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011737/0-17004015421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011737/0-17004015422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011737/0-170040154225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
A.2种B.3种C.4种D.5种
2.(1分)在研究蚕蛹如何蜕变成蛾时,采用的生物学方法应该是( )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模拟法
3.(1分)绿色植物能够涵养水分、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说明了( )
A.环境对植物的影响B.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C.环境与生物无关D.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4.(1分)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5.(1分)有种绿色植物叫跳舞草,当气温达25℃以上并在70分贝声音刺激下,叶片受声波刺激时会随之连续不断地上下摆动,又似舞台上轻舒玉臂的少女,因此而得名。这种现象是( )
A.生长发育
B.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新陈代谢
D.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6.(1分)在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蚂蚁是怎样寻找到食物的?”这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一个步骤( )
A.提出问题
B.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C.作出假设
D.分析实验现象
7.(1分)下列所述不属于生物学研究范围的是( )
A.小明仔细观察四只猫仔,寻找它们之间的不同点
B.小华解剖玉米种子,用放大镜观察胚的结构
C.小丽记录池塘周围生长的植物种类,并讲给同学们听
D.小忠和小超一起拆卸机器人,研究机器人的构造
8.(1分)正确、规范地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是初中生必备的实验技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光时应选用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光线明亮时,应选择③的凹面镜对光
C.物像模糊时,应调节⑤使物像更清晰
D.用显微镜观察“上”,看到的物像是“下”
9.(1分)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下列有关实验的步骤中操作正确的一项是( )
A.AB.BC.CD.D
10.(1分)“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诗中“黄鹂”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11.(1分)在细胞分化过程中,一般不会发生差异性变化的是( )
A.细胞形态B.细胞数量C.细胞结构D.细胞功能
12.(1分)袁隆平院士带领团队研发的海水稻,是专门生长在盐碱地的品种,耐盐度可达到6%~7%。海水稻根部细胞中控制无机盐进出的结构是( )
A.细胞核B.细胞质C.细胞膜D.细胞壁
13.(1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味美,感觉到甜甜酸酸的物质主要存在于( )
A.细胞核B.液泡C.线粒体D.细胞质
14.(1分)为研制人造皮肤,我国科学家选取新生小鼠少量皮肤进行培养。这些细胞经分裂产生了足量的新细胞。正常情况下新细胞与原细胞相比,染色体数目( )
A.增加一倍B.减少一半C.维持不变D.无法确定
15.(1分)珙桐是我国特有植物,因花苞形似家鸽,又名“鸽子树”( )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
B.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C.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D.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
16.(1分)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用以保持细胞正常形态的液体、染色时用的液体分别是( )
A.温开水、稀碘液、生理盐水
B.生理盐水、温开水、稀碘液
C.稀碘液、温开水、生理盐水
D.温开水、生理盐水、稀碘液
17.(1分)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2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草履虫吞食细菌的结构是( )
A.口沟B.表膜C.食物泡D.伸缩泡
18.(1分)雪兔子尽管名字中有兔子,但却是一种植物(如图)。下列关于雪兔子和兔子的说法( )
A.这两种生物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兔子比雪兔子少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C.构成雪兔子叶表皮和兔子皮肤表皮的组织相同
D.两种生物细胞内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
19.(1分)在适宜的条件下,下列种子不可能萌发的是( )
A.籽粒干瘪的花生种子B.切去胚的小麦种子
C.子叶损伤的菜豆种子D.胚乳损伤的玉米种子
20.(1分)为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实验小组将150粒大豆种子随机均分为3组进行实验(除探究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均相同且适宜),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组和乙组形成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水
B.乙组和丙组形成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光
C.大豆种子开始萌发时,营养物质来自于胚乳
D.此实验说明大豆种子萌发与空气无关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21.(6分)洋葱是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材料。它的叶分为管状叶和鳞片叶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富含营养物质。为研究生物细胞的结构特点,亮亮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洋葱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若想让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该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
A.目镜5×,物镜40×
B.目镜5×,物镜10×
(2)甲图,亮亮同学按正确的步骤取镜、安放、对光,观察到了洋葱管状叶内表皮细胞,结果视野太暗看不清物像。要想让同桌看清物像,此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转动甲图中的 (请填数字序和结构名称)。
