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新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解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008446/0-1700297253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化学新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解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008446/0-1700297253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化学新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解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008446/0-170029725324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化学新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解
展开A.③④之间 B.②③之间
C.④⑤之间 D.⑤之后
解析:选C。对于烃,一般来说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也越大,其沸点越高,故正己烷的沸点比①、②、③的高,但比甲苯的低;对于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烷烃,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故2-甲基戊烷的沸点比正己烷的低,故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①<②<③<④<正己烷<⑤,C正确。
2.液化气泄漏易引发火灾。已知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直链烃,但分子中3个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
B.在光照条件下能够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丙烷比丁烷易液化
D.1 ml丙烷完全燃烧消耗5 ml O2
解析:选C。C3H8是直链烃,但其中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和与之相连的四个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故分子中3个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A正确;C3H8在光照时能够与Cl2发生取代反应,B正确;丁烷比丙烷易液化,C错误;1 ml丙烷完全燃烧消耗5 ml O2。
3.(2014·湖南六校联考)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将溴水加入苯中,溴水的颜色变浅,这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
B.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C.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共1 ml完全燃烧生成3 ml H2O
D.一定条件下,Cl2可在甲苯的苯环或侧链上发生取代反应
解析:选A。将溴水加入苯中,由于溴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故发生萃取,溴水的水层颜色变浅,是物理变化,A项错误;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键、碳碳双键,而是存在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B项正确;乙烷和丙烯的每个分子中都含有6个氢原子,1 ml混合物中含6 ml氢原子,完全燃烧生成3 ml H2O,C项正确;苯环上的氢原子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氯原子取代,苯环侧链的烃基氢原子在光照时可被氯原子取代,D项正确。
4.在①丙烯、②氯乙烯、③苯和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B。在丙烯和甲苯分子中,—CH3是一个空间立体结构(与甲烷类似),这四个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氯乙烯和乙烯相似,是六原子共面结构,苯是十二个原子共面结构。
5.最简式相同,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A.1辛烯和3甲1丁烯
B.苯和乙炔
C.正丁烷和2甲基丙烷
D.甲苯和乙苯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烃的命名与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选项A、D中两种物质均为同系物,选项C中两种物质为同分异构体。
6.(2014·湖南怀化高三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烷烃的通式为CnH2n+2,随n值增大,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减小
B.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为溴乙烷
C.1 ml 苯恰好与3 ml氢气完全加成,说明一个苯分子中有三个碳碳双键
D.n=7,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烷烃共有五种
解析:选D。烷烃中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n/(14n+2),随着n值增大而增大,A项错误;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为1,2-二溴乙烷,B项错误;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而是存在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C项错误;分子式为C7H16且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的烷烃共有五种,分别是
D项正确。
7.下列各组有机物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B.CH3CH2CH2OH和CH3CHOHCH3
解析:选B。本题极易误选A、C和D,选项A中苯环用凯库勒式表示,易误认为是一种单双键交替的结构,实际上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而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因此A中两个结构简式表示的是同一物质。选项D中由于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因此两个结构简式表示的是一种物质。选项C易判断是同一种物质,用系统命名法进行命名可知其均为2-甲基丁烷。
8.环癸五烯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的结构特点可知环癸五烯的分子式为C10H8
B.常温常压下环癸五烯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
C.环癸五烯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乙烯和环癸五烯互为同系物
解析:选C。环癸五烯的分子式应为C10H10,A错。当N(C)>5时,所有的烃类在常温常压下均为非气态,且难溶于水,B错。乙烯和环癸五烯结构不同,不符合同系物的概念,D错。
9.分子式为C2H3Cl2Br和C4HCl9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之比为(不考虑立体异构)( )
A.3∶4 B.1∶2
C.1∶1 D.2∶1
解析:选A。分子式为C2H3Cl2Br的同分异构体共有3种,分别是2个氯原子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2个氯原子连在不同碳原子上,3个卤素原子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分子式为C4HCl9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与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相同,由于丁基有4种,故一氯丁烷也有4种,故二者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之比为3∶4。
10.乙烯保鲜膜按材质可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等。工业上以乙烯和氯气为主要原料来合成PE和PVC的流程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E和PVC制成的保鲜膜均有毒,不能用于保鲜食品
B.乙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之褪色
C.上述流程中A是ClCH2CH2Cl,B是CH2===CHCl
D.①②③④四步反应中,无消去反应
