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018481/0-170057225973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018481/0-17005722598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018481/0-170057225985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课时作业,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在醋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一定是弱电解质的是
A.1ml/L的醋酸溶液中c(H+)约为10-3ml/L
B.醋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C.10mL 1ml/L的醋酸恰好与10mL 1m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
D.醋酸的导电性比强酸溶液弱
2.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B.C.D.
3.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NaClB.CH3COOHC.NH4NO3D.NaOH
4.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B.C.D.
5.下列化合物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CH3COOHB.NH3C.H2OD.NaOH
6.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A.AB.BC.CD.D
7.下列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NaB.HClOC.BaSO4D.NaOH
8.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依据是
A.醋酸能与碳酸钠反应,并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B.醋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用醋酸溶液做导电实验时,灯泡较暗
D.在氢离子浓度相等的醋酸和盐酸中,前者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得多
9.少量Na2O2与H2O反应生成H2O2和Na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2的电子式为
B.H2O电离方程式为:H2O=H++OH-
C.H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1
D.NaOH仅含离子键
10.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强电解质、非电解质、弱电解质组合的是
A.B.
C.D.
二、填空题
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101 kPa下,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的热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总能量。
②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
①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字母表示,下同)。
②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③等pH等体积三种酸,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12.现有以下十种物质:①铁片②液态HCl③CH3COOH④乙醇⑤硫酸钡⑥Na2O2⑦CuSO4溶液⑧Ba(OH)2溶液⑨NH3⑩熔融的NaCl
(1)属于电解质且能够导电的是 (填序号)。
(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根据在水中的电离情况,上述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有 种。
(3)上述中的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
(4)向⑦中逐步滴加⑧至过量,溶液的导电性变化是:先 后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5)⑥的用途有(任写两种) 。
13.(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有 、 、 、 。
(2)常见电解质的种类有 、 、 判断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有 ,属于弱电解质的有 。
①NaCl ②NaOH ③H2SO4 ④CH3COOH ⑤NH3.H2O ⑥BaSO4 ⑦H2O
14.现有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八种物质:①固体氢氧化钡②石墨棒③纯醋酸④食盐水⑤硫酸氢钾固体⑥氨气⑦蔗糖⑧熔融碳酸钠,请用序号填空:
(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2)写出①⑤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 ;⑤ 。
15.写出下列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水 ;硫酸氢铵 ;碳酸氢钾 ;碳酸钙 ;氟化氢 ;一水合氨 。
16.(1)有下列物质;①盐酸 ②NaOH ③氯气 ④硫酸钡 ⑤蔗糖 ⑥铜 ⑦醋酸 ⑧熔融的NaCl ⑨CO2
属于电解质的为 ,非电解质的为 (填序号,下同),属于强电解质的为 ,能导电的是 。
(2)下列数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①0.5 ml氨气 ②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 ③0.2 ml磷酸钠(Na3PO4)
17.下列是中学常见的物质:
①铜 ②液氯 ③稀盐酸 ④氯化银 ⑤ ⑥乙醇 ⑦冰醋酸 ⑧氟化氢 ⑨氢氧化钡溶液 ⑩氨水。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填写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2)用方程式说明溶于水发生的所有变化: 。
(3)写出⑦溶液与⑩溶液混合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4)在体积都为1L、的盐酸、醋酸溶液中,投入0.65g锌粒,则图所示比较符合客观事实的是_______(填序号)。
A.B.C.D.
