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真题及答案
展开1. □47÷59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 );如果商的末尾是0,□里可以填( )。
【答案】 ①. 5 ②. 6
【解析】
【分析】□47÷59要使商是一位数,则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即□4<59,□里可以填1、2、3、4、5;如果商的末尾是0,则商是两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即□4>59,□里可以填6、7、8、9,试算□里填几时,商的末尾是0。
【详解】□47÷59要使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1、2、3、4、5,最大是5;
647÷59=10……57,747÷59=12……39,,847÷59=14……21,947÷59=16……3,□里填6时,商的末尾是0。
□47÷59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5);如果商的末尾是0,□里可以填(6)。
【点睛】熟练掌握除数是两位数计算是解题关键。
2. 一次数学测试,8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92分,后来发现其中一位同学的分数被多算了16分,那么正确的平均分应该是( )分。
【答案】90
【解析】
【分析】平均分=总分÷总人数,则总分=平均分×总人数,据此可以算出总分是(92×8)分,其中一位同学的分数被多算了16分,用总分减去16分再除以人数8即可算出正确的平均分。
【详解】92×8=736(分)
736-16=720(分)
720÷8=90(分)
一次数学测试,8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92分,后来发现其中一位同学的分数被多算了16分,那么正确的平均分应该是(90)分。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解题关键是掌握平均数等于总数除以总份数。
3.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王叔叔献一次血大约200( ) 学校旗杆的高度大约13( )
一辆小汽车的油箱容量约60( ) 小明的手长约15( )
一大瓶花生油有5( ) 一小瓶洗发水有100( )
【答案】 ①. 毫升##mL ②. 米##m ③. 升##L ④. 厘米##cm ⑤. 升##L ⑥. 毫升##mL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计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王叔叔献一次血的容量用毫升作单位;计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用米作单位;计量一辆小汽车的油箱容量用升作单位;计量小明的手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计量一大瓶花生油的容量用升作单位;计量一小瓶洗发水的容量用毫升作单位。
【详解】王叔叔献一次血大约200毫升 学校旗杆的高度大约13米
一辆小汽车的油箱容量约60升 小明的手长约15厘米
一大瓶花生油有5升 一小瓶洗发水有100毫升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4.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或“=”。
8升( )8003毫升 ( )
( ) ( )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
【分析】(1)1升=1000毫升,先把8升换算成毫升作单位,再与8003毫升比较大小;
(2)先计算两个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
(3)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积;
(4)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35×12+65×12,35×12>35,据此解答。
【详解】(1)8升=8000毫升,8000毫升<8003毫升,则8升<8003毫升;
(2)
=30+12+20
=42+20
=62
=30+72÷3
=30+24
=54
62>54,则>;
(3)=;
(4)=35×12+65×12,35×12>35,35+65×12<35×12+65×12,则<。
【点睛】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算式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口算或估算出结果再根据结果进行比较,或先找规律或性质,然后再根据规律或性质进行比较。
5. 是由( )个小正方体摆成的.
