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素养综合训练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13946/0-170046969391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素养综合训练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13946/0-170046969395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素养综合训练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13946/0-170046969398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素养综合训练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13946/0-1700469694009/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素养综合训练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13946/0-1700469694038/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素养综合训练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13946/0-1700469694057/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素养综合训练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13946/0-170046969410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素养综合训练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13946/0-1700469694119/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还剩3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3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分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分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分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2节国家战略与政策分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3节国际合作分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素养综合训练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素养综合训练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共40页。
第三章 素养综合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一、单项选择题[2023·浙江台州期末]环境对污染物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然而,随着生产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环境自净能力的理解,正确的是( )A.环境的自净能力就是环境对人类破坏活动的抗御能力,人类的破坏力越大,环境的自净能力就越强B.由于环境具有自净能力,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现象C.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当人类向环境中过量排放污染物及有害物质时,环境会永久性地丧失自净能力而出现环境污染现象D.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当其对废弃物的容纳和消除能力小于排放量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1819D2.下列有关水体自净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相同的B.水体的自净能力主要是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实现的C.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D.水体的自净能力可随污染物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加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 第1题,环境具有自净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并不是人类的破坏力越大,环境的自净能力就越强,A错误;若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则会产生环境污染现象,B错误;如果污染物大量排入天然水体中,并超过其自净能力,就会出现环境问题,但不会永久性地丧失自净能力,C错误;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当其对废弃物的容纳和消除能力小于排放量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D正确。故选D。第2题,不同水体由于流速、循环周期等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A错误;水体的自净能力主要是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实现的,B正确;就水体的自净能力来说,一般是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C错误;如果人类向水体中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便会产生水体污染,引起水体自净能力的减弱,D错误。故选B。[2023·山东德州期末]每年秋季,生活在落基山脉东部的帝王蝶成群结队从美国北部、加拿大南部启程,飞往数千千米外的墨西哥山林越冬。次年2、3月,帝王蝶又一路北上,重回故土。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是回程第一站,在这里产下第一代子女。随后,第一代帝王蝶将在5月到6月继续北上至美国北部和加拿大南部,产下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帝王蝶。8月末,新生的帝王蝶会重新回到墨西哥中部的越冬地。下表为2004—2018年影响帝王蝶种群规模因素权重表,下图为1994—2018年越冬地帝王蝶种群数量变化图。据此完成3~5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3.1994—2018年,越冬地帝王蝶种群数量( )A.20世纪末缓慢增长B.500万以下的年份占比>60%C.21世纪初迅速下降D.1 000万以上的年份占比<2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D4.关于帝王蝶种群规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规模与夏季规模呈负相关B.