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重点学校八年级(上)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下列图形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4的平方根是( )
A. ±4B. 2C. ±2D. −2
3.下列各式中运算正确的是( )
A. −327=−3B. 49=±7C. −22=−2D. 3−83=8
4.下列各数:π2,0, 49,0.2,113,0.101001⋯, 2−1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
5.如图,在▵ABC中,∠B=∠C=70∘,D为BC的中点,连接AD,则∠BAD的度数为
( )
A. 55°B. 20°C. 25°D. 40°
6.若一个正数a的平方根是2x−7与2−x,则a的值是
( )
A. 5B. 3C. −3D. 9
7.如图,P是等边△ABC形内一点,连接PA、PB、PC,PA:PB:PC=3:4:5,以AC为边在形外作△AP′C≌△APB,连接PP′,则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 △APPˈ是正三角形B. △PCPˈ是直角三角形
C. ∠APB=150°D. ∠APC=135°
二、非选择题(共96分)
8.如图,点C、D在线段AB的同侧,CA=4,AB=12,BD=9,M是AB的中点,∠CMD=120°,则CD长的最大值是( )
A. 16B. 19C. 20D. 21
9.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00∘,则它的底角度数是_______°.
10.若3x3=−81,则x=________.
11.如图,在Rt△BAC和Rt△BDC中,∠BAC=∠BDC=90°,O是BC的中点,连接AO、DO.若AO=3,则DO的长为_____.
12.如图,在▵ABC中,AB=10,AC=8,∠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MN过点O,且MN//BC,分别交AB、AC于点M、N.则▵AMN的周长为________.
13.如图,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是1,OB⊥OA,垂足为O,且BO=1,以点A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C,则C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
14. x+2y与x+y−2互为相反数,则xy=______.
15.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今译:一根竹子高1丈,折断后竹子顶端落地,离竹子底端3尺处.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尺?(1丈=10尺)
16.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点A,B,C,D,E是格点,则∠ABD+∠CBE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
17.在▵ABC中,AB=15,AC=13,高AD=12,则BC的长______.
18.如图,三角形纸片ABC,点D是BC边上一点,连接AD,把▵ABD沿着AD翻折,得到▵AED,DE与AC交于点G,连接BE交AD于点F.若DG=GE,AF=4,BF=2,▵ADG的面积为52,则点F到BC的距离为______.
19.计算题:−5− −32+ 14.
20.已知2a−1的平方根为±3,3a−b−1的立方根为2,若c是 13的整数部分,求2a+3b−c的平方根.
21.如图,▵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DE分别交AC、AB于点D、E.
(1)若∠A=50∘,求∠CBD的度数;
(2)若AB=7,BC的长为5,求△CBD的周长.
22.如图,有一张四边形纸片ABCD,AB⊥BC.经测得AB=9cm,BC=12cm,CD=8cm,AD=17cm.
(1)求A、C两点之间的距离.
(2)求这张纸片的面积.
23.如图,在▵ABC中,∠BAC=90∘,AD⊥BC于点D,BE平分∠ABC,AD、BE相交于点F.
(1)若∠CAD=36∘,求∠AEF的度数;
(2)证明▵AEF是等腰三角形.
24.中日钓鱼岛争端持续,我海监船加大钓鱼岛海域的巡航维权力度.如图,OA⊥OB,OA=36海里,OB=12海里,钓鱼岛位于O点,我国海监船在点B处发现有一不明国籍的渔船,自A点出发沿着AO方向匀速驶向钓鱼岛所在地点O,我国海监船立即从B处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某直线去拦截这艘渔船,结果在点C处截住了渔船.
(1)请用直尺和圆规作出C处的位置;(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求我国海监船行驶的航程BC的长.
25.在苏教版七下第九章的学习中,对同一个图形的面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用不同的式子表示.
(1)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图1的面积得到等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是由两个边长分别为a、b、c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两条直角边都是c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从整体看它又是一个直角梯形,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能得到等式:________________(结果为最简)
(3)根据上面两个结论,解决下面问题:
①在直角▵ABC中,∠C=90∘,三边长分别为a、b、c,已知ab=12,c=5,求a+b的值.
