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榆林“府、靖、绥、横、定“五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含解析
展开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第三章第一节。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反应中的热量改变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钠与冷水反应B. 铝与氧化铁的反应
C. 小苏打粉末与稀盐酸反应D. 铁与氯气的反应
2.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溶于水:
B. 次氯酸电离:
C. 溶于水:
D. 溶于水:
3. 已知 ,在存在时,该反应机理为:①(快);②(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速率主要由第②步基元反应决定
B. 基元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是反应物分子必须发生碰撞
C. 的存在提高了该反应活化分子百分数,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D. 该反应的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
C. 1ml与1 ml 反应生成1 ml 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
D. 1ml与0.5ml反应放出的热量就是的燃烧热
5. 已知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经,B的物质的量减少。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B. 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是
C. 在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
D. 前,和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均逐渐增大
6. 下列措施或现象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是
A. 合成氨工业中需要采用高压的条件
B. 红棕色的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C. 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许醋酸钠固体,溶液的pH增大
D. 、、HI平衡时的混合气体,缩小容器的体积,颜色变深
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混乱度减小的吸热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B. 碳酸氢钠加热可以分解,因为升高温度利于熵增的方向自发进行
C. 在温度、压强一定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的方向进行
D. 水结冰的过程不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熵减的过程,改变条件也不可能自发进行
8. 常温常压下,将0.1 ml·L -1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或者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都会引起
A. 溶液的pH变大
B. 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
C. 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
D. 电离平衡常数增大
9. 我国科学家利用双功能催化剂实现了水煤气低温下反应的高转化率和高反应速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Ⅱ释放热量B. 双功能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焓变
C. 过程Ⅲ中形成化学键时放出热量D. 上述过程提高了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10. 高氯酸、硫酸、盐酸和硝酸都是强酸,其酸性在水溶液中差别不大。以下是某温度时这四种酸在冰醋酸中电离(酸在溶剂中电离实质是酸中的H+转移给溶剂分子,如HCl+H2O= H3O+ +Cl- )的电离平衡常数:
根据表格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冰醋酸中H2SO4的电离方程式:H2SO4=2H++
B. 这四种酸冰醋酸中都能完全电离
C. 在冰醋酸中盐酸是这四种酸中最强的酸
D. 冰醋酸较水更能区分这四种酸的强弱
11. 知乙腈(CH3CN)发生异构时热化学方程式:CH3CN(l)(1) △H,断裂1ml有关化学键所需的能量数据如表所示:
则△H为(用含a、b、c、d、e的代数式表示)
A. (d-e)kJ•ml-1B. (d-c-e)kJ•ml-1
C. (-d+c+e)kJ•ml-1D. (e-d)kJ•ml-1
12. 已知:。经实验测得,不同压强下,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
B. 气体的压强:
C. 平衡常数:
D. 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要在低压、高温条件下进行
13. 某课题小组设计一种常温脱除烟气中NO的方法,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原理涉及的总反应的
B. 在整个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
C. 反应过程中有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D. 整个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14. 相同条件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ΔH1>ΔH2的是
A. C(s)+O2(g)=CO(g) ΔH1;C(s)+O2(g)=CO2(g) ΔH2
B. 2Al(s)+O2(g)=Al2O3(s) ΔH1;2Fe(s)+O2(g)=Fe2O3(s) ΔH2
C. 2H2S(g)+3O2(g)=2SO2(g)+2H2O(l) ΔH1;2H2S(g)+O2(g)=2S(s)+2H2O(l) ΔH2
D. CaO(s)+H2O(l)=Ca(OH)2(s) ΔH1;NH4HCO3(s)=NH3(g)+CO2(g)+H2O(g) ΔH2
15. 在三个容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下表进行投料并控制相应的温度,容器内仅发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 达平衡时,上表中
C. 达到平衡时,容器Ⅲ的反应速率比容器Ⅰ大
D. 容器Ⅲ平衡时,再充入或加入C、、、CO各0.10ml,达平衡前: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研究化学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
(2)C6H6(l)在O2(g)中燃烧生成CO(g)和H2O(g)的△H难以测量,原因是____。已知CO的燃烧热,还需要的一组数据是____(写出热化学方程式,焓变用△H表示)。
(3)H2(g)与F2(g)发生反应生成HF(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仿照图1,在图3中画出该反应的能量一反应历程曲线图(标出该反应的焓变)____。