气候变化是种群变化的重要因素C.草甘膦是种群锐减的首要因素D.迁徙中的死亡是种群萎缩的主因5.符合帝王蝶天性的保护性措施有( )①控制草甘膦使用量 ②建立自然保护区,引导就地生存 ③减少碳排放 ④加大科技投入,实施人工繁殖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②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B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1994—2000年,越冬地帝王蝶种群数量并非缓慢增长,故A错误;1994—2018年,越冬地帝王蝶种群数量在500万以下的年份较少,500万以上的年份较多,故B错误;2000—2006年越冬地帝王蝶种群数量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故C错误;1994—2018年,越冬地帝王蝶种群数量在1 000万以上的只有三个年份,因此占比低于20%,故D正确。第4题,阅读材料,表中显示影响帝王蝶冬季种群规模因素权重中,夏季种群峰值规模占比高达92%,因此冬季规模和夏季规模呈正相关,故A错误;影响夏季帝王蝶种群规模因素中,春夏季的气温和降水占比较高,且夏季种群峰值影响冬季种群规模,因此气候的变化是帝王蝶种群变化的重要因素,故B正确;表中显示草甘膦使用状况仅占10%,因此不是首要因素,故C错误;材料并未显示迁徙途中帝王蝶的死亡数量及其对种群规模的影响,故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第5题,根据题意,要保护帝王蝶,应当控制草甘膦的使用,减少对帝王蝶的伤害,故①正确;帝王蝶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迁徙,建立自然保护区,帝王蝶也不能就地生存,需要随时间的变化迁徙,故②错误;影响帝王蝶种群规模因素中,气温比例较大,因此减少碳排放,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全球变暖很有必要,故③正确;加大科技的投入,人工繁殖帝王蝶,将大大增加种群数量,破坏生态平衡,故④错误。综合上述分析,①③组合正确,故本题选B。[2023·江苏盐城期末]珊瑚礁沙洲是珊瑚岛的前一地貌类型,我国南海西沙群岛北沙洲属珊瑚礁沙洲。该沙洲形态多变,岸滩沉积物类型主要是海滩岩和砂,岸滩沉积物类型和岛上有无植被覆盖对沙洲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图1示意北沙洲形态变化,图2示意岸滩沉积物类型分布。据此完成6~7题。图1 图2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6.北沙洲形态多变的主要原因是( )A.海滩岩礁广布 B.风浪影响C.面积较小 D.远离大陆7.利于沙洲稳定发育成珊瑚岛的有效措施是( )A.做好监测 B.加强管理C.建设海堤 D.植树造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B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 第6题,北沙洲以砂质海岸为主,海滩岩礁少,A错误;该沙洲位于我国南海海域,受季风影响,风大浪高,风浪对沙洲的侵蚀和淤积作用显著,影响沙洲形态变化,B正确;沙洲形态变化与侵蚀、淤积的动力有关,与沙洲面积大小、距大陆远近关系不大,C、D错误。第7题,做好监测可以关注沙洲变化,但不能使沙洲稳定,A错误;此处人迹罕至,人类的破坏作用小,加强管理不是有效措施,B错误;建设海堤成本巨大,还会破坏沙洲生态,C错误;北沙洲受风浪影响形态多变,岸滩沉积物类型和岛上有无植被覆盖对沙洲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植树造林,D正确。[2023·江苏苏州期末]自然保护区指对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保护对象所在的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可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分区(如下图)。据此完成8~10题。8.以下不属于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的是( )A.自然生态系统B.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C.生态农业观光园D.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C9.在缓冲区( )A.可进行科研试验、教学参观B.严格禁止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C.可进行旅游和物种驯化繁殖D.严格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10.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有( )①遏制生态恶化 ②维持自然环境稳定 ③提供污染监测和科研基地 ④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B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 第8题,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人为制造的旅游地,不属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故选C。第9题,在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中,核心区,严格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特殊的科学研究和环境监测活动);缓冲区,严格禁止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实验区,可进行科研试验、教学参观、旅游、物种驯化繁殖等活动。故选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第10题,自然保护区具有维持水循环、净化水质、调节气候、降解污染、蓄洪防旱、防风固沙、固定二氧化碳等重要调节功能,在遏制生态恶化、维持自然环境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①②正确;自然保护区为生物、生态、农林等学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监测和科学研究基地,不能提供污染监测基地,③错误;自然保护区能够有效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④正确。故选B。[2023·河南南阳高二统考期末]国际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量归属问题是国际气候谈判的核心议题之一。下图为某年部分国家进出口含铁商品中隐含的碳排放量的统计图。据此完成11~12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1.上图表明( )A.墨西哥进口含铁商品中隐含的碳排放量小于出口B.德国进出口含铁商品中隐含的碳排放量大致相等C.韩国进口含铁商品中隐含的碳排放量大于出口D.部分国家通过含铁商品贸易向中国转移了碳排放12.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的是( )A.缩减钢铁行业就业人员B.压减淘汰落后钢铁产能C.使用钢铁的替代产品D.减少进口含铁商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D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 第11题,从图中含铁商品中隐含的碳排放量进口和出口的数量对比来看,墨西哥进口含铁商品中隐含的碳排放量大于出口,A错;德国进口含铁商品中隐含的碳排放量小于出口,B错;韩国进口含铁商品中隐含的碳排放量小于出口,C错;国家之间通过含铁商品贸易转移碳排放量,中国是工业国,本国生产产品向世界销售,部分国家通过这种方式向中国转移了碳排放,D对。