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通辽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出题人:齐玉柱审题人:马丽敏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标注的经度和纬度,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的地理位置。经纬网在军事、航空、航海等方面作用很大。下图为某半球经纬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地理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一(60°N,180°)B. 乙-(23.5°S,90°E)
C. 丙一(23.5°S,90°W)D. 丁-(30°N,45°E)
2. 一架飞机由甲地飞往丁地,选择的最短航线是( )
A. 先向东南,再向东北B.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C. 先向西北,再向西南D. 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由图可知,甲为(45°S,180°),A错;乙为(23.5°S,90°E)以东,B错;丙为(23.5°S,90°W),C正确;丁为(30°S,45°E),D错。故选C。
【2题详解】
读图可知,丁地位于甲地的西北方向;由于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两点所在大圆的劣弧,在南半球偏向高纬,所以飞机机由甲地飞往丁地,选择的最短航线是先向西南飞,再转向西北飞,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两点所在大圆的劣弧。大圆是球面上任意两点与球心所确定的平面与球面相交所得的圆。(注:特别大圆有赤道、经线圈、晨昏圈等)。
图为某山村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西峰的海拔可能是( )
A 669米B. 798米C. 856米D. 917米
4. 甲地能够形成村庄聚落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形平坦②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矿产资源丰富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3. C 4. A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等高距为100米,离西峰最近的一条等高线数值为800米,因此西峰海拔大于800米,小于900米,C正确,排除ABD,故选C。
【4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甲地位于两河交汇处,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甲地位于盆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①②③正确;图中无法看出甲地矿产资源丰富,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排除BCD,故选A。
【点睛】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垂直投影到一个标准面上,并按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等高线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所以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高度。特点:(1)同一等高线上任何一点高程都相等。(2)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相等。等高线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3)等高线都是连续、闭合的曲线。(4)等高线一般都不相交、不重叠(悬崖处除外)。(5)等高线在图纸上不能直穿横过河谷堤岸和道路等。
读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山脊B. 甲处的海拔约为258米
C. 小河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D. 小河的流向是东南向西北
6. 乙、丙两村图上距离为2厘米,实地距离为2千米,该图比例尺是( )
A.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B. 1:100000
C. 1:10000D.
【答案】5. C 6. B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处地形部位是山顶,A错误;甲处的海拔在300米以上,B错误;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结合指向标可知,图中小河的大致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C正确,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计算可知,地图比例尺为2厘米/2千米=2/200000=1/100000,B正确,C错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AD错误,故选B。
【点睛】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020年3月25日10时49分(北京时间)在千岛群岛发生7.5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图一为震中位置(图中甲)示意图,图二是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
A. 地壳B. 地幔C. 内核D. 外核
8. 地震发生后,正在千岛群岛附近海域航行轮船上的人感受到的震动是( )
A. 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B. 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C. 有水平晃动,无上下颠簸D. 有上下颠簸,无水平晃动
【答案】7. B 8. D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根据题意,地震发生在千岛群岛,主要是海洋为主,且震源深度为30千米,而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但海洋地壳通常只有十多千米,所以此次地震应该发生在地幔。ACD项错误,B项正确。故选B。
【8题详解】
位于千岛群岛附近海域航行轮船上的人感受到的震动应该是先上下颠簸,无水平晃动。因为地震波的纵波传播速度快,最先传播到地面,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无法通过液体传播,所以船上的人无水平晃动,AB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
【点睛】1.地震
(1)概念:地壳快速释放 能量 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
(2)结构:震源、震中、等震距、震源深度、等震线。
①震源:地球内部岩石发生断裂引起震动的地方。
②震源深度: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