(4)图4表示VIA族的O、S、Se、Te在生成1ml气态氢化物时的焓变数据,根据数据可确定c代表____(填元素符号)的氢化物,写出H2Te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
(5)已知:S8(s)+8O2(g)=8SO2(g) △H=-8akJ•ml-1;1个S8分子中有8个硫硫键,1个SO2分子中有2个硫氧键;破坏1ml硫氧键、1ml氧氧键所需能量分别bkJ、ckJ,则生成1ml硫硫键所释放能量为____。
17.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利用草酸()溶液和酸性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实验记录如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①、②可探究草酸浓度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_______;通过实验_______可探究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由实验②③可推断_______(填“>”“<”或“=”)10s。
(2)若,则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利用实验②中数据,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取1支试管加入溶液,另取1支试管加入酸性溶液,将两支试管中溶液混合,该同学始终没有看到溶液完全褪色,其原因是_______。
(4)已知一定条件下40℃时的变化曲线如图。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中用虚线画出20℃时的变化曲线示意图_______。
18. 实验室测定有机化合物(固态或液态)的燃烧热常用弹式热量计(装置结构如图所示)。实验原理:间接法测定水吸收的热量即为物质燃烧释放的热量。
某实验小组用该装置测定萘[C10H8(s)]的燃烧热,实验步骤如下:常温常压下,用分析天平称取0.6400g萘压片并放入样品盘中,密封后向钢弹中充入过量氧气,向热量计中注入1.21kg,用电火花引发燃烧反应并立即打开搅拌器,记录实验数据,重复实验三次。
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中缺少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钢弹(燃烧池)采用钢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样品压片压太紧实会造成的结果是___________;若点火后没有立即打开搅拌器(实验仪器位置按图示摆放的情况下),可能造成测得的物质燃烧热()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该小组记录实验过程中温度变化值为5.10℃,查得水的比热容为,根据题给数据写出表示萘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忽略电火花引燃时的热量及萘本身的热容误差,焓变数据保留两位小数)。
(5)若称取0.1000g的萘,其他条件不变也能据此实验求得萘的燃烧热,但这样操作可能造成数据不准确是因为___________。
19. 丙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单体,常用丙烷()为原料合成。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条件下,以和丙烷为原料合成丙烯的反应为 。
①上述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形式为_______。
②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丙烷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使用高效催化剂,该反应的_______。
(2)在高效催化剂作用下,丙烷脱氢生成丙烯的反应如下: 。
①已知断裂或形成1ml共价键需要吸收或放出的能量数据如表所示:
则_______。若该反应的活化能为,则该反应逆反应的活化能为_______。
②其他条件不变时,在不同催化剂(M、N、P)作用下,反应进行相同时间后,乙烷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500℃时,三种催化剂(M、N、P)的催化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b点乙烷的转化率高于a点的原因是_______。
陕西省榆林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第三章第一节。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反应中的热量改变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钠与冷水反应B. 铝与氧化铁的反应
C. 小苏打粉末与稀盐酸反应D. 铁与氯气的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钠与冷水反应、铝与氧化铁的反应、铁与氯气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而小苏打粉末与稀盐酸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选C。
2.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溶于水:
B. 次氯酸电离:
C. 溶于水:
D. 溶于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溶于水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A错误;
B.次氯酸为弱酸,部分电离:,B错误;
C.溶于水,部分电离:,C正确;
D.溶于水完全电离:,D错误;
故选C
3. 已知 ,在存在时,该反应机理为:①(快);②(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速率主要由第②步基元反应决定
B. 基元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是反应物分子必须发生碰撞
C. 的存在提高了该反应活化分子百分数,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D. 该反应的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总反应速率由最慢的一步决定,该反应速率主要由第②步基元反应决定,故A正确;
B.基元反应原理是反应物分子必须发生有效碰撞,故B正确;
C.反应前后的量没有改变,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C正确;
D.对于放热反应,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反应热,故D错误;
选D。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
C. 1ml与1 ml 反应生成1 ml 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
D. 1ml与0.5ml反应放出的热量就是的燃烧热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故B项正确;
C.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l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1ml与1ml 反应生成2ml水,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故C错误;
