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29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章末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课件 1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3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第1课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3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第2课时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教课内容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形态结构,环境条件,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有进步意义,可遗传的变异,自然选择,可遗传的有利变异,环境的定向选择,不断发展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1.说明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2.说明自然选择促进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 1.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并能利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简单的进化现象。(生命观念)2.理解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并能阐明自然选择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科学思维)
1.适应的含义(1)生物的_______________适合于完成一定的_________。(2)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_________中生存和繁殖。2.适应的特性(1)普遍性:适应是普遍存在的,所有的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2)相对性:适应是针对一定的_______________而言的。
一、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活|学|巧|练1.适应不仅是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也包括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3.适应的形成离不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内因)与环境(外因)的相互作用。( )4.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 )
合|作|探|究请分析情境1和情境2中的实例,回答下列问题:情境1:仙人掌叶变成刺状适于干旱环境;猛兽和猛禽具有锐利的牙齿(或喙)和尖锐的爪,适于食肉;鱼有鳃适于水中生活;动物的保护色、警戒色;鸟的结构特征适于飞行;阳坡和阴坡分布的植物类型不同等实例。情境2:枯叶蝶离开枯叶的环境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如果降雪延迟,白色羽毛的雷鸟反而容易被天敌发现。
1.情境1中具体的实例说明了适应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提示:适应具有普遍性。2.情境2中的实例说明了适应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从适应的角度分析该特点的原因是什么。提示:适应具有相对性。适应性特征来自遗传,即来源于可遗传的有利变异的逐代积累,是对之前的环境适应的结果。由于环境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是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
归|纳|提|升适应的相对性的分析和总结(1)适应的相对性的含义:每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都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它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一种暂时的现象,而不是永久的。当环境条件出现较大的变化时,适应就变成了不适应,有时还成为有害的甚至致死的因素。(2)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
松毛虫鲜艳的花纹是一种警戒色,是一种巧妙的适应,大多数鸟怕吃松毛虫,而杜鹃却爱吃松毛虫。因此,松毛虫的颜色、花纹反而有利于杜鹃的捕食,这可以说明下列哪项的实例( )A.适应的普遍性B.适应的相对性C.适者生存D.自然选择解析: 松毛虫的体色本来是对环境的适应,但却有利于杜鹃的捕食,说明适应是相对的。
下列有关适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枯叶蝶的翅很像一片枯叶,这是枯叶蝶对环境的一种适应B.个别生物不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C.适应有普遍性D.适应有相对性解析: 适应有普遍性,所有生物都有适应环境的特征。
1.拉马克进化学说(1)主要观点:彻底否定了物种不变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各种生物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2)评价: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在当时是__________________的,但他对适应形成的解释是肤浅的,未被人们普遍接受。
二、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1)解释模型
(2)对适应的解释①适应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适应是_______________的结果。②群体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3)进步意义①使人们认识到生物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________________的,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轨道。②揭示了生物界的_________是由于所有的生物都有___________。③科学地解释了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进化的结果。(4)局限性:对于遗传和变异的认识还局限于_________水平,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3.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1)发展的原因①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_________水平,人们逐渐认识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本质。②关于适应以及物种的形成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_________为基本单位。(2)发展的结果: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活|学|巧|练1.生存斗争仅仅是指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对食物和空间的争夺。( )2.生物进化的内因是生存斗争。( )3.由于缺少草而吃树叶的长颈鹿脖子越来越长,符合拉马克的观点。( )4.达尔文认识到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并做出了科学的解释。( )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研究对象为生物个体。( )
合|作|探|究下图表示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形成过程的解释,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颈鹿祖先的个体间颈和前肢的长短有差异吗?由此说明什么问题?提示:有差异,说明变异是不定向的。2.在旱季缺乏青草的时期,颈和前肢长短不同的个体生存机会相等吗?由此说明什么问题?提示:不相等,颈和前肢长些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获得食物,从而得以生存并繁殖,说明食物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和淘汰过程中,起到了选择作用。