③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及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
④震中距:从观测点如地震台到震中的直线距离。
⑤等震线:将烈度相同的点连成封闭的曲线。
(3)震级与烈度: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但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2.地震波
(1)分类:图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
(2)特征
(3)波速变化
①在地下平均33千米C处(大陆部分):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②在地下2900千米D处:A波完全消失,B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温馨提示
P波和S波的共性: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性质而变化;均是弹性波且都是能量载体和传递形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依次是( )
A. 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B.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C.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D. 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10. 乙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
A. 连续而不规则B. 主要由岩石组成C. 无固定空间位置D. 主要由气体组成
【答案】9. B 10. A
【解析】
【9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丁具有蒸腾作用,表示生物圈;乙具有下渗作用,为水圈;水圈的水下渗到岩石圈,丙表示岩石圈,甲为大气圈,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乙圈层为水圈,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A正确;岩石圈主要由岩石构成,B错误;水圈主要位于大气圈底部,岩石圈上部,C错误;大气圈主要由气体构成,D错误。故选A。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1.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 北半球低纬度B. 北半球中纬度C. 南半球中纬度D. 南半球低纬度
12.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 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 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 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 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答案】11. B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材料提示,此为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看图可知,越向北方线速度值越小,说明此为北半球,再根据数值线速度在840--900之间,可推出此地区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因此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B正确,低纬度地区线速度在1447km/h以上,A错误。南半球线速度的大小是越向南数值越小,C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由图可知,a、b所处纬度相同,如果不考虑其他条件,只考虑纬度,那么线速度大小应该一样;以图中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可知,a点线速度大于b点;影响线速度的因素包括纬度和地势,排除纬度因素,地势越高,线速度越大,所以a点地势高于b点,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地球自转线速度分布规律为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变小,两极地区为零;地球自转角速度规律为:除两极点外,其他地区角速度相同,为每小时15°。
2017年12月8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兴泰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兴化南互通站的工作人员于当日上午9时到岗,做好正式通车的准备工作。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 远在美国纽约(西五区)进修的王老师收看正式通车直播时,当地时间是( )
A. 7日7时B. 7日21时C. 8日7时D. 8日23时
14. 下列光照图中,最符合该日工作人员到岗时的全球昼夜状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13. B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由材料分析可知,正式直播时,北京时间是8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西五区比北京时间晚13小时,因此,当地时间是7日21时,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该日工作人员到岗时,北京时间是12月8日9时,12月份北半球是冬季,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图A北极是极昼现象,A错误。图C中西经度数顺时针方向减小,是南极图,南极有极夜现象,北极是极昼现象,C错误。此时165°E是正午12点,15°W是0点,图B中30°W是0点,B错误。图D中约15°W是0点,D正确。故选D。
【点睛】区时是一种按全球统一的时区系统计量的时间。人为规定,在日界线西侧的东十二区在任何时刻,总是比日界线东侧的西十二区早24小时,这样东、西十二区,虽为一个时区钟点相同,但日期总是相差一天,即东十二区任何时候都比西十二区要早一天。所以,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反之,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为了避免日界线穿过陆地,日界线与180°经线并不完全一致,而是增加了几处曲折。
南半球某地公司职员于4月5日9:00(当地地方时)赶到公司,准备参加约4个小时的工作会议。下图为此时公司露天停车场空余车位和太阳光照状况图,完成下列小题。
15. 若此时仅剩4个停车位,为尽量避免会议期间汽车被太阳照射,最理想的车位是( )
A. ①车位B. ②车位C. ③车位D. ④车位
16. 经测量可得,当地正午12点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约为50°,推断该地最接近( )
A 雅加达(6°12′S,106°50′E)B. 圣保罗(23°33′S,46°38′W)
C. 堪培拉(35°17′S,149°08′E)D. 巴西利亚(15°47′S,47°56′W)
