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大气的运动质量达标检测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33652/0-170104287661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大气的运动质量达标检测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33652/0-170104287669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大气的运动质量达标检测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33652/0-170104287671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大气的运动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第2课时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大气的运动第3节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水的运动第1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水的运动第2节洋流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水的运动第3节海_气相互作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大气的运动质量达标检测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大气的运动质量达标检测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8页。
第三章 质量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读我国某地某时段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该时段经过该地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B )A.冷锋 B.暖锋C.准静止锋 D.都不正确[解析] 图中显示该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升高,结合四个选项,可判断可能是暖锋。2.该地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效果最差的日期是( B )A.1—4日 B.5—6日C.6—7日 D.7—8日[解析] 图中显示5—6日温差最小,说明可能是阴雨天气,故太阳光照最差。某年1月29日某天气系统穿过位于美国中部平原的圣路易斯市。下图示意该地区1月29日12时和18时等温线分布。据此完成3~4题。3.穿过圣路易斯市的天气系统是( A )A.冷锋 B.暖锋C.气旋 D.反气旋4.若风向变化只受热力因素影响,1月29日12—18时期间,圣路易斯的风向由( C )A.偏西转为偏南 B.东北转为西北C.偏东转为偏北 D.西南转为东南[解析] 第3题,从图中的等温线分析,该地1月29日12点气温约为15 ℃,受暖气团控制,1月29日18点气温下降到-8 ℃,受冷气团控制,气温明显下降,为冷锋天气系统。第4题,若风向变化只受热力因素影响,则气温相同地区气压相近,等压线与等温线分布相似,但气温越高,空气密度越小,气压越低,所以气压与气温相反。1月29日12时,圣路易斯处在东北高西南低的气压场中,在向右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偏东风,18时处在西北高东南低的气压场中,在向右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偏北风,所以12-18时期间风向由偏东转为偏北。读世界某区域6月10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5.关于图中甲地的气压判断正确的是( B )A.1 011 hPa>甲>1 008 hPaB.1 005 hPa<甲<1 008 hPaC.1 002 hPa<甲<1 005 hPaD.条件不足,难以判断6.图中最可能出现(持续性)阴雨绵绵天气的是( A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解析] 第5题,结合图示可知,甲地处于1 005 hPa 和1 008 hPa等值线之间,气压数值应大于1 005 hPa,小于1 008 hPa。因此B正确,A、C、D错误。第6题,①地位于准静止锋附近,且此时为6月梅雨时节,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可能性大,A正确;②地位于冷锋锋后,低压中心附近,降水量较大,B错误;③地位于暖锋锋前,可能出现阴雨,但可能性比①地小,C错误;④地位于高压脊部,天气晴朗,D错误。下图是某季节全球气压带与风带分布图。据此完成7~8题。7.冬季最容易被陆地冷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D )A.⑤ B.⑥ C.⑦ D.⑧8.与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半岛一带夏季风关系最密切的风带是( B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 第7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北半球冬季陆地上形成冷高压,一般形成在50°N~60°N的大陆内部,而该纬度地区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所以冬季最容易被陆地冷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图中的⑧。第8题,我国西南地区和印度半岛的西南季风(夏季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形成的。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9~11题。9.1月份,图中A地盛行( D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10.下列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11.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B )A.A地高温多雨 B.