D.氢气的燃烧热是1m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能量,题中没有说明生成的水的聚集状态,故D错误;
选B。
5. 已知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经,B的物质的量减少。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B. 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是
C. 在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
D. 前,和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均逐渐增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A是固体,反应过程浓度不变,不能作为表示反应速率的物质,故A错误;
B.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B正确;
C.反应速率是指某一时段内的平均速率,不是某时刻的瞬时速率,故C错误;
D.反应过程反应物逐渐减少,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生成物逐渐增多,因此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6. 下列措施或现象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合成氨工业中需要采用高压的条件
B. 红棕色的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C. 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许醋酸钠固体,溶液的pH增大
D. 、、HI平衡时的混合气体,缩小容器的体积,颜色变深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合成氨工业的反应是一个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符合勒夏特列原理,A项不符合题意;
B.平衡体系中,加压时容器的体积缩小,平衡向右移,所以颜色先变深后变浅,符合勒夏特列原理,B项不符合题意;
C.,加入固体,溶液中的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减小,pH增大,符合勒夏特列原理,C项不符合题意;
D.、、平衡时的混合气体,缩小容器的体积,即使没有平衡,气体的颜色也变深,不符合勒夏特列原理,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混乱度减小的吸热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B. 碳酸氢钠加热可以分解,因为升高温度利于熵增的方向自发进行
C. 在温度、压强一定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的方向进行
D. 水结冰的过程不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熵减的过程,改变条件也不可能自发进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A.混乱度减小的吸热反应,的反应,则该反应的,一定不能自发进行,A项正确;
B.碳酸氢钠加热可以分解,即升高温度反应能自发进行,由于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增多,,所以升高温度利于熵增的方向自发进行,B项正确;
C.自发反应有向方向进行的趋势,即温度、压强一定时,的反应可自发进行,C项正确;
D.水结冰的过程是嫡减的放热过程,通常情况下不能自发进行,但降温时该过程能自发进行,D项错误;
故答案为:D。
8. 常温常压下,将0.1 ml·L -1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或者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都会引起
A. 溶液的pH变大
B. 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
C. 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
D. 电离平衡常数增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加水稀释使溶液中c(H+)减小,pH增大;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导致溶液中c(CH3COO-)增大,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当达到平衡时溶液中c(H+)减小,pH增大,A正确;
B.加水稀释,醋酸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而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最终达到平衡时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B错误;
C.加水稀释,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减小,溶液导电能力减弱;而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强,C错误;
D.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浓度无关,因此当温度不变时,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就不变,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9. 我国科学家利用双功能催化剂实现了水煤气低温下反应的高转化率和高反应速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Ⅱ释放热量B. 双功能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焓变
C. 过程Ⅲ中形成化学键时放出热量D. 上述过程提高了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过程Ⅱ断裂O-H共价键,为吸热过程,故A错误;
B.催化剂只能降低反应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不能降低反应的焓变,故B错误;
C.过程Ⅲ中形成了O-H、C=O键,为放热过程,故C正确;
D.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影响平衡移动,即不能改变反应物的转化率,故D错误;
答案选C。
10. 高氯酸、硫酸、盐酸和硝酸都是强酸,其酸性在水溶液中差别不大。以下是某温度时这四种酸在冰醋酸中电离(酸在溶剂中电离实质是酸中的H+转移给溶剂分子,如HCl+H2O= H3O+ +Cl- )的电离平衡常数:
根据表格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冰醋酸中H2SO4的电离方程式:H2SO4=2H++
B. 这四种酸在冰醋酸中都能完全电离
C. 在冰醋酸中盐酸是这四种酸中最强的酸
D. 冰醋酸较水更能区分这四种酸的强弱
【答案】D
【解析】
【详解】A.H2SO4在冰醋酸中存在电离平衡,且分步电离,主要是第一步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2SO4H++,A错误;
B.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四种酸在冰醋酸中都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而不能完全电离,B错误;