3.请分别利用拉马克和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解释长颈鹿脖子长的原因。提示:拉马克观点解释:长颈鹿在旱季缺乏青草的时期就会伸长脖子去吃高处的树叶,这样长期“使用”它的脖子,久而久之,脖子就更长了(用进废退),之后这一性状遗传给了下一代(获得性遗传)。达尔文观点解释:在缺乏青草的干旱时期,那些颈部和四肢都较长的个体会有较多的机会吃到高处的树叶,能够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而那些颈部和四肢较短的个体则无法得到足够的食物,不容易生存下来,也无法繁殖后代,所以颈部和四肢较短的长颈鹿逐渐被淘汰。
4.通过对长颈鹿的进化历程的分析,解释一下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关系。提示: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就是生物的变异性状,定向筛选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通过遗传使生物微小的有利变异得以积累加强。
归|纳|提|升自然选择学说和拉马克进化学说的比较
(2023·湖北质检)查尔斯·达尔文(1809—1882)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两大学说: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学说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且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有关阐述错误的是( )A.生物进化的证据是多方面的,而胚胎学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B.所有生物都由ATP直接供能,这对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论点提供有力支持C.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D.种群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析: 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灭绝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A错误;所有生物都由ATP直接供能,这对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论点提供了有力支持,B正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C正确;种群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D正确。
达尔文的进化论主要由两大学说组成,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下列不属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是( )A.生物是不断进化的B.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解析: 达尔文进化论认为有利变异可通过遗传与自然选择逐步积累,生物是不断进化的,A不符合题意;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属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B不符合题意;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属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C不符合题意;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无法科学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D符合题意。
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1)自然选择(定向选择)的对象。①直接对象是生物的性状。②间接对象是相关的基因型。③根本对象是与性状相对应的基因。(2)自然选择的因素:外界环境(环境不是诱变因素而是选择因素),包括无机环境和生物环境。(3)自然选择的手段: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斗争)。
(4)进化的内因:遗传和变异。①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其中变异可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②遗传的作用:使生物微小的有利变异得以积累加强,从而形成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新类型。(5)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一般外界环境条件变化越剧烈,选择越频繁,生物进化速度就越快。
解析: 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可知,生物的变异在先,选择在后,所以原始甲虫的群体中本身就存在变异个体,农药只是起选择作用,且变异是不定向的,A、B两项错误,D项正确;题目中只是体现农药对不同变异的个体进行了选择,使弱抗药性的个体以及无抗药性的个体被淘汰,中抗药性的个体以及强抗药性的个体被保留下来,没有体现强抗药性的甲虫发生了进化,C项错误。
1.下列关于生物适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的适应B.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适应是普遍存在的,并且高等生物的适应能力高于低等生物D.适应具有相对性,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特征有时可能不利于生存
解析: 所有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但不是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如大熊猫属于高等动物,但濒临灭绝。适应具有相对性,生物适应环境的特征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可能反而不利于生存,例如雷鸟冬季换羽,如果不下雪,白色的羽毛反而更容易被天敌发现。
2.下列不属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是( )A.鲸没有牙齿,是因为它们吞食浮游生物B.长颈鹿的颈很长是采食高处树叶反复伸颈的结果C.羚羊听觉灵敏、奔跑快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蛇身体细长无足,是经常出入鼠穴捕食的结果解析: A、B、D选项都是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观点;C选项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
3.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 )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②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③变异是不定向的④变异是定向的⑤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遗传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A.②④⑤ B.②③⑤C.①②④ D.①③⑤
解析: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改变时,具有适应性变异的生物生存的机会多,③正确,①④错误;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②正确;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遗传积累,变异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⑤正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评课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新知导学,完成一定的功能,生存和繁殖,普遍性,相对性,有利变异,定向选择,多样性,适应性,生物个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教案配套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适应的含义,形态结构,适应的特性,环境条件,拉马克进化学说,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有进步意义,1解释模型,2对适应的解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课文ppt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双基夯实,生存和,相对的,可遗传,√×√×,课内探究·名师点睛,知识点,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要点归纳,典例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