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3 角的度量角的分类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上册3 角的度量角的分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课题
角的分类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角的分类》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借助两把折扇的实物素材认识平角和周角,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探究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于常见的角的分类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教学目标
1.认识理解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概念形成过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通过对比感悟到各种角之间的关系,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了解生活中的角,感受角的无处不在,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培养数学兴趣。
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认识几种常见的角,并按一种合理的标准对角进行分类。
难点
区别周角与射线、平角与直线。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导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链接
1.用量角器量出下面角的度数。
2.图形王国的宴会。
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探究新知
探究点1 认识量角器及测量角的大小
1.教学角的计量单位。
师: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需要用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角的计量单位。
课件出示: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师:请大家慢慢地闭上眼睛,当眼前只留一条缝的时候,眼角大约就是1°。
设计意图 度量需要统一的标准,学生借助三角尺中的同一个角比较角的大小,渗透了度量时标准要统一,唤起了学生度量的经验。借助课件和想象认识1°的角,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角的单位及符号,使抽象的1°的角在头脑中形成初步的表象,又有助于学生了解量角器的构造原理,为认识量角器作准备。
2.认识量角器。
师: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请同学们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
小组交流发现。
全班交流。
预设:学生会发现:量角器是半圆形的,平均分成了180 份,有一个中心,两圈刻度,分别从0°到180°,每两个数字之间相差10,有两条0°刻度线等。
师小结:量角器上的这样两条线,它们都从中心开始,且都指着0,我们把它们叫0°刻度线。习惯上,我们把里面这一圈0 到180 的数,叫作内圈刻度;外圈0到180的数,叫作外圈刻度。
师:将量角器这个半圆形平均分成了180份,这每1份的大小就是1°的角。
仔细观察,1°的角的顶点在什么位置?量角器上有多少个1°的角?让学生从0°到180°分别读出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
探究点2 尝试量角
1.师:(出示∠1)以1°为标准,猜一猜,这个角是多少度?
学生猜。
师:这个角到底是多少度呢?得请我们今天的新朋友——量角器来帮忙。下面请同学们尝试测量∠1的度数。把量角的方法讲给同桌听。比一比,谁说得更完整。
学生尝试量角,并互相交流。
全班交流。
预设: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把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正确读出读数;但也有少部分学生会操作不当或者不知道读哪个度数。
教师根据交流情况,适时地规范学生的操作,并共同梳理概括量角的方法。
第一步: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点点重合)。
第二步:把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线边重合)。
第三步: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读准刻度)。
教师选取关键点适时板书。
2.师:接下来,量一量∠2的度数。
学生测量。
全班交流。
师:∠2是多少度?(75°)我看到角的另一边也指着105°,为什么不读呢?
量角器上有两个0,应从哪边的0开始数?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在读度数的时候,要正确区分量角器上的两圈刻度,且一定要从0开始数,这样才会又准又快。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指一指”等多种活动,动眼、动手、动口、动脑,既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又为量角打下良好的基础,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通过操作、交流、辨析,使学生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进一步深化对量角方法的理解。同时,本环节还注重了量角步骤的归纳与提炼,培养了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课堂检测
1.教材第43页“做一做”第1题.
2.把下面各角的度数按要求填在圈内。
3.对的打“√”,错的打“×”。
(1)大于90°的角是钝角。 ( )
(2)平角是一条直线。 ( )
(3)周角只有一条边。 ( )
(4)小于90°的角是锐角。 ( )
4.拓展练习.
在练习阶段,通过有层次的练习,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总结评价
1.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 课堂知识点总结:
3. 自我课堂评价。
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本课所学内容,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板书设计
1. 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
2.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作平角,1平角=180°。
3.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作周角,1周角=360°。
4. 1周角=2平角=4直角。
课后作业
1. 补充《导学案》中未完成部分。
2. 完成《分层作业》中对应练习。
课后反思
亮点:本节课创设生活情境,引出课题。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相互结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不足之处:在讲解算理时,学生说的少一些,不能让所有学生真正理解算理。
课堂教学建议:在教学时,要让更多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路和对算理的理解,从而在让所有学生完成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再计算,也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复习,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优秀教学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