(3)乙图是亮亮同学在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后绘制的细胞结构模式图,该图中存在诸多错误,请你指正:多画了 (结构名称);少画了 (结构名称)。
(4)用显微镜观察管状叶的下表皮时若要使视野丙变为视野丁,请选择出正确操作步骤 (填序号)。
①向上移动玻片
②向下移动玻片
③转动转换器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粗准焦螺旋
(5)如图戊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④③②①
B.③④②①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22.(6分)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3D生物打印技术,首次成功用人体细胞制造出3D打印心脏。这颗3D打印人工心脏大约两厘米长,不仅有心脏细胞,甚至能像真实的心脏一样跳动(图一)。这一医学突破或将为千万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福音。
(1)人体的心脏主要由 组织构成,可用图二中的 (填“a”或“b”)表示。心脏的表层有上皮组织,心脏壁中分布有神经组织等,由此可知 。
(2)3D打印心脏的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来自人体细胞培养出来的多功能干细胞。图二中,在① 的过程中,细胞核中的 先复制再平均分配。产生的新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均相同。再经过② ,形成心肌细胞。
23.(5分)如图,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某同学想探究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1)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草履虫通过[⑤] 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2)甲图中草履虫的运动方向是 。(填“向左”或“向右”)。
(3)盖上盖玻片后,在 (填“低倍镜”“高倍镜”)下找到并观察草履虫的形态。与植物细胞结构相比,草履虫没有 (任填一个)等结构。
(4)该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表,下列对该实验的合理改进建议为 。
①统一用稻草浸出液
②营养液温度统一为25℃
③草履虫数量改为20只
④需放置在自然光照相同的地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4.(6分)如图为大豆种子的结构及萌发过程图,据图回答。
(1)甲图中的5是 ,对幼嫩的胚起 作用。
(2)种子萌发时,甲图中的 (填结构名称)最先突破5;甲图中的2是 ,将来发育成乙图中的 (填字母)。
(3)豆腐脑爽滑可口,其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甲图中的 (填序号)。
25.(7分)设计实验修正液是同学们常用的一种文具,打开盖后,有刺激性的气味。我们不禁要问:修正液对人体有伤害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实验材料:修正液,小白鼠6只,老鼠的食物——米饭,可关小白鼠的笼子。)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 。
(3)该实验的变量是: 。
(4)设计方案:①取相同量两份的米饭,其中一份拌有修正液的米饭(甲组),另一份没 有拌修正液的米饭(乙组),把笼子放在同一环境中。
②将6只小白鼠分成两组,每组3只,分别放入以上的两个笼子中。
③观察6只老鼠进食的情况;如果不吃,可以强行将食物喂给小白鼠。
出现的现象:吃了拌修正液的食物的小白鼠出现类似中毒的症状,而吃没有拌修正液的食物的小白鼠正常。
(5)结论是: 。
(6)实验中用6只老鼠成两组而不是用2只分成两组,这样做的目的是 。
(7)实验中设置甲乙两组的目的是 ,对照组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选出各题中唯一正确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1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
A.2种B.3种C.4种D.5种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秋思》中的老树、昏鸦、断肠人具有生物的特征,故诗句中共有4种生物;
而枯藤、小桥、人家、西风,不属于生物。
故选:C。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
2.(1分)在研究蚕蛹如何蜕变成蛾时,采用的生物学方法应该是( )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模拟法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是采用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
【解答】解:A、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并且详细、客观地做好观察记录。
B、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人口普查也是调查,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该方法不符合题意。
C、实验法是对发生行为的动物或接受行为的动物,然后进一步分析刺激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
D、模拟法是指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
故选:A。
【点评】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
3.(1分)绿色植物能够涵养水分、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说明了( )
A.环境对植物的影响B.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C.环境与生物无关D.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生物在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的同时,能不断地影响环境并改变环境。
【解答】解:绿色植物能防风固沙,制止水土流失,它用树身树冠挡住去路;树叶上面的绒毛,对尘粒有很强的吸附和过滤作用、净化空气,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4.(1分)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A、“落红不是无情物,意思是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归还土壤,A不符合题意;
B、“离离原上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B不符合题意;
C、“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的蜻蜓在湖面上缓缓飞舞、蜻蜓在产卵,C不符合题意;
D、“床前明月光,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不是生命现象。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生物特征的知识。