②如图3,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垂足为O,AC=BD=2,在直角▵BOC中,OB=x,OC=y,若▵BOC的周长为2,则▵AOD的面积=___________.
26.如图,在△ABC中,∠ACB=90∘,AB=5,BC=3,点P从点A出发,沿射线AC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t>0).
(1)当点P在AC的延长线上运动时,CP的长为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若点P在∠ABC的角平分线上,求t的值;
(3)在整个运动中,直接写出▵ABP是等腰三角形时t的值.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详解】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
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
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
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识别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
2.【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2)2=4,
∴4的平方根是±2.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方根的定义,掌握平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x就是a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就是a的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就是a的立方根;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解:A、−327=−3,计算正确,符合题意;
B、 49=7,原式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C、 −22=2,原式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D、3−83=−8,原式计算错误与,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知识,熟记相关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是无理数”判断求解.
【详解】解: 49=7,
则无理数有π2,0.101001⋯, 2−1,共3个,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理解无理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B=∠C=70∘,
∴AB=AC,
∵D为BC的中点,
∴∠ADB=90∘,
∴∠BAD=90∘−∠B=20∘,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 判定与性质,熟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角平分线三线合一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析】
【分析】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这两个平方根是互为相反数,据此列出方程,解之即可.
【详解】解:∵正数a 的 平方根是2x−7与2−x,
∴2x−7+2−x=0,
解得:x=5,
∴a=2−52=9,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方根,关键是正数的平方根是互为相反数,也就是和为0.即得方程.
7.【答案】D
【解析】【分析】先运用全等得出AP=AP′,∠BAP=∠CAP′,从而得出∠PAP′=∠BAC=60∘,得出△APPˈ是正三角形,根据比值设出未知数,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得出∠PP′C=90∘,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解:∵△ABC是等边三角形
∴∠BAC=60∘
∵△AP′C≌△APB,
∴AP=AP′,∠BAP=∠CAP′
∴∠PAP′=∠BAC=60∘
∴▵APP′是正三角形,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PA:PB:PC=3:4:5,
∴设PA=3x,PB=4x,PC=5x
∴PP′=PA=3x,P′C=PB=4x,PC=5x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PCP′是直角三角形,且∠PP′C=90∘故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又∵△APP′是等边三角形
∴∠AP′P=60∘
∴∠APB=150∘,故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不能求出∠APC的度数,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理解题意,由已知条件,联想到所学的定理,充分挖掘题目中的结论.
8.【答案】B
【解析】【分析】作点A关于CM的对称点A′,作点B关于DM的对称点B′,证明△A′MB′为等边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解:如图,作点A关于CM的对称点A′,点B关于DM的对称点B′.
∵∠CMD=120°,
∴∠AMC+∠DMB=60°,
∴∠CMA′+∠DMB′=60°,
∴∠A′MB′=60°,
∵MA′=MB′,
∴△A′MB′为等边三角形
∵CD≤CA′+A′B′+B′D=CA+AM+BD=4+6+9=19,
∴CD的最大值为19,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的运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学会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最值问题.
9.【答案】40°
【解析】【解析】
【分析】分100∘角是 顶角和底角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详解】①当100∘角是顶角时,底角为12(180∘−100∘)=40∘;
②当100∘角是底角时,内角和超过180∘,故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4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3
【解析】【分析】等式两边同除以3,再开立方即可求出x的值.
【详解】解:3x3=−81
两边同除以3,得,
x3=−27
开立方得,x=−3,
故答案为:−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运用立方根解方程,熟练掌握立方根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3
【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解即可.
【详解】∵在Rt△BAC和Rt△BDC中,∠BAC=∠BDC=90°,O是BC的中点,
∴AO=12BC,DO=12BC,
∴DO=AO=3.
故答案为3.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18
【解析】【分析】由在▵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MN//BC,易证得▵BOM与▵CON是等腰三角形,继而可得▵AMN的周长等于AB+AC.
