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第1页
    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第2页
    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命题范围,清源山上奇石的形成过程是,与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一和选择性必修一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
    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D.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2.在一年中鄱阳湖面积达到一年中最大的时间是( )
    A.4—5月B.6—7月C.7—8月D.9—10月
    清源山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北郊,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属于花岗岩地貌。景区内地势起伏较大,奇石众多,素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美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清源山上奇石的岩石类型属于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4.清源山上奇石的形成过程是( )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B.岩浆喷出→地壳下沉→搬运堆积
    C.岩浆侵入→固结成岩→地壳抬升
    D.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诗句和谚语里往往蕴含着深奥的地理原理。完成下面小题。
    5.与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所描述现象最符合的是( )
    A. B.
    C. D.
    6.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议语“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该现象发生时( )
    A.天山雪线达到一年中最低B.意大利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
    C.长江流域限电指数最高D.珠江口海水盐度一年中最大
    7.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发生时气压变化相符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地球上的碳元素分布于海洋、地质化石、土壤、植被、大气等各库里。其中,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陆地表层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土壤管理、气候、植被覆盖等各种因素综合影响下,有机碳输入与输出之间动态平衡的结果。下图示意祁连山中段(海拔3000米附近)南坡和北坡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浓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关于祁连山南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垂直变化幅度更大
    B.北坡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深度呈正比
    C.北坡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南坡
    D.南坡土壤有机碳堆积作用较北坡强
    9.导致该山脉南北坡同一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浓度差异大的原因是( )
    A.北坡气温较低B.南坡生物量丰富
    C.北坡坡度较大D.南坡相对高度大
    10.经调查发现该区域沟谷地带土壤有机碳浓度较高的原因是( )
    A.沟谷土壤肥沃B.沟谷堆积作用强
    C.受人类干扰少D.沟谷侵蚀作用强
    海水盐度是指1000克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渤海是中国的内海,三面环陆,通过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其表层海水平均盐度仅为30‰,是我国四大海域表层海水盐度最低的海域。下图示意渤海表层海水平均盐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与其它三大海域相比,渤海表层海水盐度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注入渤海的河流密布,径流丰富B.纬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长
    C.盐碱地得到改良,地下水盐分减少D.海域封闭,受大陆水系影响大
    12.渤海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特点是( )
    A.东部高,西部低B.北、西、南低,中东部高
    C.北部高,南部低D.北、东、南低,中西部高
    13.近年来,渤海表层海水盐度有升高的趋势,可能原因有( )
    ①夏季沿岸流势力增强②全球气候变暖,引起海水温度上升
    ③黄河入海径流减少④海冰的冻结期缩短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锥峰、塔峰为贵州地区常见的喀斯特丘陵形态。研究发现,该地喀斯特锥峰会逐渐变陡,塔峰山麓坡积物多为重力崩塌而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地喀斯特锥峰逐渐变陡主要是因为丘底( )
    A.坡面径流流量大,溶蚀快B.岩性软,溶蚀快
    C.坡面径流流速快,溶蚀快D.气温高,溶蚀快
    15.塔峰最可能对应下列喀斯特地貌发育阶段中的( )
    A.溶沟B.洼地C.峰丛D.孤峰
    16.与锥峰相比,有关塔峰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旱生植被占比更大②土层残留较厚③坡积物分选性较好④溶蚀程度较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第II卷(综合题)