故选D。第12题,随着工业的自动化,钢铁行业就业人员会减少,和产生碳排放量不成直接的比例关系,A错;落后钢铁产能是钢铁行业产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淘汰落后布局先进可以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降低钢铁行业碳排放,B对;钢铁作为工业的主要原料,替代数量有限,短时间内不能明显减少和降低碳排放量,C错;进口含铁商品可减少本国碳排放量,减少进口会增加本国碳排放量,D错。故选B。[2023·河北唐山期末]根据四大经济区域的地理划分,核算各区县所在地区碳排放的占比以揭示区域差异(暂未包括西藏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结合2000—2017年中国人均碳排放量及区域碳排放总量变化趋势图,完成13~14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3.图示期间,中国人均碳排放量( )A.一直上升 B.先升后降C.波动上升 D.波动下降14.我国不同区域碳排放总量占比的变化及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下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B.中部地区上升—经济发展速度加快C.西部地区上升—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D.东部地区下降—重工业的衰落、生态环境修复、产业结构调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C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 第13题,由图可知,我国的人均碳排放量呈波动上升趋势,C正确。第14题,由图可知,西部地区碳排放总量占全国总量比例有上升趋势,原因是近年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投资增多,经济发展加快,C正确;东北地区的碳排放总量占比下降主要与产业转型升级有关,A错误;中部地区碳排放总量2006年以后总体稳定,B错误;东部地区重工业占比少,其碳排放总量占比下降与重工业的衰落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2023·广东湛江期末]碳中和是指一定时期内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技术抵消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或称为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以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科学家预测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30年达最大值,此后将会逐年下降。据此完成15~16题。15.我国下列区域中碳汇能力最强的是( )A.青藏高原 B.东南丘陵 C.河西走廊 D.山东半岛16.2030年之后,我国实现碳中和的主要措施是( )A.改善能源结构 B.增加能源利用量C.降低人均消费 D.控制人口增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B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 第15题,由材料可知,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森林植被少,碳汇能力弱,A错误;东南丘陵森林植被覆盖率高,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碳汇能力最强,B正确;河西走廊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碳汇能力弱,C错误;山东半岛分布着温带落叶阔叶林,碳汇能力较强,但冬季落叶,碳汇能力不如东南丘陵强,D错误。故选B。第16题,根据预测,2030年之后,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已较发达,可以通过改善能源结构来实现碳中和,A正确;增加能源利用量会增加碳排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B错误;降低人均消费不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C错误;2030年以后我国人口老龄化已较严重,人口增长相对缓慢,此时控制人口增长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D错误。故选A。二、综合题17.[2023·北京昌平高二统考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分为三大园区:长江源园区、黄河源园区和澜沧江园区,其中黄河源园区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是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也是黄河的发源地,这里有雄浑粗犷的高原原始地貌、高耸冷峻的冰川雪山、广袤无垠的高寒草甸草原,为众多高原特有物种提供了栖息地。通过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加大对生态保护的力度,维护水源涵养功能,保障生态安全,促进民生改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图1为黄河源园区示意图,图2为玛多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图1 图2 (1)说出玛多的气候特征。(2)简述黄河源园区建设的地理意义。(3)依据黄河源园区特色,为有效保护黄河源园区,设计一句简洁的宣传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答案 (1)全年气温较低,降水较少,且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2)可以积极保护生态平衡;有助于加强生物物种的研究和利用物种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在改善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等。(3)同饮黄河水,情系黄河源;做好园区水源涵养保护,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言之有理即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玛多最高温低于12 ℃,全年气温都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海拔较高;年降水量较少,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季节分配不均匀,主要原因是该地深居内陆,受海洋水汽影响较小。第(2)题,黄河源园区建设能够保留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能够保护区域的生态平衡;是各种生态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便于进行连续、系统的长期观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发挥生态效益;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且能够为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等。