处于1月份左右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B地寒冷干燥[解析] 第9题,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判断,A地位于亚洲东部,1月份是北半球冬季,该地盛行西北季风。第10题,B地位于南亚地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来自热带印度洋地区,高温湿润,A错;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其形成主要与海陆的热力差异有关,B错;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干旱灾害,C错;冬季风受山脉阻挡,势力弱于夏季风,D对。第11题,C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该地的西北季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的。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南半球是夏季,北半球是冬季。A地此时寒冷干燥,A错;处于1月份左右,符合北半球冬季,B对;C地形成低压中心,C错;B地是热带季风气候,不会寒冷,D错。受气压带和风带南北移动等因素影响,赤道南北两侧可能出现不同风向的盛行风。读图,据此完成12~13题。12.甲、乙两地全年高温,其主导因素是( A )A.纬度 B.海陆 C.地形 D.洋流13.甲、乙两地降水差异表现为( C )①1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②7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③1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④7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第12题,甲、乙两地位于赤道附近,纬度较低,终年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大,温度高。第13题,结合上题分析,7月份甲地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量多于乙地;同理,1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下图是36°N—38°N两地的平均日照时数(多年平均)统计表,两地海拔均低于100米。据此完成14~15题。14.②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C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15.关于①②两地的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 )A.①位于大陆东岸B.②位于大陆东岸C.①深居大陆内部D.①②均位于大陆西岸[解析] 第14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一地区降水越多,日照时数越少,昼长越长,日照时数越多。②地夏季平均日照时数较多,冬季较少,说明夏季多晴朗天气,冬季多阴雨天气,符合地中海气候的特点。第15题,两地位于36°N—38°N,西岸为地中海气候,东岸为季风气候,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但因夏季昼长较长,所以冬、夏两季平均日照时数比较接近,符合①地特点,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位于大陆西岸。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5分)16.下面左图为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的当地一周天气变化示意图,右图为两种锋面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3分)(1)据图简要描述该地一周的天气变化。(2)该地10日~11日出现的雨雪天气,是_乙__(填“甲”或“乙”)天气系统过境形成的。(3)图中显示,该地11日昼夜温差最小,试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说明原因。[答案] (1)(本周经历了一次雨雪过程)天气由晴到雨雪后转晴;气温先下降后回升。(3)白天中雪,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相对较低;夜间多云,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强,气温相对较高。[解析] 从图中看,该地天气经历了由晴到阴,出现雨雪天气,之后转晴,气温先下降后又回升的变化过程,是受到了冷锋(乙)过境的影响;该地11日时,出现了中雪天气,白天阴天,太阳辐射被削弱,气温低,夜晚阴天,大气逆辐射强,气温相对较高,因此温差小。17.北京时间某年10月30日上午6时45分,一飓风在美国新泽西州登陆,截至11月4日上午,飓风已导致113人死亡,联合国总部受损。下图为受北美飓风影响时的地面天气系统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分)(1)描述图中1 012百帕等压线在陆地上空的延伸方向。(2)图中有锋面A和B,受它们的影响,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的是_丁地__,简述判断的理由。 (3)飓风所属天气系统是_低压(气旋)__,此时图中C地的风向是_东南风__。 [答案] (1)东段:东北—西南。西段:东南—西北。(2)B为暖锋,多形成连续性降水,且雨区主要在锋前(或雨区位于锋面附近冷气团一侧)。[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 012百帕等压线东段在陆地上空的延伸方向东段为东北—西南,西段为东南—西北。第(2)题,根据分析可以判断A为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B为暖锋(降水主要在锋前)。第(3)题,飓风和台风一样,从气流运动状况看属于气旋,从气压状况看属于低压。C地位于低压的东侧,吹东南风。18.下面两图中,图Ⅰ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Ⅱ为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图Ⅰ中A季节为北半球_夏__季,B季节为北半球_冬__季。导致A、B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不同的原因是_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__。