C.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该酸的酸性就越强。根据四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可知,HClO4的电离平衡常数最大,故四种酸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C错误;
D.四种酸在水中都是完全电离,都是强酸,而在冰醋酸中存在电离平衡,它们的电离程度不同,因而能够比较它们的相对强弱,故冰醋酸较水更能区分这四种酸的强弱,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11. 知乙腈(CH3CN)发生异构时热化学方程式:CH3CN(l)(1) △H,断裂1ml有关化学键所需的能量数据如表所示:
则△H为(用含a、b、c、d、e的代数式表示)
A. (d-e)kJ•ml-1B. (d-c-e)kJ•ml-1
C. (-d+c+e)kJ•ml-1D. (e-d)kJ•ml-1
【答案】B
【解析】
【详解】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故选B。
12. 已知:。经实验测得,不同压强下,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
B. 气体的压强:
C. 平衡常数:
D. 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要在低压、高温条件下进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压强相同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该反应的,A项错误;
B.温度相同时,条件下气体的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更大,说明体系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更小,所以压强,故,B项错误;
C.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故平衡常数:,C项错误;
D.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时,的含量越低越好,所以需要在低压、高温条件下,D项正确;
答案选D
13. 某课题小组设计一种常温脱除烟气中NO的方法,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原理涉及的总反应的
B. 在整个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
C. 反应过程中有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D. 整个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A.总反应为,常温下,为液体,该反应的,A项错误;
B.参与反应,最后又生成,可推知在整个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B项正确;
C.反应中断裂氨气中的极性键N—H,形成水中的H—O极性键,C项正确;
D.由整个流程可推知,、NO、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和,D项正确;
故选:A。
14. 相同条件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ΔH1>ΔH2的是
A. C(s)+O2(g)=CO(g) ΔH1;C(s)+O2(g)=CO2(g) ΔH2
B. 2Al(s)+O2(g)=Al2O3(s) ΔH1;2Fe(s)+O2(g)=Fe2O3(s) ΔH2
C. 2H2S(g)+3O2(g)=2SO2(g)+2H2O(l) ΔH1;2H2S(g)+O2(g)=2S(s)+2H2O(l) ΔH2
D. CaO(s)+H2O(l)=Ca(OH)2(s) ΔH1;NH4HCO3(s)=NH3(g)+CO2(g)+H2O(g) ΔH2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放出热量更多,其焓更小,即ΔH1<ΔH2,A正确;
B.将B中的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可得:2Al(s)+Fe2O3(s)=2Fe(s)+Al2O3(s) △H=△H1-△H2,已知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故 △H<0,即△H1<△H2,B错误;
C.将C中的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③④,根据盖斯定律,由③-④可得:2S(s)+2O2(g)=2SO2(g) △H=△H1-△H2,即△H1<△H2,C错误;
D.氧化钙和水反应是放热反应,△H1<0,碳酸氢钠分解是吸热反应,△H2>0,即△H1<△H2,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睛】使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时,要先对几个反应进行观察,然后合理重组得到目标反应。重组技巧是:同向用加,异向用减,倍数用乘,焓变同变。即条件方程式中的各种物质与目标方程式同向的(如同在左边或同在右边)用加法,异向的用减法,化学计量数与目标存在倍数关系的用乘法,扩大一定倍数后(或缩小为几分之一)与目标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相同,各条件方程式中的焓变看作生成物作同样变化。
15. 在三个容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下表进行投料并控制相应的温度,容器内仅发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 达平衡时,上表中
C. 达到平衡时,容器Ⅲ的反应速率比容器Ⅰ大
D. 容器Ⅲ平衡时,再充入或加入C、、、CO各0.10ml,达平衡前:
【答案】D
【解析】
【详解】A.若容器Ⅲ温度也为380℃,则平衡时应为0.05ml,温度为500℃时为0.04ml,说明升高温度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A项正确;
B.容器Ⅱ相当于两个容器Ⅰ平衡后压缩,压缩过程中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 ,B项正确;
C.容器Ⅲ中的温度高于容器Ⅰ,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C项正确;
D.
平衡常数为
当各投入0.1ml时,,平衡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项错误;
故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研究化学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
(2)C6H6(l)在O2(g)中燃烧生成CO(g)和H2O(g)的△H难以测量,原因是____。已知CO的燃烧热,还需要的一组数据是____(写出热化学方程式,焓变用△H表示)。
(3)H2(g)与F2(g)发生反应生成HF(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仿照图1,在图3中画出该反应的能量一反应历程曲线图(标出该反应的焓变)____。
(4)图4表示VIA族的O、S、Se、Te在生成1ml气态氢化物时的焓变数据,根据数据可确定c代表____(填元素符号)的氢化物,写出H2Te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
(5)已知:S8(s)+8O2(g)=8SO2(g) △H=-8akJ•ml-1;1个S8分子中有8个硫硫键,1个SO2分子中有2个硫氧键;破坏1ml硫氧键、1ml氧氧键所需能量分别为bkJ、ckJ,则生成1ml硫硫键所释放能量为____。
【答案】(1)2NH3(g)+CO2(g)=CO2(NH2)2(s)+H2O(g) △H=-86.98kJ•ml-1
(2) ①. 难以控制只生成CO ②.