18.现有下列物质:①HNO3②冰醋酸③氨水④Al(OH)3⑤NaHCO3(s)⑥Cu⑦氯水⑧CaCO3⑨H2CO3⑩盐酸
(1)上述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有 (填序号),属于弱电解质的有 (填序号)。
(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④ ;⑤ ;⑨ 。
19.现有下列物质 ①NaHCO3②液态SO2③纯醋酸 ④硫酸钡 ⑤液氨 ⑥酒精(C2H5OH) ⑦NH3·H2O ⑧铝
请用以上物质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3)属于非电解质,但其水溶液能导电的是 。
20.山丹一中某实验小组测定了以下物质的导电性:①铁片 ②固体NaCl ③氨水 ④CH3COOH ⑤酒精 ⑥盐酸 ⑦稀H2SO4 ⑧固体KOH ⑨蔗糖 ⑩H2S,发现只有①③⑥⑦能导电。
(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
(2)写出水溶液中④与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三、实验探究题
21.二硫代碳酸钠(Na2CS3)在农业上用作杀菌剂和杀线虫剂,在工业上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某化学兴趣小组对Na2CS3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三硫代碳酸钠样品,加水溶解,所得溶液pH=10,由此可知H2CS3是 酸(填“强”或“弱”)。向该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由此说明Na2CS3具有 性。
(2)为了测定某Na2CS3溶液的浓度,按图装置进行实验。将35.0 mLNa2CS3溶液置于下列装置A的三颈瓶中,打开仪器d的活塞,滴入足量2.0 ml/L稀H2SO4,关闭活塞。
已知:+2H+=CS2+H2S↑,CS2和H2S均有毒;CS2不溶于水,沸点46℃,与CO2某些性质相似,与NaOH作用生成Na2COS2和H2O。
①仪器d的名称是 。反应开始时需要先通入一段时间N2,其作用为 。
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③反应结束后打开活塞k,再缓慢通入热N2一段时间,其目的是 。
④为了计算三硫代碳酸钠溶液的浓度,可测定B中生成沉淀的质量。称量B中沉淀质量之前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若B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8.4g,则35.0 mL三硫代碳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⑤若反应结束后将通热N2改为通热空气,通过测定C中溶液质量的增加值来计算三硫代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时,计算值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2.某探究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模拟工业生产进行制备三氯乙醛(CCl3CHO)的实验。查阅资料,有关信息如下:
①制备反应原理:C2H5OH + 4Cl2 → CCl3CHO+5HCl
可能发生的副反应:
C2H5OH + HCl → C2H5Cl+H2O
CCl3CHO+HClO→CCl3COOH(三氯乙酸)+HCl
②相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
(1)仪器a中盛放的试剂是 ;仪器a中侧管的作用 ;装置B的作用是 。
(2)若撤去装置C,可能导致装置D中副产物 (填化学式)的量增加;装置D可采用 加热的方法以控制反应温度在70℃左右。
(3)装置E中可能发生的无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 。
(4)反应结束后,有人提出先将D中的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再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CCl3COOH。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为什么?
(5)测定产品纯度:称取产品0.30 g配成待测溶液,加入0.1000 ml·L-1碘标准溶液20.00 mL,再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反应完全后,加盐酸调节溶液的pH,立即用0.02000 ml·L-1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进行平行实验后,测得消耗Na2S2O3溶液20.00 mL。则产品的纯度为 。滴定的反应原理:CCl3CHO +OH- → CHCl3 + HCOO-、 HCOO-+ I2 =H+ + 2I- + CO2↑、 I2 + 2S2O= 2I-+ S4O
(6)请设计实验证明三氯乙酸的酸性比乙酸强。
23.草酸是化工上常用的还原剂,实验中可以用浓硝酸在Hg(NO3)2催化氧化C2H2气体来制备,可能用到的仪器如图所示。
已知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含少量CaS和Ca3P2等杂质)遇水可以迅速生成C2H2,CuSO4溶液能够吸收H2S、PH3气体,浓硝酸氧化C2H2时会被还原为NO2.问答下列问题:
(1)CaC2与H2O反应制备C2H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选择所需的仪器,接口正确的连接顺序为 →e。
(3)为便于控制电石与水反应制备C2H2,有同学认为宜选取仪器乙,不宜选取甲,该观点是否正确 ?请说明原因 。
(4)制备C2H2气体时,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的原因是 。
(5)装置戊中生成草酸的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一般控制在50℃左右,若高于50℃,则生成草酸的速率会减慢,原因是 。
(6)三颈烧瓶中液体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操作可得到草酸晶体(H2C2O4·2H2O),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草酸属于二元弱酸: 。
选项
A
B
C
D
强电解质
Al2(SO4)3
BaSO4
HClO
KCl
弱电解质
CH3COOH
H2O
CaCO3
Al(OH)3
非电解质
CO2
NH3·H2O
NH3
HI
C2H5OH
CCl3CHO
CCl3COOH
C2H5Cl
熔点/℃
-114.1
-57.5
58
-138.7
沸点/℃
78.3
97.8
198
12.3
溶解性
与水互溶
可溶于水、乙醇
可溶于水、乙醇
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参考答案:
1.A
【详解】A.1 ml·L-1的醋酸溶液的c(H+)约为10-3 ml·L-1,说明醋酸不完全电离,为弱电解质,A符合题意;
