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小能手,判断小行家,快乐A,我是小神算,操作小行家,生活五彩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 卷面分:5分 时间:60分钟)
孩子们,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相信你一定能认真审题、细心答卷、耐心检查、取得喜人的成绩!
一、填空小能手。(每空1分,共25分)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丁今年上三年级,身高是130( ),体重是35( ),早上吃饭大约用了20( ),他从家到学校走了200( ),用了10( ),课间操做眼保健操大约5( ),做完眼保健操喝了一盒牛奶大约重250( ),他每天在学校约8( )。
【答案】 ①. 厘米##cm ②. 千克##kg ③. 分##min ④. 米##m ⑤. 分##min ⑥. 分##min ⑦. 克##g ⑧. 时##h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选择合适的的计量单位,小丁的身高用厘米作单位,体重用千克作单位,吃饭时间用分作单位,家走到学校用米作单位,用的时间用分作单位,做眼保健操用的时间用分作单位,一盒牛奶用克作单位,每天在学校时间用时作单位。
【详解】小丁今年上三年级,身高是130厘米,体重是35千克,早上吃饭大约用了20分,他从家到学校走了200米,用了10分,课间操做眼保健操大约5分,做完眼保健操喝了一盒牛奶大约重250克,他每天在学校约8时。
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0厘米=( )分米=( )毫米 120秒=( )分
1时20分=( )分 13吨-3000千克=( )吨
【答案】 ①. 5 ②. 500 ③. 2 ④. 80 ⑤. 10
【解析】
【分析】不同单位的名数相减,先化成统一的单位,再计算。据此根据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分=60秒,1时=60分,1吨=1000千克,进行解答此题即可。
【详解】50厘米=5分米=500毫米;
因为120秒里面含有2个60秒,所以120秒=2分;
1时=60分,60分+20分=80分,所以1时20分=80分;
3000千克=3吨,13吨-3吨=10吨,所以13吨-3000千克=10吨。更多免费优质滋元可 家 威杏 MXSJ663 3. 在括号里填上“>”“<”或“=”。
8毫米( )2米 15吨( )15千克 320-220( )190
1米( )9分米 60分( )1时 180+350( )480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解析】
【分析】第1、2、4、5小题,根据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间的进率,先统一单位,再作比较;换算单位时,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第3、6小题先计算出结果,再比较大小。据此解答。
【详解】1米=1000毫米,2米=2000毫米,8毫米<2米
1吨=1000千克,15吨=15000千克,15吨>15千克
320-220=100,320-220<190
1米=10分米,1米>9分米
1小时=60分钟,60分=1时
180+350=530,180+350>480
4. 一节课40分钟,第二节课从8:50开始上课,( )下课。
【答案】9:30
【解析】
【分析】根据开始的时间+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据此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8:50+40分钟=9:30
则一节课40分钟,第二节课从8:50开始上课,9:30下课。
【点睛】本题考查时间的推算,明确1时=60分是解题的关键。
5. 用1、0、9这三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它们的差是( )。
【答案】 ①. 910 ②. 109 ③. 801
【解析】
【分析】要组成一个三位数,首先0不能放在百位上,那么剩下1和9,最大为9,最小为1,要找最大的三位数,则百位上是9,十位上放1,个位上是0;要找最小的三位数,则百位上是1,个位上是9,最后求出两数的差。
【详解】分析可知,最大三位数是910;最小三位数是109。
910-109=801
所以,用1、0、9这三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910,最小的三位数是109,它们的差是801。
6. 李兵家、张越家和新华书店都在济川路边,李兵家离新华书店大约有400米,张越家离新华书店大约有1000米,他们两家可能相距约_____米,也可能相距约_____米.
【答案】 ①. 600 ②. 1400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如果李兵家、张越家都在新华书店的一边,那么他们两家的距离,就是他们到新华书店距离差;如果李兵家、张越家在新华书店的两边,那么他们两家的距离,就是他们到新华书店距离和;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详解】在一边时:1000﹣400=600(米);
在两边时:1000+400=1400(米).
