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点中学拔尖学生培养联盟2023届高三技术下学期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本试题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信息技术,第二部分通用技术。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 下列有关数据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云盘中存储的文件不是数据
B. 数据只有借助计算机才能处理
C. 数据经过解释并赋予一定的意义后可以成为信息
D. 信息在传递和共享的过程中会产生损耗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数据与信息。云盘中存储的文件是数据,选项A说法错误;数据可以手工处理也可以计算机处理,故选项B说法错误;数据经过解释并赋予一定的意义后可以成为信息,选项C说法正确;信息在传递和共享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损耗,选项D说法错误。
2. 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可能会对人类安全产生威胁
B. 强化学习是一种问题引导下的人工智能学习方法
C. 深度学习是一种典型的基于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方法
D. 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可以具有和人类一样的直觉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人工智能。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不具有和人类一样的直觉,故选项D说法错误。
3. 下列关于数据处理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传统算法和数据库系统可以处理的海量数据是大数据
B. 社交网络中产生的实时数据一般采用批处理方式
C. 电商个性化推荐需要知晓顾客购买商品的原因
D. 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共存是大数据的普遍现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大数据相关知识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故选项A说法错误;社交网络中产生的实时数据一般采用联机实时处理,选项B说法错误;电商的个性化推荐需要知晓顾客购买商品的数据,故选项C说法错误;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共存是大数据的普遍现象,选项D说法正确。
4. 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小题。
小明帮助老师在教室搭建了音量在线监测系统。利用声音传感器采集数据,将数据传送到Web服务器并保存到数据库。教师登录系统后,通过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可以实时查看班级声音音量数据,进而制定个性化的班级管理方案。
下列关于该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系统既有输入设备又有输出设备
B. 传感器实现了声音数据由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功能
C. 该系统中的用户只有教师
D. 该系统对外部环境没有依赖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系统。该系统既有输入设备又有输出设备,选项A说法正确;传感器实现了声音数据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功能,选项B说法错误;该系统中的用户除了老师,还有开发人员等,故选项C说法错误;该系统利用声音传感器采集数据,对外部环境有依赖性,故选项D说法错误。本题应选A。
5. 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小题。
小明帮助老师在教室搭建了音量在线监测系统。利用声音传感器采集数据,将数据传送到Web服务器并保存到数据库。教师登录系统后,通过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可以实时查看班级声音音量数据,进而制定个性化的班级管理方案。
为提升该系统数据的安全性,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A. 为系统用户设置相同的权限B. 定期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
C. 将系统登录密码统一设置为“123456”D. 放假期间可以关闭服务器防火墙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信息安全。为系统用户设置相同的权限、将系统登录密码统一设置为“123456”、放假期间可以关闭服务器防火墙,容易带来数据安全隐患。故本题应选B。
6. 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小题。