【答案】12
【解析】
【详解】略
6. 在ABCABCCABCABCCABCABC……这组字母中,第35个字母是( );在前52个字母中,B有( )个。
【答案】 ①. C ②. 15
【解析】
【分析】这组字母的排列规律是ABCABCC这7个字母为一组,用35除以7算出按这样的规律排列了几组,余数是几,第35个字母就是这一组中的第几个字母,没有余数则是最后一个字母;一组有2个B,用52除以7,算出按这样的规律排列了几组就用几乘2,再看余数。
【详解】35÷7=5(组)第35个字母是C;
52÷7=7(组)……3(个),排列了7组,第52个字母是C。
7×2+1
=14+1
=15(个)
在ABCABCCABCABCCABCABC……这组字母中,第35个字母是(C);在前52个字母中,B有(15)个。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简单的周期问题知识。关键看几个一组,共分几组,再看余数。
7. 小马虎在计算□-40÷8时,先算减法,后算除法,得到的结果是6,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
【答案】83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小马虎计算的是(□-40)÷8=6,然后根据除法和减法各部分间关系计算出□的值,再计算□-40÷8,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40)÷8=6
□-40=6×8
□-40=48
□=48+40
□=88
88-40÷8
=88-5
=83
正确的结果应该是83。
【点睛】先逆向推算出□的值,然后再计算正确的结果。
8. 布袋中有5个红球、3个黄球和2个绿球,从中任意摸一个球,摸到( )球的可能性最大。至少要摸出( )个球才能保证每种颜色的球都有。
【答案】 ①. 红 ②. 9
【解析】
【分析】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物的数量有关,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反之则越小。想要保证每种颜色的球都有,从最不利的情况出发,只有把颜色较多的球即红球、黄球都摸完,再多摸一个,据此解答。
【详解】5>3>2
布袋中有5个红球、3个黄球和2个绿球,从中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最大。
5+3+1=9(个)
至少要摸出9个球才能保证每种颜色的球都有。
【点睛】本题考查可能性大小的判断,解题关键是理解并掌握影响可能性大小的因素,理解哪种颜色的球多,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就大;学会从最不利的情况下思考问题,把可能变成一定。
9. 下图中∠1=40°,∠2=( )°,∠3=( )°。
【答案】 ①. 140 ②. 40
【解析】
【分析】∠1和∠2组成一个平角,所以∠2=180°-∠1,∠3和∠2组成一个平角,所以∠3=180°-∠2,据此解答。
【详解】∠2=180°-∠1=180°-40°=140°;
∠3=180°-∠2=180°-140°=40°。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关角的计算,利用平角的度数进行计算是解题关键。
10. 经过纸上2个点可以画( )条直线,经过4个点中的每两个点最多可以画( )条直线。
【答案】 ①. 1 ②. 6
【解析】
【分析】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1条直线;经过4个点中的每两个点最多可以画几条直线,可以先确定4个点,用连线的方法数出画出的直线条数。
【详解】
经过纸上2个点可以画(1)条直线,经过4个点中的每两个点最多可以画(6)条直线。
【点睛】不在同一直线上的n个点中的任意两点可以画n(n-1)÷2 条直线。
二、正确选择我最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1. 小明将一罐新买的饮料(净含量为650ml)完全浸没在一个装满水的盆中,盆中溢出( )的水。
A. 正好650mlB. 比650ml多C. 比650ml少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650 mL是这瓶饮料的净含量,所以饮料瓶的体积大于650 mL;然后根据盆里溢出的水等于饮料瓶的体积,可得盆里溢出的水比650mL多。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小明将一罐新买的饮料(净含量为650ml)完全浸没在一个装满水的盆中,盆中溢出比650ml多的水。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物体体积与容积的区别,物体的体积一般情况下大于它的容积。
12. 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个。
①把一条线段向一端延长1000米,就得到一条射线。
②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零,商的末尾就有几个零。
③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它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④用10倍放大镜看一个15°的角,看到的还是15°的角。
A. 1B. 2C. 3D. 4
【答案】B
【解析】
【分析】(1)直线无端点,无限长,不可以度量;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不可以度量;线段两头都有端点,有限长,可以度量;
(2)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零,商的末尾不一定有几个零,举例说明即可;
(3)条形统计图的条状表示每种情况的数量,条状越高,数量越多,由此即可知道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晰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4)角的大小跟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无关。
【详解】①把一条线段向一端延长1000米,得到的还是一条线段,原题说法错误;
②1000÷8=125,800÷4=200,400÷8=50,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零,但是商的末尾不一定有几个零,原题说法错误;
③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它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原题说法正确;
④用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5°的角,只改变角两边的长度,没有改变角两边叉开的大小,则角的度数不变,还是15°的角,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都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只要认真,容易完成,注意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
13. 小明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漏看了除数末尾的一个“0”,结果得到的商是50,正确的商是( )。
