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996462/0-17000184539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996462/0-17000184539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996462/0-170001845398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共6页。
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下雨时,随着雨量增大,地面就有了______________。2.从中国地形图可知,东部地区地势较______________,多______________;西部地区地势较______________,多______________。3.如图,黄土高原的切沟是由______________的作用形成的。 第3题图 第4题图4.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树木的根可以穿破岩石(如图),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也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变化。5.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______________。6.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岩石被称为岩浆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选择题。(30分)1.如果雨下得一样大,( )的水土流失更严重。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大草原2.沙漠地区的“石蘑菇”主要是( )的作用形成的。A.雨水 B.风 C.温度 D.地球内部运动3.我国的长江三角洲是( )形成的。A.地球内部运动 B.水流冲击 C.泥沙堆积 D.风的作用4.从地表到地心,地球内部结构可分为( )。A.岩石圈、地幔、地核 B.地壳、地幔、地核C.地核、地幔、地壳 D.地幔、地壳、地核5.下列情形中雨水对土壤侵蚀最厉害的是( )。A.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 B.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小C.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D.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大6.金华的双龙洞(如图)是我国著名的溶洞,洞内有许多奇形怪状的钟乳石,还有清澈的泉水从洞中流出,双龙洞地区的岩石属于( )。A.岩浆岩B.沉积岩C.大理岩D.变质岩7.以下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A.石油 B.火山地热 C.煤炭8.暑假期间小科一家去了新疆吐鲁番,那里的中部是平原,四周是高山,那么吐鲁番属于基本地形中的(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盆地9.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地球的( )引起的。A.外部运动 B.人类活动 C.内部运动 D.侵蚀作用10.当发生地震时,下面做法错误的是( )。A.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迅速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B.如果我们在一楼 ,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C.如果在高层楼房应尽快去逃生通道下楼D.如果我们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家具下面11.黄河第一弯一乾坤湾 (如图所示)的形成是由于( )对地形带来的改变。A.地震B.火山喷发C.河流的作用D.雨水的作用12.由于我国东部地区靠近沿海,因此地形上大多是( )。A.盆地 B.丘陵 C.峡谷 D.平原13.( )使地表形 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出来都是很缓慢的。A.海啸 B.地震 C.火山 D.海浪的侵蚀14.如图所示,火山喷发时的岩浆主要来自( )。A.区域AB.区域BC.区域CD.区域A和C都有可能15.下列岩石按照形成的原因分类,属于变质岩的是( )。A.砂岩 B.页岩 C.板岩 D.岩浆岩连线题。(11分)1.将下列岩石与导致这些岩石变成这个模样的主要力量用线连起来。(3分) 风 流水 阳光2.请将“雨水如何影响土地”模拟实验中的材料和操作与其代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连接起来。(8分)坡形土堆 下雨洒水壶洒水 地面的径流泥浆流淌 山坡上的沟壑土堆上凹凸不平 土壤裸露的山坡四、实验探究题。(29分)1.小科做了一个模拟实验。他找来几张餐巾纸平放在桌面上,再把手放在纸的两端,把两只手慢慢用力向中间挤压。(8分)(1)他观察到纸的中间会形成______________。这是一个模拟实验,纸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手挤压的力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6分)(2)从这个实验的现象中,他推测自然界里( )地形就是这样形成的。(2分) A.河流 B.裂谷 C.山脉 D.盆地2.科学小组准备了两个相同的塑料盆,在塑料盆底一侧挖几个洞,把同样多的土壤分别铺在每个塑料盆里,铺上石子、倒入土壤,做成两种样本,再用喷水壶洒水。(如图所示)(21分)(1)这个实验既运用了小______________,又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实验方法。(4分)(2)实验时要保证降雨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都要相同,代表同样“雨景”的“降雨”。__________ (填“A”或“B”)组上的土壤更容易被“雨水”冲走。(6分)(3)上面的实验模拟的是生活中的水土流失现象,如果我们在山坡上( )就可以防止水土流失。(2分)A.建造房屋 B.植树种草 C.饲养动物 D.堆砌石头(4)实验中,小科观察到“降雨”时,原本平整的土地被“雨水”冲出一条条“小河”,一些泥土被河水带着往前冲,然后“堆积”起来,堆积泥沙最多的是“河流”的( )。(2分)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河流转弯处(5)根据上面的观察实验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分)A.流水对土地的侵蚀程度与有无植物覆盖有关 B.降雨之后在地面会形成河流C.流水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 D.形成各种地形地貌的唯一原因就是地球外部的作用(6)下面关于土壤和人类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2分)A.流水侵蚀及人类不当活动会导致土壤减少B.土壤为动物和植物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C.地球表面土壤丰富,不需要特别保护D.人类应该多植树种草,保护土壤(7)通过实验,得出了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五、综合应用题。(10分)阅读下列文字,分析有关问题。我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山地丘陵和黄土地区地形起伏。黄土或松散的风化壳在缺乏植被保护情况下极易发生侵蚀。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雨季降水量常达年降水量的60%~80%,且多暴雨。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成我国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我国早期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把只适合林、牧业利用的土地也辟为农田。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生态系统恶性循环;乱砍滥伐森林,这些都加重了水土流失。另外,不合理修筑公路、建厂、挖煤等,破坏了植被,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引起滑坡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1.从文中可知,造成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至少写出三条)(6分) 2.读了资料,你觉得想要防止水土流失,你的建议是什么? (至少写出两条)(4分)参考答案一、水流低 平原 高 山地降雨或水植物戈壁滩浮石 花岗岩二、BBCBCBBDCACDDCC三、1.2.四、(1)凸起 岩层 地球内部运动的力 (2)C(1)对比实验 模拟实验 (2)高度 水量 A (3)B (4)C (5)D (6)C (7)土地上有植物覆盖时,不容易被侵蚀五、(1)土地表面缺少植被保护。 (2)降雨量集中且多暴雨。 (3)人类过渡开垦和破坏土地植被。(1)多植树造林。(2)合理开垦土地。(3)封山育林、退耕还林。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