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031675/0-17009218410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031675/0-170092184106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031675/0-170092184109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3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对相关生物学实验试剂、过程与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将双缩脲试剂B液加水稀释,就可成为斐林试剂乙液
B.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需始终保持细胞活性
C.调查足够多的遗传病家庭,就可推算人群中的发病率
D.统计某草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可采用目测估计法
2、微生物在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等许多方面都有重要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能吸收无机盐,常通过大量养殖蓝藻来净化水质
B.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真菌,常用于发酵面食和酿酒
C.肺炎双球菌均含有荚膜,可用于探究遗传物质的本质
D.根瘤菌属于自养型生物,能为豆科植物提供含氮养料
3、科学家根据萤火虫发光的原理,培育出一种转荧光素酶基因的荧光树,转基因荧光树用荧光素浇灌后能够发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荧光素酶基因的表达产物能为发光直接供能
B.荧光树发光是因为光能可以转变成为化学能
C.荧光树发光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
D.氧气浓度对荧光树的发光强度不会产生影响
4、在婴儿期,人体肝脏能合成并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这种激素能调节红细胞的数量,相关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EPO会给造血干细胞传递改变代谢活动的信息
B.O2浓度调节肝脏合成EPO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C.EPO维持红细胞正常数量的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D.注射适量的EPO就可以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
5、研究发现,当细胞中缺乏氨基酸时,负载tRNA(携带氨基酸的RNA)会转化为空载tRNA(没有携带氨基酸的tRNA)进而抑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空载tRNA和负载tRNA都是“三叶草形”的空间结构,下列关于这两类tRNA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负载tRNA和空载tRNA都是单链构成
B.负载tRNA和空载tRNA均含多个氢键
C.空载tRNA可能会使mRNA的数量减少
D.空载tRNA会导致细胞损失更多的能量
6、马方综合征是一种单基因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及其对应的正常基因都不位于Y染色体上),某家庭成员进行了相关基因的检测,结果如图(阳性表示形成了杂交分子,阴性表示没有形成杂交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探针与待测基因杂交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该家庭成员中的父亲和母亲均为马方综合征患者
C.控制马方综合征的致病基因只能位于X染色体上
D.该家庭中女儿的基因检测结果有可能与儿子不同
二、读图填空题
7、为提高水稻产量,研究人员分别对水稻施用AMF菌剂(一种含有活体微生物的肥料)和常规化肥,一段时间后测得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相关指标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研究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实验检测的两个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个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2)进一步研究发现,未清理过稻茬(水稻收割后剩余的部分茎和根)的稻田,次年种植水稻时施加AMF菌剂更能提高水稻产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AMF等微生物菌剂除了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等优点。
8、胰腺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其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内分泌部分泌激素,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对胰液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为研究胰液分泌的调节,某研究小组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胰腺内分泌部分泌的激素经_________________的运输流到全身,其中能够促进肝糖原合成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该激素分泌正常的人也会患糖尿病,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胰液分泌的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_。根据上表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3)该研究小组有人提出再增加三组实验,每组注射不同剂量促胰液素,同时刺激小肠神经,增设这三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9、生态浮床是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人们常使用生态浮床修复湖泊生态系统。回答下列问题:
(1)湖泊遭到轻微污染一段时间后能够恢复如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无机物污染通常会引起水华,使用生态浮床可以有效控制这一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湖泊修复过程中,有时还需要投放一些底栖动物、植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等,这可能使湖泊中的群落发生_________________(填“初生”或“次生”)演替。若要调查投放的某种鱼在湖泊中的种群数量,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法,限制该鱼种群数量增加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等。
10、肿瘤细胞培养是研究抗癌药物检测的重要手段,研究人员从红花桑寄生叶中提取一种物质——Nispex,并对其抗肿瘤效果进行了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肿瘤细胞时,需在配制的合成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______等天然成分。培养一般需在含95%空气和5%CO2的气体环境中进行,其中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除了合适的气体环境外,培养动物细胞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普通动物细胞过程中,常出现细胞贴壁现象,而肿瘤细胞培养时表现出贴壁能力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通过细胞培养的方法来探究Nispex是否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11、茄子是常见蔬菜,营养丰富。为了研究茄子果肉和果皮颜色遗传的机制,科研人员利用P1(白果皮黄果肉)、P2(白果皮绿果肉)、P3(绿果皮黄果肉)、P4(紫果皮黄果肉)四个纯合亲本,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实验①可知,黄果肉相对绿果肉为_________________(填“显”或“隐”)性,F2中的绿果肉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②可知,果皮的颜色由_____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F2紫果皮个体中有部分个体连续自交的后代一直为紫果皮,这部分个体在F2代中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将P4与P2杂交得到F1,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分离比为9:3:3:1,据此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定控制果肉颜色的基因与控制果皮颜色的基因都是完全独立遗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12、为研究某种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时间对防护功能的影响,科研人员将若干身体健康的志愿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在无菌实验室佩戴不同时间后,对口罩内层和外层取样并在培养基上培养后计数,结果如下表(医用防护口罩的滤菌率需≥95%)。回答下列问题:
(1)医用防护口罩通常用环氧乙烷进行灭菌,灭菌是指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用到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其中牛肉膏和蛋白胨可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_________________、维生素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左右才能倒平板,温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过程中,口罩内层细菌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根据表中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请据此为人们佩戴口罩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双缩脲试剂的B液为0.01g /mLCuSO4溶液,斐林试剂的乙液为0.05g /mLCuSO4溶液,A错误;
B.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根尖细胞已经经过解离处理,细胞被杀死,失去活性,B错误;
C.人群中的发病率应该在广大人群中随机调查,而非在遗传病家庭中调查,C错误;
D.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对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可以采用目测估计法,D正确。
故选D。
2、答案:B
解析:A、蓝藻能吸收无机盐,但蓝藻生活周期短,其大量繁殖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因此,不可通过大量养殖蓝藻来净化水质,A错误;
B.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微生物,为单细胞真菌,常用于发酵面食和酿酒,B正确;
C.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R型和S型,其中S型含有荚膜,可用于探究遗传物质的本质,C错误;
D.根瘤菌需要豆科植物提供现成的有机物才能生存,属于异养型生物,其具有固氮作用,能为豆科植物提供含氮养料,D错误。
故选B。
3、答案:C
解析:A、荧光素酶基因的表达产物荧光素酶只起催化作用,ATP为发光直接供能,A错误;
B.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作用下,荧光素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即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化学能)可在荧光素氧化过程中转化为光能,B错误;
C.荧光树发光所需能量的来自ATP水解提供的能量,但ATP合成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C正确;
D.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作用下,荧光素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可见,氧气浓度对荧光树的发光强度会产生影响,D错误。
故选C。
4、答案:D
解析:A、EPO作为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其作用的靶细胞是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进而给造血干细胞传递调节的信息,对其代谢活动做出调节,A正确;
