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单元测试卷 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单元测试卷 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共8页。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春天,柳枝吐芽 B.夏天,山涧瀑布 C.秋天,菊香满园 D.冬天,雪花飘飘2.科学家一直在微观世界领域不懈地探索着,201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就颁发给预言“上帝粒子”存在的科学家.下列微粒按空间尺度从小到大排列的是 ( )A.灰尘、水分子、氢原子、质子、夸克B.夸克、质子、氢原子、水分子、灰尘C.夸克、氢原子、质子、水分子、灰尘D.夸克、氢原子、水分子、质子、灰尘3.关于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可以产生电子 B.每一粒铁粉就是一个铁分子C.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4.如图所示,热熔法连接PPR管时,用热熔器加热粗管端口内层和细管端口外层,然后把细管推进粗管,冷却后两根管子就连接在一起很难被拉开了.这个现象说明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是运动的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5.如图是“静电章鱼”实验,用比塑料易失去电子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并同时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塑料丝与塑料管带异种电荷后吸附在一起B.塑料丝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呈章鱼状C.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得到电子后带正电D.塑料管得到的电子数等于毛皮两次失去的电子总数6.哈勃望远镜使我们感受到宇宙的浩瀚,电子显微镜使我们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深邃.关于宇宙和粒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天体之间和分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B.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相似C.人类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D.用光年表示宇宙时间,用纳米量度分子大小7.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分析表格所填写的信息可知,表格中①②处应分别填写( )A.很大 有固定体积 B.很小 无固定体积C.很小 有固定体积 D.很大 无固定体积8.如图所示,在玻璃注射器内吸入一定量的某种液体,然后排出内部的空气,并用橡皮塞封住注射孔.这时人无论怎样用力推动活塞,也难以使其体积发生微小的变化.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说明该液体被压缩成固体了,所以体积不变B.说明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很难被压缩C.说明该液体分子的体积大,压缩不动D.说明液体分子间有引力,很难被压缩9. 用细线悬挂着A、B、C、D四个轻质小球,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则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小球A、B一定带异种电荷B.小球A可能不带电C.小球C、D一定带异种电荷D.小球C可能不带电10.大型液压机上的厚壁钢瓶内盛有油,当机械对钢瓶内施加相当于1个标准大气压的1万倍~2万倍的巨大压强时,瓶壁无裂痕、瓶内的油却能从里面渗出.这是因为 ( )①金属分子间有空隙②金属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③油分子很小④油分子间有引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11.我国古代学者王充在《论衡》一书写下“顿牟掇芥”,此语意为摩擦过的玳瑁能吸引轻小的草屑.若摩擦后的玳瑁得到了电子带 电,它能吸引草屑说明 . 12.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 ;小玲把用毛皮摩擦过的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了负电荷的橡胶棒靠近(没有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则金属箔会因 (选填“摩擦起电”或“静电感应”)带了电而张开. 13.科学家为了说明戴口罩防护的重要性,用高速摄像机拍下了打喷嚏的过程.如图所示,数万个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小液滴(气溶胶),组成高密度喷射物,最远可达8 m,大量病毒随产生的小液滴传播开来.小明认为病毒随喷嚏向四周飞散是扩散现象.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你判断的依据是 . 14.如图是太阳系模拟图,行星在各自的固定轨道上围绕太阳运转,这与卢瑟福建立的原子 结构模型十分相似.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绕核运动的 就相当于行星.该模型中原子核带 电,原子核是由质子和 组成的. 15.如图是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图,毛皮与图中的 摩擦最容易起电,且它们摩擦后毛皮带 (选填“正”或“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发生了转移. 16.宇宙在膨胀,我们可以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来理解这一事实:在一只气球上黏一些小金属粒,这些小金属粒可看成是宇宙中的 ;对气球打气,当气球膨胀时,任意两个小金属粒间的距离都在增大,这里主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是 (选填“等效法”“类比法”或“转换法”). 17.小天和小星在进行酒精和水混合实验中,分别采用了甲、乙两种容器,小天用的是甲图所示的一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容器,小星用的是乙图所示的上小下大(上端开口)的容器.