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宁波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答案)
展开高一年级地理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本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某中学地理社团组织成员开展月相观测。2023 年 10 月 22 日农历九月初八,有同学用肉眼在湛蓝的天空中观测到了日、月同天景象,并作记录。据此完成 1、2 小题。
同学记录的日、月位置和月相正确的是( )
A.B.C.D.
该日后,下一次大潮出现的时间最接近( )
A.10 月 23 日B.10 月 29 日C.11 月 13 日D.11 月 19 日
右图为某震源的地震波传播路径图,纵波与横波都能够到达的是( )
A.甲与乙B.甲与丁
C.丙与丁D.乙与丙
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 12 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 12 秒”,在这 12 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 12 秒”确定的依据是()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建筑的抗震系数
2017 年 9 月 4 日至 9 月 11 日,太阳表面爆发黑子群。下图为某校叶同学在天文台望远镜中观测黑子后绘制的“黑子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 5、6 小题。
该同学在望远镜中看到的是太阳的( ) A.光球层,该层发出的可见光最强 B.色球层,该层发出的可见光最强
C.光球层,该层仅在日全食或用特殊望远镜才能看到D.色球层,该层仅在日全食或用特殊望远镜才能看到
这次太阳活动可能的影响是( )
①地球上发生磁暴 ②部分地区的有线电通信受到影响
③引发钱塘江大潮 ④可能出现极光现象
A.①③B.①②
C.②③D.①④
下图为地球大气CO2 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设工业革命初期浓度为 1)。读图完成 7、8 小题。
地质时期(冥古宙-显生宙),地球 CO2 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海陆变迁B.频繁的火山爆发C.生物的呼吸作用D.植物的出现和发展8.古生代时期出现的森林大部分是( )
A.海生藻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被子植物
下图为某地貌区三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 9、10 小题。
该地貌的演化过程是( )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②③① 10.③地的地表特征为( )
A.奇峰林立,崎岖不平B.峰峦叠嶂,绵延不绝
C.墚峁交织,千沟万壑D.暗河交错,别有洞天
2019 年上半年热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了面对未来太阳将要毁灭的可怕现实,人类开启
“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并寻找新的家园。该计划分为三步走: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借助木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 2500 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 11、12 小题。
如果地球搬家第一步取得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受到严重影响的是( )
A.安全的宇宙环境B.适中的日地距离 C.适宜的温度范围D.稳定的太阳光照12.在“流浪地球计划”地球流浪的过程中历经了几级天体系统( )
A.2 级B.3 级C.4 级D.5 级
民航客机在飞过蔚蓝的天空时,其身后经常拖着白色的尾巴,被称为航迹云(如下图)。当客机水平飞行在气温为-60℃~-40℃的大气层且空气湿度较大的条件下,客机飞过才容易产生航迹 云。据此完成 13、14 题。
判断客机水平飞行过程中更容易产生航迹云的是
( )
A.对流层中部B.平流层顶部和中间层底部 C.平流层中部D.对流层顶部和平流层底部
14.2018 年 5 月 23 日,上海城区的天空出现横贯东西且长时间停留的航迹云,颇为壮观。据此推测上海当日( )
①天气晴朗少云 ②有较大的风
③空气质量优良 ④相对湿度较小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
右图为“干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25 千米以下)图”,图中丙含量增多的主要人为原因包括( )
A.退田还湖,水域面积扩大 B.火山喷发,引发森林大火
C.工业发展,化石燃料燃烧 D.氟利昂等制冷剂的过度使用
我国东北地区分布有野生蓝莓,果实品质优但产量低。当地农民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种植在大兴安岭的山谷、洼地。在极端天气下,当地可能会出现超低温,农民经常人工堆雪以防蓝莓冻害。据此完成 16、17 小题。
下列关于当地农民采用堆雪覆盖蓝莓方式防止蓝莓冻害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堆雪覆盖,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B.堆雪覆盖,增强地面辐射
C.堆雪覆盖,减少地表热量散失D.积雪消融释放热量,可以维持大气温度 17.人们发现,与半山坡的野生蓝莓相比,山谷种植的蓝莓夜间更易受到冻害,其原因可能是( )
半山坡地面辐射强,温度高
半山坡的野生蓝莓长势旺盛,植株高大 C.冬季夜晚盛行谷风,使山坡温度升高
D.夜间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至谷地,使谷地温度下降
表层土壤水分受降水、气温、植被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如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区域表层土壤水分变化情况,该区域年降水量 300mm,地面覆盖有人工恢
复的植被。据此完成 18、19 小题。
该区域表层土壤水分收入明显大于支出月份的是
( )
A.6 月 B.7 月 C.8 月 D.10 月
如果在该区域过度恢复植被,会造成( ) A. 表层土壤干化 B.径流量增大 C. 降水量增大 D.下渗量减小
右图为某海区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X
A.高纬度B.中纬度
C.低纬度D.副热带海域21.图中虚线区域最有可能( )
A.有河流入海 B.位于红海区域 C.有暖流流经D.人类活动频繁
右图示意不同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 22、23 题。
①、②、③分别表示( )
A.赤道海区、副热带海区、高纬度海区 B.高纬度海区、赤道海区、副热带海区
C.高纬度海区、副热带海区、赤道海区 D.副热带海区、高纬度海区、赤道海区
23.③海区( )
A.表层水温较①海区高 B.随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迅速减小 C.表层盐度较 ②海区高 D.1000 米以下海水温度基本稳定
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生的最为严重的核事故之一,事故中大量放射性物质泄 漏,造成严重的海水污染。右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24题。
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导致①处形成海雾
抑制②处污染物的扩散
降低③处的湿度和温度
增加④处海啸发生频率
绿洲与周围的沙漠在局部地区会形成热力环流,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研究。图 1 示意该