(2)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全年高温多雨__,其气候类型分布对应图Ⅱ①②③④四地中的_④__地。(3)图Ⅱ中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全年温和湿润(冬暖夏凉,全年湿润)__,其气候是常年受图Ⅰ中_丁__(填“甲”“乙”“丙”或“丁”)带影响形成的。(4)图Ⅰ中B季节时,图Ⅱ中②海沿岸此季节受_丁__(填“甲”“乙”“丙”或“丁”)带控制,此季节②海沿岸的气候特征是_温和湿润__;此季节40°N的亚欧大陆东岸盛行_西北__风,气候特征为_寒冷干燥__。[解析] 第(1)题,由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使北半球夏季气压带位置偏北、冬季位置偏南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由甲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可确定甲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控制地区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位于赤道附近地区。第(3)题,①地区位于亚欧大陆40°N~60°N的大陆西岸地区,终年受温和湿润的西风影响。第(4)题,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控制,气候温和湿润,冬季亚欧大陆东岸地区盛行西北季风即可得出答案。19.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 猴面包树,又称波巴布树,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沿海(如图甲)。猴面包树喜热、耐旱,适宜生长地区的降水量为300~800毫米(如图乙)。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米,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猴面包树浑身是宝,树叶可当作蔬菜食用;树皮剥下来可用来织布;树干是造纸的好材料;面包果可直接食用,还可以用来制作果酱,被称为“天然面包”;在非洲历史上的几次大饥荒时期,这种“天然面包”拯救了成千上万饥民的性命;树干还能够为旅行的人们提供救命之水。为此,人们称它为“生命之树”。材料二 我国西南的高山峡谷地区,由于焚风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众多干热河谷。仅金沙江的干热河谷就长达800千米。河谷内年降雨量约700毫米,年平均气温约21 ℃。谷内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1)根据图乙,简述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2)根据图文信息说明猴面包树耐旱的原理。(3)有探险家前往猴面包树分布区去体验“生命之树”奇观,请推测猴面包树为其提供的便利条件并分析原因。(4)你是否支持我国西南的干热河谷地区大量引种猴面包树,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答案] (1)特征: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降水总量较少。成因:地处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有一定降水但总量少。(2)树干木质松软(形似海绵),利于湿季储水;树干粗大,储水量大;树皮坚韧结实,不但利于储水,而且能够减少水分散失;相对于树干,树冠较小,枝叶较少,可以减少旱季水分蒸腾;根系发达,利于旱季从很深的地下吸收地下水,所以抗旱能力强。(3)在漫长的旱季,农作物难以生长,动物迁徙,食物缺乏,已经成熟的猴面包果可作为食物充饥;旱季时饮用水短缺,猴面包树巨大的储水量可以提供充足、必要的饮用水。(4)支持。理由:西南地区的干热河谷和猴面包树分布区的气候条件相似;干热河谷面积广,利于大规模引种;猴面包树树叶及其果实可以食用,也可以作为工业原料,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大量种植猴面包树还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反对。理由:干热河谷地区气候和猴面包树分布区气候有一定差异,且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引种难度大;我国几乎没有与猴面包树相关的产业基础,其经济效益难以发挥;外来物种有风险,容易引起生态灾难。[解析] 第(1)题,根据图乙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可判读气候特征。根据图甲中猴面包树的分布情况可判读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特征应包括全年气温、降水特征及水、热配合状况。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在岛屿西南侧。由图乙中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可知,当地全年高温,降水总量较少,干、湿季分明。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区地处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有一定降水但总量少。第(2)题,材料中反映猴面包树的特征有“树干成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米,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树干粗大,储水量大,树干木质松软(形似海绵),利于湿季储水;树皮坚韧结实不但利于储水,而且能够减少水分散失;根系发达,利于旱季从很深的地下吸收地下水。图片中可以看出,相对于树干,该树树冠较小,枝叶较少,可以减少旱季水分蒸腾,所以抗旱能力强。第(3)题,“生命之树”奇观应展现生命对恶劣自然条件的适用性及为周边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材料显示猴面包树的形态利于储存水分,其果实可作为食品。在漫长的旱季,农作物难以生长,动物迁徙,食物缺乏,已经成熟的猴面包果可作为食物充饥,旱季时饮用水短缺,而猴面包树巨大的储水量可以提供充足、必要的饮用水。第(4)题,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支持主要考虑:①猴面包树对干热河谷的适应性;②经济价值——猴面包树浑身是宝;③森林的环境效益。由材料分析可知,我国西南地区的干热河谷和猴面包树分布区的气候条件相似;而且我国西南地区的干热河谷面积广,利于大规模引种;干热河谷气候干旱,大量种植猴面包树还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不支持主要考虑:①地理环境的差异性;②西南地区基岩裸露,引种难以存活;③当地缺乏生产经验;④外来物种进入可能引起生态问题。从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来看,我国西南地区的干热河谷地区气候和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区气候有一定差异,且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引种难度大;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外来物种有风险,容易引起生态灾难。