第(3)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例如:黄河为黄河流域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孕育了中华古文明,所以可以提出“同饮黄河水,情系黄河源”;黄河源是黄河的重要水源地,可以提出“做好园区水源涵养保护,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等。18.[2022·湖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条子泥湿地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盐城滨海湿地核心区,拥有面积广阔的潮间带滩涂,是众多候鸟迁徙途中的理想栖息地。每年春秋迁徙季,大量候鸟在此停歇。但由于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候鸟栖息地严重减少。为给候鸟就近找一块合适的歇脚地,当地将靠近海边原用于围垦养殖的720亩(1亩≈666.67平方米)鱼塘,经过生态修复和改造,变成了能够满足各种候鸟需求的高潮位栖息地。“720高地”建成后,来条子泥停留的鸟儿越来越多,候鸟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图1)。图2示意条子泥湿地位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图1 图2 (1)分析当地候鸟栖息地减少的原因。(2)说明“720高地”建设与维护的具体做法。(3)该地恢复鸟类栖息地的成功实践,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和湿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请你拟定一个经验总结提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答案 (1)海平面上升,涨潮时水位升高,淹没栖息地;植被减少,候鸟食物来源不足;农业围垦占用湿地,沿海地区的盐业、渔业、旅游业等行业发展导致栖息地受到破坏。(2)“720高地”的建设:对720亩鱼塘进行地形改造、湿地修复、环境整治,建成“720高地”。“720高地”的维护:加强生态修复,可以增加海洋生物资源、增加植被覆盖率;加强生态管理,可以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组织农业生产,养殖用水净化后确保达标排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3)对当地栖息地面积减少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栖息地面积减少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条子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为核心,保护滨海种质资源库和湿地生物的多样性,修复滨海生态湿地;通过观鸟、护鸟以及科普宣传,提高普通民众保护滨海湿地、重要水禽栖息地的生态意识,同时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持续维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候鸟栖息地减少,因此需要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角度分析作答。结合材料可知,建设“720高地”目的是将其改造为可以满足候鸟栖息所需的高潮位栖息地,说明原栖息地可能被淹没,因此可推测自然原因为海平面上升。人类活动方面可能是不合理的活动占用了候鸟栖息地,包括围垦、养殖等,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候鸟食物来源不足。第(2)题,“720高地”的改造建设是为了满足候鸟在高潮位时的栖息要求,结合材料中改造鱼塘为高地可知,需要改造地形、恢复生态、建设候鸟栖息地自然保护区,建成“720高地”。再通过生态修复和生态管理维持后续栖息地的生态稳定,加强生态修复,比如增加海洋生物资源汇入和植被覆盖率,加强生态管理,组织农业生产要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净化养殖用水,确保达标排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第(3)题,注意题目要求拟定经验总结提纲,按照提纲的结构,结合材料中栖息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再按照时间顺序,将具体做法进行总结和拓展,形成逻辑性强的提纲即可。19.[2022·山东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泥炭地约占全球陆地表面的3%,却储存了全球约1/3的土壤碳。泥炭地开发利用方式的不同会导致碳排放量的差异。下图示意泥炭地开发利用的两种生产模式(a和b)。(假定:a模式产出的“畜产品”恰好可满足该模式需求;b模式中的“畜产品”与a模式中的等量,但从非泥炭地牧场中获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计算两种生产模式碳排放量的差值(仅写出计算结果)。(2)我国三江平原某湿地保护区周边的大面积耕地曾经是泥炭沼泽,目前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结合图文资料,论述该地区在退耕还湿的过程中,借鉴香蒲生产模式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要求: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表述准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答案 (1)15.8(或-15.8)。(2)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通过其封存和储存碳的能力遏制气候变暖,维持湿地面积,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降低未来流行病发生的风险,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构建绿色价值链,提高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短期来看,退耕还湿减少了粮食种植面积,导致粮食产量减少;长期来看,通过退耕,改善了生态环境,保障了粮食种植的环境,提高农业生产力,确保粮食安全。(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表述准确,言之有理即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 第(1)题,根据题意,由图示信息可知,a牧场生产模式排放的温室气体为16.7+32.7+2.7=52.1,b香蒲生产模式排放的温室气体为23.8+7.9+11.1+2.6-9.1=36.3,两种生产模式碳排放量的差值为52.1-36.3=15.8。第(2)题,答题角度:从碳排放与环境安全、湿地与生态安全、湿地与水资源安全、耕地与粮食安全等方面作答。从其他方面作答,言之有理亦可。层次要求:能提取材料信息进行具体分析;能结合区域特征进行辩证分析;能对不利方面进行思考,提出应对措施。示例:通过上题的数据可知,香蒲生产模式能够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其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泥炭地来固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泥炭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土地资源,通过其封存和储存碳的能力遏制气候变暖,降低由全球变暖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国家安全威胁。