两人在进行实验时,都先注入一半体积的水,然后用酒精注满容器,最后用食指堵住容器口并上下颠倒几次,发现容器中的液面降低,这说明 .通过比较你觉得 (选填“小天”或“小星”)的实验效果更明显. 三、实验探究题(共16分)18.(6分)下面是物理兴趣小组做的几个小实验,请帮助他们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所示,将红墨水滴入水中,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红了,这说明 ; (2)如图乙所示,将两个铅块紧紧压在一起,下面能吊起一个重物,这说明 ; (3)如图丙所示,将玻璃板抽去后,上瓶中出现红棕色并逐渐变浓,这是 现象. 甲 乙 丙19.(10分)通过摩擦可使物体带电,那么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的电荷的性质是否相同呢?Ⅰ.将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起来,再用同样的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它,如图甲所示,观察所发生的现象;Ⅱ.用两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复上述实验,如图乙所示,观察发生的现象;Ⅲ.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悬挂着的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如图丙所示,观察所发生的现象.甲 乙 丙在实验的基础上可以作出如下分析.(1)通过实验步骤Ⅰ、Ⅱ发现,两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或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的性质一定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你认为丝绸 (选填“带电”或“不带电”),简述如何验证你的想法: . (2)通过实验步骤Ⅲ发现,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之间是相互 (选填“吸引”或“排斥”)的.因此,我们推断: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的性质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的性质一定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四、综合题(共18分)20.(6分)科学理论的建立要有一个又一个的证据.在研究原子结构的历史进程中,卢瑟福揭开了原子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1)卢瑟福等人进行了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散射实验,用一些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而极少数α粒子发生反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数α粒子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的体积很小B.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说明原子核带负电C.极少数α粒子发生反弹,说明原子核的体积很大(2)(多选)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理论的学说中,卢瑟福的观点是 . A.原子是不可分的B.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高速运动C.在球体内充斥着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D.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3)图甲是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的示意图,卢瑟福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对原子结构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图乙所示的模型,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 . 甲 乙A.建立模型的过程B.得出结论的过程C.提出问题的过程D.验证证据的过程21.(12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渗透现象星期天,小明来到爷爷家过周末,发现爷爷家的食品柜里有一瓶醋泡蛋,蛋壳已经被泡没了,只剩一层蛋膜包着鸡蛋.爷爷说这是一种保健食品.调皮的小明趁爷爷不注意,将“软蛋”冲洗干净后放在了清水中.奇怪!“软蛋”竟一点点地“长胖”了.这其中的奥妙,你能解释吗?原来,这是因为“软蛋”内液体的浓度比清水大,水分子透过蛋膜向蛋里扩散,所以蛋的体积会逐渐变大,这种单方向的“扩散现象”叫渗透.(1)用浓盐水消毒杀菌也是这个道理.当细菌落入浓盐水中时,水从 渗透到 ,使细菌 从而死亡.(前两空均选填“细菌中”或“盐水中”) (2)渗透现象还经常被应用在工业生产中.例如,工业上广泛应用渗铝法,把铝扩散到钢中,使钢件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在半导体中常常用这种方法渗入不同的微量杂质,以达到控制半导体性质的目的.据了解,工业生产中的这种渗透法多在高温下进行,试分析其原因: 越高,分子运动越 ,渗透越 .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1.C 2.B 3.D 4.C 5.B 6.D 7.A 8.B 9.D 10.A 11.负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1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得到 静电感应13.不正确 病毒和小液滴不是分子(合理即可)14.核式 电子 正 中子 15.梳子 正 电子16.天体 类比法17.分子间有间隙 小星18.(1)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3)扩散19.(1)相同 带电 让丝绸靠近碎纸屑,观察碎纸屑是否被吸引,如果碎纸屑被吸引,说明丝绸是带电的(合理即可) (2)吸引 不同20.(1)A (2)BD (3)A21.