第三章 质量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读我国某地某时段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该时段经过该地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B )A.冷锋 B.暖锋C.准静止锋 D.都不正确[解析] 图中显示该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升高,结合四个选项,可判断可能是暖锋。2.该地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效果最差的日期是( B )A.1—4日 B.5—6日C.6—7日 D.7—8日[解析] 图中显示5—6日温差最小,说明可能是阴雨天气,故太阳光照最差。某年1月29日某天气系统穿过位于美国中部平原的圣路易斯市。下图示意该地区1月29日12时和18时等温线分布。据此完成3~4题。3.穿过圣路易斯市的天气系统是( A )A.冷锋 B.暖锋C.气旋 D.反气旋4.若风向变化只受热力因素影响,1月29日12—18时期间,圣路易斯的风向由( C )A.偏西转为偏南 B.东北转为西北C.偏东转为偏北 D.西南转为东南[解析] 第3题,从图中的等温线分析,该地1月29日12点气温约为15 ℃,受暖气团控制,1月29日18点气温下降到-8 ℃,受冷气团控制,气温明显下降,为冷锋天气系统。第4题,若风向变化只受热力因素影响,则气温相同地区气压相近,等压线与等温线分布相似,但气温越高,空气密度越小,气压越低,所以气压与气温相反。1月29日12时,圣路易斯处在东北高西南低的气压场中,在向右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偏东风,18时处在西北高东南低的气压场中,在向右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偏北风,所以12-18时期间风向由偏东转为偏北。读世界某区域6月10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5.关于图中甲地的气压判断正确的是( B )A.1 011 hPa>甲>1 008 hPaB.1 005 hPa<甲<1 008 hPaC.1 002 hPa<甲<1 005 hPaD.条件不足,难以判断6.图中最可能出现(持续性)阴雨绵绵天气的是( A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解析] 第5题,结合图示可知,甲地处于1 005 hPa 和1 008 hPa等值线之间,气压数值应大于1 005 hPa,小于1 008 hPa。因此B正确,A、C、D错误。第6题,①地位于准静止锋附近,且此时为6月梅雨时节,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可能性大,A正确;②地位于冷锋锋后,低压中心附近,降水量较大,B错误;③地位于暖锋锋前,可能出现阴雨,但可能性比①地小,C错误;④地位于高压脊部,天气晴朗,D错误。下图是某季节全球气压带与风带分布图。据此完成7~8题。7.冬季最容易被陆地冷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D )A.⑤ B.⑥ C.⑦ D.⑧8.与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半岛一带夏季风关系最密切的风带是( B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 第7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北半球冬季陆地上形成冷高压,一般形成在50°N~60°N的大陆内部,而该纬度地区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所以冬季最容易被陆地冷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图中的⑧。第8题,我国西南地区和印度半岛的西南季风(夏季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形成的。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9~11题。9.1月份,图中A地盛行( D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10.下列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11.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B )A.A地高温多雨 B.处于1月份左右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B地寒冷干燥[解析] 第9题,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判断,A地位于亚洲东部,1月份是北半球冬季,该地盛行西北季风。第10题,B地位于南亚地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来自热带印度洋地区,高温湿润,A错;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其形成主要与海陆的热力差异有关,B错;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干旱灾害,C错;冬季风受山脉阻挡,势力弱于夏季风,D对。第11题,C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该地的西北季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的。