    本卷共3道大题,共计52分。
    17.(20分)读某日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1)(6分)图中C点的地方时为 ,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是 ,新日期占全球日期之比是 。
    (2)(2分)某物体沿水平方向从M点向A点运动时,其轨迹向 (填“东”或“西”)偏转。
    (3)(4分)图示日期,北京地区日出方位是 方向。该日过后一个月内,北京地区的昼夜长短和变化状况是 。
    (4)(8分)A地再过 (时间)迎来日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此日为北半球的 (节气),A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
    18.(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山和阴山纬度相当,是我国两条重要的东西向山脉。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位于地球上最大的一块陆地——亚欧大陆腹地,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和全球干旱地区最大的山系。阴山山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地南北两坡不对称,北坡和缓倾向内蒙古高原,属内陆水系。下图示意天山和阴山垂直自然带谱。
    (1)(6分)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说明天山山麓荒漠带的形成原因。
    (2)(6分)指出阴山山腰处南北坡植被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4分)阴山自然带相较于天山自然带缺少荒漠带和积雪冰川带,试说明理由。
    19.(16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呈南北狭长分布。该沙漠被分为海岸山脉,中央山谷和安第斯山脉三大地形区。阿塔卡马沙漠气候极端干旱,年均降水量不足0.1毫米,被称为世界“干极”。
    材料二:当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由于涌升流减弱,海面温度异常升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反之则出现拉尼娜现象。
    材料三:南美局部地区简图和阿塔卡马沙漠地形剖面图。
    (1)(2分)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其形成。
    (2)(4分)从地形和洋流的角度,简析阿塔卡马沙漠狭长分布的原因。
    (3)(6分)分析阿塔卡玛沙漠成为世界“干极”的原因。
    (4)(4分)简述当拉尼娜现象发生对阿塔卡马沙漠西部沿海气候和渔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辽西联合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从题目所给的资料可以看出两湖水体面积先降后升再下降而不是持续下降;两湖均位于长江流域,面积变化基本同步,AC错误,B正确;2010-2011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而不是2009-2010年变化最大,D错误。2006~2011年两湖水体面积变化是减小—增大—再减小,2010~2011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但是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故选B。
    2.B由已学知识可知,鄱阳湖面积受其补给来源影响较大,当长江丰水期时,长江水补给湖泊水,每年6-7月时,中国雨带推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降水量大,为长江的丰水期,所以鄱阳湖面积达一年中最大,故选B。
    3.C由材料可知,该地的岩石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是由岩浆侵入岩层冷却凝固而成。图中②喷出地表形成①,则②为岩浆,①为喷出岩。③是由②侵入岩层冷却凝固形成,应为侵入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故C项正确。
    4.A该地为花岗岩形成的山脉,花岗岩形成在地下,所以该地先是岩浆侵入岩层,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之后经地壳抬升形成山地,然后在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下形成奇石,故A项正确。
    5.B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诗句所描述现象是暖锋天气系统导致的,图A是冷锋,B是暖锋,C是反气旋,D是气旋。B正确,ACD错。故选B。
    6.C长江中下游地区“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时,应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季节,时间为7、8月份,长江流域限电指数最高,C正确。天山雪线达到一年中最低应该是冬季,意大利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应该是冬季,珠江口海水盐度一年中最大应该是冬季,ABD错误。故选C。
    7.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冷锋造成的,冷锋过境后导致气压上升,③符合题意,C正确。①是气旋过境,②是反气旋过境,④是暖锋过境,ABD错误。故选C。
    8.C阅读祁连山中段(海拔3000米附近)南坡和北坡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浓度变化,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垂直变化幅度更大,A错误;北坡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呈反相关,B错误;结合折线图数据可知,北坡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南坡,说明北坡土壤有机碳堆积作用较南坡强,C正确,D错误。故选C。