【详解】解:∵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ABO=∠OBC,∠ACO=∠OCB
∵MN//BC,
∴∠MOB=∠OBC,∠NOC=∠OCB,
∴∠ABO=∠MOB,∠ACO=∠NOC,
∴BM=OM,CN=ON,
∴▵AMN的周长是:
AM+NM+AN=AM+OM+ON+AN=AM+BM+CN+AN=AB+AC=10+8=18.
故答案为:18.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线段的和差,求得▵AMN的周长等于AB+AC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3.【答案】1− 2
【解析】【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可得AB=AC= 2,推出OC= 2−1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解:在Rt△AOB中,AB= BO2+OA2= 2,
∴AB=AC= 2,
∴OC=AC−OA= 2−1,
∴点C表示的数为1− 2.
故答案为:1− 2.
【点睛】本题考查实数与数轴、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基础题.
14.【答案】−8
【解析】【分析】根据互为相反数两数和为零列等式,然后在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求解x,y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解:根据题意列方程组:x+2y=0x+y−2=0,
解得x=4,y=−2.
∴xy=−8,
故答案为:−8.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性质,掌握非负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是4.55尺
【解析】【分析】设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是x尺,则竹子折断处离竹子顶端为10−x尺,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解:设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是x尺,则竹子折断处离竹子顶端为10−x尺,
由勾股定理得:x2+32=10−x2,
解得:x=4.55,
即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是4.55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明确题意,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45°
【解析】【分析】取网格点M、N、F,连接AM、AN、BM、MF、BN,根据网格线可得到∠ABD+∠CBE=∠MAB,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ABM是直角三角形,且AM=BM,即可得解.
【详解】取网格点M、N、F,连接AM、AN、BM、MF、BN,如图,
根据网格线可知NB=1=MF,AN=3,AF=2,
由网格图可知∠CBE=∠FAM,∠ABD=∠NAB,
则∠ABD+∠CBE=∠MAB,
在Rt△ANB中,有AB2=AN2+BN2=32+12=10,
同理可求得:BM2=AM2=AF2+MF2=22+12=5,
∵BM2+AM2=AB2,
∴△ABM是 直角三角形,且AM=BM,
∴∠MAB=45°,
即:∠ABD+∠CBE=45°,
故答案为:45°.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等知识,求得∠ABD+∠CBE=∠MAB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14或4
【解析】【分析】分类讨论▵ABC为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时,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分别计算出BD和CD的长,然后即可求得BC的长.
【详解】解:(1)如图,锐角▵ABC中,AC=13,AB=15,
BC边上高AD=12,
∵在Rt▵ACD中AC=13,AD=12,
∴CD2=AC2−AD2=132−122=25,
∴CD=5,
在Rt▵ABD中AB=15,AD=12,由勾股定理得BD2=AB2−AD2=152−122=81,
∴BD=9,
∴BC的长为BD+DC=9+5=14;
(2)钝角▵ABC中,AC=13,AB=15,BC边上高AD=12,
在Rt▵ACD中AC=13,AD=12,
由勾股定理得:CD2=AC2−AD2=132−122=25,
∴CD=5,
在Rt▵ABD中AB=15,AD=12,由勾股定理得:
BD2=AB2−AD2=152−122=81,
∴BD=9,
∴BC的长为DB−BC=9−5=4,
综上所述,BC的长为14或4.
故答案为:14或4.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对▵ABC进行分类讨论,进而求出BD和CD的长,计算BC.
18.【答案】2 55
【解析】【分析】先求出▵ABD的面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DF,设点F到BD的距离为ℎ,根据12⋅BD⋅ℎ=12⋅BF⋅DF,求出BD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解:∵DG=GE,
∴S▵ADG=S▵AEG=52,
∴S▵ADE=5,
由翻折可知,▵ADB≌▵ADE,BE⊥AD,
∴S▵ABD=S▵ADE=5,∠BFD=90∘,
∴12⋅AF+DF⋅BF=5,
∴12⋅4+DF⋅2=5,
∴DF=1,
∴DB= BF2+DF2= 12+22= 5,
设点F到BD的距离为ℎ,则有12⋅BD⋅ℎ=12⋅BF⋅DF,
∴ℎ=2 55,
故答案为:2 55.