(1)细菌中 盐水中 脱水 (2)温度 剧烈 快物态微观特性宏观特性分子间距分子间作用力有无固定形状有无固定体积固态很小①有固定形状有固定体积液态较大较小无固定形状②气态很大很小无固定形状无固定体积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春天,柳枝吐芽 B.夏天,山涧瀑布 C.秋天,菊香满园 D.冬天,雪花飘飘2.科学家一直在微观世界领域不懈地探索着,201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就颁发给预言“上帝粒子”存在的科学家.下列微粒按空间尺度从小到大排列的是 ( )A.灰尘、水分子、氢原子、质子、夸克B.夸克、质子、氢原子、水分子、灰尘C.夸克、氢原子、质子、水分子、灰尘D.夸克、氢原子、水分子、质子、灰尘3.关于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可以产生电子 B.每一粒铁粉就是一个铁分子C.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4.如图所示,热熔法连接PPR管时,用热熔器加热粗管端口内层和细管端口外层,然后把细管推进粗管,冷却后两根管子就连接在一起很难被拉开了.这个现象说明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是运动的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5.如图是“静电章鱼”实验,用比塑料易失去电子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并同时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塑料丝与塑料管带异种电荷后吸附在一起B.塑料丝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呈章鱼状C.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得到电子后带正电D.塑料管得到的电子数等于毛皮两次失去的电子总数6.哈勃望远镜使我们感受到宇宙的浩瀚,电子显微镜使我们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深邃.关于宇宙和粒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天体之间和分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B.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相似C.人类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D.用光年表示宇宙时间,用纳米量度分子大小7.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分析表格所填写的信息可知,表格中①②处应分别填写( )A.很大 有固定体积 B.很小 无固定体积C.很小 有固定体积 D.很大 无固定体积8.如图所示,在玻璃注射器内吸入一定量的某种液体,然后排出内部的空气,并用橡皮塞封住注射孔.这时人无论怎样用力推动活塞,也难以使其体积发生微小的变化.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说明该液体被压缩成固体了,所以体积不变B.说明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很难被压缩C.说明该液体分子的体积大,压缩不动D.说明液体分子间有引力,很难被压缩9. 用细线悬挂着A、B、C、D四个轻质小球,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则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小球A、B一定带异种电荷B.小球A可能不带电C.小球C、D一定带异种电荷D.小球C可能不带电10.大型液压机上的厚壁钢瓶内盛有油,当机械对钢瓶内施加相当于1个标准大气压的1万倍~2万倍的巨大压强时,瓶壁无裂痕、瓶内的油却能从里面渗出.这是因为 ( )①金属分子间有空隙②金属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③油分子很小④油分子间有引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11.我国古代学者王充在《论衡》一书写下“顿牟掇芥”,此语意为摩擦过的玳瑁能吸引轻小的草屑.若摩擦后的玳瑁得到了电子带 电,它能吸引草屑说明 . 12.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 ;小玲把用毛皮摩擦过的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了负电荷的橡胶棒靠近(没有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则金属箔会因 (选填“摩擦起电”或“静电感应”)带了电而张开. 13.科学家为了说明戴口罩防护的重要性,用高速摄像机拍下了打喷嚏的过程.如图所示,数万个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小液滴(气溶胶),组成高密度喷射物,最远可达8 m,大量病毒随产生的小液滴传播开来.小明认为病毒随喷嚏向四周飞散是扩散现象.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你判断的依据是 . 14.如图是太阳系模拟图,行星在各自的固定轨道上围绕太阳运转,这与卢瑟福建立的原子 结构模型十分相似.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绕核运动的 就相当于行星.该模型中原子核带 电,原子核是由质子和 组成的. 15.如图是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图,毛皮与图中的 摩擦最容易起电,且它们摩擦后毛皮带 (选填“正”或“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发生了转移. 16.宇宙在膨胀,我们可以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来理解这一事实:在一只气球上黏一些小金属粒,这些小金属粒可看成是宇宙中的 ;对气球打气,当气球膨胀时,任意两个小金属粒间的距离都在增大,这里主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是 (选填“等效法”“类比法”或“转换法”). 17.小天和小星在进行酒精和水混合实验中,分别采用了甲、乙两种容器,小天用的是甲图所示的一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容器,小星用的是乙图所示的上小下大(上端开口)的容器.两人在进行实验时,都先注入一半体积的水,然后用酒精注满容器,最后用食指堵住容器口并上下颠倒几次,发现容器中的液面降低,这说明 .