B.醋酸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说明醋酸溶解度大,但是不能说明醋酸部分电离,即不能说明醋酸为弱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
C.无论醋酸是否为弱电解质,10 mL 1 ml·L-1醋酸都恰好与10 mL 1 ml·L-1NaOH溶液完全反应,C不符合题意;
D.导电性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浓度较大的醋酸的导电性可能会比浓度较小的盐酸导电性强,所以不能通过导电性来判断是否为弱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2.C
【详解】A.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A错误;
B.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
C.是强电解质,C正确;
D.是烃类物质,属于非电解质,D错误;
故答案为:C。
3.B
【详解】A.氯化钠为化合物,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A不选;
B.CH3COOH为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B选;
C.NH4NO3为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C不选;
D.NaOH为化合物,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D不选。
故选:B。
4.A
【详解】A.次氯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属于弱电解质,故A符合题意;
B.硫酸钡虽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硫酸钡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在熔融状态下也可完全电离生成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属于强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在溶液中不能自身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
D.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氯离子和铝离子,属于强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D
【详解】A.CH3COOH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
B.NH3是非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
C.H2O是弱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
D.NaOH是强碱,属于强电解质,故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6.A
【分析】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的化合物,即溶于水的部分或者熔融状态时,可以完全变成阴阳离子的化合物,一般是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类;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与少数盐;
【详解】A.硫酸铝属于盐为强电解质,醋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二氧化碳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故A正确;
B.硫酸钡是强电解质,水是弱电解质,NH3·H2O属于弱电解质,故B错误;
C.次氯酸是弱电解质,碳酸钙是强电解质,氨气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氯化钾是强电解质,氢氧化铝是弱电解质,碘化氢是强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A。
7.B
【详解】A.弱电解质属于化合物,Na属于单质,故A不符合题意;
B.HClO属于弱酸,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B符合题意;
C. BaSO4属于盐类化合物,溶解部分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
D.NaOH属于强碱,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D
【详解】A.醋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明醋酸酸性大于碳酸,不能说明醋酸部分电离,所以不能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故A错误;
B.醋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醋酸溶液呈酸性,不能说明醋酸部分电离,所以不能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故B错误;
C.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用醋酸作实验时灯泡较暗,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不能说明醋酸部分电离,所以不能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故C错误;
D.pH相等的不同一元酸中,酸的浓度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小,在pH相等的醋酸和盐酸中,前者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得多,说明醋酸部分电离,所以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证明酸为强弱电解质的方法有:①相同条件下,比较两种酸溶液的导电性;②配制一定浓度的酸,测定其pH;③将一定pH的酸溶液稀释100倍后,测定pH的变化;④配制一定浓度的某酸的强碱盐溶液,测定其pH。
9.C
【详解】A.Na2O2是离子化合物,但是过氧键之间是共价键,电子式为 ,A错误;
B.水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B错误;
C.过氧化氢中O的化合价为-1价,C正确;
D.NaOH中,钠离子与氢氧根之间是离子键,氢氧根中氢和氧是共价键,D错误;
故选C。
10.C
【详解】A.NaCl(aq)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
B.HF是酸,属于电解质,不合题意,B错误;
