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豁、凛”等14个生字。
2.用圈画关键词的方法,能写清楚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和使用说明。
3.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4.梳理故事情节,通过对比阅读,生动讲述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故事。
5.初步了解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聚焦相关联的阅读内容,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写清楚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和使用说明。
2.初步了解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聚焦相关联的阅读内容,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 聊童年玩具,导入新课
1.课前我们简单聊一聊你们家三代人的童年玩具。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范锡林写的散文《竹节人》,板书课题,齐读。
3.快速默读课文,说一说围绕竹节人写了哪些内容?
课文梳理:“迷上竹节人”(1—2)、“做竹节人”(3—7)、“玩竹节人”(8—19)、“没收竹节人”(20—29)。
板块二 图文对照,写制作指南
1.竹节人这种玩具对我们来说非常陌生,如果我们课后也来做竹节人的话,那么我们该怎样制作呢?请浏览课文,聚焦课文“做竹节人”部分,完成《竹节人玩具制作指南》。
2.出示“学习要求”:
(1)默读第3自然段,圈画出材料、动词、量词等关键词句。
(2)借助动词,梳理制作步骤。
(3)设计一份《竹节人玩具制作指南》,要求简洁、清楚。
(4)对照课文插图,向学习伙伴清楚、完整地介绍制作过程。
3.学习要点:
(1)默读第3自然段,圈画出材料、动词、量词等关键词句。
材料:毛笔杆、线。
动词:锯、钻、锯、穿。
量词:一截、一对、八截、一根。
(2)设计一份《竹节人玩具制作指南》(参考),小组讨论,推选一份最佳制作指南参评:
竹节人玩具制作指南
一、产品名称:竹节人
二、主要材料:毛笔杆
三、制作步骤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主体: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竹节人的脑袋和身躯)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钻孔:上面钻一对小眼(装手臂用)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四肢:锯八截短的(做四肢)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安装:用一根纳鞋底的线穿在一起
四、注意事项:锯的时候要小心,不要崩裂。
(3)对照课文插图,向学习伙伴清楚、完整地介绍制作过程。
交流:第一步: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做竹节人的脑袋和身躯。再锯八截短的,做四肢。第二步:在长的一截上钻一对小眼,装手臂用。第三步:把九截毛笔杆穿在一起。温馨提示:锯的时候要小心,不要崩裂,否则会前功尽弃。
板块三 学法迁移,写使用说明
1.借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默读课文第11——16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完成《竹节人玩具使用说明书》。
2.汇报交流。
竹节人玩具使用说明书
一、使用说明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把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拉紧。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将鞋线一松一紧,竹节人就会舞蹈摇摆。
二、玩法演示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普通玩法: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对打搏斗。若线卡住,就有被挨揍的风险。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花式玩法(取名、配武器):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是孙悟空;装上两根钩针就是窦尔敦;装上用铅皮剪的偃月刀就是张飞;装上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的蛇矛就是张飞……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创新玩法:给竹节人粘上橡皮脑袋,做一套纸盔甲。
◆独门心诀: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戏珠!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三、特别警告:一定不能在上课时玩,有被没收的风险!
3.小结:提取关键信息,然后用思维导图把这些信息串联起来,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第二课时
板块一 想象感受,体验乐趣
1.这么好玩的竹节人,它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请默读课文,关注文章的细节描写,画出让你体验到乐趣的词句,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境。
2.交流:
(1)制作玩具的乐趣:
句子1: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
(“就成了”三字,写出了竹节人制作简单,但有趣不减,透露出儿童的满足。)
句子2: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儿则生意特别好。
(对比中,可以看出我的窃喜。)
句子3: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桌椅的破旧。然后作者笔调一转,却有发现新大陆般的惊喜。)
(2)玩玩具的乐趣:
句子4: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有时其中一个的线被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这些句子,从竹节人打斗的动作中,比如“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地对打着”、“挺着肚子净挨揍”;从竹节人的神态中,比如“威风凛凛”、“呆头呆脑”,感受到玩玩具的有趣。)
句子5: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孙悟空的金箍棒……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筹,给那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雕成的脑袋,做了一顶纸盔甲。
(从给竹节人取“名号”,配备“武器”等,感受到玩玩具的这份快乐。)
句子6: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这一段细节描写,“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等词句,侧面烘托了孩子们对竹节人的痴迷。)
(3)老师玩玩具的乐趣:
句子7: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也没留意到我们在偷看。他脸上的神情,就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从老师“怒气冲冲”到“忘乎所以”,前后戏剧性的转变,让我们感受到老师的童心未泯,也可见竹节人的魅力。)
采访孩子:被老师没收了心爱的竹节人,现在你还“沮丧得要命”吗?现在你心里还有那份“小小的怨恨”吗?为什么?(虽然没收玩具很不舍,但是我们的玩具能够引起老师的青睐,足见竹节人的魅力。)
3.朗读体会,读出这份乐趣。
4.小结:刚才的学习,我们通过圈画细节描写,想象品读,感受到玩具带给我们童年的乐趣。
板块二 梳理情节,讲好故事
1.如果回家你向爸爸妈妈讲述我们老师的故事,你会怎么讲呢?
2.出示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第20——29自然段。
(2)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圈画出老师和“我”的前后不同的表现。
3.交流:
(1)梳理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起因、经过、结果。
(2)交流老师和“我”的前后不同的表现。
4.添油加醋讲故事。
要求:根据故事起因、经过、结果,有序、完整、生动地讲好故事。
例如:“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老师嘴里念念有词,他会说些什么呢?
板块三 整理学法,布置作业
1.同一篇文章,阅读目的不同,阅读方法也会不一样。回顾一下,这两节课,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完成这三个阅读任务的?
2.交流:
第一个阅读任务:提取关键词,画思维导图。
第二个阅读任务:想象,朗读。
第三个阅读任务:提取关键词,梳理情节,讲述。
3.布置作业:
课后请试着制作一个竹节人。
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直接导入,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细读文本,感受乐趣,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竹节人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竹节人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谈话,映入主题,明确任务,联系课文,紧扣主题,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明目标,找法解内容,品读养人文,寻点搭支架,迁移练语言,拓展提思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