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01(全解全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037318/2-17011609665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01(全解全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037318/2-170116096655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01(全解全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037318/2-170116096657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01(考试版A4)【测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人教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037318/1-170116096260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01(考试版A4)【测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人教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037318/1-170116096263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01(考试版A4)【测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人教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037318/1-170116096264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01(考试版A3)【测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人教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037318/3-17011609678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01(考试版A3)【测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人教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037318/3-170116096782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01(答题卡)A3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037318/4-170116096865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doc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037318/0-170116096086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人教版,测试范围:第一、二、三、第四章前三节)-2023-2024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人教版,测试范围:第一、二、三、第四章前三节)-2023-2024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件包含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01全解全析docx、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01考试版A4测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人教版docx、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01考试版A3测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人教版docx、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01答题卡A3版docx、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docdocx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控制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B.禁止鸣笛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地铁线在居民周边会安装隔音墙,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城市道路旁边设立监测仪,监测仪可以从声源处减小噪声
【答案】C
【详解】A.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安装在发出噪声的声源处,所以属于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
B.“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地铁线在居民周边会安装隔音墙,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
D.安装在城市道路旁边设立监测仪,这只能检测噪声并不能控制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2.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下图可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B. C. D.
【答案】C
【分析】看清楚图像中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再根据图像的形状判断物理量间的关系或变化规律.
【详解】A、该图像表示时间改变速度逐渐减小,故物体处于减速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图像表示路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静止状态;故B错误;
C、图像表示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的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图像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3.小明喜欢玩直线遥控轨道赛车,以下甲、乙两图是他用检测仪绘制的小车两次的运动图像,关于甲、乙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小车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快B.如图乙小车保持静止状态
C.甲图中小车的速度小于乙图中小车的速度D.甲、乙两图中小车的速度都是4m/s
【答案】D
【详解】AB.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则甲、乙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
CD.由图可知,乙车从开始计时速度保持4m/s;甲在5s时的路程为20m,则甲的速度
所以甲、乙的速度都是4m/s,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4.2020年12月17日凌晨2点,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2kg月壤样品成功在内蒙古着陆。对于嫦娥五号返回地面的过程中,如果你认为嫦娥五号是静止的,那么所选参照物是( )
A.月壤样品B.地球C.月球D.太阳
【答案】A
【详解】由题意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2kg月壤样品成功在内蒙古着陆,嫦娥五号和月壤样品一起运动,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相对静止,而以地球、月球、太阳为参照物,它们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嫦娥五号是运动的,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5.“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积累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雨水时节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白露时节草叶上出现露珠时需要吸热
C.霜降时节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大雪时节雪花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答案】C
【详解】A.雨的形成包含了液化现象和熔化现象,故A错误;
B.露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错误;
C.雾凇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凝华现象,故C正确;
D.雪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6.以下各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B.
C. D.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光是月亮反射太阳的光,A错;晶莹的露珠是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B错;璀璨的钻石也是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钻石自身不发光,C错;萤火虫自身发光,是光源,选填D.