C.是按照强电解质、非电解质、弱电解质组合,C正确;
D.H2O是弱电解质,D错误;
故选C。
11.(1) 大于 H2(g)+O2(g)=H2O(l) ΔH=-285.8kJ/ml
(2) b>a>c b>a=c c>a=b
【解析】(1)
在101 kPa下,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的热量:
①由题意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
②1 g(0.5m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的热量,则1m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2=285.8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 ΔH=-285.8kJ/ml;
(2)
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
①HCl是一元强酸,硫酸是二元强酸,醋酸是一元弱酸,强酸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弱酸是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电离,因此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②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物质的量相同,由H2SO4~2NaOH、HCl~NaOH、CH3COOH~NaOH可知物质的量相同的三种酸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③HCl是强酸,硫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等pH的三种酸醋酸的浓度最大,等体积时中和NaOH的能力最大,盐酸和硫酸pH相同,则H+浓度相同,等体积的2种酸中和NaOH的能力相同,即中和NaOH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12.(1)⑩
(2) ④⑨ 3
(3)CH3COOHCH3COO-+H+
(4) 减小 增大
(5)供氧剂、漂白剂、强氧化剂等
【分析】物质导电的条件: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者离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是因电解质自身可以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在水中完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部分电离的是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据此分析解答。
(1)
①铁片是金属单质,能够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液态HCl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溶于水能够导电,是电解质;
③CH3COOH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溶于水能够导电,是电解质;
④乙醇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溶于水和熔融状态都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
⑤硫酸钡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熔融状态能导电,是电解质;
⑥Na2O2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熔融状态能导电,是电解质;
⑦CuSO4溶液是混合物,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⑧Ba(OH)2溶液是混合物,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⑨NH3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本身不能电离,是非电解质;
⑩熔融的NaCl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溶于水和熔融状态都能导电,是电解质;
属于电解质且能够导电的是⑩,故答案为:⑩;
(2)
根据(1)的分析,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④⑨;根据在水中的电离情况,上述物质中只有②液态HCl,⑤硫酸钡,⑩熔融的NaCl在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共3种,故答案为:④⑨;3;
(3)
上述物质中的弱电解质是③CH3COOH,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3COO-+H+,故答案为:CH3COOHCH3COO-+H+;
(4)
向⑦CuSO4溶液中逐步滴加⑧Ba(OH)2溶液至过量,反应生成硫酸钡出氢氧化铜沉淀,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减弱,当氢氧化钡过量后,溶液的导电性又逐渐增强,故答案为:减小;增大;
(5)
⑥Na2O2是常见的供氧剂、漂白剂、强氧化剂,故答案为:供氧剂、漂白剂(或强氧化剂)。
13. 浓度 压强 温度 催化剂 酸 碱 盐 ①②③⑥ ④⑤⑦
【详解】(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有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接触面积等,故答案为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
(2)酸、碱、盐一般都是电解质。①NaCl、②NaOH、③H2SO4、⑥BaSO4属于强电解质,④CH3COOH、⑤NH3.H2O、⑦H2O是弱电解质,故答案为酸;碱;盐;①②③⑥;④⑤⑦。
【点睛】电解质强弱最大的区别就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而强电解质不存在电离平衡。为了提高答题效率需要记住常见的强电解质,即强酸、强碱以及大部分盐类和金属氧化物等;弱酸、弱碱和少数盐类以及水是弱电解质。
14.(1) ②④⑧ ①⑤⑧ ⑥⑦
(2)
【分析】①固体氢氧化钡是二元强碱,属于强电解质,由于不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不导电;
②石墨棒是单质,可以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③纯醋酸是一元弱酸,溶于水可以电离出阴阳离子,属于弱电解质,但纯醋酸不导电;
④食盐水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食盐水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故能导电;