小明帮助老师在教室搭建了音量在线监测系统。利用声音传感器采集数据,将数据传送到Web服务器并保存到数据库。教师登录系统后,通过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可以实时查看班级声音音量数据,进而制定个性化班级管理方案。
用Pythn算法控制结构描述“音量低于30分贝表示安静,30到50分贝表示交谈,高于50分贝表示吵闹”。设音量为t (单位为分贝),环境状态为s,下列程序段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Pythn分支结构。选项B中,最后都会执行s="安静",不符合题目要求,故本题选B选项。
7. 下列关于网络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网络由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以及网络软件和网络协议三部分组成
B. 无线网络中传输的数据不需要依附于载体
C. 在处理数据信息时只能将任务分配给一台服务器进行处理
D. 网络中的资源就是指网络中传输的数据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网络技术的描述。网络由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以及网络软件和网络协议三部分组成;无线网络中传输的数据需要依附于载体,依附于无线电磁波;在处理数据信息时能将任务分配给多台服务器进行处理;网络中的资源就是指网络中传输的数据以及软硬件,故本题选A选项。
8. 有1个空栈,数据“8,9,3,2,4”按顺序依次入栈。约定:A操作是指一个数入栈,P操作是指一个数出栈。进行APAAAPPA系列栈操作后,栈中元素从栈底到栈顶依次为( )
A. 9 4B. 8 3 2C. 9 3 2D. 8 4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栈的操作。栈是先进后出,数据“8,9,3,2,4”按顺序依次入栈,A操作是指一个数入栈,P操作是指一个数出栈,进行进行APAAAPPA系列栈操作后,栈中元素从栈底到栈顶依次为9 4,选项A正确。
9. 某二叉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二叉树共有5个叶子节点
B. 该二叉树是一棵完全二叉树
C. 对该二叉树进行中序遍历后的计算结果是32
D. 该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序列为731+*426+/-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二叉树相关知识。叶子结点:自己下面不再连接有节点的节点,该二叉树共有6个叶子节点,故选项A说法错误;完全二叉树:叶节点只能出现在最下层和次下层,并且最下面一层的结点都集中在该层最左边的若干位置的二叉树,该二叉树不是一棵完全二叉树,故选项B说法错误;前序遍历:前序遍历可以记为根左右,中序遍历:中序遍历可以记为左根右,后序遍历:后序遍历可以记为左右根,对该二叉树进行中序遍历为:7*3+1-4/2+6=26.0,故选项C错误;该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序列为731+*426+/-,选项D说法正确。
10. 执行如下程序段后,输出的结果是( )
q=[6, 8, 9, 7, 4, 5, 2, 3]
pre=10
head, tail=0, len(q)
while head!=tail:
if pre>q[head]:
pre=q[head]
print (q [head], end=’ ’)
head+=1
A. 6 8 9B. 6 4 2C. 6 5 3D. 6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Pythn循环语句。该程序功能是,依次从列表q中从左到右取值跟pre中数值比较,如果比pre小,更新pre,并输出该值。10>6,更新pre=6,输出6;6>4,更新pre=4,输出4;4>2,更新pre=2,输出2。故输出的结果为:6 4 2,选项B正确。
11. 求非空子串。输入一组不重复的字符串s,求其所包含的所有非空子串,并输出。如字符串“abc”的非空子串有“a”、“b”、“c”、“ab”、“be”、“abc”。实现该功能的Pythn程序段如下:
s = input ("输入一组不重复的字符串")
fr i in range(len(s)):
fr j in range( (1) ):
print( (2) )
上述程序段中方框处可选代码为( )
①i, len (s) ②len(s)-i ③s[j:i+j]
④s[i:j+1] ⑤s[j-i:j+1] ⑥s[j:len(s)-i]
则(1)(2)处代码不能实现上述功能的是( )
A. ①④B. ①⑤C. ②③D. ②⑥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是Pythn循环嵌套。如果内循环选择len(s)-i,由于切片s[j:i+j]中不包含i+j,故需将s[j:i+j]改为s[j:i+j+1]才能取到i+j,故选项C不能实现上述功能。
12. 执行如下程序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frm randm imprt randint
a=[2 3, 3, 5,9, 10,13,13,15,19]
i, j, c=0,9,0
key=randint(0,10)
if key>5:key=key+5
while i<=j:
m=(i+j)//2
c+=1
if a[m]>key:
j=m-1
else:
i=m+1
A. 变量c的值一定是4B. 变量i的值可能是7