【点睛】本题考查翻折变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
19.【答案】52
【解析】【分析】首先计算绝对值,算术平方根的意义,然后计算加减.
【详解】解:−5− −32+ 14
=5−3+12
=52.
【点睛】此题考查了绝对值,算术平方根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以上知识点.
20.【答案】±5
【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立方根的意义可得2a−1=9,3a−b−1=8,从而可得a=5,b=6,然后再估算出 13的值的范围,从而求出c的值,最后代入式子中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解:∵2a−1的平方根为±3,3a−b−1的立方根为2,
∴2a−1=9,3a−b−1=8,
解得:a=5,b=6,
∵9<13<16,
∵3< 13<4,
∴ 13的整数部分为3,即c=3,
∴2a+3b−c=10+18−3=25,
而25的平方根为± 25=±5,
∴2a+3b−c的平方根±5.
【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平方根,立方根,熟练掌握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以及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1)15∘
(2)12
【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C=65∘,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A=DB,求出∠ABD的度数,计算即可;
(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
【小问1详解】
解:∵AB=AC,∠A=50∘,
∴∠ABC=∠C=12×180∘−50∘=65∘,
∵DE垂直平分AB,
∴DA=DB,
∴∠ABD=∠A=50∘,
∴∠CBD=∠ABC−∠ABD=15∘;
【小问2详解】
解:∵DE垂直平分AB,
∴DA=DB,
∴DB+DC=DA+DC=AC,
∵AB=AC=7,BC=5,
∴▵CBD周长为1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1)A、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5cm;
(2)114(cm2)
【解析】【分析】(1)由勾股定理可直接求得结论;
(2)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证得∠ACD=90°,由于四边形纸片ABCD的面积=S△ABC+S△ACD,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结论.
【小问1详解】
解:连接AC,如图.
在Rt△ABC中,AB⊥BC,AB=9cm,BC=12cm,
∴AC= AB2+BC2= 92+122=15.
即A、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5cm;
【小问2详解】
解:∵CD2+AC2=82+152=172=AD2,
∴∠ACD=90°,
∴四边形纸片ABCD的面积=S△ABC+S△ACD
=12AB⋅BC+12AC⋅CD
=12×9×12+12×15×8
=54+60
=114(cm2).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熟记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3.【答案】(1)72∘
(2)见解析
【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概念求解即可;
(2)根据角平分线的概念得到∠ABE=∠CBE,然后利用等角对等边求解即可.
【小问1详解】
解:∵AD⊥BC,
∴∠ABD+∠BAD=90∘,
∵∠BAC=90∘,
∴∠BAD+∠CAD=90∘,
∴∠ABD=∠CAD=36∘,
∵BE平分∠ABC,
∴∠ABE=12∠ABC=18∘,
∴∠AEF=90∘−∠ABE=72∘;
【小问2详解】
证明:▵AEF是等腰三角形.
∵BE平分∠ABC,
∴∠ABE=∠CBE,
∵∠ABE+∠AEF=90∘,∠CBE+∠BFD=90∘,
∴∠AEF=∠BFD,
∵∠AFE=∠BFD,
∴∠AEF=∠AFE.
∴▵AEF是等腰三角形.
【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概念,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以上知识点.
24.【答案】(1)作图见解析;(2)20海里.
【解析】【分析】(1)由题意得,我海监船与不明渔船行驶距离相等,即在OA上找到一点,使其到A点与B点的距离相等,所以连接AB,作AB的垂直平分线即可.
(2)连接BC,利用第(1)题中作图,可得BC=AC.在直角三角形BOC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122+(36−BC)2=BC2,解方程即可.
【详解】(1)作AB的垂直平分线与OA交于点C;
(2)连接BC,
由作图可得:CD为AB的中垂线,则CB=CA.
由题意可得:OC=36−CA=36−CB
∵OA⊥OB,
∴在Rt△BOC中,BO2+OC2=BC2,
即:122+(36−BC)2=BC2,
解得BC=20.