A. 5B. 50C. 500D.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就乘或除以相同数,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反而除以或乘相同的数。据此解答。
【详解】被除数不变,漏看了除数末尾的一个“0”,就是除数除以10,商就乘10是50,正确的商是50÷10=5。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灵活应用商的变化规律求解。
14. 小力班上有48名同学,班级中最高的同学身高156厘米,最矮的同学身高129厘米,这个班平均身高可能是( )厘米。
A. 156B. 145C. 129D. 127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平均数=总和÷数量可得,同学的身高有可能高于平均身高,也有可能低于平均身高;已知班级里最高156厘米,最矮129厘米,那么全班的平均身高在129厘米和156厘米之间,即129<平均身高<156;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129<平均身高<156
A.156不在范围内;
B.145在129到156的范围内,可能是平均身高;
C.129不在范围内;
D.127不在范围内。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运用,关键是明确: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在这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即可。
15. 把长方形折叠后(如图),,则∠2等于( )°。
A. 60B. 75C. 80D. 9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折叠后是把一个平角分了3个角,分别是∠1、∠2和∠3,由于对折,故∠2=∠3,用180°减∠1,再除以2,得出∠2的度数。
【详解】(180°-30°)÷2
=150°÷2
=75°
故∠2等于75°。
故答案为:B
【点睛】明确∠1、∠2和∠3组成了一个平角且∠2等于∠3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 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展开的折痕( )。
A. 互相垂直B. 互相平行
C. 互相垂直或互相平行D. 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两次,两次折痕的位置关系,取决于对折的方向,一种情况是沿一条边的同一个方向对折两次,三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如下图);另一种情况是沿两条边的两个方向对折,两条折痕是互相垂直的(如下图);
【详解】由分析可知: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两次后,展开的折痕可能互相平行,也可能互相垂直。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从不同的折叠方向考虑,具体操作一下会更简捷。
三、神机妙算我能行。
17. 口算下面各题。
320÷40= 16×4= 28+32= 72﹣26= 38+62=
72÷24= 25×4= 5×3×4= 5×4﹣5×4= 5÷5+4×4=
【答案】8;64;60;46;100;
3;100;60;0;17
【解析】
详解】略
18. 用竖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打★的要验算。
★
【答案】13……600;8……30;25;10……48
【解析】
【分析】9700÷700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算,97÷7=13……6,那么9700÷700的商是13,余数是6×100=600;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从被除数的最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求出每一位的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详解】=13……600 ★=8……30
验算:
=25 =10……48
19. 计算下面各题。
【答案】390;885;12
【解析】
【分析】(1)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3)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
【详解】
=15×26
=390
=900-15
=885
=924÷77
=12
四、动手操作我最棒。
20. 分别画出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下面物体时看到的形状。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这个立体图形由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从前面能看到4个正方形,分两层,上层1个,下层3个;从右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层,下层2个,上层1个;从上面能看到4个正方形,分两层,下层1个,上层3个。
【详解】如图:
【点睛】本题是考查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五、解决问题有信心。
21. 工程队修一条长950米的公路,已经修了16天,还剩150米,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答案】50米
【解析】
【分析】用950减去150,求出已经修了的米数;再用已经修了的米数除以16,求出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详解】
=800÷16
=50(米)
答:平均每天修50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及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已经修了的米数,再进一步解答。
22. 实验小学三、四年级共有学生514人,其中三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班56人,四年级有5个班,平均每班有多少人?(先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填写下表,再解答)。
【答案】58人(表见详解)
【解析】
【分析】把题目给的条件填入到表格中相应的括号里,四年级每班人数填“?”。56乘4等于三年级人数,514减去三年级人数等于四年级人数,再除以四年级的班数,即等于四年级平均每班的人数。
【详解】
(人)
(人)
(人)
答:平均每班有58人。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四年级有多少人,再作进一步解答。
23. 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活动,有下列信息:足球社团25人,是舞蹈社团人数的一半,书法社团的人数比足球社团和舞蹈社团的总人数多8人。
(1)根据以上条件,可以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在横线上填出所有的序号)
①美术社团有几人? ②舞蹈社团有几人? ③书法社团有几人?
④足球、舞蹈和书法社团一共有多少人? ⑤足球社团比美术社团多多少人?