【答案】15. C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本道题主要考查太阳方位,该地位于南半球,此时为4月5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因此南半球日影逆时针方向转动,大约每小时15°,因此接下来①和②车位都会被太阳照射到,④车位已经在照射之中,因此为了避免会议期间汽车被太阳照射到,最理想的车位为③,因此排除A、B、D,选择C。
【16题详解】
本道题主要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当地正午12点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约为50°,此时为4月5日,太阳直射纬度约为3.5°N附近。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可得当地地理纬度位于35°S附近,因此选择C。排除A、B、D,选择C。
【点睛】4月5日这个日期,介于3月21日与6月22日之间,且离3月21日只相差15天。太阳直射点从3月21日移动到6月22日需要3个月,移动的纬度23.5度。即每月太阳直射点移动7度多一点点,那么15天大约移动3.5度(近似值)。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读古诗,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 “数家新住处”位于乙地
C. 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
D. 该类河段一般发育在河流上游
18. 沿甲~乙一线所作河流剖面图,最有可能是图b中的(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17. B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据图示信息可知,河流曲流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结合图中指向标可判定,该河段西岸为凹岸,东岸为凸岸,因此曲流的东岸是堆积岸,乙地泥沙堆积,为“数家新住外"的形成提供条件,该类河段一般发育在河流的中下游,AD错误;B正确;河流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有关,C错误;故选B。
【18题详解】
图中显示,甲、乙之间的河道明显弯曲,由于惯性和离心力的作用,甲岸为凹岸, 受到强烈侵蚀,形成河水较深的河床,乙岸为凸岸,流速变慢而泥沙堆积下来形成河水较浅河床。四个选项中的河床剖面,只有②图中剖面图具有甲岸附近河床深、乙岸附近河床浅的特征,因此②符合题意,B正确, ACD错误,故选B。
【点睛】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主要原因是凹岸的水流流速较快,凸岸的水流流速较慢。正常情况下河水在两岸的流动速度是不一样的,一边会快一些,另一边会慢一些,流速较快的一边河岸受到的冲击大,会被慢慢侵蚀,流速较慢的一边河岸会因为水流带来的杂物慢慢堆积。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图甲为海陆热力环流示意图,图乙为城市热力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甲图所示的热力环流( )
A. 出现在白天B. 此时海洋表面气温低C. 此时陆地多阴雨D. 出现在冬季
20. 乙图中( )
A. 市区近地面气温低于郊区B. 在①地建绿化带比在②地合理
C. 市区近地面气压低于郊区D. 在②地建水泥厂比①地合理
【答案】19. D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结合甲图可知,陆地为下沉气流,海洋为上升气流,说明目前陆地与海洋相比,气温较低;结合所学可知,白天陆地升温较快,气温较高,A错误;此时海洋表面气温较高,B错误;此时陆地为下沉气流,天气晴朗,C错误;冬季海洋降温较慢,气温较高,陆地降温较快,气温较低,D正确。故选D。
【20题详解】
结合乙图可知,市区近地面为上升气流,说明近地面气温较高,因此市区气温高于郊区,A错误;绿化带应建在热力环流范围之内,因此应布局在②,B错误;市区近地面气温较高,因此市区近地面气压低于郊区,C正确;水泥厂本身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应该布局在热力环流之外,因此应布局在①,D错误。故选C。
【点睛】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热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气压产生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下图为欧洲甲、乙、丙三个城市地理位置和降水曲线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甲、乙、丙三个城市降水的共同特征是( )
A. 夏季多,冬季少B. 冬季多,夏季少
C. 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D. 全年降水集中分布于秋季
22. 夏季冰岛南部发生火山喷发时,火山灰多飘向( )
A. 西南方向B. 西北方向C. 东北方向D. 东南方向
23. 图示①河流( )
A. 冬季冰封期长B. 河水含沙量大C. 自东南流向西北D. 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答案】21. B 22. C 23. C
【解析】
【21题详解】
由左图可知,甲、乙、丙三个城市位于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由右图可知,是三个城市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2题详解】
冰岛位于北半球盛行西风带,风向是西南风,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多飘向东北方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3题详解】
图示①河流是多瑙河,主要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冬季气温温和,河流不结冰,A错误;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较小,B错误;河流从东南流向西北,注入大西洋,C正确;流域内降水均匀,水位季节变化较小,D错误。故选C。
【点睛】温带海洋性气候是一种全年温和潮湿的气候类型,其特征十分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降水分配较为均匀。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因地中海沿岸地区最典型而得名。这是一种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频繁活动,气候温和,最冷月的气温在4-10℃之间,降水量丰沛。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燥少雨,云量稀少,阳光充足。
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31分)
24. 下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C弧上太阳高度为0°,B点为ABC弧与纬线的切点。图中阴影部分日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从B点沿最短距离到A点的行进方向。
(2) 图示时刻国际标准时间是几点钟?