答:他们两家可能相距约600米,也可能相距约1400米.
故答案为600,1400.
二、判断小行家。(每题1分,共5分)(对的打√,错的打×。)
7. 一节课8小时。(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对时间单位和数据的大小认知,可知一天24个小时,一节课不可能是8小时,据此可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一天24小时,联系生活实际每天早上8:00上课,8:40下课一节课40分钟,不可能是8小时,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时间单位的认识,要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灵活的选择。
8. 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百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一样的。( )
【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百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一样的,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做起,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一再减;所以判断正确。
9. 黑板长4千米。( )
【答案】×
【解析】
【详解】略
10. 万以内的减法验算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用减法。( )
【答案】√
【解析】
【分析】万以内的减法验算有两种方式,一是用差+减数,看结果是否与被减数相同;二是用被减数-差,看结果是否与减数相同。
【详解】万以内的减法验算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用减法。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1. 估算有时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答案】√
【解析】
【详解】没有经过准确的计算,是对计算结果的一种估计,叫做估算。生活中解决问题时,有时用精确计算,有时可以用估算,根据实际情况解答;估算的得数虽然不精确,但是也很有用,例如:小红和妈妈去超市购物,购买的物品如下:
香蕉:9元,巧克力:33元,洗发水:57元,小汽车玩具:171元。小红妈妈带300元,钱够用吗?
估算:9+33+58+171≈10+30+60+170=270(元)
270元<300元,所以钱够用
所以估算有时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够不够”、行不行、“能不能”等的实际问题,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三、快乐A、B、C。(每题1分,共5分)
12. 1秒钟能做什么?( )。
A. 系一双鞋带B. 读一首古诗C. 给人一个微笑
【答案】C
【解析】
【分析】常见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判断出各个选项所需时间即可解答。
【详解】A.系一双鞋带所用的时间大约是45秒;
B.读一首古诗所用的时间大约是30秒;
C.给人一个微笑所用的时间大约是1秒。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秒的认识。此类问题要联系实际,不能和实际相违背。
13. 下面分别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口算29+48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B. 甲和丙C. 乙和丙D. 甲、乙和丙
【答案】D
【解析】
【分析】甲同学口算29+48时,将29看成20+9,将48看成40+8,分别计算20+40和9+8,再将两个和相加,计算正确。
乙同学口算29+48时,将29看成9+20,先用20加上48得68,再用9加上68,计算正确
丙同学口算29+48时,将48看成1+47,先用29加上1得30,再用30加上47,计算正确。
【详解】由分析得:
正确的是甲、乙和丙。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口算,将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进行计算。或者将一个加数拆成两个数,使其中一个数与另一个加数的和是整十数,再进行计算。
14. 回形针的长度是28( )。
A. 分米B. 厘米C. 毫米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所给数据的大小可知:回形针的长度是28毫米。
【详解】回形针的长度是28毫米;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5. 下面算式中,( )算式的个位、十位相加都要向前一位进1。
A B. C.
