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5031917/0-170095556393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5031917/0-170095556397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5031917/0-170095556400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说法符合北京人的是( )
A.会用磨制方法制作石器 B.已经学会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C.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古人类 D.距今约3万年,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2.遗址遗迹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遗址遗迹为研究中国古代原始农业提供重要证据的是( )
A.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C.黄帝陵 D.三星堆青铜面具
3.大禹治水的事迹与近来环境地理学中关于约公元前4000年黄河流域大洪水的发现相吻合,西周遂公噩青铜器上铸刻的铭文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最为翔实的关于大禹的文字记录。这表明( )
A.考古发现是获得历史认识的唯一途径 B.大禹治水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传说
C.关于大禹的所有远古传说是完全真实可信的 D.神话传说与考古发现可相互印证
4.“夏传子,家天下。”古时《三字经》这样描述是因为夏朝创立了( )
A.禅让制 B.丞相制 C.世袭制 D.皇帝制度
5.史载:西周建立后,周公命子伯禽在奄地建鲁,令吕尚在营丘建齐,成王弟叔虞在河东建晋。即便偏远的燕地、楚地、吴地也被分封,周朝疆域较之殷商增加十数倍。材料反映了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A.稳定都城政局 B.严格等级制度 C.安抚商朝遗民 D.扩大统治范围
6.中国青铜文明灿烂辉煌,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西周毛公鼎 D.战国铜冰鉴
7.下表甲骨文采用的造字方法是( )
A.会意 B.象形 C.形声 D.假借
8.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由秦国大将蒙恬主持修建 ②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型防洪灌溉工程
③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 ④使华北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
A.兼爱、非攻 B.以法治国 C.有教无类 D.为政以德
10.秦实现统一后,在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其中掌管监察事务的是( )
A.诸侯 B.太尉 C.丞相 D.御史大夫
11.司马迁这样评价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虽然只做了六个月的王就被镇压,但其身死后各地的起义部队纷纷响应,最终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这说明陈胜、吴广起义( )
A.因缺乏后援彻底失败 B.鼓舞了后人反抗暴秦
C.给陈胜带来杀身之祸 D.推翻了秦朝残暴统治
12.“项羽、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终,以项羽的西楚败亡,刘邦建汉朝而告终。”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牧野之战 B.巨鹿之战 C.“楚汉之争” D.长平之战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36分)
1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孟子的政治原理,大体承袭孔子,主张所谓“仁政”,也就是把“不忍人之心”扩充到政治精神中去。他以为政治的最高理想,在谋全人类的幸福……他有几句有关政治的名言:“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种见解是孟子以前的儒家所没有的。孟子在政治措施中,最注重“养民”,他曾立有改善民生的具体方案。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1)材料一图A人物是____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1分)他在政治上主张“_________”,人们与世无争,就能天下太平;(1分)图B人物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_”;(1分)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_________》一书。(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孟子的政治主张。(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主张实行“礼治”的儒家学派的代表。(2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2分)百家争鸣体现了诸子百家们怎样的精神?(2分)
1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领域出现的新现象。(2分)概括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2分)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自春秋争霸到战国兼并,齐先后灭了三十余国,成为东方大国。秦并十余国,成为西方大国,随着兼并的进程,以“周礼”为核心的中原文化认同感得以加强,中原文化向四周播迁,华夏观念最终形成。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
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积极影响。(2分)列举春秋时期两位霸主的名称。(2分)
材料三:商鞅少好刑名之学,在三晋之一的魏国开始其政治生涯,其间耳濡目染,深受三晋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商鞅入秦变法,结合秦国具体情况,制定了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乃至风俗习惯等各项法律,并且前后推行这些法律长达10年之久……商鞅变法的意义重大而深远,……“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摘编自张岂之等《中国历史·先秦卷》
②根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的哪项措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2分)
(3)综合上述材料,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2分)概括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进步的因素。(2分)
15.(12分)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秦的兴衰”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郡县奠基】
材料一:
(1)指出材料一图中①地的名称。(1分)根据材料一文字,概括秦朝郡县制的特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推行郡县制产生的历史影响。(2分)
【币制改革】
材料二:
(2)指出秦朝统一的法定货币的名称。(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统一货币的历史意义。(2分)
【二世而亡】
材料三:秦朝的快速灭亡有着多层次、多方面的原因。秦朝在建立之后,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加之严酷的法律制度不可避免的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使秦朝缺乏统治基础,这是导致秦朝快速灭亡的主要原因。秦朝的建立处于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程之中,来自于旧统治体系的阻扰和破坏是导致秦朝快速灭亡的重要原因。另外,由于在秦朝建立以后,秦朝对军事形势的误判,无疑加快了秦朝灭亡的速度。
——摘编自聂毅《秦朝速亡原因分析》
(3)根据材料三,概括秦朝灭亡的原因。(2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秦朝的兴衰中,你获得哪些认识?(2分)
七年级历史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4分)
1.B 2.B 3.D 4.C 5.D 6.A 7.B 8.C 9.A 10.D 11.B 12.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36分)
13.(12分)(1)道;(1分)无为而治;(1分)仁;(1分)论语。(1分)
(2)政治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取得天下;主张改善民生。(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代表:荀子。(2分)
(3)历史意义: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精神:心系天下;敢于独立思考;开放包容;积极创新等。(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14.(12分)(1)新现象: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2分)影响: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1分)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1分)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积极影响:加强了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感,形成了华夏观念;有利于民族交融;推动了局部统一。(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名称: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每点1分,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②特点:深受晋国影响;符合秦国国情;措施全面;持续时间长;影响深远。(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措施:在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2分)
(3)时代特征:社会大变革(或动荡与巨变;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因素:生产工具的改进;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变革;杰出人物的推动;思想文化的发展等。(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15.(12分)(1)名称:咸阳;(1分)特点:中央直接管辖;以郡统县;官员由中央(皇帝)任免,有任期、不世袭。(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历史影响:皇帝和朝廷牢牢的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2)名称:圆形方孔半两钱。(2分)历史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钱币形制的杂乱状态(或改变了以前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交流。(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3)原因: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法律严苛激化阶级矛盾;旧统治体系的阻挠和破坏;对军事形势的误判。(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认识: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从百姓出发,得民心者得天下;国家若要长治久安,统治者必须励精图治;要重视人才,任用贤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汉字
日
田
山
甲骨文
至春秋中期以后,使用铁器的情况已很多……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江西九江、江苏六合、河南洛阳等地,都发现了春秋中晚期的铁农具。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真正的郡县制是从秦王朝开始的。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由中央直接管辖,并建立了比较严密的以郡统县的行政区划体系,使普天之下真正成为皇帝一人的直属领土。所谓郡县制就是由中央把国土分成郡和县,任命郡守和县令去治理,而且有任期、不世袭。
——摘编自宋玉《论郡县制沿革及其对我国地方行政区划的启示》
秦统一中原后,制定了统一的货币(如左图),并将其作为全国统一的法定货币,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钱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这一货币的造型是秦代“天命皇权”的象征。《吕氏春秋》载:“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
——摘编自张功臣《钱眼里的中国》
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下表所示为反秦起义者的构成情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