆动60次。今天我们一起制作一个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板书:制作钟摆)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直入主题,明确本课任务。)
二、探索(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设计制作钟摆的方案。
主问题1:设计制作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的方案。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参照课本第52页插图思考适合自己的方案。
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有序交流方案预想,形成一致的小组方案。
(2)根据自己选定的方案开始设计、探究。
(3)分析总结。
(4)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讲准备。
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
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小组进行评价。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在制订方案前,学生要进行思考,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摆绳长度应该大致调整在哪个长度范围。要学生与之前自己做的摆1分钟摆动次数的活动联系起来,确定一个预测的数值。此部分意在将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用较短的时间、较少的次数调试成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将会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制订出自己小组的方案。
主问题1预设答案
1.为了节省时间可以每次测15秒钟摆动了多少次。
2.允许学生出现多种方案。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制作与测试。
主问题2:根据小组的方案,制作与测试一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
学法指导
第一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根据组长分工,制作与测试。
(2)根据小组方案,不断调整摆绳长度,直到一分钟摆动60次。
(3)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讲准备。
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
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小组进行评价。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通过前面的方案制定,各小组都有了自己的想法,这一环节通过实验探究来验证自己的方案,让学生经历真正探究的过程。
主问题2预设答案
1.组内分工要明确,如果摆锤碰到铁架台要重新开始。
2.通过前面的讨论,学生已经知道通过调节摆绳长度来调节摆的速度。如果1分钟摆动的次数超过60 次,就要增加摆绳长度,减慢摆动速度;如果1分钟摆动的次数不到60 次,就要减短摆绳长度,加快摆动速度。
3.每测一次摆绳的长度,都要记录在“1分钟摆动次数记录单”中。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测试方法,掌握每次调制作成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
三、研讨(教学总结)
1分钟摆动60次的摆钟,它的摆绳长短有什么特点呢?
四、拓展
过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会制作一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了,那么设计一个1分钟摆动30次或120次的摆应该怎么做呢?
出示问题:设计制作1分钟摆动30次或120次的摆。
设计意图:让学生简单体会摆的摆动次数跟摆绳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而摸索出规律:为了让摆的摆动次数变为原来的2倍(或1/2),摆绳的长度需要变为原来的4倍(或1/4)。
备 注
(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
课后练习:
设计制作1分钟摆动30次或120次的摆。
板书设计:
6.制作钟摆
摆动慢了 可以每次减少5厘米或者先减半,再逐渐加长。
摆动快了 可以每次增加5厘米或者先加倍,再逐渐变短。
教后反思:
课题
3.6制作钟摆
班级
姓名
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
2.知道同一个摆,摆绳长度越长,摆动越慢;摆绳长度越短,摆动越快。
3.能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摆绳长度如何影响摆动快慢,不断地调整摆,直至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
课前准备:
秒表、钩码、细长绳、铁架台。
学习内容:
第一学程
主问题1:设计制作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的方案。
实验用的器材
你们组的设计方案(可以用画图的方式,并且说明如果摆动慢了怎么调整,摆动快了怎么调整。)
第二学程
主问题2:根据小组的方案,制作与测试一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
一分钟摆动次数记录表
摆绳长度
摆动次数
1
2
3
学习收获: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6.制作钟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6.制作钟摆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6.制作钟摆优质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