    9.A祁连山北坡为阴坡,太阳辐射较弱,土壤温度较低,水分蒸发少,土壤水分含量较高,植被覆盖高,产生的有机质多,且北坡气温低,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较少,土壤有机碳积累较多,所以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高于南坡,A正确。祁连山中段南北坡降水量差异不大,因南坡热量条件好,蒸发强,土壤水分条件差,植被覆盖度较北坡低,生物量较少,B错误;坡度对植被、土壤堆积具有一定影响,但不是造成南北坡差异的主要原因,C错误;南北坡相对高度相差不大,D错误。故选A。
    10.B沟谷土层深厚,水分汇聚,植被覆盖率高,有机质产生与积累多,坡面径流带来有机质在沟谷沉积,堆积作用强,增加沟谷有机碳含量,所以沟谷有机碳浓度最大,B正确,D错误;沟谷土壤肥沃主要是由于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层堆积明显,不是土壤有机碳浓度较高的原因,A错误;祁连山海拔较高,人类活动本身较小,C错误。故选B。
    11.D与其它三大海域相比,注入渤海的河流的径流较小。A错误;渤海与黄海纬度相差不大,对盐度差异影响较小,B错误;渤海沿岸盐碱地多,虽然进行了一定改良,但地下水接纳地势高处流来的地下径流,其聚盐作用很强,盐分不一定减少,C错误;由图可知,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环抱渤海,渤海海域较为封闭,与其它海域水体交换不畅,加上辽河、黄河、滦河淡水汇入起到稀释作用,导致表层海水盐度低于其它三大海域。D正确。故选D。
    12.B由图可知,北部的辽东湾、西部的渤海湾、南部的莱州湾表层海水盐度均低于中部和东部海域的表层海水盐度。因此分布特点为北、西、南低,中东部高,故选B。
    13.B渤海夏季沿岸流是否增强,缺少信息支撑,①错误;黄河是注入渤海最大的河流,其径流量直接影响渤海表层海水盐度。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渤海海水温度也在上升,蒸发量增大,导致海水盐度上升,②正确;已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治理,使黄河上中游流域下渗量增多,地表径流减少;水利工程的建设,使黄河上中游流域水面扩大,蒸发量增多,加上沿途水资源开采,注入黄河的水量减少,③正确;海冰仅能够引起海水盐度的季节变化,对平均盐度影响较小,④错误。故B正确,因此选择B。
    14.A根据分析可知,锥峰岩石成分为石灰岩,易溶于水,贵州又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降水汇聚成地表径流之后流经锥峰地区,锥峰底部石灰岩易遭受溶蚀作用,中上部由于高出地表径流水位,不易遭受溶蚀作用得以保留,A正确;岩性软、坡面径流和气温高对锥峰整体均会造成影响,不会对锥峰造成上部和下部出现差异化侵蚀的问题,BCD错误;故选A。
    15.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喀斯特地貌中的孤峰形成过程首先是溶蚀形成溶沟,随着地壳抬升和溶蚀作用的不断进行,慢慢形成溶蚀洼地;如果地壳上升继续进行,地下水位会不断下降,溶蚀洼地会因崩塌而露出地表,地下河也会陆续转变为地面河,这个阶段是林峰到孤峰的过渡阶段;最后,如果地壳上升持续进行,地下水位会降至最低点,地面河流会不断蚀低、扩大,在这个过程中,原本的峰林会逐渐演化成孤峰;结合材料分析,塔峰为锥峰底部遭受溶蚀作用之后形成,且两者为贵州地区常见的喀斯特丘陵形态,塔峰之间并不相连,因此可以推测塔峰最可能对应下列喀斯特地貌发育阶段中的孤峰,D正确;溶沟、洼地、峰丛各岩石之间基座存在相连的现象,因此其不是塔峰所对应的喀斯特地貌发育阶段,ABC错误;故选D。
    16.D根据分析可知,塔峰体积更小,坡度更陡,岩体存水能力更差,因此塔峰旱生植被占比更大,①正确;由于塔峰遭受侵蚀时间更久,因此其土层残留较锥峰薄,岩石溶蚀程度也更高,②错误,④正确;塔峰山麓坡积物多为重力崩塌而成,表明其坡积物分选性差,③错误;结合选项可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7.(每空2分,共20分)
    (1)3时/3:0030°E向东至180°经线5/12
    (2)西
    (3)东南昼短夜长,昼变长,夜变短
    (4)6小时(23°26′S,120°E)冬至日66°34′
    18.(共16分)
    (1)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风化和风力作用强;地表植被稀疏,多松散沙质沉积物。(每条2分,答出3条即可,共6分)
    (2)差异:阴山山腰处南坡植被为疏林、灌木丛,北坡植被为森林(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
    原因:南坡为阳坡,光热组合条件好,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土壤水分较少,只能满足需水较少的疏林、灌木丛生长;北坡为偏北风的迎风坡,可以带来部分降水,且北坡为阴坡,气温较低,遮阴多,地表水分蒸发较少,土壤水分可以满足森林(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的生长需要。(差异2分,原因每条2分,共6分)
    (3)阴山比天山距海近,受海洋暖湿气团影响较大,年降水量较多,可以满足山麓草类生长,无荒漠带形成;阴山的海拔和相对高度都远小于天山,没有足够的山体高度使垂直气温达到雪线温度,因此积雪冰川带难以形成。(每条2分,共4分)
    19.(共16分)
    (1)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美洲板块受挤压抬升形成。(2分)
    (2)安第斯山脉南北走向,离太平洋近,东西窄;沿岸有自南向北流动的秘鲁寒流,有减湿作用。(每条2分,共4分)
    (3)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受安第斯山脉阻挡,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受沿岸秘鲁寒流的减湿作用。(每条2分,共6分)
    (4)对气候的影响:水温低,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气候更为干旱;对渔业的影响:涌升流增强,营养物质增多,浮游生物多,鱼产量增多。(每条2分,共4分)

    相关试卷

    2024辽宁省辽西联合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辽宁省辽西联合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pdf、高三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能源来自太阳能的有,福寿沟单向水窗的作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3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