⑤硫酸氢钾固体是盐,溶于水可以完全电离出阴阳离子,属于强电解质,由于不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不导电;
⑥氨气溶于水可以导电,但是是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的一水合氨电离出的离子使溶液导电,不是氨气分子自身电离出的离子,故氨气是非电解质,本身也不导电;
⑦蔗糖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均不能电离出阴阳离子,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⑧熔融碳酸化钠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而导电,属于强电解质;
【详解】(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②④⑧,属于强电解质的是①⑤⑧,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⑥⑦。
(2)①固体氢氧化钡溶于水完全电离出钡离子、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⑤硫酸氢钾溶于水完全电离出钾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15. H2O⇌H++OH- NH4HSO4=+H++ KHCO3=K++ CaCO3=Ca2++ HF⇌H++F- NH3·H2O⇌+OH-
【详解】水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2O⇌H++OH-;
硫酸氢铵为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为、H+和,电离方程式为NH4HSO4=+H++;
碳酸氢钾为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为K+和,电离方程式为KHCO3=K++;
碳酸钙为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CaCO3=Ca2++;
氟化氢为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F⇌H++F-;
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H3·H2O⇌+OH-。
16. ②④⑦⑧ ⑤⑨ ②④⑧ ①⑥⑧ ①③②
【详解】(1)①盐酸是混合物,可以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NaOH溶于水完全电离,可以导电,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氢氧化钠固体不导电;
③氯气是非金属单质,不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④硫酸钡在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可以导电,是强电解质,硫酸钡固体不导电;
⑤蔗糖不能电离出离子,是非电解质,蔗糖不导电;
⑥铜是金属单质,可以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⑦醋酸溶于水部分电离,可以导电,醋酸是弱电解质,醋酸不导电;
⑧熔融的NaCl完全电离,可以导电,是强电解质;
⑨CO2不能电离出离子,是非电解质,二氧化碳不导电;
因此属于电解质的为②④⑦⑧,非电解质的为⑤⑨,属于强电解质的为②④⑧,能导电的是①⑥⑧;
(2)①0.5ml氨气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5ml×4=2.0ml;
②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的物质的量是1ml,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是1ml;
③0.2 ml磷酸钠(Na3PO4)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2ml×8=1.6ml;
因此所含原子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①③②。
17.(1) ①③⑨⑩ ④⑤⑦⑧ ⑥
(2)
(3)CH3COOH+NH3∙H2O=CH3COO-++H2O
(4)C
【分析】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的化合物,即溶于水的部分或者熔融状态时,可以完全变成阴阳离子的化合物,一般是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类;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与少数盐;
溶液导电的原因是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金属导电的原因是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
【详解】(1)①铜为金属单质,导电;②液氯为非金属单质,不导电;③稀盐酸为溶液属于混合物,溶液导电;④氯化银为固体,属于盐,为强电解质,不导电;⑤为固体,属于盐,为强电解质,不导电;⑥乙醇为有机物,属于非电解质;⑦冰醋酸为酸是醋酸固体,不导电,为弱电解质;⑧氟化氢为气体,不导电,水溶液为弱酸,HF为弱电解质;⑨氢氧化钡溶液为混合物,水溶液可以导电;⑩氨水为氨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能导电;
上述物质中能导电的是①③⑨⑩,属于电解质的是④⑤⑦⑧,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⑥;
(2)硫酸为强酸,溶于水完全电离生成铵根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
(3)⑦溶液与⑩溶液混合反应生成醋酸铵和水,离子反应方程式:CH3COOH+NH3∙H2O=CH3COO-++H2O;
(4)盐酸为强酸,醋酸为弱酸,在体积都为1L、的盐酸、醋酸溶液中,醋酸的浓度要远大于盐酸,投入0.65g锌粒(物质的量为0.01ml),反应结束前醋酸反应的速率要大于盐酸反应的速率;1L、的盐酸中氢离子的浓度为0.01ml/L,物质的量为0.01ml,Zn+2H+=Zn+H2↑,可知盐酸不足、锌过量生成氢气0.005ml;醋酸浓度远大于盐酸,则醋酸和锌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盐酸生成氢气的量;
A.由分析可知,醋酸和锌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盐酸生成氢气的量,A错误;
B.由分析可知,醋酸生成氢气比盐酸反应速率快,B错误;
C.由分析可知,醋酸生成氢气比盐酸反应速率快且多,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反应后盐酸完全反应氢离子浓度为零,D错误;
故选C。
18. ①⑤⑧ ②④⑨ H2O+AlO+H+Al(OH)3Al3++3OH- NaHCO3=Na++HCO、HCOH++CO H2CO3H++HCO、HCOH++CO
