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案
展开教材分析
《四季之美》是小学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所编排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围绕“四时景物皆成趣”编排课文。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以及“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课文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描写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等不同时间的景致。作者用细致的笔触描写出不同时间、不同景物的动态变化,营造了美的氛围。课文所写景致不多,但作者善于捕捉景致瞬间微妙的动态变化。
【课时目标】
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第一、二自然段,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语句,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4.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课时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语句,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初步了解作者
1.谈话导入:四季之美各有不同,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眼中一年四季的景象。
2.揭示课题:同学们眼中的四季美不胜收,季节的交替,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去领略她笔下的四季之美。板书课题:四季之美。
3.介绍作者清少纳言。
预设1:“清少纳言”这个名字中,清是姓,少纳言是她在宫中的官职。
预设2:她是日本平安时代的女作家,约生活于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
预设3:著有《枕草子》,为日本最早的随笔文学。
二、识字写字,指导方法
1.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2.教师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引导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预设1:凛冽可以借助偏旁理解记忆:有“冫”的字大多与寒冷相关,“凛冽”是指“刺骨的寒冷”。
预设2:可以抓关键字理解:“怡”是“愉快”的意思,“旷”指的是“心境开阔”。
3.出示生字,观察后交流:怎样才能把这些汉字写得正确、美观?
生随机交流,师相机指导以下生字:
(1)“幕”上下各部分要写得紧凑;下面的“大”的“横”要稍长,“撇、捺”不相交,要舒展。
(2)“黎”右上部分不要写成“勿”。
(3)“黎、漆”右下角的“氺”不要写成“水”。
(4)“逸”字的右边是“兔”,不是“免”。
4.教师示范书写易错字“黎”。学生练习写。
三、通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指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认为四季最美的是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3.全班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本文按时间的顺序描写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等不同时段的景致。
4.教师引导学生辨析“黎明”与“早晨”,“黄昏”与“夜晚”之间的细微区别,通过两组词语之间的细微区别,初步体会作者感受的细腻。
四、品味春季之美
1.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认为春天的黎明美在哪里?
预设1: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预设2:第一段描写了黎明时天空颜色的变化。
2.哪些动词写出了天空颜色的变化?在文中圈出来。
预设1:“泛”、“染”、“飘”
预设2:“泛”字写出了鱼肚色是慢慢透出来的。和文中的一点儿一点儿十分吻合。
预设3:“染”字让人觉得红色是一层一层铺开,像是有人画上去的。
预设4:“飘”字给人一种很悠闲,很飘逸的感觉。
3.教师小结并板书:第1自然段侧重描写了天空颜色的变化,“鱼肚色”“红紫红紫”“泛”“染” “飘”“一点儿一点儿”“微微”,让原来静态的画面动了起来,而且是缓慢的动,让我们感受到了动态美,这样子的写作手法就叫做动态描写。动态描写可以让我们联想到更加具体生动的画面。板书:动态描写。
4.教师指导朗读。
点拨:朗读第1自然段时,总体节奏要舒缓,才能读出黎明时的安静。其中,“一点儿一点儿”要读得缓慢些,仿佛让人看到天空的颜色正在一点儿一点儿地发生变化;“鱼肚色的天空”“微微的红晕”可以读得柔和些,“微微的”“红紫红紫的”可适当重读,就能读出天空彩云的变化。
5.指导学生借助图片,练习背诵。
教师出示提前准备的图片(如表现“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等的图),学生借助图片想象画面,进行背诵。
五、品味夏季之美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以下内容:
(1)找一找作者描写了几种夏夜,还描写了夏夜中的哪种景物?画出相关词句。
(2)你觉得作者最喜欢哪一种夏夜之美?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2.学生交流:作者描写了几种夏夜之美?
预设:夏夜之美包括明亮的月夜、漆黑的暗夜、蒙蒙细雨的夜晚。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或以前的阅读积累,想象这三种美丽的夏天的夜晚,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预设1:我想到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亮的月夜应该是宁静的夜晚,思乡的夜晚。
预设2:我能想象到在漆黑漆黑的暗夜,无数萤火虫翩翩起舞,像打着小灯笼的天使。它们飞过草丛,飞过花园,帮助迷失方向的小蚂蚁找到回家的路……
4.师提出问题:作者描写了夏夜的哪种景物?画出相关词句。
预设1: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预设2: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
5.点拨:北方干燥,气候寒冷,很难见到萤火虫;南方空气潮湿,气候温暖,那里的萤火虫很多。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萤火虫的视频和图片。
6.师小结:看过图片和视频,我们可以更鲜明地感受到:漆黑暗夜中无数的萤火虫轻盈地飞舞着,好似流星划过夜空;雨夜中的萤火虫,虽然只有一只两只,但是它们像勇敢的小精灵,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动感十足,让人非常着迷。这一部分也是动态描写。
7.进一步提问:你觉得作者最喜欢哪一种夏夜之美?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预设1:从关联词语“固然”“也”“即使……也”,我看出作者最喜欢蒙蒙细雨的夜晚。
预设2:从“这情景着实迷人”,可以看出作者最喜欢蒙蒙细雨的夜晚。
预设3:作者最喜欢第三种夏夜,因为第三种夜晚她描述得最详细。不仅写了夜晚时飘着的蒙蒙细雨,还详细地描写了那一只两只的萤火虫:它们带着朦胧的微光,依然不停地飞啊,飞啊,闪啊,闪啊……
8.师小结:对于明亮的月夜,作者只用“固然也很美”一笔带过,而着重描写了漆黑漆黑的暗夜和蒙蒙雨夜中的萤火虫,尤其最喜欢下雨时带着朦胧微光飞行的,充满动感的萤火虫。这些都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9.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1)朗读指导:本段要用轻柔的语气读,读出安静夜晚中的动态变化。
(2)教师示范配乐朗读。
(3)学生练习朗读。
10.指导学生借助关键词语,练习背诵。
夏天最美是( )。( )固然美,( ),也有无数的萤火虫( )。即使是( ),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 )在飞行,这情景( )。
六、课堂演练
课文按( )的顺序,描写了春天( )的( )、夏天的( ) 、( ) 的黄昏和冬天的( ) 等不同时间的景致。
七、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2.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中春季或夏季的景致(可以运用上今天学到的动态描写)。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及教学思想简单阐释,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季之美教学设计,共8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抓住题目,破题引入,初读感知,体会不同,合作共读,提炼写法,读写结合,升华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