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 第十章 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015841/0-170049335466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 第十章 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015841/0-170049335469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第二课时 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 第十章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 第十章 教案,共5页。
第十章 极地地区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独特的自然环境1.位置和范围。(1)南极地区主要位于 南极圈 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 (2)北极地区主要位于 北极圈 以北,包括 北冰洋 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2.自然环境。知识点2 科学考察的宝地3.自然资源。(1)南极地区: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 固体淡水 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2)北极地区:北极地区资源丰富,有 石油 、天然气、煤、铁等资源。 4.极地的科学考察。(1)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 天然实验室 。 (2)北极地区:对北极地区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其规模远远超过南极地区。5.我国的科学考察站。知识点3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6.问题与保护措施。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独特的自然环境近年来,我国去南极旅游的人数逐年增长,已成为南极旅游第二大客源国,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位于南极地区的是 (B)A.甲 B.乙 C.丙 D.丁2.在南极旅游可以看到 (B)3.读北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所在地区位于 太平 洋,④所在地区位于 北冰 洋。 (2)②所在地区位于 亚 洲。 (3)③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格陵兰岛 。 (4)图中甲点位于乙点的 东南 方。 知识点2 科学考察的宝地4.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两极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A)A.均泛指极圈以内的地区B.均没有常住居民C.淡水资源缺乏D.酷寒、干燥、烈风5.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主要有(C)A.储存在地下的大量淡水B.大陆内部的大片地衣、苔藓C.埋藏在地下的丰富的矿产资源D.沿岸栖息的无数食草动物6.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是 大西 洋。 (2)B是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 长城 站。 (3)我国南极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在暖季,因为南极此时有 极昼 现象。 (4)我国昆仑站大致在中山站的 正南 方向。 知识点3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7.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对极地地区的和平开发利用备受关注。下列做法中,有利于极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 (D)A.大量捕杀鲸鱼,获取食物B.大量移民,开发利用极地C.把丢弃的垃圾埋在雪地里D.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课后巩固提升1.基本上位于北极圈以北的大洋是 (D)A.太平洋 B.大西洋C.印度洋 D.北冰洋2.下列科学研究中,不属于南极科考队科考项目的是 (B)A.冰川考察 B.雨林调查C.气象监测 D.天文观测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的房屋采用圆环形外表、蝶形结构和高架设计。读下图,回答3~4题。3.在南极建科考站将会遇到的困难是 (A)①酷寒 ②烈风 ③沙尘暴 ④暴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泰山站的房屋设计,主要是为了 (C)A.避免动物侵扰 B.防御洪水灾害C.防止风雪掩埋 D.适应崎岖地形5.南极洲和北冰洋绝大部分都位于寒带,但南极洲年均气温比北冰洋低得多,其原因是 (B)①北冰洋的纬度位置比南极洲低 ②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 ③南极洲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 ④北冰洋海面吸收太阳辐射多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当地时间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在恩克斯堡岛选址奠基。读南极科考站选址示意图,完成6~7题。6.下列关于罗斯海新站的叙述,错误的是 (D)A.濒临太平洋 B.纬度高于中山站C.位于南寒带 D.无极昼极夜现象7.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1月至2月的主要原因是 (A)A.此时是南极的暖季,白昼长B.此时南极极为寒冷,冰层坚硬,地基牢靠C.此时南极冰雪全部融化,地面裸露,方便选址D.此时南极出现极夜现象,风雪小北极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吸引许多国家去考察。白色(冰雪)是北极地区原有的主色调。近年来,北极地区“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在不断扩大。据此完成8~9题。8.考察队可能在北极地区看到的动物是 (B)9.北极地区“白色”面积逐渐减少,“蓝色”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C)A.地震海啸 B.注入的河水增加C.全球变暖 D.板块的运动10.《南极条约》对南极环境的保护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D)A.垃圾分类掩埋B.塑料等化学制品焚烧处理C.污水排入海洋D.不易处理的废物运回国内11.读图,将企鹅与骆驼的对话补充完整。(1)南极 南寒 (2)炎热干燥 沙漠(3)石油 (4)淡水(5)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南极地区的暖季(7)对我这影响可大啦!这里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南极地区北极地区气候气温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南极大陆素有“ 冰雪高原 ”之称 不像南极地区那么严寒降水被称为地球上的“ 白色荒漠 ”,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 一般年降水量在100~250毫米之间风速被称为地球上的“ 风库 ”,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 北冰洋沿岸的年平均风速仅为10米/秒代表性动物 企鹅 北极熊 自然景观大陆附近海面上漂浮着冰山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地区 长城 站:1985年建成,是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圈之外的乔治王岛上,无极昼极夜现象 中山站:1989年建成,位于印度洋沿岸,有极昼极夜现象昆仑站:2009年建成,是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泰山站:2014年建成,是南极内陆的度夏考察站罗斯海新站:2018年,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北极地区 黄河 站:2004年建立,是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位于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 南极地区北极地区问题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破坏了南极地区的生物 多样性 ,从而破坏其生态环境 滥杀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开采和加工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活动,导致环境污染;石油泄漏等重大污染事件,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1959年12月,12个国家签订了《 南极条约 》,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该条约 1991年制定了《 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
