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分式5.1 分式教案及反思
展开1. 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归纳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与整式的区别.
2.理解并掌握判断一个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及值为零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运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建立模型,会用分式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式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并能确定分式有无意义,分式值为零时的条件以及用分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例2).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检测题.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情景:通过游西湖“三步曲”---坐车、乘船,钓鱼,逐步提出问题:
坐车---周末,同学们邀请了部分老师去西湖游玩.早上9点乘车从学校出发,到西湖风景区共13公里.若汽车每小时行40公里,请问需多少小时能到达?
乘船---我们首先来到了西湖边,准备乘坐西湖游船.游船票价:学生:60元/人,其余70元/人. 我们共有a位学生,b位老师,买门票需多少钱?平均每张门票需多少钱?
钓鱼---下午,大家来到苏堤垂钓区钓鱼. (1)其中有一鱼塘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00平方米,长为x米,它的宽为多少米?(2)老师和同学们钓了很多鱼,共有m条,平均每人钓几条?
通过回答上述问题,分别列出代数式:
【设计说明】:通过创设情景,学生感受到分式来源于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分析:根据形式让学生把所得的代数式进行分组:
对比两组代数式的区别与联系,类比分数,逐步分析,得出分式的概念(翻书并提问:分式的条件)。后思考如下问题:
(1)分式概念的形成过程,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
(如:分类、类比、整体、数形结合等等)
(2)分式与整式的区别是什么?
【设计说明】:让学生自己感悟分式与整式的不同,培养学生归纳和表达能力.
(板书)分式:(1)分子、分母都是整式;(2)分母中含有字母.
(二)反馈训练,熟识分式 --- 练一练
1.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整式: ;分式: .
(先学生独立完成,再通过投影进行批改、讲解、提问、归纳.)
【设计说明】:通过与整式比较,突出对分式概念的理解.通过交流,加深学生对分式意义的认识.
4.小小设计师:请从下列四个代数式中,任选两个,构造出一个分式.
(学生先独立写,然后自告奋勇上黑板板演,再交流讨论)
【设计说明】:通过这一开放式题型的练习、板演、交流和归纳,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巩固对分式的认识和概念的理解.
(三)深入探究,走进分式 ---关于字母取值问题
总结得出分式的意义:分式中字母的取值不能使分母为零,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就没有意义.
【设计说明】:通过对分式字母取值的讨论,加深学生对分式意义的认识.
解:略.
解后反思:(最好由学生主讲)
(1)因为当分母等于零时,分式无意义,所以只有当分母不等于零时,分式有意义.
(2)强调当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0时分式的值为零.
(3)求分式的值的格式.
【设计说明】:这是课本中的例题,一则是应用新知,二则是经历解题过程,三则让学生体会解本题的关键.
3.练一练 4.填表理一理 :
【设计说明】:给予学生充分展现身手的机会,通过练习、梳理、拓展变式,学生加深对什么情况下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值为零的理解.
(四)自主探索,应用生活 ---关于分式的应用
1.预备练习
(1)甲﹑乙两人从一条公路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AB相距20千米,甲每时行a千米,乙每时行b千米,那么甲、乙两人多少时间后相遇?
(2)甲﹑乙两人从一条公路的A、B两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乙在前,甲在后).已知AB相距20千米,甲每时行a千米,乙每时行b千米,a>b,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少时间?
【设计说明】:由于例2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增加了这一预备练习.希望通过简单的行程问题的回顾,更好得来解决书本的例2,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例题讲解
例2:甲、乙两人从一条公路上某处出发,同向而行,已知甲每时行a千米,乙每时行b千米,a>b,如果乙提前1时出发,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少时间?当a=6,b=5时,求甲追上乙所需的时间.
想一想:若取a=5,b=5,分式 eq \f (b,a-b) 有意义吗?它表示怎样一种实际情境?甲能追上乙吗?
解后反思:在用分式表示实际问题时,字母的取值一定要符合实际.
变式:甲﹑乙两人从一条公路的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每时行a千米,乙每时行b千米,如果AB相距20千米,乙提前1时出发,那么甲出发后几时与乙相遇?
【设计说明】: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体会到学校分式的用处,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同时在用分式表示实际问题时,字母的取值一定要符合实际.当数学模型没有意义时,它也反映了某种实际情境.
(五)清点收获
结合板书,学生进行清点:
分式的概念.
什么情况下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分式的值为零.
在实际问题中应注意什么?
【设计说明】:板书既是对重要知识点的记录,同时也方便学生的梳理.通过梳理,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清晰明了.
(六)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书本课后作业题(A组)
(二)选做题:
1.书本课后作业题(B组)
2. 编写一个实际生活背景,使所列的分式为 .
3.分别按要求设计一个分式:
(1)无论字母取何值,分式都有意义;
(2)无论字母取何值,分式的值都不可能为0.
(七)课后测评(另附纸)
(八) 板书:
【本节课设计思路】:
以实际问题情境引出,再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分式与整式的区别,从而得到分式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到分式来源于实际,并通过合作讨论得出分式何时有意义、没意义、何时值为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把分式中字母的取值与实际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既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实际.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以学生为主体.分式要求
条件
有意义
无意义
值为零
5.1 分式
1.分式条件
类比思想
2.分式:有意义
无意义
值为零
---
代数式
例1
相遇
追及
例2
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5.1 分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5.1 分式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探究理解,实例讲解,拓展提升,体验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5.1 分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5.1 分式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5.1 分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5.1 分式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交流,情境引入,尝试练习,探索解法,范例引路,巩固解法,课堂练习,课堂小测,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