同时泥炭地是湿地环境,退耕还湿可以扩大湿地面积,保护地球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减少环境变化带来的疾病传播风险,降低未来流行病发生的风险,保障国家安全。退耕还湿可以扩大湿地面积,可以调蓄、净化地表水,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在旱季又能提供水源,湿地对维持我国淡水储量和水质有重要贡献;香蒲生产模式在保护环境基础上,开发新资源,生产新材料,发展经济,促进湿地环境的经济可持续开发,构建绿色价值链,满足未来不断增长的资源需求。短期来看,三江平原是我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我国的粮仓,因此退耕还湿会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导致粮食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量减少,减弱国家粮食安全;但从长期来看,通过退耕还湿,转变发展模式,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生态环境基础,同时湿地环境可以稳定土地的肥力,维持农业的生产力,确保粮食品质和营养,整体环境改善有利于粮食产量的稳定,保障粮食安全。
第三章 素养综合训练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一、单项选择题[2023·浙江台州期末]环境对污染物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然而,随着生产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环境自净能力的理解,正确的是( )A.环境的自净能力就是环境对人类破坏活动的抗御能力,人类的破坏力越大,环境的自净能力就越强B.由于环境具有自净能力,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现象C.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当人类向环境中过量排放污染物及有害物质时,环境会永久性地丧失自净能力而出现环境污染现象D.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当其对废弃物的容纳和消除能力小于排放量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1819D2.下列有关水体自净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相同的B.水体的自净能力主要是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实现的C.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D.水体的自净能力可随污染物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加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 第1题,环境具有自净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并不是人类的破坏力越大,环境的自净能力就越强,A错误;若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则会产生环境污染现象,B错误;如果污染物大量排入天然水体中,并超过其自净能力,就会出现环境问题,但不会永久性地丧失自净能力,C错误;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当其对废弃物的容纳和消除能力小于排放量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D正确。故选D。第2题,不同水体由于流速、循环周期等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A错误;水体的自净能力主要是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实现的,B正确;就水体的自净能力来说,一般是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C错误;如果人类向水体中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便会产生水体污染,引起水体自净能力的减弱,D错误。故选B。[2023·山东德州期末]每年秋季,生活在落基山脉东部的帝王蝶成群结队从美国北部、加拿大南部启程,飞往数千千米外的墨西哥山林越冬。次年2、3月,帝王蝶又一路北上,重回故土。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是回程第一站,在这里产下第一代子女。随后,第一代帝王蝶将在5月到6月继续北上至美国北部和加拿大南部,产下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帝王蝶。8月末,新生的帝王蝶会重新回到墨西哥中部的越冬地。下表为2004—2018年影响帝王蝶种群规模因素权重表,下图为1994—2018年越冬地帝王蝶种群数量变化图。据此完成3~5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3.1994—2018年,越冬地帝王蝶种群数量( )A.20世纪末缓慢增长B.500万以下的年份占比>60%C.21世纪初迅速下降D.1 000万以上的年份占比<2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D4.关于帝王蝶种群规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规模与夏季规模呈负相关B.气候变化是种群变化的重要因素C.草甘膦是种群锐减的首要因素D.迁徙中的死亡是种群萎缩的主因5.符合帝王蝶天性的保护性措施有( )①控制草甘膦使用量 ②建立自然保护区,引导就地生存 ③减少碳排放 ④加大科技投入,实施人工繁殖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②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B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1994—2000年,越冬地帝王蝶种群数量并非缓慢增长,故A错误;1994—2018年,越冬地帝王蝶种群数量在500万以下的年份较少,500万以上的年份较多,故B错误;2000—2006年越冬地帝王蝶种群数量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故C错误;1994—2018年,越冬地帝王蝶种群数量在1 000万以上的只有三个年份,因此占比低于20%,故D正确。第4题,阅读材料,表中显示影响帝王蝶冬季种群规模因素权重中,夏季种群峰值规模占比高达92%,因此冬季规模和夏季规模呈正相关,故A错误;影响夏季帝王蝶种群规模因素中,春夏季的气温和降水占比较高,且夏季种群峰值影响冬季种群规模,因此气候的变化是帝王蝶种群变化的重要因素,故B正确;表中显示草甘膦使用状况仅占10%,因此不是首要因素,故C错误;材料并未显示迁徙途中帝王蝶的死亡数量及其对种群规模的影响,故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第5题,根据题意,要保护帝王蝶,应当控制草甘膦的使用,减少对帝王蝶的伤害,故①正确;帝王蝶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迁徙,建立自然保护区,帝王蝶也不能就地生存,需要随时间的变化迁徙,故②错误;影响帝王蝶种群规模因素中,气温比例较大,因此减少碳排放,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全球变暖很有必要,故③正确;加大科技的投入,人工繁殖帝王蝶,将大大增加种群数量,破坏生态平衡,故④错误。