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美术第四课 雕与刻的乐趣 课件 课件 10 次下载
- 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五课 浮雕 课件 课件 8 次下载
- 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七课 工笔花卉 课件 课件 8 次下载
- 人教版小学美术第八课 我设计的服装 课件 课件 7 次下载
- 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九课 图文并茂 课件 课件 9 次下载
小学人教版第6课 扇面画获奖课件ppt
展开炎炎夏日,人们会开空调、吹电扇降温,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古代的人是如何降温的?
扇子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在中国传统社会,扇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扇子起初是一种礼仪工具,是统治阶级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与特权而使用的。当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取凉。
欣赏这些扇子,观察一下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团扇因形状团圆如月暗合中国人合欢吉祥之意,又名"合欢扇"。
折扇一名"折叠扇",又名"聚头扇"。折扇收则折叠,用则撒开,故又称"撒扇"。折扇产生时间虽较迟,其重要性却极大。它携带方便,出入怀袖,扇面书画、扇骨雕琢,是文人雅士的宠物,所以又有"怀袖雅物"的别号。
扇子有许多分类,我们今天主要学习团扇和折扇两种。
同学们发现了吗?这些扇子的共同点是:
古代文人画家经常在扇子上画画、写字,既起到装饰作用,又能抒发自己的情怀。扇子虽然不能像空调那样快速制冷,但是它美观,而且方便携带。
山水寄情——画家王宁扇面艺术鉴赏“让艺术走近大众,走进寻常百姓家”扇面虽小,却不失风趣。扇面山水画作为扇面画的一类题材,古往今来,骚人墨客都喜欢在各种“扇子”上舞文弄墨,咫尺纵横,使“扇面”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自古至今存续不息,并逐渐成为中国绘画中一个专门的艺术品类而大放异彩。
这幅王宁的《春风浩荡满目绿》景色恬静怡人,画面中山川险峻,江水淡淡,小桥流水,溪水潺潺,凉亭怡然自得。微风徐徐,一派郁郁葱葱,山水环绕的景色映入眼帘,令人不禁陶醉其中,留恋往返
红花绿叶有意,禽鸟草虫含情,花鸟画在尺幅墨色之间曲尽生命之美。观赏之余,令人市井之心稍去,田园之意渐萌。明清时期,花鸟画突破了宋代院体的写生模式,水墨写意、没骨花卉等技法的创新,给这一方天地带来了新的动感与活力。
在文人画的美学思想中,图写人物当以精神气质为首,外形的真实与否反在其次。明清以来,人物、肖像在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纷纷突破前人成规,从民间绘画和西洋绘画中汲取营养,形成了新的艺术潮流。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 沙馥 儿童捉柳花图扇面
文人墨客以吟诗作赋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书法不仅是其载体,也是艺术化了的诗章。勾、提、点、捺,飞白、顿挫之间写出了形意之美,也张扬了书写者的个性与激情。馆阁体代表着庄重与规范,行、草书体现了唯美与自由,碑学隶法与金石篆体的流行则意味着寻求突破的探索与尝试。
近代 马一浮 草书扇面
扇面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品。在宋、元时代,团扇画广为流行。明代以后,折扇画渐执牛耳。扇面画中不乏超绝脱俗的传世佳作。历代书画家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或为他人收藏或赠友人以诗留念。
你是否也想像古人一样,拥有自己画的扇子呢?
1.小组合作设定一个主题表现2.扇面构图均衡美观3.主体突出,有创意
1、选材;2、设计并制作扇面;3、扇面图案选择与设计;4、图案布局;5、题字盖章。
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6课 扇面画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a href="/ms/tb_c11719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6课 扇面画授课课件ppt</a>,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新课探究,扇子的特点,扇子的功能,扇子的分类,扇面画的历史,花鸟扇面,山水扇面,人物扇面,书法扇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6课 扇面画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6课 扇面画完美版课件ppt
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6课 扇面画优质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6课 扇面画优质课课件ppt,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