注:风向仪箭头所指方向即为风的来向
图 1
兴趣小组记录的某月某日塔里木盆地某绿洲与沙漠气温日变化情况,图 2 示意沙漠边缘地区用风向仪测得的该日 12 时的风向。据此完成 25、26 小题。
图 2
不考虑背景风,该日风力最大的时间是( )
A.9 点B.12 点C.15 点D.21 点
根据风向推测绿洲应位于沙漠的( )
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
潮区界是指潮汐河口中发生潮位变化的上界,是涨潮时潮波由河口沿河道上溯,潮波变幅等于零的分界点,即潮水所带来的动力影响的最远的地方。潮区界的位置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常随河水流量大小与涨潮流强弱等因素的不同组合而上下移动。我国长江的潮区界平常位于安徽省铜陵市大通镇。下图为潮区界图。据此完成 27、28 小题。
家住长江沿岸某市的小明同学发现其家附近一条汇入长江的河流河水在一天中常出现往复性流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气 候 B. 潮汐C.洋流D.地形28.下列关于长江潮区界的叙述,可信的是( )
A.长江枯水期,潮区界位置可能向铜陵大通下游方向移动B.长江丰水期,潮区界位置可能向铜陵大通上游方向移动C.三峡大坝的建成,使长江潮区界位置年内变化幅度变小
D.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长江潮区界位置将向铜陵大通下游方向移动
科学研究表明:新月形沙丘形成后,沙丘背风地带地面水平方向上出现风速差异,风速差异引起气压差异,风速与气压呈负相关。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沙漠中会出现沙丘与湖泊共存的独特景观。下图为新月形沙丘形态及其背风地带地面水平风速分布。据此完成 29、30 题。
图中新月形沙丘陡坡朝向西南方向,则图中其盛行风为( )
A.西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北风30.关于图中气压与风蚀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压b>a,风蚀方向为从 b 到 aB.气压 a>b,风蚀方向为从 b 到 a C.气压 b>a,风蚀方向为从 a 到 bD.气压a>b,风蚀方向为从 a 到 b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 3 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 2 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牛轭湖为河曲发展过程中天然裁弯取直而形成的河道遗迹湖。右图为江汉平原牛轭湖自然演化的三个不同阶段。形成牛轭湖的主要自然作用是( )
A.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B.水流惯性作用的影响C.凸岸侵蚀、凹岸堆积D.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示意图,完成
32、33 小题。
若在图中①河段画出等高线,则该等高线此处的凸出方向为( )
A.向上游方向B.东南方向
C.向下游方向D.西北方向
最近几十年②处等高线不断向东移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沿岸沉积速度大于侵蚀速度B.河口段经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C.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入海泥沙沉积加强D.沿海地区红树林遭到严重破坏
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地市区和郊区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读图完成 34、35 小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A.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市区和郊区间气压差逐渐增大
B.b 代表郊区近地面的气压状况
a、b 的气压状况是由于动力因素形成的
气流运动方向为b→a→d→c
当a、b 之间的气压差扩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市区大气污染物加速向郊区扩散 B.市区气温升高,有助于节能减排 C.市区上升气流增强,降水可能增加
D.市区气温升高,水源蒸发较多,引发水资源短缺
非选择题部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5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 分)
厦门市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于夏季某晴朗的上午进行大气受热过程模拟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其中三个玻璃箱和温度计规格均相同),实验数据见表。
在 A-E 中选择合适的选项,补全该小组编制的大气受热过程模拟实验装置细目。(4 分)
观测
时间
室内(于 10:10 移出)
室外
室内(于 10:50 移入)
10:10
10:30
10:50
11:30
甲
26℃
28℃
30℃
27℃
乙
26℃
27℃
28℃
26℃
丙
26℃
29℃
32℃
26.5℃
实验装置或操作
所验证或模拟的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分别于室内外测温
① ▲
覆盖透明薄膜
② ▲
丙组放置沙土
③ ▲
温度计放置在适当位置
④ ▲
A.大气的保温作用 B.大气的削弱作用 C.下垫面性质对气温的影响
D.太阳辐射是大气重要的能量来源 E.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解释 10:30-11:30 甲、丙玻璃箱内温度变化的差异。(3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 分)
小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 产卵洄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每年 3 月,小黄鱼从丁越冬场出发, 前往我国东海沿岸海域产卵。右图示意某海域部分小黄鱼产卵场和越冬场分布。
乙海区表层海水盐度最低的季节是▲,其影响因素为▲ 和▲。(3 分)
画出 3 月初小黄鱼从丁越冬场出发、经过甲乙丙三个产卵场的洄游线路。(2 分)
指出A 洋流的性质,并简析丁海域成为小黄鱼越冬场的原因。(3 分)
B 地长江三角洲是▲地貌(填“流水侵蚀”或“流水堆积”),简析该地貌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有哪些。(3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 分)
材料一:右图为黄土高原较陡山坡上有序挖掘出的半月形坑穴,呈品字形交错排列,状若鱼鳞,称为鱼鳞坑。鱼鳞坑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再加上植树造林,可保持水土。
材料二:浙江某中学组织地理野外考察,拍摄到黄土高原部分地貌类型如下。黄土塬指顶面平坦宽阔的黄土高地,黄土梁指条带状的黄土丘陵,黄土峁指沟谷分割的穹状或馒头状黄土丘。
用直线正确连接拍摄的照片与地貌类型。(3 分)
②③
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浙江省台州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41亿年~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9页。
浙江省宁波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图中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有关锋面位置、锋面类型的判断, 该地经历的地质作用有, 图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