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某校2023-2024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展开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30分)
一、根据拼音或积累,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书写相关内容。(16分)
1.看拼音,写词语。
lǐ mà xuán yá yī jīn bié chū xīn cái
shēn yín yōng dài ɡē dɑ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2. ,江清月近人。
3.绿树村边合, 。
4. ,三军过后尽开颜。
5.捐躯赴国难, 。
6. ,万紫千红总是春。
7.不识庐山真面目, 。
8.这种境界,既使人 ,又叫人 ,既愿 ,又想坐下 一首奇丽的小诗。(2分)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14分)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 狞笑(líng) 单薄(bó) 参差(cēn ) 围歼战(qiān)
B. 笨拙(zhuō) 淋湿(lín) 倾角(qīng) 蹿上来(cuān)
C. 冠冕(ɡuàn) 外宾(bīn) 豁开(huò) 紫禁城(jīn)
D. 旗杆(ɡān) 镏金(líu) 花蕾(lěi) 黑魆魆(qū)
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翠色欲流(将要) 千钧一发(出发) 茅店社林边(社庙)
B.斩钉截铁(切断) 硕大无朋(比) 过故人庄(经过)
C.居高临下(面对) 大举进犯(兴起) 尽开颜(全,都)
D.孤芳自赏(芬芳) 不假思索 (假如) 移舟泊烟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你别老是用那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口气跟我说话。
B.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无不英勇善战,有勇有谋。
C.秋天的稻田里,真是一碧千里。
D.他早先做了坏事,现在风声紧了,自然每天心惊肉跳,睡不好觉。
1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大科学家,没有一个不是经过艰苦努力而取得成功的。
B.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了。
C.“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不仅要落实到位,而且要宣讲到位。
D.藕具有补心脾、润秋燥、收缩血管、清热补血,深受人们喜爱。
13.下列句子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灯光》一文采用插叙的写作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
尾又回到写灯光。
B.读书时要根据阅读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读书方法。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
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C.制作“幸福路”这个路牌时,拼音应写作“XINGFULU”。
D.“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中的“七八”和“两三”是具体数字。
14.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跑完三圈后;他累得气喘不已、汗如雨下。
B.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C.我们过苦日子时,他来了;我们过好日子时,他却走了。
D.《桥》中人物的对话;《穷人》中环境的渲染,都十分富有特色。
1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暴风雨中的海燕,任雷鸣电闪 ②夜色里匆匆赶路的人,任月出月落
③夕阳下散步的老人,任云卷云舒 ④大海上行驶的帆船,任浪打风吹
我向往安详,安详就像 ;我向往拼搏,拼搏就像 ;我向往紧张,紧张就像 ;我向往奋进,奋进就像 。
A.④②①③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①④③②
第二部分 阅读(40分)
一、根据课外阅读完成下列试题。(15分)
(一)第16 ~ 25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把它找出来,写在相应的位置。
16.《三国演义》中,下列事件与诸葛亮无关的是( ▲ )。
A.舌战群儒 B.七擒孟获 C.出师表 D.水淹七军
17.《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是由( ▲ )。
A.关羽向曹操诈降 B.黄盖向曹操诈降 C.张飞向曹操诈降 D.黄盖向周瑜
18.《三国演义》中,奠定三国鼎立格局的战役是( ▲ )。
A.官渡之战 B.夷陵之战 C.潼关之战 D.赤壁之战
19.《城南旧事》中,下面一段话描写的人物是( ▲ )
圆圆扁扁的脸,一排整整齐齐的白牙,我最喜欢她左边那颗镶金的牙,笑时左嘴角向上一斜,金牙就很合适地露出来,左嘴巴还有一处酒窝,随着笑声打旋儿。
A.兰姨娘 B.宋妈 C.英子母亲 D.秀贞
20.《城南旧事》中,当我参加小学毕业典礼时,妈妈给我的襟上别了一样什么东西?( ▲ )。
A.报春花 B.海棠花 C.君子兰 D.夹竹桃
21.《漂亮老师和坏小子》中,四个坏小子第一次见到美女老师时,她塑料袋里装的整套书是( ▲ )。
A.《三毛流浪记》 B.《喜洋洋和灰太狼》 C.《樱桃小丸子》 D.《蜡笔小新》
22.《漂亮老师和坏小子》中,H4所说的头发“地方支援中央”的老师是( ▲ )。
A.秦主任 B.白副校长 C.姜校长 D.马老师
23.《童年》中,阿廖沙的父亲去世后,他随着祖母去了( ▲ )。
A.尼日尼 B.坦尼卡 C.瓦尔拉 D.库林那
24.《童年》中,染坊起火,( ▲ )从火场中取出了硫酸盐。
A.外祖父 B.外祖母 C.米哈伊尔舅舅 D.小茨冈
25.《小英雄雨来》中,雨来是怎样脱离真的地雷阵的? ( ▲ )
A.故意掉河里 B.小心地走过 C.埋伏起来 D.快速地跑过去
(二)判断下列句子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为“A”,错误的为“B”),在相应位置填写。(5分)
26.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为国家宪法日。( ▲ )
27.怒鞭督邮、大闹长坂坡都是与张飞有关的故事。 ( ▲ )
28.《三国演义》中蜀国的五虎将是指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盖 。 ( ▲ )
29.纪律和道德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他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 ▲ )
30.外祖父第一次打阿廖沙与顶针有关。( ▲ )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5分)
(一)北 人 食 菱(6分)
北人①生而不识菱者,仕②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③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④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⑤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北人:北方人。 ②仕:做官。 ③或:有的人。 ④夫: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⑤强( 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31.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字的意思。(2分)