(3) (4) ①. S ②. H2Te(g)=H2(g)+Te(s) △H=-154kJ•ml-1
(5)(2b-a-c)kJ•ml-1
【解析】
小问1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其中,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2详解】
(2) C6H6(g)在O2(g)中燃烧的产物可能为二氧化碳和水,可能为CO和水,很难控制只生成CO而没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其反应热难以测量,在知道C6H6(g)在O2(g)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可以通过盖斯定律进行计算,故填难以控制只生成CO、;
【小问3详解】
(3)图2中氢气和氟气断键所吸收的总能量为,2ml H原子和2ml F原子形成2ml HF所释放的能量为,焓变等于反应物总键能之和减去生成物键能之和,即,其反应的历程可表示为,故填;
【小问4详解】
(4)根据非金属性越强越容易与氢气化合生成相应氢化物,氧族元素中非金属性从上到下依次减弱,由此可知图中a、b、c、d分别代表Te、Se、S、O,故c代表S;图中形成时为吸热反应,所以分解时为放热反应,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故填S、;
【小问5详解】
(5)从佳能角度:等于反应物总键能之和减去生成物键能之和,设断开1ml硫硫键需要x,即,解得,同理生成1ml硫硫键释放能量为,故填。
17.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利用草酸()溶液和酸性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实验记录如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①、②可探究草酸浓度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_______;通过实验_______可探究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由实验②③可推断_______(填“>”“<”或“=”)10s。
(2)若,则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利用实验②中数据,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取1支试管加入溶液,另取1支试管加入酸性溶液,将两支试管中溶液混合,该同学始终没有看到溶液完全褪色,其原因是_______。
(4)已知一定条件下40℃时的变化曲线如图。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中用虚线画出20℃时的变化曲线示意图_______。
【答案】(1) ①. 6 ②. ②、③ ③. <
(2) ①. 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②. 3.3×10-4
(3)过量
(4)
【解析】
【分析】实验控制变量法研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时,主要控制反应的变量唯一。
【小问1详解】
通过实验①、②可探究草酸浓度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控制唯一变量要求可知,溶液总体积为12mL,则6;实验②、③的反应物的浓度相同,温度不同,则通过实验②、③可探究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高反应速率大褪色时间少,由实验②③可推断<10s。
【小问2详解】
实验①、②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且①中H2C2O4的浓度大于②中,若,时间越短表示反应速率越快,则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利用实验②中数据,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v(KMnO4)= =3.3×10-4(保留2位有效数字)。
【小问3详解】
根据反应可知,为了观察到紫色褪去,需要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则与初始的物质的量需要满足的关系为:;则该同学始终没有看到溶液完全褪色,其原因是过量了。
【小问4详解】
温度越高则反应速率越快,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20℃时反应速率小于40℃时的反应速率,20℃时反应褪色所需要的时间更长,故图像为: 。
18. 实验室测定有机化合物(固态或液态)的燃烧热常用弹式热量计(装置结构如图所示)。实验原理:间接法测定水吸收的热量即为物质燃烧释放的热量。
某实验小组用该装置测定萘[C10H8(s)]的燃烧热,实验步骤如下:常温常压下,用分析天平称取0.6400g萘压片并放入样品盘中,密封后向钢弹中充入过量氧气,向热量计中注入1.21kg,用电火花引发燃烧反应并立即打开搅拌器,记录实验数据,重复实验三次。
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中缺少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钢弹(燃烧池)采用钢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样品压片压太紧实会造成的结果是___________;若点火后没有立即打开搅拌器(实验仪器位置按图示摆放的情况下),可能造成测得的物质燃烧热()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该小组记录实验过程中温度变化值为5.10℃,查得水的比热容为,根据题给数据写出表示萘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忽略电火花引燃时的热量及萘本身的热容误差,焓变数据保留两位小数)。
(5)若称取0.1000g的萘,其他条件不变也能据此实验求得萘的燃烧热,但这样操作可能造成数据不准确是因为___________。
【答案】(1)温度计 (2)钢的导热性好,使物质燃烧产生的热量能及时传递给水(或其他合理答案)
(3) ①. 样品燃烧不充分,实验结果不准确 ②. 偏小
(4)
(5)实验过程中测得的温度变化区间太小,读数误差大
【解析】
