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天津市武清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部选对的给3分;选错或不选的给0分,请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下面表格中。)
1.小红同学正在演奏古筝,听众能分辨出古筝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
2.某中学生中指指甲长度约1cm,如图1是在某中学生手掌上的充电宝,它的长度最接近( )
图1
A.5cmB.15cmC.30cmD.40cm
3.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2):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q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C.乌鸦、老鹰飞行的快慢相同,它们相对运动D.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是( )
A.教室周围植树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塞
C.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
5.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测几次求平均值,可以消灭误差B.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C.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6.关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快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快
C.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D.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无关
7.小明同学五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结果分别为18.31cm、18.53cm、18.32cm、18.33cm、18.33cm,经分析和计算后,测量结果应记为( )
A.18.3225cmB.18.32cmC.18.36cmD.18.364cm
8.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更多优质支援请 嘉 威鑫 MXSJ663 更多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A.B.
C.D.
9.如图3所示体温计,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体温计是利用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体温计不能离开人体读数
C.体温计的量程是0~100℃D.体温计此时的示数为36.5℃
10.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谷雨”节气,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小雪”节气,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所提供的几个选项中均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选错的得0分。请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下面表格中。)
11.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有关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
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
12.如图4中测量物体长度的做法正确的是( )
图4
A.图4—甲测物体的长B.图4—乙测铜丝直径
C.图4—丙测硬币直径D.图4—丁测乒乓球直径
13.用图象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5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B.C.D.
图5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共24分)
14.如图所示,图6中木条的长度为________cm;图7中温度计读数为________℃
图6 图7
15.物理课本的宽约为18.33________;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0.75________。
16.如图8所示为我国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表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它所描述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图8
17.小明用如图9所示的装置炖食物(锅盖带孔),碗与锅底不接触,锅里水________沸腾,碗中的汤________沸腾。(两空均选填“能”或“不能”)
图9
18.如图10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音调,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用嘴对准瓶口吹气,这些声音是由________(选填“空气柱”或“水和瓶”)振动发出的。
图10
19.如图11所示,速度较大的是________车;若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8s后相距________m。
图11
四、综合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37分。解题中要求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题还要有公式及数据代入过程,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20.(6分)小华是学校的升旗手,升旗时国旗的上升高度为13.8m,国旗上升的速度为0.3m/s。求国旗上升所用时间是多少秒?
21.(6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图12 图13 图14
(1)如图12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说明了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
(2)如图13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选填“气体”或“固体”)
(3)如图14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由此可以推理得出结论:真空中________。
22.(7分)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如图15是“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在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铁圈________(选填“A”或“B”);
图15 图16
(2)调整好器材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在水温升高到90℃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请根据表格数据在图16中描点后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3)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到: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__℃;
(4)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在沸腾时温度________。
23.(6分)如图17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
图17
(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选填“陡”或“缓”),目的是便于测量时间;
(3)某次实验中,设小车在前半段AB和后半段BC的平均速度分别为和,则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4.(6分)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为了观察固态碘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图18-甲中,同学直接将碘升华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图18-乙中,同学将碘升华管浸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是113.7℃,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500℃)
图18
(1)甲、乙这两个实验方案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的更合理;
(2)在乙同学方案的实验中,他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态,再变成气态的,只是因为这一变化过程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
请你根据题干资料分析乙同学的猜想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实验完成后,乙同学探究热情不减,接着又取出烧杯中的碘升华管,然后向烧杯中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干冰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5.(6分)《流浪地球》中有句经典台词“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注意行车安全是驾驶员应具备的安全意识。当汽车遇到意外情况紧急停车时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19所示。若汽车以108km/h速度行驶,制动距离为44m,制动时间为4s。求:
图19
(1)若司机正常反应时间为0.4s,则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刹车,反应距离为多少米?
(2)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武清区等5地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市武清区名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如图所示为八年级,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市滨海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共两大题,共39分,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