并壳入口( ▲ ) 此坐 ( ▲ )
32.请写出文中两处可以看出北人真的不识菱的句子。(2分)
▲ ▲
33.仔细阅读下列句子,与《北人食菱》文意不相符的一句是( ▲ )。(2分)
A.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B.说话做事应该要实事求是。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二)非连续性文本(9分)
【材料一】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节选自周国平《经典和我们》)
【材料二】 2014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
(摘自网络)
【材料三】 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的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媒体研究专家卢格曼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左脑交流,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 (摘自报刊)
34.上面三则材料的搜集途径不包括 ( ▲ )(2分)
A.阅读书籍 B.上网浏览 C.阅读报刊 D.调查问卷
35.周国平关于阅读观点的描述,下列各项中最准确的一项是 ( ▲ )(2分)
A.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B.阅读经典就是真正的阅读。
C.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生活的需要,也是一种阅读。
D.阅读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是为了消遣,在时光的消磨里获得精神的启迪和享受。
36.阅读上面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为了消遣,我们可以阅读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
B.我国国民看电视的时间远远超过看书读报的时间。
C.阅读书籍是在和我们的右脑交流。这是卢格曼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
D.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感觉闭合。
37.周国平认为人们读书的目的主要有哪几个?(3分)
▲
(三)会飞的孩子(10分)
①怒江,果然名副其实,只见那江水像是受不了两岸危崖的夹击,怒气冲冲从上游奔涌而来,在狭窄险峻的河道里横冲直撞,激起的狂涛如风吼雷鸣,震得山谷轰轰作响。
②我下了车,顺着崎岖的山路慢慢走。江对岸有个孩子,一直在向我招手。我听不清他在喊什么。“嗵”的一声,一枝竹箭飞来,钉在我跟前一棵小树干上。那孩子拼命摇晃着手中的弩弓,示意我停下。
③我刚站住脚,就听见一阵稀里哗啦的滚动声,无数石块从天而降,几乎贴着我的鼻尖飞落大江,溅起大片大片的浪花。好险!
④我感激地望着对岸的孩子,却惊讶地发现他竟双脚离地,高悬在空中。他在飞?千真万确,他是在飞。只见他张开着双臂,像鸟儿扑扇翅膀一样向我飞来。眨眼工夫,他就飞过了惊涛滚滚的江面,飘然落地,站在我面前。
⑤他的飞翔原来很简单。那宽阔粗犷的江面上悬着一座“桥”,那是一根钢丝溜索,纤细得很容易被忽略。他在腰间系了一道绳搭在溜索上,整个人悬空,难怪像是“飞”过来的。
⑥这是个怒族的孩子,叫阿江,刚满十二岁。他的学校就在河对岸的石崖上。阿江邀我过去看看他们的学校。看着那晃荡的溜索,我心里直发怵(chù),实在没胆量将自己拴挂到那根孤悬颤抖的细索上去。阿江说:“不用怕,这钢丝索很牢,不会掉下去的!”
⑦阿江用结实的绳子将我同他捆在一起,带着我一起过溜。他试了试绳子,双脚用力一点,笑嘻嘻地叫了一声:“飞喽——”
⑧身子倏(shū)地悬空,耳畔风声飕飕,哇,真的飞起来啦!汹涌的江水在脚下奔腾,高旷的蓝天在头上旋转,吊在半空中的感觉一点也不可怕。我学着阿江,大胆地张开了双臂,一刹那变成了飞越怒江的大鸟。
⑨飘飘悠悠地落了地,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竟是从那根细细的溜索上“飞”过来的。学校背靠险峰,临江而筑,两幢小木屋悬乎乎耸立在一座山崖上。阿江和他的小伙伴们,每天一早就要飞过江来,上课,做作业,自己做饭吃。傍晚再飞回去,伴着火塘,枕着江涛入梦。
⑩我想,会飞的孩子,做的一定都是飞翔的梦,在梦中,他们一定都飞得更高更高,更远更远……
38.“名副其实”一词在文中具体指 ▲ 和 ▲ 相符。(2分)
39.第①自然段是环境描写,突出了怒江的“险”,作者为什么要写怒江的“险”呢?(2分)
▲
4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他的飞翔原来很简单”,意思是说飞越怒江是一件简单的事。
B.第⑥自然段描写“我”发怵,反衬出阿江的大胆能干。
C.“他试了试绳子,双脚用力一点,笑嘻嘻地叫了一声:‘飞喽——’”这句话是对阿江的正面描写,描写了他的动作、神态和语言。
D.本文主要写了两件事,一是阿江射竹箭救“我”,二是阿江带“我”飞越怒江。
41.“我想,会飞的孩子,做的一定都是飞翔的梦,在梦中,他们一定都飞得更高更高,更远更远……”这句话中,前一个加点的“飞”含义是 ▲ ,
后一个加点的“飞”含义是 ▲ 。(2分)
42.文中的阿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结合文中的语句简要说说。(2分)
▲
第三部分 习作(30分)
学校或班级里组织的活动,如学校运动会、跳蚤市场、主题朗诵会、看望孤寡老人……这些活动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选择一个活动写一写,注意用上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好活动的场面。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读书时间
读报时间
看电视时间
38分钟
18分钟
98分钟
南京某校2023-2024一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这是一份南京某校2023-2024一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能认真书写,我会看图写字母,我会抄写音节词,我会看图写汉字,我会按声母表的顺序填一填,我能送拼音宝宝回家,我会数一数,填一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南京某校2023-2024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这是一份南京某校2023-2024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拼音或积累,书写相关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南京某校2023-2024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这是一份南京某校2023-2024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拼音写词语,根据要求选出相应的答案,按要求完成句子,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根据课外阅读完成下列题目,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