(2)请选择上面可以解决的一个问题进行解答。
【答案】(1)②③④
(2)舞蹈社团有几人?(问题不唯一)50人
【解析】
【分析】(1)对各个问题进行判断,能够找到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
(2)选择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1)①美术社团有几人?题目中没有美术社团人数相关信息,这个问题不能解决。
②舞蹈社团有几人?根据题意可知,足球社团的人数乘2等于舞蹈社团的人数,这个问题可以解决。
③书法社团有几人?足球社团的人数乘2等于舞蹈社团的人数,足球社团和舞蹈社团的人数相加 ,再加8等于书法社团的人数,这个问题可以解决。
④足球、舞蹈和书法三个社团一共有多少人?根据②③可以求舞蹈和书法社团的人数,然后把足球、舞蹈和书法三个社团人数相加即可求出三个社团的人数和,这个问题可以解决。
⑤足球社团比美术社团多多少人?美术社团的人数求不出来,所以这个问题不能解决。
根据以上条件,可以解决的问题有②③④。
(2)舞蹈社团有几人?
25×2=50(人)
答:舞蹈社团有50人。
(答案不唯一)
【点睛】根据问题判断需要的条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4. 李阿姨带了840元去超市买橙汁,按原价算,正好能买30箱。超市规定,若买的橙汁超过20箱,则每箱降价4元,按这样计算,李阿姨带的钱能买几箱橙汁?
【答案】35箱
【解析】
【分析】单价=总价÷数量,用李阿姨带钱除以按原价算正好能买的箱数可以算出一箱橙汁的原价是(840÷30)元,橙汁原价减去4元即是橙汁现价,数量=总价÷单价,用李阿姨带的钱除以橙汁现价即可算出李阿姨带的钱能买几箱橙汁。
【详解】840÷30=28(元)
28-4=24(元)
840÷24=35(箱)
答:李阿姨带的钱能买35箱橙汁。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实际应用,明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 甲、乙、丙三所学校选派部分学生参加省运会开幕式表演,已知甲、乙两校共有168人参加,甲、丙两校共有176人参加,乙、丙两校共有180人参加。甲、乙、丙三校各有多少人参加开幕式表演?
【答案】甲校有82人、乙校有86人、丙校有94人。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把甲乙、甲丙、乙丙的人数相加,求出三个学校总人数的2倍是多少,然后除以2,求出甲、乙、丙三个学校的总人数,进一步求解即可。
【详解】(168+176+180)÷2
=524÷2
=262(人)
甲:(人)
乙:(人)
丙:(人)
答:甲校有82人、乙校有86人、丙校有94人参加开幕式表演。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先求出三个学校的总人数是解题的关键。
26. 下面是四年级(1)班20名男生踢毽的成绩记录。
48 57 52 70 59 42 61 58 45 60
55 75 77 46 78 44 66 54 69 57
(1)把上面的数据整理在表格里。
(2)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l)认真观察记录表,用画“正”字的方法对各成绩段人数进行统计,根据统计数据填表即可;
(2)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制作条形统计图时,先从列中找到项目,再从行中找到对应的数量高度,画出条形即可。
【详解】(1)表格如下:
(2)统计图如下: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以及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制作条形统计图的能力,应做到每个数据都应整理到,不要遗漏。
六、自由选择,自我挑战。
27. 粮库运一批大米,计划25天运完。实际每天比计划多运16吨,结果15天就完成了任务。这批大米有多少吨?
【答案】600吨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得,实际每天多运16吨,则先求实际的15天比计划的15天多运:15×16=240(吨),用多出来的240吨除以多出的天数可得计划每天运的重量,再用计划每天运的重量乘25,进而求出货物的总重量。
【详解】(15×16)÷(25-15)
=240÷10
=24(吨)
24×25=600(吨)
答:这批大米有600吨。
【点睛】此题考查了盈亏问题的灵活应用,关键是通过对比法求出实际的15天比计划的15天多运的吨数。共有( )人
三年级
( )个班
每班( )人
四年级
( )个班
每班( )人
共有(514)人
三年级
(4)个班
每班(56)人
四年级
(5)个班
每班(?)人
成绩/个
合计
40~49
50~59
60~69
70~79
人数
成绩/个
合计
40~49
50~59
60~69
70~79
人数
20
5
7
4
4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共6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真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真题及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城区片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真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城区片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真题及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题,填空题,选择题,操作题,实际应用,拓展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