综合上述分析,①③组合正确,故本题选B。[2023·江苏盐城期末]珊瑚礁沙洲是珊瑚岛的前一地貌类型,我国南海西沙群岛北沙洲属珊瑚礁沙洲。该沙洲形态多变,岸滩沉积物类型主要是海滩岩和砂,岸滩沉积物类型和岛上有无植被覆盖对沙洲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图1示意北沙洲形态变化,图2示意岸滩沉积物类型分布。据此完成6~7题。图1 图2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6.北沙洲形态多变的主要原因是( )A.海滩岩礁广布 B.风浪影响C.面积较小 D.远离大陆7.利于沙洲稳定发育成珊瑚岛的有效措施是( )A.做好监测 B.加强管理C.建设海堤 D.植树造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B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 第6题,北沙洲以砂质海岸为主,海滩岩礁少,A错误;该沙洲位于我国南海海域,受季风影响,风大浪高,风浪对沙洲的侵蚀和淤积作用显著,影响沙洲形态变化,B正确;沙洲形态变化与侵蚀、淤积的动力有关,与沙洲面积大小、距大陆远近关系不大,C、D错误。第7题,做好监测可以关注沙洲变化,但不能使沙洲稳定,A错误;此处人迹罕至,人类的破坏作用小,加强管理不是有效措施,B错误;建设海堤成本巨大,还会破坏沙洲生态,C错误;北沙洲受风浪影响形态多变,岸滩沉积物类型和岛上有无植被覆盖对沙洲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植树造林,D正确。[2023·江苏苏州期末]自然保护区指对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保护对象所在的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可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分区(如下图)。据此完成8~10题。8.以下不属于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的是( )A.自然生态系统B.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C.生态农业观光园D.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C9.在缓冲区( )A.可进行科研试验、教学参观B.严格禁止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C.可进行旅游和物种驯化繁殖D.严格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10.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有( )①遏制生态恶化 ②维持自然环境稳定 ③提供污染监测和科研基地 ④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B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 第8题,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人为制造的旅游地,不属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故选C。第9题,在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中,核心区,严格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特殊的科学研究和环境监测活动);缓冲区,严格禁止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实验区,可进行科研试验、教学参观、旅游、物种驯化繁殖等活动。故选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第10题,自然保护区具有维持水循环、净化水质、调节气候、降解污染、蓄洪防旱、防风固沙、固定二氧化碳等重要调节功能,在遏制生态恶化、维持自然环境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①②正确;自然保护区为生物、生态、农林等学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监测和科学研究基地,不能提供污染监测基地,③错误;自然保护区能够有效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④正确。故选B。[2023·河南南阳高二统考期末]国际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量归属问题是国际气候谈判的核心议题之一。下图为某年部分国家进出口含铁商品中隐含的碳排放量的统计图。据此完成11~12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1.上图表明( )A.墨西哥进口含铁商品中隐含的碳排放量小于出口B.德国进出口含铁商品中隐含的碳排放量大致相等C.韩国进口含铁商品中隐含的碳排放量大于出口D.部分国家通过含铁商品贸易向中国转移了碳排放12.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的是( )A.缩减钢铁行业就业人员B.压减淘汰落后钢铁产能C.使用钢铁的替代产品D.减少进口含铁商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D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 第11题,从图中含铁商品中隐含的碳排放量进口和出口的数量对比来看,墨西哥进口含铁商品中隐含的碳排放量大于出口,A错;德国进口含铁商品中隐含的碳排放量小于出口,B错;韩国进口含铁商品中隐含的碳排放量小于出口,C错;国家之间通过含铁商品贸易转移碳排放量,中国是工业国,本国生产产品向世界销售,部分国家通过这种方式向中国转移了碳排放,D对。故选D。第12题,随着工业的自动化,钢铁行业就业人员会减少,和产生碳排放量不成直接的比例关系,A错;落后钢铁产能是钢铁行业产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淘汰落后布局先进可以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降低钢铁行业碳排放,B对;钢铁作为工业的主要原料,替代数量有限,短时间内不能明显减少和降低碳排放量,C错;进口含铁商品可减少本国碳排放量,减少进口会增加本国碳排放量,D错。故选B。[2023·河北唐山期末]根据四大经济区域的地理划分,核算各区县所在地区碳排放的占比以揭示区域差异(暂未包括西藏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结合2000—2017年中国人均碳排放量及区域碳排放总量变化趋势图,完成13~14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3.图示期间,中国人均碳排放量( )A.一直上升 B.先升后降C.波动上升 D.波动下降14.我国不同区域碳排放总量占比的变化及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下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B.中部地区上升—经济发展速度加快C.西部地区上升—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D.