B.O2浓度调节肝脏合成EPO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其中不涉及神经调节的过程,B正确;
C.结合图示可以看出,EPO的分泌能促进红细胞的产生,而红细胞含量增加反而会抑制肝脏分泌EPO的活动,进而维持红细胞的正常数量,可见该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C正确;
D.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注射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生成新的红细胞,但不可以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D错误。
故选D。
5、答案:D
解析:A、负载tRNA和空载tRNA都是由一条RNA链折叠成的“三叶草”结构,A正确;
B.负载tRNA和空载tRNA都是由一条RNA链折叠成的“三叶草”结构,包含“臂”和“环”,“臂”的部分存在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氢键,B正确;
C.转录过程合成mRNA ,由题干“空载tRNA抑制转录和翻译过程”,所以mRNA的数量减少,C正确;
D.当细胞中缺乏氨基酸时,细胞蛋白质合成中断,但转录和翻译消耗能量还在继续,空载tRNA会抑制转绿翻译,所以空载tRNA会导致细胞节约更多的能量,D错误。
故选D。
6、答案:C
解析:A、探针与待测基因杂交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并据此可检测待测个体中是否含有相应的基因,A正确;
B.马方综合征是一种单基因显性遗传病,且根据检测结果可知该家庭成员中的父亲和母亲均含有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因此二者均为马方综合征患者,B正确;
C.由于该家庭成员中的父亲和母亲均含有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因此,控制马方综合征的致病基因只能位于常染色体上,C错误;
D.该家庭中父亲和母亲均含有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且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此,后代中的基因型有三种情况,根据检测结果可知,其儿子是该遗传病的纯合子,由于该病的表现与性别无关,因此其女儿的基因检测结果有可能与儿子相同,也可能不同,D正确。
故选C。
7、答案:(1);肥料类型;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正相关,即气孔导度增加,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从而提高光合速率
(2);菌剂中的微生物能将稻茬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盐提高土壤肥力,同时释放出CO2利于水稻进行光合作用;改良土壤结构、减少化肥污染、分解植物秸秆等作用
解析:(1)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AMF菌剂(一种含有活体微生物的肥料)和常规化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合实验目的可知,该实验研究的自变量是水稻施用肥料的不同,即肥料的种类,实验检测的两个因变量是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根据实验结果可看出,随着气孔导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也增加,说明这两个因变量之间表现为正相关关系,即气孔导度增加,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从而提高光合速率。
(2)进一步研究发现,未清理过稻茬(水稻收割后剩余的部分茎和根)的稻田,次年种植水稻时施加AMF菌剂更能提高水稻产量,可能是水稻田中原有的微生物分解了残留在茎和根内的有机物,产生了无机盐提高了土壤肥力,释放的CO2能为植物提供光合作用原料,故起到了促进水稻增产的作用。AMF等微生物菌剂除了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外,还可通过微生物的活动改良土壤结构、减少化肥污染、分解植物秸秆等作用。
8、答案:(1)体液(血液);胰岛素;胰岛素受体不敏感(或缺乏胰岛素受体)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刺激神经和注射促胰液素都能促进胰液的分泌量,且注射促胰液素剂量越大,胰液分泌越多
(3)探究刺激小肠神经和注射促胰液素两种处理在胰液分泌中是否存在相互影响
解析:(1)激素调节的特点表现为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腺、微量高效等,据此可推测,胰腺内分泌部分泌的激素经体液(血液)的运输流到全身,其中能够促进肝糖原合成的激素是胰岛素,因为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该激素分泌正常的人也会患糖尿病,其原因可能是靶细胞表面与该激素结合的受体减少或受损,进而使该激素无法起到降血糖的作用而患病。
(2)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胰液分泌的调节,结合表格信息可知,刺激小肠神经胰液分泌,说明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节,注射促胰液素也能促进胰液分泌,说明胰液分泌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根据表格信息呈现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可得出以下结论:刺激神经和注射促胰液素都能促进胰液的分泌量,且注射促胰液素剂量越大,胰液分泌越多。
(3)该研究小组有人提出再增加三组实验,每组注射不同剂量促胰液素,同时刺激小肠神经,然后检测胰液的分泌量,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可推知,增设这三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在调节胰液分泌方面的相互关系。
9、答案:(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浮床植物能吸收水体中含氮、磷元素的无机盐,同时也能通过遮光抑制藻类的大量繁殖,因而可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水华
(2)次生;标记重捕法;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如生存空间有限,食物资源有限,加上天敌及捕食者的存在等
解析:(1)当湖泊遭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其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生态浮床植物能吸收水体中含氮、磷元素的无机盐,同时也能通过遮光抑制藻类的大量繁殖,因而可防治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净化水体。