C. a[i]的值可能等于keyD. 变量m和变量j的值可能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二分查找及Pythn程序实现。该二分查找用二叉树表示如下,变量c表示查找的深度,变量c的值不一定是4;变量i的值不可能是7;因为while循环条件是i<=j,因此a[i]的值不可能等于key;变量m和变量j的值可能相等,如key=2,故本题选D选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3小题9分,第14小题8分,第15小题9分,共24分)
13. 收集某地2022年全年的天气数据,按日期顺序储存在“tqqk.xlsx”文件中,部分界面如图1所示。
为计算每月空气质量为优的日期中的平均温差。编写Pythn程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并筛选出空气质量为优的记录信息,Pythn程序段如下,请在划线处应填入合适的代码
imprt pandas as pd
df=pd.read_excel ("tqqk.xlsx")
df["温差"]=df["最高温度"]-df["最低温度"]
dfy=______
dfy=dfy.srt_values ("日期", ignre_index=True)
(2)计算满足条件的日期中的平均温差。并绘制线形图,部分Pythn程序段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imprt matpltlib.pyplt as plt
i=0
avewc=[] #月平均温差
while i < len(dfy)-1:
j=i+1
tt=dfy.at[i, "温差"]
while j<=len(dfy)-1 and dfy.at[i,"日期"][5:7]==dfy.at[j,"日期"][5:7]:
①______
j+=l
avewc.append (rund (tt/(j-i), 2))
②______
x=[’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y=③______
plt.plt (x, y, label="月平均温差")
# 设置绘图参数,显示如图2所示线型图,代码略
(3)由图2可知,月平均温差超过8的月份共有______个。
【答案】 ①. df[df.空气质量==’优’] ②. tt+=dfy.at [j,"温差"] ③. i=j ④. avewc ⑤. 6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Pythn程序的综合应用。①计算并筛选出空气质量为优的记录信息,由下一行排序代码可知此处填df[df.空气质量==’优’]。②用遍历tt累加月温差,当满足while循环条件时,累加到tt中,故此处填tt+=dfy.at [j,"温差"]。③当不满足while循环条件时,说明当前月份已统计完,再统计下一个月,即更新i的值为j,故填i=j。④由图2可知,纵坐标是月平均温差,月平均温差用avewc保存,故此处填avewc。⑤由图2可知,月平均温差超过8的月份共有6个,分别是2、3、4、5、8、12月。
14. 某室内环境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Web服务器端程序采用基于Pythn的Web应用框架Flask编写。数据由智能终端的IT模块发送到Web服务器,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访问服务器,获取各种数据信息。
(1)根据信息系统的功能要求,图中①处的设备名称是______(单选,填字母:A.路由器/B.防火墙/C.智能终端)。
(2)该系统网络应用软件的实现架构是______(单选,填字母:A.C/S架构/B.B/S架构)。
(3)若传输数据时使用的URL为“:5000/ input?id=l&val=22.5”,且每隔5秒钟访问这个URL一次,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导入函数库,设置智能终端连接服务器的参数,网络连接等,代码略
#采集传感器数据(传感器接着pin0),并设置传输模式
while True:
tmp =rund ((①______.read_analg()/1024)*3000/10.24, 1)
errn.resp = Oblq.get (②______, 10000)
if errn = 200:
display, scrll (str (resp))
else:
display, scrll (str (errn))
③______
(4)测试系统时使用移动终端访问该系统,发现无法登陆该系统,可以使用该移动终端进行系统的______(单选,填字母:A.软件测试/B.硬件测试/C.网络测试);若所有外网设备均无法访问该系统,则需查阅多个文档后进行维护,最需查看的是______(单选,填字母:A.可行性研究报告/ B.程序设计报告/ C.系统使用和维护手册)
【答案】 ①. C ②. B ③. pin0 ④. "input?id=l&val="+str(tmp) ⑤. sleep(5*1000) ⑥. C ⑦. 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系统及Pythn程序的综合应用。①数据由智能终端的IT模块发送到Web服务器,因此①处的设备是智能终端,选C选项。②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访问服务器,获取各种数据信息。因此该系统网络应用软件的实现架构是B/S架构,即浏览器/服务器架构,选B选项。③采集传感器数据(传感器接着pin0),并设置传输模式,故此处填pin0。④若传输数据时使用的URL为“:5000/ input?id=l&val=22.5”,因此此处填"input?id=l&val="+str(tmp)获取数值tmp。⑤每隔5秒钟访问这个URL一次,故此处填sleep(5*1000)。⑥测试系统时使用移动终端访问该系统,发现无法登陆该系统,可以使用该移动终端进行系统的网络测试,选C选项。⑦若所有外网设备均无法访问该系统,则需查阅多个文档后进行维护,最需查看的是系统使用和维护手册,选C选项。