【分析】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热,分析误差原因;
【小问1详解】
该实验需要测量温度变化,故缺少的实验仪器是温度计;
【小问2详解】
钢弹采用钢制的原因是钢的导热性好,使物质燃烧产生的热量能及时传递给水;
【小问3详解】
样品压片太紧会导致样品燃烧不充分,实验结果不准确;未打开搅拌器热量不能充分传递,温度计测出的温度偏低,燃烧热偏小;
【小问4详解】
根据H===5158.96kJ/ml,故萘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10H8(l)+12O2(g)=10CO2(g)+4H2O(l) △H=-5158.96kJ•ml-1;
【小问5详解】
称取0.1000g的萘能测量萘的燃烧热,但由于样品太小,温度变化区间太小,结果误差大。
19. 丙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单体,常用丙烷()为原料合成。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条件下,以和丙烷为原料合成丙烯反应为 。
①上述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形式为_______。
②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丙烷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使用高效催化剂,该反应的_______。
(2)在高效催化剂作用下,丙烷脱氢生成丙烯的反应如下: 。
①已知断裂或形成1ml共价键需要吸收或放出的能量数据如表所示:
则_______。若该反应的活化能为,则该反应逆反应的活化能为_______。
②其他条件不变时,在不同催化剂(M、N、P)作用下,反应进行相同时间后,乙烷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500℃时,三种催化剂(M、N、P)的催化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b点乙烷的转化率高于a点的原因是_______。
【答案】(1) ①. 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②. 减小 ③. 不变
(2) ①. ②. ③. M>N>P ④.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促使反应正向移动,乙烷转化率增大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即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②该反应正反应方向为气体分子数增多的反应,当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气体分子数减少的逆反应方向进行,则丙烷的平衡转化率减小;使用高效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或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即该反应的不变;
【小问2详解】
①;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②由图可知,500℃时,三种催化剂(M、N、P)的催化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M>N>P;b点乙烷的转化率高于a点的原因: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促使反应正向移动,乙烷转化率增大;酸
HClO4
H2SO4
HCl
HNO3
电离平衡常数
Ka=1.6×10-5
Ka1=63×10-9
Ka=1.6×10-9
Ka=4.2×10-10
化学键
C-H
C-C
C-N
C≡N
C=N
能量/kJ
a
b
c
d
e
容器
温度/℃
起始时物质的量/ml
平衡时物质的量/ml
C
CO
I
380
0.15
0.10
0
0
0.05
Ⅱ
380
0.30
0.20
0
0
m
Ⅲ
500
0.15
0.10
0
0
0.04
实验序号
实验温度/℃
溶液(含硫酸)
溶液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时所需时间/s
V/mL
V/mL
V/mL
①
20
2
0.02
5
0.1
5
②
20
2
0.02
4
0.1
10
③
40
2
0.02
4
0.1
6
共价键
能量()
345
412
615
436
酸
HClO4
H2SO4
HCl
HNO3
电离平衡常数
Ka=1.6×10-5
Ka1=6.3×10-9
Ka=1.6×10-9
Ka=4.2×10-10
化学键
C-H
C-C
C-N
C≡N
C=N
能量/kJ
a
b
c
d
e
容器
温度/℃
起始时物质的量/ml
平衡时物质的量/ml
C
CO
I
380
0.15
0.10
0
0
0.05
Ⅱ
380
0.30
0.20
0
0
m
Ⅲ
500
0.15
0.10
0
0
0.04
实验序号
实验温度/℃
溶液(含硫酸)
溶液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时所需时间/s
V/mL
V/mL
V/mL
①
20
2
0.02
5
0.1
5
②
20
2
0.02
4
0.1
10
③
40
2
0.02
4
0.1
6
共价键
能量()
345
412
615
436
陕西省榆林市“府、靖、绥、横、定“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府、靖、绥、横、定“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榆林市“府、靖、绥、横、定“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府、靖、绥、横、定“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3kJ, 常温常压下,将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9陕西省榆林市“府、靖、绥、横、定“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化学: 这是一份9陕西省榆林市“府、靖、绥、横、定“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化学,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