(2)在湖泊修复过程中,有时还需要投放一些底栖动物、植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等,由于此时的湖泊中的生物依然存在,因而可能使湖泊中的群落发生“次生”演替。若要调查投放的某种鱼在湖泊中的种群数量,由于鱼类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因而可采用标记重捕法,由于该鱼类是生活在生态系统中的生存空间有限,食物资源有限,加上天敌及捕食者的存在等都会作为限制该鱼类种群数量增加的因素。
10、答案:(1)(动物)血清;维持培养液的pH;适宜的温度和渗透压条件
(2)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较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较低
(3)实验思路为:在实验组加入 一定量的Nispex,对照组要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和细胞凋亡率。若实验结果为 实验组中癌细胞的生长速度比对照组中的慢,凋亡率高,则可得出Nispex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解析:(1)由于人们对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尚未全部研究清楚,培养肿瘤细胞时,需在配制的合成培养基中添加(动物)血清等天然成分。培养一般需在含95%空气和5%CO2的气体环境中进行,其中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除了合适的气体环境外,培养动物细胞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条件和渗透压。
(2)糖蛋白能增加细胞之间的黏着性,肿瘤细胞培养时表现出贴壁能力下降,这是因为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较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较低导致的。
(3)要探究Nispex是否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则实验中的自变量为是否添加Nispex,因此实验组应加入一定量的Nispex,对照组要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因变量是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和细胞凋亡率,实验组中癌细胞的生长速度比对照组中的慢,凋亡率高,则说明Nispex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11、答案:(1)隐;绿果肉:黄果肉=5:1
(2)两;1/4
(3)不能;若控制果肉颜色的基因与控制果皮颜色的基因都是完全独立遗传的,则F1自交后代会出现6种表现型且分离比为36:12:9:3:3:1
解析:(1)根据实验①亲本黄果肉与绿果肉杂交,F1为绿果肉,F1自交得到F2,绿果肉:黄果肉=3:1都可判断绿果肉为显性,黄果肉为隐性;F2绿果肉中1/3纯合子,2/3杂合子,分别自交统计后代得到5/6绿果肉,1/6黄果肉。
(2)根据实验②亲本绿果皮与紫果皮杂交,F1为紫果皮,F1自交得到F2紫果皮:绿果皮:白果皮=12:3:1,为9:3:3:1的变形,果皮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含有某一显性基因即为紫果皮,“F2紫果皮个体中有部分个体连续自交的后代一直为紫果皮”,即紫果皮中含有成对的该显性基因,根据12:3:1的比例可知,这部分个体(1AABB、2AABb、1AAbb)在F2代中所占的比例为1/4。
(3)P4与P2杂交,F2性状分离比为9:3:3:1,说明F1可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进一步说明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不能判定控制果肉颜色的基因与控制果皮颜色的基因都是完全独立遗传的;若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即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1自交后代会出现6种表现型且性状分离比为36:12:9:3:3:1。
12、答案:(1)使用强烈的理化方法杀死生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2)碳源、氮源;温度过高会烫手,过低培养基又会凝固
(3)人体呼出气体以及人体皮肤;口罩内层细菌数量较多,且随着佩戴时间的延长,细菌数量增长显著;口罩佩戴时间不宜过长,及时更换口罩(大约2小时可更换一次)
解析:(1)医用防护口罩通常用环氧乙烷进行灭菌,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方法杀死生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2)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培养基中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实验中需要用到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其中牛肉膏和蛋白胨可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碳源、氮源、维生素和有机氮等营养物质;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左右才能倒平板,温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原因是温度过高会烫手,不利于操作的顺利进行,温度过低培养基会凝固,不适合倒平板。
(3)口罩内层与人体皮肤接触,人体表面存在细菌,人体口腔内也有细菌,会随呼吸到达口罩内层;分析题中表格所给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口罩内层细菌数量较多,且随着佩戴时间的延长,细菌数量增长显著;对此为人们佩戴口罩提出的合理建议为:口罩佩戴时间不宜过长,及时更换口罩(大约2小时可更换一次,2小时对应的口罩内层菌落数相对较少且滤菌率较高)。
处理方式
不作处理
仅刺激小肠神经3min
仅注射促胰液素1mg
仅注射促胰液素2mg
仅注射促胰液素3mg
胰液分泌量(滴/15min)
3
8
11
37
62
实验组别
亲代
F1
F2(F1自交产生)
①
P1×P2
绿果肉
绿果肉:黄果肉=3:1
②
P3×P4
紫果皮
紫果皮:绿果皮:白果皮=12:3:1
组别
佩戴时间
每cm2培养基上的菌落数(个)
滤菌率%
内层
外层
A
20分钟
23.67
0.95
96.13
B
2小时
73.93
2.91
96.06
C
4小时
129.75
10.16
92.1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