解析:选C。分析流程可知乙烯通过加聚反应①生成聚乙烯,B通过反应④生成聚氯乙烯,则B是氯乙烯,发生的也是加聚反应,由B逆推A可知A应为1,2二氯乙烷,即反应②为加成反应,反应③既不是加成反应,也不是取代反应(应为消去反应),由上分析得C正确、D错。PE无毒,PVC有毒,A错。聚乙烯、聚氯乙烯中均不存在碳碳双键,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错。
11.观察下图,讨论:
(1)根据图形,写出这三种物质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结构简式中,我们发现它们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种物质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三种物质与甲烷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三种物质的分子式完全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与甲烷互为同系物。
答案:(1)CH3CH2CH2CH2CH3
(2)分子式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碳链结构不同,碳原子排列不同
(3)互为同分异构体 互为同系物
12.(1)组成符合CnH2n-2的某种烃,分子结构中没有支链或侧链。它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体积是相同状况下该烃蒸气体积的8.5倍,由此分析作答:
①若该烃为链状二烯烃,并且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加成后只能得到单一产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新*课*标*第*一*网
②若该烃只能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任填一种)。
(2)某有机物A由于其特殊的结构,一直受到理论化学家的注意,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合成途径,一度延缓对它的研究,直到1993年才找到可以大量制备的方法,才得以应用。已知A是非极性分子,化学式是C6H8,且分子中只有一种氢原子。
①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A分子中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数为________。
②A的二氯取代产物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
解析:(1)由燃烧通式知n+eq \f(2n-2,4)=8.5,n=6。
①该二烯烃为对称结构,且碳碳双键不能在2、4位,故为1,5己二烯。
②该烃只有一个双键,剩下的不饱和度是成环导致的。
(2)有机物A的不饱和度为3,但分子中只有一种氢原子,说明A的结构高度对称。因为六个碳原子都在双键上,故共平面。在考虑同分异构时还需考虑顺反异构。
答案:(1)①CH2===CH—CH2—CH2—CH===CH2+Br2―→CH2BrCHBrCH2—CH2—CH===CH2
②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① 6
②4
13.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CH4的性质探究实验。
(1)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无色玻璃集气瓶中与Cl2混合后光照,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CH4是否具有还原性,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无水CuSO4逐渐变蓝,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现象,则CH4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小组将CH4通入溴水时,发现溴水逐渐褪色,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你的结论(用文字表示,不必画实验装置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4)题是开放性试题,应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溴水中的溴挥发、溴水中的溴发生化学反应。因为溴水与甲烷如果发生反应只能发生取代反应,则生成HBr,使溶液pH降低。
答案:(1)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不褪色
(2)集气瓶内气体颜色变浅,有油状液体生成
(3)CH4+4CuOeq \(=====,\s\up7(△))CO2+4Cu+2H2O
(4)溴单质与甲烷发生了取代反应 用pH试纸检验反应前后溶液的pH,如果pH明显变小,则表明二者发生了取代反应(或溴单质被甲烷气体带走 用pH试纸检验反应前后溶液的pH,如果pH没有明显变化,则表明溴单质被甲烷气体带走)
14.为了验证凯库勒有关苯环结构的观点,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图连接好各仪器;
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③在A中加入适量的苯和液溴的混合液体,再加入少量铁粉,塞上橡皮塞,打开止水夹K1、K2、K3;
④待C中烧瓶收集满气体后,将导管b的下端插入烧杯里的水中,挤压预先装有水的胶头滴管的胶头,观察实验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所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证明凯库勒观点错误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中烧瓶的容积为500 mL,收集气体时,由于空气未排尽,最终水未充满烧瓶,假设烧瓶中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37.9,则实验结束时,进入烧瓶中的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
(4)实验前应对A、B、C三个装置的气密性进行逐一检查,则检查装置C气密性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如果苯分子中碳碳间以单、双键交替结合成环状,就应有烯烃的性质,如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等,而不会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Br。而在甲同学的实验中,通过在圆底烧瓶C内观察到“喷泉”现象,说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有HBr生成,从而证明凯库勒的观点是错误的。烧瓶C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7.9×2=75.8,利用十字交叉法可求得空气与HBr气体的体积之比为1∶9,即HBr的体积为500 mL×9/10=450 mL。
答案:(1)取代反应 C中产生“喷泉”现象
(2)除去未反应的苯蒸气和溴蒸气
(3)450
(4)关闭K2打开K3,将装置C中导管b的下端插入水中,双手捂热烧瓶,若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说明装置C的气密性良好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②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③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与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④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③
解析:选D。①乙醇与羧酸发生的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错误;②甲烷和氯气发生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而乙烯和Br2发生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错误;③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的酯化反应和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的水解反应都是取代反应,正确;④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错误。
2.向有机物X中加入合适的试剂(可以加热),检验其官能团。下列有关结论不正确的是( )
解析:选D。遇金属钠有气体产生,说明有机物X中含羟基和羧基中的至少一种,A项正确;遇银氨溶液产生银镜,说明有机物X中含醛基,B项正确;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气体,说明有机物X中含有羧基,C项正确;溴能与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能与苯酚发生取代反应,因此溴水褪色不能证明有机物X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D项错误。
3.如表为某有机物分别与各种试剂反应的现象,则这种有机物可能是( )
A.CH2===CH—COOH B.CH2===CHCH3[来源:学。科。网Z。X。X。K]
C.CH3COOCH2CH3 D.CH2===CHCH2OH