东部地区下降—重工业的衰落、生态环境修复、产业结构调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C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 第13题,由图可知,我国的人均碳排放量呈波动上升趋势,C正确。第14题,由图可知,西部地区碳排放总量占全国总量比例有上升趋势,原因是近年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投资增多,经济发展加快,C正确;东北地区的碳排放总量占比下降主要与产业转型升级有关,A错误;中部地区碳排放总量2006年以后总体稳定,B错误;东部地区重工业占比少,其碳排放总量占比下降与重工业的衰落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2023·广东湛江期末]碳中和是指一定时期内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技术抵消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或称为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以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科学家预测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30年达最大值,此后将会逐年下降。据此完成15~16题。15.我国下列区域中碳汇能力最强的是( )A.青藏高原 B.东南丘陵 C.河西走廊 D.山东半岛16.2030年之后,我国实现碳中和的主要措施是( )A.改善能源结构 B.增加能源利用量C.降低人均消费 D.控制人口增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B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 第15题,由材料可知,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森林植被少,碳汇能力弱,A错误;东南丘陵森林植被覆盖率高,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碳汇能力最强,B正确;河西走廊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碳汇能力弱,C错误;山东半岛分布着温带落叶阔叶林,碳汇能力较强,但冬季落叶,碳汇能力不如东南丘陵强,D错误。故选B。第16题,根据预测,2030年之后,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已较发达,可以通过改善能源结构来实现碳中和,A正确;增加能源利用量会增加碳排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B错误;降低人均消费不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C错误;2030年以后我国人口老龄化已较严重,人口增长相对缓慢,此时控制人口增长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D错误。故选A。二、综合题17.[2023·北京昌平高二统考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分为三大园区:长江源园区、黄河源园区和澜沧江园区,其中黄河源园区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是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也是黄河的发源地,这里有雄浑粗犷的高原原始地貌、高耸冷峻的冰川雪山、广袤无垠的高寒草甸草原,为众多高原特有物种提供了栖息地。通过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加大对生态保护的力度,维护水源涵养功能,保障生态安全,促进民生改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图1为黄河源园区示意图,图2为玛多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图1 图2 (1)说出玛多的气候特征。(2)简述黄河源园区建设的地理意义。(3)依据黄河源园区特色,为有效保护黄河源园区,设计一句简洁的宣传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答案 (1)全年气温较低,降水较少,且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2)可以积极保护生态平衡;有助于加强生物物种的研究和利用物种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在改善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等。(3)同饮黄河水,情系黄河源;做好园区水源涵养保护,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言之有理即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玛多最高温低于12 ℃,全年气温都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海拔较高;年降水量较少,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季节分配不均匀,主要原因是该地深居内陆,受海洋水汽影响较小。第(2)题,黄河源园区建设能够保留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能够保护区域的生态平衡;是各种生态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便于进行连续、系统的长期观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发挥生态效益;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且能够为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等。第(3)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例如:黄河为黄河流域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孕育了中华古文明,所以可以提出“同饮黄河水,情系黄河源”;黄河源是黄河的重要水源地,可以提出“做好园区水源涵养保护,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等。18.[2022·湖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条子泥湿地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盐城滨海湿地核心区,拥有面积广阔的潮间带滩涂,是众多候鸟迁徙途中的理想栖息地。每年春秋迁徙季,大量候鸟在此停歇。但由于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候鸟栖息地严重减少。为给候鸟就近找一块合适的歇脚地,当地将靠近海边原用于围垦养殖的720亩(1亩≈666.67平方米)鱼塘,经过生态修复和改造,变成了能够满足各种候鸟需求的高潮位栖息地。“720高地”建成后,来条子泥停留的鸟儿越来越多,候鸟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图1)。图2示意条子泥湿地位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图1 图2 (1)分析当地候鸟栖息地减少的原因。(2)说明“720高地”建设与维护的具体做法。