5.(1分)有种绿色植物叫跳舞草,当气温达25℃以上并在70分贝声音刺激下,叶片受声波刺激时会随之连续不断地上下摆动,又似舞台上轻舒玉臂的少女,因此而得名。这种现象是( )
A.生长发育
B.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新陈代谢
D.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跳舞草在气温达25℃以上并在7(0分)贝声音刺激下,叶片受声波刺激时会随之连续不断地上下摆动。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1分)在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蚂蚁是怎样寻找到食物的?”这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一个步骤( )
A.提出问题
B.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C.作出假设
D.分析实验现象
【分析】实验的方法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
【解答】解:题干中科学家提出:“蚂蚁是怎样寻找到食物的?”属于提出问题。
故选:A。
【点评】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
7.(1分)下列所述不属于生物学研究范围的是( )
A.小明仔细观察四只猫仔,寻找它们之间的不同点
B.小华解剖玉米种子,用放大镜观察胚的结构
C.小丽记录池塘周围生长的植物种类,并讲给同学们听
D.小忠和小超一起拆卸机器人,研究机器人的构造
【分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即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研究对象是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
【解答】解: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植物、细菌、病毒,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都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寻找它们之间的不同点,用放大镜观察胚的结构,并讲给同学们听等,研究机器人的构造不属于生物学的研究范围。
故选:D。
【点评】掌握生物学的概念是关键。
8.(1分)正确、规范地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是初中生必备的实验技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光时应选用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光线明亮时,应选择③的凹面镜对光
C.物像模糊时,应调节⑤使物像更清晰
D.用显微镜观察“上”,看到的物像是“下”
【分析】图中①目镜、②物镜、③反光镜、④粗准焦螺旋、⑤细准焦螺旋
【解答】解:A.对光步骤:①转动转换器。注意。②再转动遮光器。左眼注视目镜内,便于以后观察画图,看到明亮视野。
B.反光镜有两个面,凹面镜能够聚光,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B错误。
C.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应调节⑤使物像更清晰。
D.显微镜成的物像是倒像,看到的应该是,D错误。
故选:C。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9.(1分)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下列有关实验的步骤中操作正确的一项是( )
A.AB.BC.CD.D
【分析】在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溶解的氧气多,下层溶解的氧气少,草履虫的呼吸需要氧气,故草履虫大都聚集在表层。所以,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取草履虫样本的最好部位是表层。原因是:表层含氧多,草履虫数量多。
【解答】解:A.显微镜的目镜镜头要用擦镜纸擦拭。
B.在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溶解的氧气多,草履虫的呼吸需要氧气。所以,B正确。
C.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为了维持细胞的形态。
D.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然后缓缓放下,D错误。
故选:B。
【点评】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和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标本的制作方法是答题关键。
10.(1分)“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诗中“黄鹂”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分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①细胞: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
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解答】解:细胞是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动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因此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黄鹂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解题的关键。
11.(1分)在细胞分化过程中,一般不会发生差异性变化的是( )
A.细胞形态B.细胞数量C.细胞结构D.细胞功能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细胞分化如图:
【解答】解:在正常的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其形态、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细胞的数量不变。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理解,对细胞分化的概念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题,难度较低。
12.(1分)袁隆平院士带领团队研发的海水稻,是专门生长在盐碱地的品种,耐盐度可达到6%~7%。海水稻根部细胞中控制无机盐进出的结构是( )
A.细胞核B.细胞质C.细胞膜D.细胞壁
【分析】此题考查细胞膜作用,细胞膜具有保护,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作用,解答即可。
【解答】解:A、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质能不断的流动,B不符合题意;
C、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对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C符合题意;
D、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并具有保护作用.