7.一位护士用甩过的体温计测量了甲的体温后,没有将水银甩下去,又测量乙、丙两人的体温,结果测得三人的体温都是38℃。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体温一定是38℃B.三个人的体温都是38℃
C.乙、丙两人的体温一定都低于38℃D.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8℃
【答案】A
【详解】体温计的构造有个细弯管,使管内水银液面随温度升高示数增大,但不会温度降低水银回到玻璃泡内,必须将水银甩回玻璃泡,甲的体温等于38℃,因为甲测体温前用的是甩好的体温计,所以结果准确;给乙和丙测量时没甩体温计,结果不一定准确,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甲的体温38℃,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8.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像和人之间的距离正确的是( )
A.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大
C.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D.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不变
【答案】A
【详解】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的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跟其他因素无关。某同学从远处走向平面镜,人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人到平面镜的距离减小,像到平面镜的距也减小,人和像之间的距离也是减小的。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停表在使用前需先调零
B.刻度尺零刻度线磨损后不能继续使用
C.任何测量工具在使用前都应先观察量程、零刻度线、分度值
D.刻度尺测量时有刻度的一边应紧靠被测物体
【答案】B
【详解】A.停表在使用前需先调零,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刻度尺零刻度线磨损后能继续使用,故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任何测量工具在使用前都应先观察量程、零刻度线、分度值,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刻度尺测量时有刻度的一边应紧靠被测物体,故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0.为了使测量更准确,在实验中应该( )
A.尽量使每一次的测量结果完全一致
B.当发现测量数据相差太大时,可以修改数据
C.记录数据和计算时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越多越好
D.按实验要求认真测量,如实记录数据
【答案】D
【分析】考查关于实验数据处理的相关问题,过程中要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
【详解】ABD.测量物体的长度要尊重客观事实,真测量,如实记录数据,不能凑数,更不可以随意修改;A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C.长度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多保留就没有意义了,故C不符合题意。
11.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随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答案】C
【详解】A.声音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液体中居中,气体中最慢,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故A错误;
B.物体在振动,还要有介质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我们才能够听到声音,且频率需要在20Hz——20000Hz人才能听到,而且如果距离比较远,我们也听不到声音,故B错误;
C.振动产生声音,故听到物体发声,故声源在振动,故C正确;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随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12.已知氧气、氮气和氨气的沸点分别为:-183℃、-196℃和-33.5℃,将三种气体在常温下混合后逐渐降温至-195℃,在降温的过程中,它们液化的先后次序是( )
A.氨、氧、氮B.氮、氧、氨
C.氮、氧不液化D.氨、氧先后液化;氮不液化
【答案】D
【详解】已知氧气、氮气和氨气的沸点分别为:−183℃、−196℃和−33.5℃;当温度逐渐降温至−195℃时,氨气和氧气依次发生液化,但此温度还没有达到氮气的沸点温度,故氮气不能液化.故ABC错误,D正确.
13.为了探究“声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有人建议以下几个实验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
A.吹响笛子后,按不同的孔发出不同的声音
B.将手放在正在发声的声带处,会有震感
C.把正在响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逐渐减小
D.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观察波形
【答案】C
【详解】A.吹响笛子后,按不同的孔发出不同的声音,说明音调和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
B.将手放在正在发声的声带处,会有震感,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铃声减小是因为抽去了钟罩内的空气,当钟罩内为真空时,则听不见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即能说明声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故C符合题意;
D.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观察波形,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在某校举行的趣味运动会的一个项目上,张凯背着王康向终点快速跑去,下列关于这个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张凯为参照物,王康是静止的②以地面为参照物,王康是静止的,张凯是运动的
③以王康为参照物,张凯是运动的④以地面为参照物张凯和王康都是运动的
A.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D
【详解】①以张凯为参照物,王康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王康是静止的,故①正确;
②以地面为参照物,王康和张凯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王康和张凯是运动的,故②错误;
③以王康为参照物,张凯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③错误;
④以地面为参照物,张凯和王康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他们是运动的,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只有①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5.在图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缓慢接触用细线挂起的乒乓球,乒乓球会反复被弹开,利用这一实验可以研究( )
A.固体是否能传播声波B.声音产生的原因
C.回声是怎么形成的D.声波传播的快慢
【答案】B
【详解】因为乒乓球会反复被弹开,所以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该实验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故选B。
填空题:共8题,每空1分,共18分。
16.小军同学身高1.6m,当他站在平面镜前1m处时,镜中所成的像与他相距 m.若他以0.5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4s,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m,像的大小将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答案】 2 3 不变
【详解】分析:解答此题应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解: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由他到平面镜的距离为1m可得镜中所成的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1m,则相距像与他之间的距离为1m×2=2m;
由他以0.5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4s,根据速度公式变形s=vt可得,他远离平面镜的距离为s=0.5m/s×4s=2m,此时他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1m+2m=3m,所以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m;
因为 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像的大小将不会改变.
故答案为2;3;不变.