(3)该地恢复鸟类栖息地的成功实践,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和湿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请你拟定一个经验总结提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答案 (1)海平面上升,涨潮时水位升高,淹没栖息地;植被减少,候鸟食物来源不足;农业围垦占用湿地,沿海地区的盐业、渔业、旅游业等行业发展导致栖息地受到破坏。(2)“720高地”的建设:对720亩鱼塘进行地形改造、湿地修复、环境整治,建成“720高地”。“720高地”的维护:加强生态修复,可以增加海洋生物资源、增加植被覆盖率;加强生态管理,可以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组织农业生产,养殖用水净化后确保达标排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3)对当地栖息地面积减少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栖息地面积减少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条子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为核心,保护滨海种质资源库和湿地生物的多样性,修复滨海生态湿地;通过观鸟、护鸟以及科普宣传,提高普通民众保护滨海湿地、重要水禽栖息地的生态意识,同时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持续维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候鸟栖息地减少,因此需要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角度分析作答。结合材料可知,建设“720高地”目的是将其改造为可以满足候鸟栖息所需的高潮位栖息地,说明原栖息地可能被淹没,因此可推测自然原因为海平面上升。人类活动方面可能是不合理的活动占用了候鸟栖息地,包括围垦、养殖等,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候鸟食物来源不足。第(2)题,“720高地”的改造建设是为了满足候鸟在高潮位时的栖息要求,结合材料中改造鱼塘为高地可知,需要改造地形、恢复生态、建设候鸟栖息地自然保护区,建成“720高地”。再通过生态修复和生态管理维持后续栖息地的生态稳定,加强生态修复,比如增加海洋生物资源汇入和植被覆盖率,加强生态管理,组织农业生产要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净化养殖用水,确保达标排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第(3)题,注意题目要求拟定经验总结提纲,按照提纲的结构,结合材料中栖息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再按照时间顺序,将具体做法进行总结和拓展,形成逻辑性强的提纲即可。19.[2022·山东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泥炭地约占全球陆地表面的3%,却储存了全球约1/3的土壤碳。泥炭地开发利用方式的不同会导致碳排放量的差异。下图示意泥炭地开发利用的两种生产模式(a和b)。(假定:a模式产出的“畜产品”恰好可满足该模式需求;b模式中的“畜产品”与a模式中的等量,但从非泥炭地牧场中获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计算两种生产模式碳排放量的差值(仅写出计算结果)。(2)我国三江平原某湿地保护区周边的大面积耕地曾经是泥炭沼泽,目前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结合图文资料,论述该地区在退耕还湿的过程中,借鉴香蒲生产模式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要求: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表述准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答案 (1)15.8(或-15.8)。(2)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通过其封存和储存碳的能力遏制气候变暖,维持湿地面积,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降低未来流行病发生的风险,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构建绿色价值链,提高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短期来看,退耕还湿减少了粮食种植面积,导致粮食产量减少;长期来看,通过退耕,改善了生态环境,保障了粮食种植的环境,提高农业生产力,确保粮食安全。(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表述准确,言之有理即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 第(1)题,根据题意,由图示信息可知,a牧场生产模式排放的温室气体为16.7+32.7+2.7=52.1,b香蒲生产模式排放的温室气体为23.8+7.9+11.1+2.6-9.1=36.3,两种生产模式碳排放量的差值为52.1-36.3=15.8。第(2)题,答题角度:从碳排放与环境安全、湿地与生态安全、湿地与水资源安全、耕地与粮食安全等方面作答。从其他方面作答,言之有理亦可。层次要求:能提取材料信息进行具体分析;能结合区域特征进行辩证分析;能对不利方面进行思考,提出应对措施。示例:通过上题的数据可知,香蒲生产模式能够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其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泥炭地来固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泥炭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土地资源,通过其封存和储存碳的能力遏制气候变暖,降低由全球变暖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国家安全威胁。同时泥炭地是湿地环境,退耕还湿可以扩大湿地面积,保护地球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减少环境变化带来的疾病传播风险,降低未来流行病发生的风险,保障国家安全。退耕还湿可以扩大湿地面积,可以调蓄、净化地表水,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在旱季又能提供水源,湿地对维持我国淡水储量和水质有重要贡献;香蒲生产模式在保护环境基础上,开发新资源,生产新材料,发展经济,促进湿地环境的经济可持续开发,构建绿色价值链,满足未来不断增长的资源需求。短期来看,三江平原是我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我国的粮仓,因此退耕还湿会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导致粮食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量减少,减弱国家粮食安全;但从长期来看,通过退耕还湿,转变发展模式,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生态环境基础,同时湿地环境可以稳定土地的肥力,维持农业的生产力,确保粮食品质和营养,整体环境改善有利于粮食产量的稳定,保障粮食安全。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