解析:选D。能与钠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中可能含有—OH或—COOH或二者都有,故A、D符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可能含有的官能团分别为碳碳双键、羟基、醛基,故A、B、D符合;与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的有机物中一定不含—COOH,故B、C、D符合,综上知D正确。
4.(2014·浙江台州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3,3,6三甲基4乙基庚烷
B.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该物质可能是一种氨基酸
C.能用新制氢氧化铜和NaOH溶液鉴别甘油、葡萄糖溶液、乙酸钠溶液。
D.木糖醇()和葡萄糖()互为同系物,均属于糖类
解析:选C。A中化合物名称应为2,5,5三甲基4乙基庚烷,A错。B中物质是一种羟基酸,B错。木糖醇不属于糖类,D错。
5.(2014·湖南长沙四县一市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油脂的分子中含有酯基,属于酯类
B.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C.Al2O3可以与水反应得到其对应水化物Al(OH)3
D.可以用加热使蛋白质变性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解析:选A。天然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A项正确。煤的气化主要是碳与水作用产生水煤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B项错误。Al2O3不溶于水,与水不反应,C项错误。分离提纯蛋白质一般用盐析,变性不能用于分离提纯蛋白质,D项错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l葡萄糖水解能生成2 ml CH3CH2OH和2 ml CO2
B.向鸡蛋清中分别加入Na2SO4的浓溶液和CuSO4的浓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
C.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1 ml油脂完全水解生成l ml甘油和3 ml高级脂肪酸
D.欲检验蔗糖水解的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可向其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
解析:选C。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A错;鸡蛋清属于蛋白质,蛋白质遇Na2SO4、(NH4)2SO4等的浓溶液会发生盐析,遇重金属盐会发生变性,B错;油脂属于高级脂防酸甘油酯,水解生成相应的脂肪酸和甘油,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对;利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醛基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蔗糖水解后的溶液具有酸性,需中和后才能进行检验,D错:
7.(2014·湖南湘潭一中二模)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A.乙醇和乙酸制乙酸乙酯;苯的硝化反应
B.乙烷和氯气制氯乙烷;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氯乙烷
C.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蔗糖与稀硫酸共热
D.乙醇和氧气制乙醛;苯和氢气制环己烷
解析:选A。乙醇和乙酸制乙酸乙酯和苯的硝化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A项符合题意;乙烷和氯气制氯乙烷属取代反应,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氯乙烷属加成反应;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属氧化反应,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属水解反应,乙醇和氧气制乙醛属氧化反应,苯和氢气制环己烷属加成反应。
8.“地沟油”是用饭店的泔水及垃圾猪肉等加工而成的“食用油”。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还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
B.“地沟油”外观与普通食用油一样,经过处理的“地沟油”具有固定的熔沸点
C.“地沟油”在加入消泡剂后,消除了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D.“地沟油”可用于生产生物柴油
解析:选D。“地沟油”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其主要成分是油脂,而且有一定的毒性,加入消泡剂后,不能消除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9.(2014·北京海淀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饱和程度越大,熔点越低
B.氨基酸、二肽、蛋白质均既能跟强酸反应又能跟强碱反应
C.蔗糖、麦芽糖、硬脂酸甘油酯酸性水解都能得到2种物质
D.麻黄碱()的催化氧化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解析:选B。A项,油脂的饱和程度越大,熔点越高。C项,麦芽糖水解只能得到葡萄糖,D项,麻黄碱催化氧化的产物中有酮荃,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10.(2014·浙江温州中学高三月考)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基础知识。植物油中含不饱和烃基,分子中有双键,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但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发生变性,产生的沉淀不能重新溶于水。
11.(2014·东城模拟)生活中的有机物种类丰富,在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乙醇是比较常见的有机物。
(1)乙醇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________。
(2)工业上用乙烯与水反应可制得乙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写反应条件),原子利用率是________。
(3)属于乙醇的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
C.甲醇 D.CH3—O—CH3
E.HO—CH2CH2—OH
(4)乙醇能够发生氧化反应:
①
②
③
④
⑤
甲烷
乙烯
戊烷
2-甲基戊烷
甲苯
试剂
现象
结论
A
金属钠
有气体产生
含羟基或羧基或羟基、羧基
B
银氨溶液
产生银镜
含有醛基
C
碳酸氢钠溶液
产生气泡
含有羧基
D
溴水
溶液褪色
含有碳碳双键
试剂
钠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NaHCO3溶液
现象
放出气体
褪色
不反应
高考化学新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第十章 化学实验与化工流程练习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新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第十章 化学实验与化工流程练习题及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方法很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新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第十三章 有机化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解: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新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第十三章 有机化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解,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机物不属于酯类的是,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L-多巴是治疗帕金森氏症的药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新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及答案解: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新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及答案解,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