答:我国海监船行驶的航程BC的长为20海里.
25.【答案】(1)a+b2=a2+b2+2ab;
(2)a2+b2=c2;
(3)①a+b=7;②1.
【解析】【分析】(1)根据图1的面积为大正方形的面积,也可以看作是2个不同的正方形的面积加上2个相同的长方形的面积,分别列出代数式即可得到答案;
(2)图2的面积为直角梯形的面积,也可以看作是3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分别列出代数式即可得到答案;
(3)①利用(2)中的结论,代入数据直接计算即可;
②根据▵BOC的周长先求出BC=2−x−y,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整理得到xy=2x+2y−2,求出OA=2−y,OD=2−x,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
【小问1详解】
解:图1的面积为大正方形的面积,即a+b2,
图1的面积也可以看作是2个不同的正方形的面积加上2个相同的长方形的面积,即a2+b2+2ab,
故可得等式:a+b2=a2+b2+2ab,
故答案为:a+b2=a2+b2+2ab;
【小问2详解】
图2的面积为直角梯形的面积,即12a+ba+b=12a+b2,
图2的面积也可以看作是3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即12ab+12c2+12ab=ab+12c2,
故可得等式:12a+b2=ab+12c2,
∴a+b2=2ab+c2,
∴a2+b2=c2,
故答案为:a2+b2=c2;
【小问3详解】
①∵在直角▵ABC中,∠C=90∘,三边长分别为a、b、c,ab=12,c=5,
由(2)可得a+b2=2ab+c2,即a+b2=2×12+52=49,
∴a+b=7;
②∵在直角▵BOC中,OB=x,OC=y,▵BOC的周长为2,
∴BC=2−x−y,
∵在直角▵BOC中,BC2=OB2+OC2,
∴2−x−y2=x2+y2,
∴xy=2x+2y−2,
∵AC=BD=2,
∴OA=2−y,OD=2−x,
∴S▵AOD=12OD⋅OA
=122−x2−y
=124−2x−2y+xy
=2−x−y+12xy
=2−x−y+122x+2y−2
=2−x−y+x+y−1
=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整式的混合运算,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常见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及整式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6.【答案】(1)2t−4
(2)54
(3)t的值为2516或52或4
【解析】【分析】(1)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C的值,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解答即可;再设斜边AB上的高为ℎ,由面积法可求得答案;
(2)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解答即可;
(3)分AB作为底和腰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小问1详解】
解:∵在▵ABC中,∠ACB=90∘,AB=5,BC=3,
∴由勾股定理得:AC= AB2−BC2=4,
∵已知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
∴当点P在AC的延长线上时,点P运动的长度为:AC+CP=2t,
∵AC=4,
∴CP=2t−AC=2t−4.
故答案为:2t−4.
【小问2详解】
解:过点P作PM⊥AB于点M,如图所示:
∵∠ACB=90∘,
∴PC⊥BC,
∵点P在∠ABC的角平分线上,PM⊥AB,
∴PC=PM,
又∵PB=PB,
∴Rt▵PCB≌Rt▵PMB,
∴CB=MB,
∴AM=AB−MB=AB=BC=5−3=2,
设PM=PC=x,则AP=4−x,
在Rt△APM中,AM2+PM2=AP2,
∴22+x2=(4−x)2,
解得:x=32,
4−32÷2=54,
即若点P在∠ABC的角平分线上,则t的值为54.
【小问3详解】
解:当AB作为底边时,如图所示:
则PA=PB,设PA=a,则PC=AC−AP=4−a,
在Rt▵PCB中,PB2=PC2+CB2,
a2=4−a2+32,
解得:a=258,
此时t=258÷2=2516;
当AB作为腰时,如图所示:
AP1=AB=5,此时t=5÷2=52;
AB=BP2时,
∵BC⊥AP2,
∴AP2=2AC=8,
此时t=8÷2=4,
综上分析可知,t的值为2516或52或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在动点问题中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并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及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立达中学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立达中学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7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市区直属学校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市区直属学校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重点学校八年级(上)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重点学校八年级(上)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