【答案】C
【解析】
【分析】三位数加三位数时,应将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依此选择即可。
【详解】A.中,7+6=13,个位需要向十位进1;5+3+1=9,十位不需要向百位进1。
B. 中,8+6=14,个位需要向十位进1;8+0+1=9,十位不需要向百位进1。
C. 中,9+2=11,个位需要向十位进1;9+1+1=11,十位需要向百位进1。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三位数的加法计算。
16. 一辆货车的载质量是9吨,实际载煤10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超载1吨B. 超载10吨C. 没超载
【答案】A
【解析】
【分析】用实际载煤的重量减去货车的载重量,就是超载的重量。
【详解】10-9=1(吨)
一辆货车的载质量是9吨,实际载煤10吨,超载1吨。
故答案为:A
四、我是小神算。(共24分)
17. 直接写得数。
650-130= 2000-500= 426+357≈ 76+23=
340+160= 1800-400= 978-467≈ 275+25=
【答案】520;1500;790;99
500;1400;510;300
【解析】
【详解】略
18. 列竖式计算,带★需要验算。
530+340= ★928-189=
818-679= ★676+354=
【答案】870;739
139;1030
【解析】
【分析】整数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加法验算时,用和减去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整数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减法验算时,用减数加上差,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详解】530+340=870 ★928-189=739
验算:
818-679=139 ★676+354=1030
验算:
19. 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答案】×,×,×,改错见详解
【解析】
【分析】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和两位数需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向前进一。据此解答。
【详解】三个竖式计算都不正确,改错如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注意计算中相同数位要对齐。
五、操作小行家。(共6分)
20. 画一条比5厘米短5毫米的线段。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根据1厘米=10毫米,5厘米=50毫米,比5厘米短5毫米即45毫米,画出线段即可解答。
详解】5厘米=50毫米,50-5=45毫米;
【点睛】计算出要画的线段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
21. 写出钟面上时间,并画出最后一个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根据钟表的认识,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不是整时时,时针刚过几就是几时,分针指向多少分,就是几时多少分,据此即可写出各个钟面所显示的时刻;
根据时间的计算以及推算,用后面一个钟面所显示的时刻减前一个钟面所显示的时刻就是经过的时间;用第二个钟面所显示的时刻加30分就是第三个钟面所显示的时刻,据此即可画出第三个钟面的分针、时针。
【详解】5时-4时15分=45分
5时+35分=5时35分
如图所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钟表的认识及时间的推算。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
六、生活五彩园。(共30分)
22. 李叔叔到北京出差,买了一张10:15发车的火车票,发车前30分钟开始检票。李叔叔坐的这列火车几点开始检票?
【答案】9:45
【解析】
【分析】发车的时间是10:15,坐车需要提前30分钟检票,要求什么时候开始检票,用发车的时间10:15减去需要提前的30分钟,即可得解。
【详解】10:15-30分钟=9:45
答:李叔叔坐这列火车9:45开始检票。
23. 一根4分米的木条,锯成同样长的5段,每段长多少?
【答案】8厘米
【解析】
【分析】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据此将木条长度换算成厘米。再用木条长度除以段数,求出平均每段的长度。
【详解】4分米=40厘米
40÷5=8(厘米)
答:每段长8厘米。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1分米=10厘米。
24. 前进路小学图书室共有988本书。其中故事书有476本,科普书比故事书少85本,其余的是图画书。科普书有多少本?图画书有多少本?
【答案】391本;121本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用故事书的本数减去85本,即可计算出科普书有多少本;然后再用书的总本数分别减去故事书、科普书的本数,即可求出图画书有多少本。
【详解】476-85=391(本)
988-476-391
=512-391
=121(本)
答:科普书有391本;图画书有121本。
25. 根据下面信息解决问题。
(1)用900元可以把三样东西都买下来吗?
(2)买一辆自行车和一台电风扇一共要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答案】(1)都可以买下来
(2)663元
(3)买一辆自行车和一块手表一共要多少元;买一辆自行车和一块手表一共需要567元
【解析】
【分析】(1)把三种商品的价格相加,然后和900比较大小,判断出用900元可不可以把三样东西都买下来即可;
(2)用378加上285,求出买一辆自行车和一台电风扇一共要多少元即可;
(3)我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买一辆自行车和一块手表一共要多少元?然后用一辆自行车的价格加上一块手表的价格即可。
【详解】(1)189+378+285
=567+285
=852(元)
因为852<900,所以用900元可以把三样东西都买下来。
答:用900元可以把三样东西都买下来。
(2)378+285=663(元)
答:买一辆自行车和一台电风扇一共要663元。
(3)我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买一辆自行车和一块手表一共要多少元?
378+189=567(元)
答:买一辆自行车和一块手表一共需要567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加法的意义的应用,以及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商品
手表
自行车
电风扇
单价/元
189
378
28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期中教情学情诊断数学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填一填,我能选一选,数一数,涂一涂,填一填,我来算一算,解题连连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教情学情诊断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教情学情诊断数学试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教情学情诊断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教情学情诊断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教情学情诊断数学试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教情学情诊断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