通过比较你觉得 (选填“小天”或“小星”)的实验效果更明显. 三、实验探究题(共16分)18.(6分)下面是物理兴趣小组做的几个小实验,请帮助他们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所示,将红墨水滴入水中,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红了,这说明 ; (2)如图乙所示,将两个铅块紧紧压在一起,下面能吊起一个重物,这说明 ; (3)如图丙所示,将玻璃板抽去后,上瓶中出现红棕色并逐渐变浓,这是 现象. 甲 乙 丙19.(10分)通过摩擦可使物体带电,那么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的电荷的性质是否相同呢?Ⅰ.将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起来,再用同样的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它,如图甲所示,观察所发生的现象;Ⅱ.用两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复上述实验,如图乙所示,观察发生的现象;Ⅲ.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悬挂着的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如图丙所示,观察所发生的现象.甲 乙 丙在实验的基础上可以作出如下分析.(1)通过实验步骤Ⅰ、Ⅱ发现,两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或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的性质一定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你认为丝绸 (选填“带电”或“不带电”),简述如何验证你的想法: . (2)通过实验步骤Ⅲ发现,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之间是相互 (选填“吸引”或“排斥”)的.因此,我们推断: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的性质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的性质一定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四、综合题(共18分)20.(6分)科学理论的建立要有一个又一个的证据.在研究原子结构的历史进程中,卢瑟福揭开了原子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1)卢瑟福等人进行了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散射实验,用一些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而极少数α粒子发生反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数α粒子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的体积很小B.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说明原子核带负电C.极少数α粒子发生反弹,说明原子核的体积很大(2)(多选)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理论的学说中,卢瑟福的观点是 . A.原子是不可分的B.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高速运动C.在球体内充斥着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D.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3)图甲是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的示意图,卢瑟福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对原子结构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图乙所示的模型,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 . 甲 乙A.建立模型的过程B.得出结论的过程C.提出问题的过程D.验证证据的过程21.(12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渗透现象星期天,小明来到爷爷家过周末,发现爷爷家的食品柜里有一瓶醋泡蛋,蛋壳已经被泡没了,只剩一层蛋膜包着鸡蛋.爷爷说这是一种保健食品.调皮的小明趁爷爷不注意,将“软蛋”冲洗干净后放在了清水中.奇怪!“软蛋”竟一点点地“长胖”了.这其中的奥妙,你能解释吗?原来,这是因为“软蛋”内液体的浓度比清水大,水分子透过蛋膜向蛋里扩散,所以蛋的体积会逐渐变大,这种单方向的“扩散现象”叫渗透.(1)用浓盐水消毒杀菌也是这个道理.当细菌落入浓盐水中时,水从 渗透到 ,使细菌 从而死亡.(前两空均选填“细菌中”或“盐水中”) (2)渗透现象还经常被应用在工业生产中.例如,工业上广泛应用渗铝法,把铝扩散到钢中,使钢件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在半导体中常常用这种方法渗入不同的微量杂质,以达到控制半导体性质的目的.据了解,工业生产中的这种渗透法多在高温下进行,试分析其原因: 越高,分子运动越 ,渗透越 .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1.C 2.B 3.D 4.C 5.B 6.D 7.A 8.B 9.D 10.A 11.负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1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得到 静电感应13.不正确 病毒和小液滴不是分子(合理即可)14.核式 电子 正 中子 15.梳子 正 电子16.天体 类比法17.分子间有间隙 小星18.(1)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3)扩散19.(1)相同 带电 让丝绸靠近碎纸屑,观察碎纸屑是否被吸引,如果碎纸屑被吸引,说明丝绸是带电的(合理即可) (2)吸引 不同20.(1)A (2)BD (3)A21.(1)细菌中 盐水中 脱水 (2)温度 剧烈 快物态微观特性宏观特性分子间距分子间作用力有无固定形状有无固定体积固态很小①有固定形状有固定体积液态较大较小无固定形状②气态很大很小无固定形状无固定体积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