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测试5(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展开1.西晋内迁各族主要分布在 ( )
A.江南地区 B.中原地区
C.沿海地区 D.南方地区
2.北魏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 )
A.蒙古族 B.鲜卑族
C.羌族 D.羯族
3.494年,北魏都城由平城迁到 ( )
A.长安 B.洛阳 C.建康 D.成都
4.图4—22—1所示的中心人物是 ( )
图4—22—1
A.秦始皇B.曹操
C.诸葛亮D.北魏孝文帝
5.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是 ( )
A.受到北方其他民族的侵扰
B.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C.扩大鲜卑族地位和影响
D.仰慕洛阳的繁华和富庶
6.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
A.促进北方经济的发展
B.促进北方民族的融合
C.加速封建化进程
D.巩固鲜卑贵族的封建统治
7. 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8.北魏 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
梯级能力提升
易错题
9.史书中所称的“五胡”中不包括 ( )
A.匈奴 B.鲜卑 C.突厥 D.羯族
10.结束北方分裂割据局面的标志性事件是( )
A.鲜卑族南迁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拓拔宏建立魏国
D.北魏迁都洛阳
11.对孝文帝的改革,下列评价或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孝文帝改革实际是由冯太后主持的,孝文帝不过是一个傀儡皇帝
B.孝文帝改革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和实行汉化政策
C.孝文帝改革有利于鲜卑族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D.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创新题
1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的是哪个民族地区的美好风光 ( )
A.羌族 B.羯族 C.鲜卑族D.匈奴族
13.从图4—22—2可以看出,鲜卑族过的生活是( )
图4—22—2
A.农耕 B.经商 C.养殖 D.游牧
14.阅读下列材料: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谓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魏主指谁?
(2)本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
(3)诏令提出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
(4)提出这一论据的意图何在?
15.阅读下列材料:
魏主日:“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平城”是今天的哪个城市?“魏主”决定将都城迁到哪里?
(2)根据材料,概括“魏主”迁都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16.有些鲜卑贵族反对迁都洛阳,但他们无法阻挡迁都,为什么?迁都洛阳有什么积极意义?
探究题
17.(调查研究题)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北魏孝文帝能够在民族大融合中起如此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他早年所受的教育呢,还是有什么更深刻的原因呢?
综合应用拔高
综合题
18.西晋末年,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 ( )
①匈奴②鲜卑③羯④羌⑤氐⑥女真⑦蒙古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
C.①②③④⑤ D.⑥⑦
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
A.改穿汉服 B.迁都长安
C.学说汉话 D.同汉族人通婚
20.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历史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请选择 ( )
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②使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③增强国家军事力量
④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阅读下列图表:
图4—22—3
请回答:
(1)表格和图4—22—3反映的历史现象发生在哪一时期?
(2)反映了什么史实?
(3)你怎样评价这一历史现象?
22.阅读下列材料:
孝文帝改革的一系列措施有:说汉语;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请回答:
(1)你认为孝文帝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
(2)观察图4—22—3,说说汉服和胡服有什么区别?
(3)汉族原来席地而坐,少数民族的胡床、方凳、圆凳等传入中原后,成为汉族所喜爱的家具,汉族为什么又要接受少数民族的生活用品?
(4)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结合我们学过的知识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开放题
23.调查你身边的少数民族人民的情况。(包括发源地、生活习俗、禁忌等)
同步考点聚焦
24.(2005年,山东青岛)填写中国古代改革内容简表:
25.(2004年,山东菏泽)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哪个少数民族的政治家 ( )
A.鲜卑族 B.匈奴族
C.羯族 D.氐族
26.(2005年,贵州钦州)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要求采用汉姓、学说汉话的少数民族是 (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27.(2005年,浙江)中国古代采取一系列汉化政策,促进鲜卑族同汉族融合的改革是 ( )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张居正改革
答案: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
1.B 2.B 3.B 4.D 5.B 6.D 7.439 8.孝文帝9.C l0.B
11.A点拨:掌握知识点“490年冯太后死后,24岁的孝文帝亲政,进一步改革”,由此可以解答此题。
12.C l3.D
14.(1)孝文帝。
(2)改鲜卑姓为汉姓。
(3)鲜卑族的祖先是黄帝。
(4)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15.(1)今山西大同;洛阳。
(2)原因: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要把都城设在经济文化先进的地方;要有利于改革;黄河流域历来是帝王兴起之地。
(3)原因: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统治。
16.他们抱残守缺,观念落后。迁都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积极意义在于使洛阳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市,有巍峨的宫殿,华丽的屋字,数以千计的佛教寺院。洛阳的人口达到五十万左右。
17.北魏孝文帝早年受到的冯太后的教育,对于他积极推行改革,促进民族融合,无疑有着重要的影响。许多没有充分受到汉族文化影响的鲜卑贵族,反对迁都洛阳,反对汉化,就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孝文帝积极推行改革的更深刻的原因则是当时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自从北方地区进入十六国时期以来,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地区,各族人民频繁接触,相互影响,在生产技术上和生活习俗上日益接近,各民族间的差距日益缩小,民族融合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
18.C l9.B
20.A点拨:注意题于中“历史发展”,②③同属孝文帝改革的意义,但其对历史发展影响甚微,可排除。
21.(1)北魏孝文帝统治时期。
(2)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其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
(3)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22.(1)孝文帝改革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鲜卑族人积极学习和吸收汉族地区先进的文化,大大加快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2)汉族服饰宽袍大袖,鲜卑族服饰窄衣小袖。
(3)少数民族的胡床、方凳等,使用方便,有益于身体健康。
(4)因为自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北魏王朝注意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提倡以孝治国,所以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
23.点拨:调查清楚各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包括基本的衣食住行情况。各族人民要互相学习,加深民族间的了解。
24.
25.A 26.B 2 7.B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拔
兀
贺赖
贺
丘穆陵
穆
独孤
刘
步六孤
陆
贺楼
贺
朝代(或时期)
改革名称
作用
孝文帝改革
朝代(或时期)
改革名称
作用
北魏
孝文帝改革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测试3(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这是一份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测试3(北师大版历史七上),共3页。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测试2(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这是一份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测试2(北师大版历史七上),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促进民族融合的改革是,北魏是 族建立的政权,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措施包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测试4(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这是一份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测试4(北师大版历史七上),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是,孝文帝把北魏都城由平城迁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