第十章 极地地区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独特的自然环境1.位置和范围。(1)南极地区主要位于 南极圈 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 (2)北极地区主要位于 北极圈 以北,包括 北冰洋 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2.自然环境。知识点2 科学考察的宝地3.自然资源。(1)南极地区: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 固体淡水 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2)北极地区:北极地区资源丰富,有 石油 、天然气、煤、铁等资源。 4.极地的科学考察。(1)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 天然实验室 。 (2)北极地区:对北极地区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其规模远远超过南极地区。5.我国的科学考察站。知识点3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6.问题与保护措施。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独特的自然环境近年来,我国去南极旅游的人数逐年增长,已成为南极旅游第二大客源国,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位于南极地区的是 (B)A.甲 B.乙 C.丙 D.丁2.在南极旅游可以看到 (B)3.读北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所在地区位于 太平 洋,④所在地区位于 北冰 洋。 (2)②所在地区位于 亚 洲。 (3)③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格陵兰岛 。 (4)图中甲点位于乙点的 东南 方。 知识点2 科学考察的宝地4.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两极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A)A.均泛指极圈以内的地区B.均没有常住居民C.淡水资源缺乏D.酷寒、干燥、烈风5.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主要有(C)A.储存在地下的大量淡水B.大陆内部的大片地衣、苔藓C.埋藏在地下的丰富的矿产资源D.沿岸栖息的无数食草动物6.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是 大西 洋。 (2)B是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 长城 站。 (3)我国南极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在暖季,因为南极此时有 极昼 现象。 (4)我国昆仑站大致在中山站的 正南 方向。 知识点3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7.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对极地地区的和平开发利用备受关注。下列做法中,有利于极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 (D)A.大量捕杀鲸鱼,获取食物B.大量移民,开发利用极地C.把丢弃的垃圾埋在雪地里D.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课后巩固提升1.基本上位于北极圈以北的大洋是 (D)A.太平洋 B.大西洋C.印度洋 D.北冰洋2.下列科学研究中,不属于南极科考队科考项目的是 (B)A.冰川考察 B.雨林调查C.气象监测 D.天文观测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的房屋采用圆环形外表、蝶形结构和高架设计。读下图,回答3~4题。3.在南极建科考站将会遇到的困难是 (A)①酷寒 ②烈风 ③沙尘暴 ④暴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泰山站的房屋设计,主要是为了 (C)A.避免动物侵扰 B.防御洪水灾害C.防止风雪掩埋 D.适应崎岖地形5.南极洲和北冰洋绝大部分都位于寒带,但南极洲年均气温比北冰洋低得多,其原因是 (B)①北冰洋的纬度位置比南极洲低 ②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 ③南极洲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 ④北冰洋海面吸收太阳辐射多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当地时间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在恩克斯堡岛选址奠基。读南极科考站选址示意图,完成6~7题。6.下列关于罗斯海新站的叙述,错误的是 (D)A.濒临太平洋 B.纬度高于中山站C.位于南寒带 D.无极昼极夜现象7.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1月至2月的主要原因是 (A)A.此时是南极的暖季,白昼长B.此时南极极为寒冷,冰层坚硬,地基牢靠C.此时南极冰雪全部融化,地面裸露,方便选址D.此时南极出现极夜现象,风雪小北极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吸引许多国家去考察。白色(冰雪)是北极地区原有的主色调。近年来,北极地区“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在不断扩大。据此完成8~9题。8.考察队可能在北极地区看到的动物是 (B)9.北极地区“白色”面积逐渐减少,“蓝色”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C)A.地震海啸 B.注入的河水增加C.全球变暖 D.板块的运动10.《南极条约》对南极环境的保护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D)A.垃圾分类掩埋B.塑料等化学制品焚烧处理C.污水排入海洋D.不易处理的废物运回国内11.读图,将企鹅与骆驼的对话补充完整。(1)南极 南寒 (2)炎热干燥 沙漠(3)石油 (4)淡水(5)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南极地区的暖季(7)对我这影响可大啦!这里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南极地区北极地区气候气温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南极大陆素有“ 冰雪高原 ”之称 不像南极地区那么严寒降水被称为地球上的“ 白色荒漠 ”,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 一般年降水量在100~250毫米之间风速被称为地球上的“ 风库 ”,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 北冰洋沿岸的年平均风速仅为10米/秒代表性动物 企鹅 北极熊 自然景观大陆附近海面上漂浮着冰山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地区 长城 站:1985年建成,是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圈之外的乔治王岛上,无极昼极夜现象 中山站:1989年建成,位于印度洋沿岸,有极昼极夜现象昆仑站:2009年建成,是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泰山站:2014年建成,是南极内陆的度夏考察站罗斯海新站:2018年,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北极地区 黄河 站:2004年建立,是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位于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 南极地区北极地区问题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破坏了南极地区的生物 多样性 ,从而破坏其生态环境 滥杀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开采和加工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活动,导致环境污染;石油泄漏等重大污染事件,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1959年12月,12个国家签订了《 南极条约 》,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该条约 1991年制定了《 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