13.(1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味美,感觉到甜甜酸酸的物质主要存在于( )
A.细胞核B.液泡C.线粒体D.细胞质
【分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还有叶绿体。
【解答】解:A、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库,A不符合题意;
B、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无机盐。所以,感觉到甜甜酸酸的物质主要存在于液泡中;
C、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作用的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C不符合题意;
D、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是流动着的,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故选: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4.(1分)为研制人造皮肤,我国科学家选取新生小鼠少量皮肤进行培养。这些细胞经分裂产生了足量的新细胞。正常情况下新细胞与原细胞相比,染色体数目( )
A.增加一倍B.减少一半C.维持不变D.无法确定
【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
(2)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如图:
从图中看出新形成的细胞和原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解答】解: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时,随着分裂的进行,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形成的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染色体数目是一样的。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染色体数目不变。
15.(1分)珙桐是我国特有植物,因花苞形似家鸽,又名“鸽子树”( )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
B.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C.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D.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
【分析】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解答】解:鸽子树是植物,家鸽是动物、细胞质。
故选:C。
【点评】熟记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16.(1分)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用以保持细胞正常形态的液体、染色时用的液体分别是( )
A.温开水、稀碘液、生理盐水
B.生理盐水、温开水、稀碘液
C.稀碘液、温开水、生理盐水
D.温开水、生理盐水、稀碘液
【分析】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步骤:
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取材:用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请漱口),并将之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
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
6.吸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解答】解: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放在实验台上备用,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原有形状,以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取得口腔上皮细胞;盖上盖玻片,让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避免出现气泡,把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用于漱口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温开水、碘液。
故选:D。
【点评】掌握动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要求。
17.(1分)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2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草履虫吞食细菌的结构是( )
A.口沟B.表膜C.食物泡D.伸缩泡
【分析】草履虫是原生动物,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体长只有180﹣280微米,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
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解答】解:A、口沟搅动食物碎屑使碎屑进入口沟并形成食物泡;
B、表膜是草履虫体表面一层很薄的原生质膜,错误;
C、食物泡随着细胞质流动,所以一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够吞食43000个细菌;
D、伸缩炮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排出体外,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18.(1分)雪兔子尽管名字中有兔子,但却是一种植物(如图)。下列关于雪兔子和兔子的说法( )
A.这两种生物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兔子比雪兔子少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C.构成雪兔子叶表皮和兔子皮肤表皮的组织相同
D.两种生物细胞内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
【分析】1、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兔子的结构层次和人体相似,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3、动物和植物细胞内都具有线粒体,它是呼吸作用的场所。
【解答】解:A.兔子和雪兔子是由多细胞构成的,所以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兔子是动物,动物比植物多系统这一层次。
C.构成雪兔子叶表皮的组织是保护组织,二者并不相同。
D.植物体某些部位的细胞中存在叶绿体,两种生物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与植物结构层次的区别。
19.(1分)在适宜的条件下,下列种子不可能萌发的是( )
A.籽粒干瘪的花生种子B.切去胚的小麦种子
C.子叶损伤的菜豆种子D.胚乳损伤的玉米种子
【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解答】解:ACD、籽粒干瘪的花生种子、胚乳损伤的玉米种子,只是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少了些;
B、切去胚的小麦种子,因此一定不能萌发。
因此种子不可能萌发的是切去胚的小麦种子。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