(3)写出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4)该日深圳(22°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并说明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5)描述该日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
(6)判断赤道上处于黑夜且位于东半球的经度范围。
【答案】(1)西南。
(2)16。
(3)(15°N , 60°W)。
(4)83°;由15°N向南北两侧递减。
(5)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75°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
(6)30°E--160°E。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详解】(1)从B点沿最短距离到A点,就要找到连接两点的大圆,因为“ABC弧上太阳高度为0°”表明ABC弧为晨昏线,因为晨昏线本身就是大圆,所以从B点沿最短距离到A点的行进方向,就是沿着ABC弧由B到A,这个方向为西南方向。
(2)“ABC弧上太阳高度为0°,B点为ABC弧与纬线的切点”,表明ABC弧为晨昏线,且B为0时或者12时;“图中阴影部分日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表明BM为180°经线或者0时经线。结合前面分析,可知,BM为0时经线,所以D点所在经线为180°经线,又因为该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所以地球自转为逆时针方向,所以BM在180°经线以西60°,所以BM为120°E。根据120°E为0时,可知国际标准时即0°经线为16时。
(3)根据上题分析,已知BM为0时经线,所以ABC弧左侧为黑夜,右侧为白天,即75°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可知太阳直射的纬度为90°N-75°N=15°N;根据上题的分析,已知120°E为0时,所以60°W为12时所在经线,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综上,可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15°N , 60°W)。
(4)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根据上题分析,已知“太阳直射的纬度为15°N”,所以纬度差为22°N-15°N=7°,所以正午太阳高度=90°-7°=83°。根据课本已学知识,可知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由15°N向南北两侧递减。。
(5)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该日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为: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75°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
(6)根据前面的分析,已知“120°E为0时”,赤道上18点日落,6点日出,所以赤道上处于黑夜的范围是30°E向东--150°W;东半球的范围为20°W向东--160°E,所以赤道上处于黑夜且位于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30°E向东--160°E。
2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高加索山脉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陆地区,从黑海塔曼半岛延伸至里海阿普歇伦半岛,绵亘1200km。该山脉山势陡峻,一般海拔在3000~4000m,4800m以上的山峰有15座。图11为大高加索山地形等高线(单位:m)示意图,表①示意山地各个区域地理差异。
(1)北高加索地区冬季气温较低,解释其成因。
(2)南高加索地区降水较多,描述其形成过程。
(3)说明东高加索地区降水较少的原因。
【答案】(1)纬度较高;位于山地阴坡,太阳辐射弱;接近冬季风源地,受来自更高纬度冷空气影响显著;北部地势平坦,冷空气长驱直入。
(2)来自地中海黑海湿润气流遇到高山阻挡,气流被迫缓慢上升;在气流上升过程中,水汽遇冷发生凝结,形成较多的降水。
(3)该地区的降水主要来自盛行西风从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带来的水汽,而东高加索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
坡,盛行下沉气流;虽然濒临黑海,但盛行离岸风,不能带来降水。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大高加索山脉为背景材料,涉及影响气温的因素、影响降水的因素以及气候类型的判读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因素有纬度、地形、洋流等。由图可知,北高加索地区纬度高,海拔高,冬季气温低;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北坡为山地阴坡,太阳辐射少,温度低;北高加索地区易受到南下冷空气的影响;最后,北部的平坦地势条件也有利于寒冷气流的南下,综上导致了该地冬季气温较低。
【小问2详解】
降水较多可以从水汽、盛行风、地形等方面分析;第一,南高加索地区临近地中海和黑海,水汽来源充足,为降水提供了物质条件;第二,南高加索山脉受盛行西风的影响,西风吹过海面带来大量水汽;第三,暖湿的盛行西风受地形抬升,容易形成地形雨,故降水较多。
【小问3详解】
形成降水需要有水汽来源,同时有降温条件。结合材料和第2小题可知,东高加索地区的水汽主要由西侧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提供,但该地位于大高加索山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故降水较少;其次,其虽然濒临里海,但盛行离岸风,故里海也不能为该地区提供水汽,使其降水。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位于我国西南部,日照充足,但由于广西地形复杂,太阳能资源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下图为广西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和广西地形图。
(1)描述广西年太阳辐射总量等值线的空间分布特征。
(2)推断甲地的数值范围,并分析甲地年太阳辐射量与周围存在差异的原因。
(3)说明广西大力推广利用太阳能资源的理由。
【答案】(1)等值线大致东西延伸;辐射总量南部地区多,北部地区少(空间分布不均);南部地区辐射量变化较大。
(2)甲地的数值范围在4600~4800之间。
原因:甲地处于河谷地区,两侧高山分布,且为西南风(夏季风)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地表得到的太阳辐射较多。
(3)境内太阳能资源较丰富,且为可再生资源;太阳能安全,成本低;太阳能清洁,无污染;利用太阳能,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可以改善广西的大气质量;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广西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和广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太阳能分布特征的描述、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推广利用太阳能的原因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左图可以看出,等值线由南向北减少,等值线近似东西延伸;说明广西年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不均匀,南部地区多,北部地区少;南部等值线更加密集,说明南部地区辐射量变化较大。
【小问2详解】
图示丙地是闭合曲线,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判断丙地的数值在4600-4800之间。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除纬度,还有天气和地形,该地区等值线闭合主要是地形影响,结合当地大气环流分析:丙地处于河谷地区,两侧高山分布,且为西南风(夏季风)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地表得到的太阳辐射较多。
【小问3详解】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北高加索
-4.0~-6.0
23~25
200~600
南高加索
4.5~6.0
23~24
1200~1800
东高加索
1.0~3.0
25~29
200~400
2023-2024学年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7页。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高考一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高考一模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