【分析】①HNO3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属于强电解质;
②冰醋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属于弱电解质;
③氨水能导电,但氨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④Al(OH)3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属于弱电解质;
⑤NaHCO3(s)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属于强电解质;
⑥Cu能导电,但铜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⑦氯水能导电,但氯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⑧CaCO3在熔融时全部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属于强电解质;
⑨H2CO3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属于弱电解质;
⑩盐酸能导电,但盐酸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详解】(1)由分析可知,上述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有①⑤⑧,属于弱电解质的有②④⑨,故答案为:①⑤⑧;②④⑨;
(2)由分析可知,④为氢氧化铝,电离方程式为H2O+AlO+H+Al(OH)3Al3++3OH-;⑤为碳酸氢钠,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HCOH++CO;⑨为碳酸,电离方程式为H2CO3H++HCO、HCOH++CO。
19.(1)①④
(2)③⑦
(3)②⑤
【分析】①NaHCO3属于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水溶液能够导电;
②液态SO2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非电解质,但是二氧化硫能够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属于电解质能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
③纯醋酸在水溶液能部分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弱电解质,但是纯醋酸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
④硫酸钡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但是固体硫酸钡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
⑤液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非电解质,但是氨气能够与水反应生成NH3·H2O,NH3·H2O属于电解质能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
⑥酒精(C2H5OH)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与水不反应;
⑦NH3·H2O属于弱电解质,能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
⑧铝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属于强电解质的有①④;
故答案为①④;
(2)根据上述分析,属于弱电解质的有③⑦;
故答案为③⑦;
(3)根据上述分析,属于非电解质,但溶于水后的水溶液能导电的是②⑤;
故答案为②⑤。
20.(1) ②④⑧⑩ ⑤⑨ ②⑧ ④⑩
(2)CH3COOH+OH-=CH3COO-+H2O
【分析】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和大部分盐;
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部分盐。
(1)
①铁片是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NaCl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而导电,所以是强电解质;
③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非电解质也不是电解质;
④CH3COOH在水溶液里只能部分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是弱电解质;
⑤酒精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是非电解质;
⑥盐酸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⑦稀H2SO4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⑧KOH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而导电,所以是强电解质;
⑨蔗糖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⑩H2S在水溶液里只能部分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是弱电解质;
(2)
CH3COOH与KOH发生中和反应生成CH3COOK和H2O,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OH-=CH3COO-+H2O。
21.(1) 弱 还原
(2) 分液漏斗 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A中生成的H2S被氧化 Cu2++H2S=CuS↓+2H+ 将装置中的H2S全部排入B中被充分吸收;将装置中的CS2全部排入C中被充分吸收 过滤、洗涤、干燥 2.5 ml/L 偏高
【分析】(2)Na2CS3和稀硫酸反应生成CS2和H2S,生成的H2S被CuSO4溶液吸收,CS2进入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可以通过称量B中CuS沉淀的质量计算Na2CS3的浓度,也可以通过测定C中溶液质量增加测定Na2CS3的浓度。
【详解】(1)三硫代碳酸钠样品,加水溶解,所得溶液pH=10,说明三硫代碳酸钠是一种强碱弱酸盐,由此可知H2CS3是弱酸;向该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因此酸性KMnO4溶液与三硫代碳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KMnO4有强氧化性,说明Na2CS3具有还原性。答案为: 弱 、还原。