15. 某景区共有9个景点(编号依次为0-8),景点之间的连通情况如图所示,两个景点之间的数值表示两个景点之间的距离。小明想从编号为start的景点尽快到达编号为end的景点与同学汇合,小明应如何规划行进路线,使得行走的距离最短?并输出从起点到终点经历的景点编号。
算法思想:
1将起点到起点的距离设置为0,起点到其他景点的距离设置为无穷大
2从未标记的景点中选择距离起点最近的景点A,做标记,并收录到最优路径中
3计算与景点A相连的景点B的距离:(景点B的距离是指从起点到景点B的距离)
若景点A的距离+景点A到景点B的距离〈景点B的距离,更新景点B的距离,并将景点A设置为景点B前驱景点
编写Pythn程序,实现上述功能,程序运行界面如图所示。
(1)若景点3到景点4之间的距离为1,则从起点0到终点4的最短距离是______
(2)定义如下dijkstra(s)函数,参数s表示起点编号。函数的功能是求解各个景点距离起点景点的最短距离。
①加框处代码有误,请改正。
②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def dijkstra(s):
dist [s]=0
while True:
i=-1 #设定一个初始值
fr j in range(n): #从未标记的景点编号中选择一个距离起点最近的景点编号
if nt flag[j]:
if :______
i=j
if i==-1:#若所有节点均已经标记
break
#将选定的节点进行标记,同时更新节点距离
______
fr j in range(n):
if dist[j]>dist[i]+path[i][j]:
dist [j]=dist[i]+path[i][j]
pre[j]=i
(3)实现线路规划的部分Pyth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n=9
flag=[False]*n
pre=[-1]*n #记录前驱
Inf=flat (’inf’) #表示无穷大
dist=[Inf]*n
path=[[0, 4, Inf, Inf, Inf, Inf, Inf, 8, Inf],
[4, 0, 8, Inf, Inf, Inf, Inf, 11, Inf],
[Inf, 8, 0, 7, Inf, 4, Inf, Inf, 4],
[Inf, Inf, 7, 0,9,14, Inf, Inf, Inf],
[Inf, Inf, Inf, 9, 0,10, Inf, Inf, Inf],
[Inf, Inf, 4, 14,10,0, 2, Inf, Inf],
[Inf, Inf, Inf, Inf, Inf, 2, 0, 1,6],
[8, 11,Inf, Inf, Inf, Inf, 1, 0, 7],
[Inf, Inf, 2, Inf, Inf, Inf, 6, 7, 0]]
start=int (input ("请输入起点景点编号(0-8):"))
end=int (input ("请输入终点景点编号(0-8):"))
①______
print ("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距离是:",②______)
print ("从起点到终点经历的景点编号依次为:",end="")
cur=end
ps=str(end)
while③______:
ps=str (pre [cur])+"→"+ps
cur=pre[cur]
print (ps)
【答案】 ①. 20 ②. i==-1 r dist[j]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Pythn综合应用。(1)若景点3到景点4之间的距离为1,则从起点0到终点4的最短距离是20,0→1→2→3→4。(2)第一个景点编号也要记录下来,故加框处应改为i==-1 r dist[j];flag[j]是对j节点进行标记,故第二空应为:flag[i]=True。(3)dijkstra(s)函数参数s表示起点编号,函数的功能是求解各个景点距离起点景点的最短距离,故第一空应为:dijkstra(start),dist[i]表示终点i到起点的最短距离,故第二空应为:dist[end];pre记录前驱,-1表示无前驱,故第三空为:pre[cur]!=-1。
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首考适应性考试技术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首考适应性考试技术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首考适应性考试技术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首考适应性考试技术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嘉兴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技术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嘉兴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技术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 有如下Pythn程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技术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技术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有如下程序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