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南半球是夏季,北半球是冬季。A地此时寒冷干燥,A错;处于1月份左右,符合北半球冬季,B对;C地形成低压中心,C错;B地是热带季风气候,不会寒冷,D错。受气压带和风带南北移动等因素影响,赤道南北两侧可能出现不同风向的盛行风。读图,据此完成12~13题。12.甲、乙两地全年高温,其主导因素是( A )A.纬度 B.海陆 C.地形 D.洋流13.甲、乙两地降水差异表现为( C )①1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②7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③1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④7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第12题,甲、乙两地位于赤道附近,纬度较低,终年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大,温度高。第13题,结合上题分析,7月份甲地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量多于乙地;同理,1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下图是36°N—38°N两地的平均日照时数(多年平均)统计表,两地海拔均低于100米。据此完成14~15题。14.②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C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15.关于①②两地的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 )A.①位于大陆东岸B.②位于大陆东岸C.①深居大陆内部D.①②均位于大陆西岸[解析] 第14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一地区降水越多,日照时数越少,昼长越长,日照时数越多。②地夏季平均日照时数较多,冬季较少,说明夏季多晴朗天气,冬季多阴雨天气,符合地中海气候的特点。第15题,两地位于36°N—38°N,西岸为地中海气候,东岸为季风气候,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但因夏季昼长较长,所以冬、夏两季平均日照时数比较接近,符合①地特点,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位于大陆西岸。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5分)16.下面左图为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的当地一周天气变化示意图,右图为两种锋面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3分)(1)据图简要描述该地一周的天气变化。(2)该地10日~11日出现的雨雪天气,是_乙__(填“甲”或“乙”)天气系统过境形成的。(3)图中显示,该地11日昼夜温差最小,试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说明原因。[答案] (1)(本周经历了一次雨雪过程)天气由晴到雨雪后转晴;气温先下降后回升。(3)白天中雪,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相对较低;夜间多云,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强,气温相对较高。[解析] 从图中看,该地天气经历了由晴到阴,出现雨雪天气,之后转晴,气温先下降后又回升的变化过程,是受到了冷锋(乙)过境的影响;该地11日时,出现了中雪天气,白天阴天,太阳辐射被削弱,气温低,夜晚阴天,大气逆辐射强,气温相对较高,因此温差小。17.北京时间某年10月30日上午6时45分,一飓风在美国新泽西州登陆,截至11月4日上午,飓风已导致113人死亡,联合国总部受损。下图为受北美飓风影响时的地面天气系统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分)(1)描述图中1 012百帕等压线在陆地上空的延伸方向。(2)图中有锋面A和B,受它们的影响,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的是_丁地__,简述判断的理由。 (3)飓风所属天气系统是_低压(气旋)__,此时图中C地的风向是_东南风__。 [答案] (1)东段:东北—西南。西段:东南—西北。(2)B为暖锋,多形成连续性降水,且雨区主要在锋前(或雨区位于锋面附近冷气团一侧)。[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 012百帕等压线东段在陆地上空的延伸方向东段为东北—西南,西段为东南—西北。第(2)题,根据分析可以判断A为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B为暖锋(降水主要在锋前)。第(3)题,飓风和台风一样,从气流运动状况看属于气旋,从气压状况看属于低压。C地位于低压的东侧,吹东南风。18.下面两图中,图Ⅰ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Ⅱ为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图Ⅰ中A季节为北半球_夏__季,B季节为北半球_冬__季。导致A、B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不同的原因是_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__。(2)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全年高温多雨__,其气候类型分布对应图Ⅱ①②③④四地中的_④__地。(3)图Ⅱ中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全年温和湿润(冬暖夏凉,全年湿润)__,其气候是常年受图Ⅰ中_丁__(填“甲”“乙”“丙”或“丁”)带影响形成的。(4)图Ⅰ中B季节时,图Ⅱ中②海沿岸此季节受_丁__(填“甲”“乙”“丙”或“丁”)带控制,此季节②海沿岸的气候特征是_温和湿润__;此季节40°N的亚欧大陆东岸盛行_西北__风,气候特征为_寒冷干燥__。[解析] 第(1)题,由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使北半球夏季气压带位置偏北、冬季位置偏南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由甲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可确定甲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控制地区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位于赤道附近地区。