20.(1分)为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实验小组将150粒大豆种子随机均分为3组进行实验(除探究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均相同且适宜),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组和乙组形成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水
B.乙组和丙组形成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光
C.大豆种子开始萌发时,营养物质来自于胚乳
D.此实验说明大豆种子萌发与空气无关
【分析】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解答】解:A、甲乙对照,甲组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水。
B、乙丙对照,乙丙两组都萌发,说明种子萌发不需要光。
C、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因此,营养物质来自于子叶。
D、如果要探究种子的萌发与空气有关、有光和乙组形成对照,此实验不能说明大豆种子萌发与空气无关。
故选:A。
【点评】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及如何设置对照实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21.(6分)洋葱是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材料。它的叶分为管状叶和鳞片叶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富含营养物质。为研究生物细胞的结构特点,亮亮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洋葱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若想让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该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B 。
A.目镜5×,物镜40×
B.目镜5×,物镜10×
(2)甲图,亮亮同学按正确的步骤取镜、安放、对光,观察到了洋葱管状叶内表皮细胞,结果视野太暗看不清物像。要想让同桌看清物像,此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转动甲图中的 ④反光镜 (请填数字序和结构名称)。
(3)乙图是亮亮同学在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后绘制的细胞结构模式图,该图中存在诸多错误,请你指正:多画了 叶绿体 (结构名称);少画了 细胞壁 (结构名称)。
(4)用显微镜观察管状叶的下表皮时若要使视野丙变为视野丁,请选择出正确操作步骤 ②③④ (填序号)。
①向上移动玻片
②向下移动玻片
③转动转换器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粗准焦螺旋
(5)如图戊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
A.④③②①
B.③④②①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分析】题图中,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载物台,④反光镜,⑤液泡,⑥细胞核。
【解答】解:(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但数目越少,看到的细胞就越小,物镜40×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5×40=200倍,物镜10×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5×10=50倍,想让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B符合题意。
(2)当亮亮同学将显微镜推移到同桌面前时,光源位置发生改变,这也是同桌发现视野太暗的原因,只要转动乙图中显微镜的④反光镜。
(3)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是植物细胞,其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内含线粒体。内表皮细胞的细胞质中没有叶绿体。
(4)图丙细胞的位置是在图丙视野的下边,且图丁中的物像比图丙中的物像大,首先要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因此应该将图丙的玻片标本向下方移动;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即步骤③,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用物像更加清晰即步骤④。
(5)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③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①盖”,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染”,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故选A。
故答案为:(1)B;
(2)④反光镜;
(3)叶绿体;细胞壁;
(4)②③④;
(5)A。
【点评】明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6分)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3D生物打印技术,首次成功用人体细胞制造出3D打印心脏。这颗3D打印人工心脏大约两厘米长,不仅有心脏细胞,甚至能像真实的心脏一样跳动(图一)。这一医学突破或将为千万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福音。
(1)人体的心脏主要由 肌肉 组织构成,可用图二中的 b (填“a”或“b”)表示。心脏的表层有上皮组织,心脏壁中分布有神经组织等,由此可知 器官 。
(2)3D打印心脏的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来自人体细胞培养出来的多功能干细胞。图二中,在① 细胞分裂 的过程中,细胞核中的 染色体 先复制再平均分配。产生的新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均相同。再经过② 细胞分化 ,形成心肌细胞。
【分析】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各具有不同的功能。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图示①表示细胞的分裂,②表示细胞的分化,a表示上皮组织,b表示肌肉组织。
【解答】解:(1)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包括心肌、骨骼肌等、舒张功能,人体的心脏主要由心肌细胞构成如图,可以用图二中的b表示,心脏壁中分布有神经组织等,心脏属于人体结构层次中的器官。
(2)3D打印心脏的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来自于人体细胞培养出来的多能干细胞,如图二所示,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先复制再平均分配、形态和功能均相同。在正常的情况下,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结构,这就是细胞的分化。因此,产生形态。
故答案为:(1)肌肉;b;器官
(2)细胞分裂;染色体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干细胞的特点、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概念等知识。
