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2 物质溶解的量教学ppt课件
展开1.固体溶解度含义的理解;2.从溶解度曲线上得出相关信息。
1.了解溶解度的含义;2.会绘制溶解度曲线,并能从溶解度曲线得出相关信息;3.会阐明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并能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在一定温度下,蔗糖在100g水里的溶解量是有限度的,科学上是如何量度这种溶解限度的呢?
设计实验——怎样比较食盐和硝酸钾哪一个更易溶于水?
怎样比较固体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
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应该控制的条件有:
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能力。
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
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没有指明溶剂,溶剂默认为水。
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度:是衡量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的方法。是一定温度,压强下,在一定溶剂里制成饱和溶液时,所溶解的溶质的量。溶解性:只是一般地说明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
简记: 难 微 可 易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3、 溶解度曲线: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画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下列有关NaCl的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18gNaCl溶解在5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20℃时,NaCl的溶解度为18gB.36gNaCl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NaCl的溶解度为36gC.20℃时,35gNaCl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5gD.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NaCl,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NaCl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20℃时,NaCl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g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指明错误原因。 ①把20g某物质溶解在100g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g。 ②20℃时10g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g。 ③20℃时10g氯化钠可溶解在100g水里,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g。 ④20℃时36g食盐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饱和,故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未指明溶液的状态是饱和
4.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注意:对于固体物质来说改变溶剂的量不会改变溶解度
4.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溶解溶液之间的关系
优势:准确不足:不能表示某种物质任意温度时的溶解度
优势:可以反映出表示某种物质任意温度时的溶解度 不足:不准确
几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1、概念: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①曲线上的点A:表示t1℃时,Ca(OH)2的溶解度为S1g。
②曲线的交点B:表示t2℃时,Ca(OH)2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为S2g。
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如:KNO3等。
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如:NaCl。
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①曲线上方的区域表示该物质的过饱和溶液。即溶液中有溶质固体剩余。
②曲线下方的区域表示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1、可以查出某种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大小。
6、通过溶解度曲线确定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
2、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3、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大小。
4、可以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5、可以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如何让制得某温度时的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如:Ca(OH) 2
(1)降温结晶:(又叫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物质如:NaCl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如:KNO3
从溶解度曲线分析结晶情况
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101kPa和一定温度
CO2在0℃下的溶解度是1.713。
0℃,101kPa条件下,
一体积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713体积的CO2。
水中最多溶解的CO2 的体积
气体的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
(1)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的比较
温度和压强(101kPa)
要求溶质溶解在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
②压强: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压强减小而减小。
①温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降低而增大。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 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不同的溶质在同种溶 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易溶 、可溶 、 微溶 、 难(不)溶
影响因素 (温度、压强)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比数据变化趋势可知,温度对KIO3溶解度的影响程度更大B.在30 ℃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KIO3饱和溶液C.该表转化为溶解度曲线图后,在10 ℃~100 ℃范围内不出现交点D.将等质量40 ℃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NaCl析出晶体质量更大
【答案】D【解析】A、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对碘酸钾溶解度的影响程度更大,不符合题意;B、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溶解度:氯化钠大于碘酸钾,40℃时,溶解度:氯化钠大于碘酸钾,故30℃时,溶解度:氯化钠大于碘酸钾,该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碘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符合题意;C、由表中数据可知,在10 ℃~100 ℃范围内,同一温度条件下,氯化钠的溶解度均大于碘酸钾,故该表转化为溶解度曲线图后,在10 ℃~100 ℃范围内不出现交点,不符合题意;D、将等质量40 ℃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降温后,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溶质析出,但是碘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更大,故碘酸钾析出的晶体多,符合题意。故选D。
例2.(2022·辽宁朝阳·中考真题)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乙中混有少量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C.t3℃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D.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丙>甲=乙
【答案】C【解析】A、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若为不饱和溶液则无法确定,选项错误;B、如图所示,甲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乙溶解度随温度影响小,则乙中混有少量甲,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选项错误;C、t3℃时,甲的溶解度是60g,说明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60g甲,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最多溶解30g甲,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选项正确;D、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关系是甲>乙>丙,则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最多的是甲其次是乙,最小的是丙,故溶剂质量关系是甲<乙<丙,若分别降温到t2℃,甲和乙析出溶质,丙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剂质量不变,故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选项错误;故选:C。
例3.(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NH4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1℃时,NH4Cl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C.KNO3中混有少量的NH4Cl,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D.t2℃时,等质量的KNO3和NH4Cl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相等
【答案】D【解析】A、 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呈上升趋势,所以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法正确;B、t1℃时,两条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所以氯化铵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说法正确;C、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铵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说法正确。D、t2℃时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不相同,所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要的水的质量不同,说法错误。故选:D。
例4.(2021·山东泰安)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a、c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都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B.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D.在t2℃时,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80g
【答案】C【解析】A、根据图中曲线可知,a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使其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使其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应采用升温结晶的方法,选项A不正确;B、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溶解度相等,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否则不一定相等,选项B不正确;C、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溶解度越大,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因此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选项C正确;D、在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因此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25g,所得溶液质量为75g,选项D不正确。故选C。
例5.(2021·江苏连云港)向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5g、30g、30g蔗糖固体,充分搅拌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采用升温的方法使乙烧杯中剩余的固体溶解B.甲、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C.乙、丙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答案】A【解析】A、对比乙丙图可知,升温固体溶解,可采用升温的方法使乙烧杯中剩余的固体溶解,A正确。B、溶液中没有固体不溶解,可能刚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B错误。C、乙、丙烧杯中溶剂质量相等,乙部分溶解,丙全部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相等,C错误。D、对比乙丙图可知,升温固体溶解,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错误。故选:A。
1.(2021·四川成都)60℃时,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再降温至20℃,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1,结合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的KNO3质量为41.6gB.降温过程中KNO3溶液始终为饱和溶液C.蒸发溶剂可将M点的溶液转化到N点D.20℃时,100g KNO3饱和溶液中有KNO331. 6g
2.(2021·山东泰安)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2021·江苏连云港)向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5g、30g、30g蔗糖固体,充分搅拌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M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2)当温度为t1º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依次为_______,当温度为t3ºC时,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3)C可能表示哪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
A和C两种物质在t2ºC时的溶解度相同
Ca(OH)2或CO2等气体
《基础题与中考新考法》P92 7.2 物质溶解的量课时2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
化学九年级下册9.1 有机物的常识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9.1 有机物的常识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73《溶液浓稀的表示》课件pptx、核心素养目标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73溶液浓稀的表示》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科粤版九年级下册9.2 化学合成材料公开课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下册9.2 化学合成材料公开课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92化学合成材料》课件pptx、核心素养目标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92化学合成材料》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科粤版九年级下册9.1 有机物的常识优秀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下册9.1 有机物的常识优秀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91有机物的常识》课件pptx、核心素养目标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91有机物的常识》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