(2)①根据仪器构造可知,d的名称是分液漏斗;A中生成的H2S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则通氮气的作用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B中生成的H2S被氧化。
②CuSO4和H2S反应生成CuS沉淀和H2SO4,离子方程式为:Cu2++H2S=CuS↓+2H+ 。
③装置中残留一部分H2S和CS2,H2S常温下为气体,CS2沸点低,通入热N2一段时间可以将残留的H2S和CS2全部排入B或C中被充分吸收。
④通过过滤、洗涤、干燥的实验操作可以得到CuS沉淀;由+2H+=CS2+H2S↑和Cu2++H2S=CuS↓+2H+可知CuS和Na2CS3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c(Na2CS3)==2.5 ml/L。
⑤空气中含有CO2能被C中NaOH溶液吸收,导致C中的质量偏大,从而求得的Na2CS3偏多,因此通过测定C中溶液质量的增加值来计算三硫代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时,计算值偏高。
22.(1) 浓盐酸 使得漏斗中浓盐酸能顺利滴下 除去氯化氢
(2) CCl3COOH、C2H5Cl 水浴
(3)Cl2+2OH-=Cl-+ClO-+H2O、H++OH-=H2O
(4)不可行,因为CCl3COOH可溶于水和三氯乙醛中,用过滤方法无法分离得到CCl3COOH
(5)88.5%
(6)分别测定0.1ml/L两种酸溶液的pH,三氯乙酸的pH较小
【分析】分析题给信息可知:A装置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B装置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C装置盛放浓硫酸干燥氯气,D装置为制备CCl3CHO的反应装置,E装置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氯气、HCl,以防止污染空气。
【详解】(1)A装置为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的反应装置,故仪器a中盛放的是浓盐酸,仪器a中侧管的作用平衡装置中压强使得漏斗中浓盐酸能顺利滴下;反应后生成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B装置中盛放饱和食盐水以除去氯化氢;
(2)装置C为浓硫酸干燥装置,用于干燥氯气;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撤去C后,易发生副反应:C2H5OH + HCl → C2H5Cl+H2O、CCl3CHO+HClO→CCl3COOH(三氯乙酸)+HCl,从而导致D中副产物CCl3COOH、C2H5Cl的增加;反应温度需控制在70℃左右,可以考虑采取水浴加热,这样可使装置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3)E装置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氯气、HCl,以防止污染空气。故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H++OH-=H2O;
(4)由表中物质的物理性质可知,CCl3COOH可溶于水和三氯乙醛中,故用过滤方法无法分离得到CCl3COOH,故不可行,结合表中物质的沸点差异,应用蒸馏方法来进行分离。故答案为:不可行,因为CCl3COOH可溶于水和三氯乙醛中,用过滤方法无法分离得到CCl3COOH。
(5)根据滴定原理和I原子守恒,有:;
根据I2 + 2S2O= 2I-+ S4O,可知I2~2S2O,则:与Na2S2O3溶液反应消耗I2的物质的量为=0.0002ml;故与HCOO-反应消耗的I2的物质的量为:0.002ml-0.0002ml=0.0018ml;根据CCl3CHO +OH- → CHCl3 + HCOO- HCOO-+ I2 =H+ + 2I- + CO2↑,可得关系式:CCl3CHO~HCOO-~I2,则CCl3CHO的物质的量为=0.0018ml,故产品的纯度=;
(6)比较三氯乙酸和乙酸的酸性强弱方法较多:如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三氯乙酸和乙酸,分别测量二者的pH值,可看到三氯乙酸的pH较小或pH相同的三氯乙酸和乙酸溶液,分别稀释10倍,三氯乙酸的pH变化大或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二者对应的强碱盐的碱性,可知乙酸盐的碱性更强等等,故答案为:分别测定0.1ml/L两种酸溶液的pH,三氯乙酸的pH较小。
23.(1)CaC2+2H2O=Ca(OH)2+C2H2↑
(2)acdfg
(3) 该观点不正确 因为电石与水反应时变成糊状,堵塞有孔塑料板,乙装置达不到反应随停即止的作用,不便于控制反应速率
(4)能够减慢反应速率,便于对反应的控制
(5) C2H2+8HNO3H2C2O4+8NO2↑+4H2O 高于50℃,浓硝酸会大量挥发和分解
(6)测定0.1ml·L−1的草酸溶液的pH,pH大于1,说明草酸是弱酸;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是草酸的物质的量的2倍说明是二元酸
【详解】(1)实验室用CaC2与H2O反应制备C2H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
(2)备选装置中的甲和乙是气体发生装置,由于CaC2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微溶,使用乙会包裹在固体表面以及堵塞塑料板孔,不利于发挥其“随关随停、随开随用”的特点,所以选用甲来制备C2H2,用硫酸铜溶液可以除去杂质气体H2S、PH3,装置戊用于主反应制备草酸,最后以NO2为主要成分的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为防止NaOH溶液倒吸入三颈烧瓶,在NaOH溶液前加一个安全瓶,据此可得装置接口连接顺序为acdfg;
(3)该观点不正确;因为电石与水反应时变成糊状,堵塞有孔塑料板,乙装置达不到反应随停即止的作用,不便于控制反应速率;
(4)使用饱和食盐水可使单位体积内水的含量适当减少,能够减慢反应速率,便于对反应的控制;
(5)制备草酸的反应方程式为C2H2+8HNO3H2C2O4+8NO2↑+4H2O;温度高于50℃,浓硝酸会大量挥发和分解,浓度降低,生成草酸的速率会减慢;
(6)证明弱酸即证明其在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测定0.1ml·L−1的草酸溶液的pH,pH大于1,说明草酸是弱酸;证明是二元酸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n(OH-)=n(H+),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是草酸的物质的量的2倍说明是二元酸。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电离平衡课时作业,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一节 电离平衡同步达标检测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一课一练,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