23.(5分)如图,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某同学想探究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1)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草履虫通过[⑤] 表膜 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2)甲图中草履虫的运动方向是 向左 。(填“向左”或“向右”)。
(3)盖上盖玻片后,在 低倍镜 (填“低倍镜”“高倍镜”)下找到并观察草履虫的形态。与植物细胞结构相比,草履虫没有 叶绿体或细胞壁或液泡 (任填一个)等结构。
(4)该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表,下列对该实验的合理改进建议为 B 。
①统一用稻草浸出液
②营养液温度统一为25℃
③草履虫数量改为20只
④需放置在自然光照相同的地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分析】图中草履虫的结构有①胞肛,②大核,③纤毛,④伸缩泡,⑤表膜,⑥收集管,⑦食物泡,⑧口沟。
【解答】解:(1)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能完成所有生命活动,故草履虫通过⑤表膜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2)甲图中,载玻片右侧的培养液边缘放一小粒食盐,因此草履虫的运动方向是向左。
(3)草履虫能够通过纤毛在培养液中旋转前进,用低倍显微镜视野范围更大。草履虫是原生动物。
(4)①②对照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此对照试验的变量是营养液。因此应该除了甲组用稻草液,其它实验条件应相同,需放置在自然光照相同的地方,容易因为偶然因素影响实验结果。故合理的改进建议有②③④,B符合题意。
故选:B。
故答案为:(1)表膜
(2)向左
(3)低倍镜;叶绿体或细胞壁或液泡(任填一个)
(4)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24.(6分)如图为大豆种子的结构及萌发过程图,据图回答。
(1)甲图中的5是 种皮 ,对幼嫩的胚起 保护 作用。
(2)种子萌发时,甲图中的 胚根 (填结构名称)最先突破5;甲图中的2是 胚芽 ,将来发育成乙图中的 A (填字母)。
(3)豆腐脑爽滑可口,其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甲图中的 4 (填序号)。
【分析】甲图中1胚轴、2胚芽、3胚根、4子叶、5种皮;图乙中A茎和叶、B连接根和茎的部位、C根、D子叶、E子叶。
【解答】解:(1)种皮位于种子的表面,对胚具有保护作用,甲图中的5是种皮。
(2)种子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种子萌发时,发育成新植物体的C根,将来发育成乙图中的A茎和叶。
(3)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子叶中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其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甲图中的4子叶。
故答案为:(1)种皮;保护。
(2)胚根;胚芽;A。
(3)4。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种子的结构与种子萌发过程。
25.(7分)设计实验修正液是同学们常用的一种文具,打开盖后,有刺激性的气味。我们不禁要问:修正液对人体有伤害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实验材料:修正液,小白鼠6只,老鼠的食物——米饭,可关小白鼠的笼子。)
(1)提出问题: 修正液对人体有伤害吗 。
(2)作出假设: 修正液对人体有伤害(修正液对人体无伤害) 。
(3)该实验的变量是: 修正液的有无 。
(4)设计方案:①取相同量两份的米饭,其中一份拌有修正液的米饭(甲组),另一份没 有拌修正液的米饭(乙组),把笼子放在同一环境中。
②将6只小白鼠分成两组,每组3只,分别放入以上的两个笼子中。
③观察6只老鼠进食的情况;如果不吃,可以强行将食物喂给小白鼠。
出现的现象:吃了拌修正液的食物的小白鼠出现类似中毒的症状,而吃没有拌修正液的食物的小白鼠正常。
(5)结论是: 修正液对人体有伤害 。
(6)实验中用6只老鼠成两组而不是用2只分成两组,这样做的目的是 为了避免偶然性 。
(7)实验中设置甲乙两组的目的是 设置对照实验 ,对照组是 乙组 。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即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表达和交流;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进行。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提出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本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修正液对人体是否有伤害,因此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修正液会对动物(或小白鼠)有伤害吗?
(2)假设不能随便作出,应有一定的依据,本探究可作出下列假设:修正液会对动物有伤害。
(3)给A号的小白鼠每天适时地喂3次不加任何东西的米饭,同时给B号的小白鼠喂3次拌有修正液的米饭,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修正液。
(5)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修正液对动物有伤害。
(6)实验时,为了排除偶然性因素的影响,所用的小鼠数量不能太少,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
(7)设计方案:将六只小白鼠平均分成甲、乙两组;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修正液,是实验组,为对照组。
故答案为:(1)修正液对人体有伤害吗?
(2)修正液对人体有伤害(修正液对人体无伤害)。
(3)修正液的有无。
(5)修正液对人体有害。
(6)减少实验的误差(合理即可)。
(7)形成对照;乙。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对照实验的特点。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步骤
A
练习使用显微镜
用洁净的纱布擦拭目镜镜头
B
观察草履虫
在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
C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D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迅速盖在水滴上
组别
营养液种类
营养液量
营养液温度
草履虫数量
甲组
稻草浸出液
500mL
25℃
2只
乙组
牛奶稀释液
500mL
10℃
2只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步骤
A
练习使用显微镜
用洁净的纱布擦拭目镜镜头
B
观察草履虫
在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
C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D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迅速盖在水滴上
细胞类型
相 同 点
不 同 点
植物细胞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动物细胞
无: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组别
营养液种类
营养液量
营养液温度
草履虫数量
甲组
稻草浸出液
500mL
25℃
2只
乙组
牛奶稀释液
500mL
10℃
2只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6,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野餐是一种流行的户外休闲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