第(3)题,①地区位于亚欧大陆40°N~60°N的大陆西岸地区,终年受温和湿润的西风影响。第(4)题,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控制,气候温和湿润,冬季亚欧大陆东岸地区盛行西北季风即可得出答案。19.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 猴面包树,又称波巴布树,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沿海(如图甲)。猴面包树喜热、耐旱,适宜生长地区的降水量为300~800毫米(如图乙)。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米,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猴面包树浑身是宝,树叶可当作蔬菜食用;树皮剥下来可用来织布;树干是造纸的好材料;面包果可直接食用,还可以用来制作果酱,被称为“天然面包”;在非洲历史上的几次大饥荒时期,这种“天然面包”拯救了成千上万饥民的性命;树干还能够为旅行的人们提供救命之水。为此,人们称它为“生命之树”。材料二 我国西南的高山峡谷地区,由于焚风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众多干热河谷。仅金沙江的干热河谷就长达800千米。河谷内年降雨量约700毫米,年平均气温约21 ℃。谷内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1)根据图乙,简述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2)根据图文信息说明猴面包树耐旱的原理。(3)有探险家前往猴面包树分布区去体验“生命之树”奇观,请推测猴面包树为其提供的便利条件并分析原因。(4)你是否支持我国西南的干热河谷地区大量引种猴面包树,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答案] (1)特征: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降水总量较少。成因:地处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有一定降水但总量少。(2)树干木质松软(形似海绵),利于湿季储水;树干粗大,储水量大;树皮坚韧结实,不但利于储水,而且能够减少水分散失;相对于树干,树冠较小,枝叶较少,可以减少旱季水分蒸腾;根系发达,利于旱季从很深的地下吸收地下水,所以抗旱能力强。(3)在漫长的旱季,农作物难以生长,动物迁徙,食物缺乏,已经成熟的猴面包果可作为食物充饥;旱季时饮用水短缺,猴面包树巨大的储水量可以提供充足、必要的饮用水。(4)支持。理由:西南地区的干热河谷和猴面包树分布区的气候条件相似;干热河谷面积广,利于大规模引种;猴面包树树叶及其果实可以食用,也可以作为工业原料,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大量种植猴面包树还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反对。理由:干热河谷地区气候和猴面包树分布区气候有一定差异,且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引种难度大;我国几乎没有与猴面包树相关的产业基础,其经济效益难以发挥;外来物种有风险,容易引起生态灾难。[解析] 第(1)题,根据图乙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可判读气候特征。根据图甲中猴面包树的分布情况可判读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特征应包括全年气温、降水特征及水、热配合状况。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在岛屿西南侧。由图乙中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可知,当地全年高温,降水总量较少,干、湿季分明。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区地处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有一定降水但总量少。第(2)题,材料中反映猴面包树的特征有“树干成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米,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树干粗大,储水量大,树干木质松软(形似海绵),利于湿季储水;树皮坚韧结实不但利于储水,而且能够减少水分散失;根系发达,利于旱季从很深的地下吸收地下水。图片中可以看出,相对于树干,该树树冠较小,枝叶较少,可以减少旱季水分蒸腾,所以抗旱能力强。第(3)题,“生命之树”奇观应展现生命对恶劣自然条件的适用性及为周边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材料显示猴面包树的形态利于储存水分,其果实可作为食品。在漫长的旱季,农作物难以生长,动物迁徙,食物缺乏,已经成熟的猴面包果可作为食物充饥,旱季时饮用水短缺,而猴面包树巨大的储水量可以提供充足、必要的饮用水。第(4)题,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支持主要考虑:①猴面包树对干热河谷的适应性;②经济价值——猴面包树浑身是宝;③森林的环境效益。由材料分析可知,我国西南地区的干热河谷和猴面包树分布区的气候条件相似;而且我国西南地区的干热河谷面积广,利于大规模引种;干热河谷气候干旱,大量种植猴面包树还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不支持主要考虑:①地理环境的差异性;②西南地区基岩裸露,引种难以存活;③当地缺乏生产经验;④外来物种进入可能引起生态问题。从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来看,我国西南地区的干热河谷地区气候和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区气候有一定差异,且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引种难度大;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外来物种有风险,容易引起生态灾难。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