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2023.11
一、单项选择题(35*2)
1.不是地球的普通性表现的是( )
A.地球的体积不特殊
B.地球的运动特很不特殊
C.地球的质量不特殊
D.地球大气成分不特殊
2.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 )
A.行星与恒星
B.行星星云
C.星与星云
D.行星与卫星
3.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公转轨道之间
A.地球、火星
B.木星、土星
C.水星、金星
D.火星、木星
4.金星与地球同属类地行星,但金星上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是( )
A.质量小,没有大气
B.温度高,没有液态水
C.没有固态地面和土壤
D.无昼夜交替现象
5.目前人类在火星的探索还没有找到生命存在的证据。与火星相比,地球上生命繁盛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光照稳定
B.表层有充沛的液态水
C.宇宙环境安全
D.公转轨道的近圆性
6.“嫦娥五号”是我国首颗地月采样往返探测器,从海南文昌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带上约2千克的月壤返回地球下列关于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文昌发射中心的“嫦娥五号”是天体B.由探测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是天体
C.进行月面采样的“嫦娥五号”是天体D.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7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大气层,其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公转和自转周期适中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D.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
8.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下列各种天体的感觉,叙述正确的是( )
A.星光闪烁的流星
B.轮廓模糊的行星
C.一闪即逝的彗星
D.圆缺多变的月亮
9.土卫六是太阳系唯一一个拥有浓厚大气层的卫星,以下天体系统中没有土卫六的是( )
A.可观测宇宙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10.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
A.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即太阳辐射
B.太阳能量来源于强劲的风
C.太阳辐射能量巨大,是目前人们生产、生活所使用的唯能源
D.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地球上单位面积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比其他行星多
11.下列能源来自大阳能的有( )
①②石油③水能④核能⑤风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是( )
A.为生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和热
B.造成大山等自然灾害
C.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能源
D.使地球上出现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13.我国下列地区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
A.四川盆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北平原
D.青藏高原
我国古代史书就有对太阳活动的记载。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精神训》,其中有“日中有践乌”。西汉学者京房《易传》记载:“公元前43年4月……日黑居仄,大如弹丸”。据此完成14-16题。
14.文中记载的现象是( )
A.太阳黑子
B.太阳耀斑
C.日珥
D.日食
15.太阳活动强烈时,影响较大的部门有( )
①航天部门②钢铁部门③电力部门④通信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太阳活动强烈时,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
A.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活力
B.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
C.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
D.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
太阳能汽车是一种靠太阳能来驱动的汽车,主要是通过使用太阳能电池把光能转换成电
能,电能在蓄电池中备用,用来推动汽车的电动机。据此完成17-18题。
17.下列城市不适宜大范围推行太阳能汽车的是( )
A.拉萨
B.西宁
C.吐鲁
D.成都
18.太阳能汽车大范围推行遇到的主要阻碍为( )
A.运营成本过高
B.环境压力过大
C.对地形平坦度要求高
D.对太阳能资源要求高
19.在下列地点中地壳最厚的是( )
A.青藏高原
B.亚马逊平原
C.大西洋
D.太平洋
2022年4月18日,我国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18千米。据此,完成20-22题。
20.此次地震的震源于(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21.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22.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感觉是( )
A.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后左右摇晃
在陕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
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完成23-26题。
23.了解地球历史的主要途径是( )
A.地层和化石
B.生物和化石
C.岩石和地貌
D.古地理环境
24.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可能是( )
A.元古宙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25.在此地质年代最繁盛的生物是( )
A.藻类
B.海生无脊椎动物
C.爬行类
B.哺乳类
26.该煤层形成时的地理环境是( )
A.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
B.湿热的草原环境
C.干早的陆地环境
D.湿热的森林环境
下图为地球上大气CO2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设工业革命初期浓度倍数为1)。读图完成27-29题。
27.最大的一次物种灭绝发生在( )
A.前寒武纪
B.二叠纪末
E.三叠纪末
D.白垩纪末
28.地质时期地球CO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海陆变迁
B.频繁的火山爆发
C.生物的呼吸作用
D.植物的出现和发展
29.古生代时期出现的森林大部分是( )
A.海生藻
B.裸子植物
C.被子植物
D.蕨类植物
图为干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示意图,据此完成30-31题。
30.与干洁空气共同组成低层大气的有( )
①水汽②微小颗粒③氧气④紫外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1.图中b为( )
A.臭氧
B氮气
C.氧气
D.水汽
32.“天上鲤鱼斑,晒谷不用翻”,谚语中描述的鲤鱼斑状云块位于(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33.适合飞机飞行的大气层次是(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34.平流层中存在臭氧层,臭氧的主要作用是( )
A.能够反射无线电短波
B.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
C.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D.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35.对流层的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其主要原因是( )
A.大气组分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B.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C.地面辐射是其主要热源
D.太阳辐射是其主要热源
二、读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示意图,回答问题。(12分)
36.写出以下字母代表的含义。(8分)
C:
D:
E:
G:
37.地震波在经过C处后波速发生的变化为 。(2分)
38.S波(横波)传递到D处后完全消失,原因是 。(2分)
三、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18分)
39.图中③表示 辐射:②表示 辐射,其方向与③相反。(4分)
40.图中④表示大气 作用,云量较多,受其影响强烈时,白天气温 (高/低)一些。(4分)
41.霾是大量细微的尘粒等浮游在中,使能见度变差的空气混浊现象,秋冬季节,北方多地处于雾霾笼罩之下,雾霾笼罩时大气能见度变差。结合大气受热原理,在雾霾发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4分)
A.大气垂直对流运动更加
B.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强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D.昼夜温差变小
E.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42.在某蔬菜种植基地中,技术员通过向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气体来促进蔬菜生长,结合大气受热原理,请将以下原因分析补充完整:(6分)
原因分析: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增强了大棚内的空气对 (选填图中字母)辐射的吸收能力,也增强了大气对地面的 作用,提升了大棚内的 ,有利干蔬菜的生长。
答案:
1-5 DCDBB
6-10 DBDDA
11-15 DBDAC
16-20 BDDAA
21-25 ADACC
26-30 DBDDA
31-35 CABBC
36.不连续面, 不连续面,地核, 地幔,
37.变大
38.横波不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39.地,逆
40.反,低
41.CD
42. ③,保温,温度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中四校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中四校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杭州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杭州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三明市四地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四地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福建省三明市四地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docx、福建省三明市四地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京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