17.考试铃声响起,同学们迅速开始答卷,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答案】信息
【详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考试铃声响起,同学们迅速开始答卷,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8.“抖音”App是一款社交类的软件,“抖音”的本质是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通过App软件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则“抖音”的音调比正常声音的 ,一些同学通过“西瓜视频”软件上的一些科普视频来学习知识,利用的是声音可以传递 。
【答案】 高 信息
【详解】[1]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表示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变为原来的3倍,则频率变为原来的3倍,所以频率变高,音调变高。
[2]信息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一些同学通过“西瓜视频”软件上的一些科普视频来学习知识,利用的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9.苏州夏季的某天,紧闭门窗的房间开着空调,室内外的温差很大,在窗户玻璃上出现了一层水雾,这层水雾应出现在窗玻璃 (室内/室外)侧。在极寒地区,在水箱内添加防冻剂很必要,有些司机嫌防冻剂价格昂贵,而采用在水箱内添如“二锅头”(高浓度酒精饮品)的办法,对此小明坚决反对,理由是 (说出一点即可)
【答案】 室外 见解析
【详解】[1]夏季,在有空调的房间里的温度较低,而房间外面的空气温度较高,所以外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凉的玻璃时会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上,故水滴在玻璃的外侧。
[2] 因为酒精的沸点较低,当在水中添加酒精时,可以降低水的凝固点,但酒精的沸点小于水的沸点,水箱内的温度很容易达到酒精的沸点,使酒精汽化,导致水箱内压强大,容易发生爆炸事故。
20.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指的是声音的 ,“闻其声,知其人”指的是声音的 ,向热水瓶中灌水时,除了用眼睛观察,还可以通过判别声音的 来判断。
【答案】 响度 音色 音调
【详解】[1][2][3]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我们应该避免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这里的高声喧哗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闻其声,知其人”是利用声音的音色不同;向热水瓶中灌水时,除了用眼睛观察,还可以通过耳朵,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
21.中考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这是为了防止 的产生.午睡期间,校园外的工地上的轰鸣声,吵得同学们睡不着觉.小明起身关上了窗户,小亮索性用纸团堵住了耳朵,他们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 和 .
【答案】 噪声 阻断噪声传播(或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或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详解】中考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这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小明起身关上了窗户,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小亮索性用纸团堵住了耳朵,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22.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小明依据数据作出了两辆小车的s—t图像。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当时间t=4s时,两车相距 m。
【答案】 西 1.3
【详解】[1]根据图像,可知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
所以v甲>v乙,且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
[2]当时间t=4s,甲车运动的路程
s甲=v甲t=1m/s×4s=4m
乙车运动的路程
所以两车相差的距离
23.如图所示,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这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角为 ;如果光线垂直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为 .
【答案】 60° 0°
【详解】试题分析:①先确定入射角的大小,然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求出反射角的大小.
②知道入射角的概念: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入射光线垂直照射到镜面上时,入射角是0°.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解:①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入射角为60°;
②光线垂直地照射到平面镜上时,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0°,所以入射角为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反射角也为0°.
故答案为60°,0°.
【点评】①考查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情况,要求学生会灵活应用光的反射定律.
②此题主要考查入射角的概念,知道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同时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
识图、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8分。
24.如图甲所示为一束光射向镜面后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补充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答案】
【详解】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5°,则反射角为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入射角等于55°,在法线的另一侧作出入射光线,如图
25.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答案】
【详解】先作出物体AB的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A′、B′,连接A′、B′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注意辅助线和像用虚线,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6.小明探究某物质的熔化过程,实验如图所示,把某种固体碾碎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
(1)安装器材时,要按 (选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顺序组装,目的是 ;
(2)若实验过程中发现固体熔化过快,记录数据太少,不易观察熔化过程,在下列措施中,一定不能延长固体熔化时间的是 ;(填字母)
A.增加试管中固体的质量
B.增加烧杯中水的质量
C.降低烧杯中水的初温
D.撤掉酒精灯或用“小火”加热
小明改进实验方法后顺利进行实验,得到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
(4)这种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依据是 ;
(5)小明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和图像发现,该物质每分钟升高的温度不一样多,熔化前升温比熔化后升温 (选填“快”或“慢”);
(6)同组的另一位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也来探究固体熔化的实验,实验过程中如果观察到试管内的固体熔化成液体后,继续加热,最后液体沸腾,这说明试管内液体的沸点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烧杯内水的沸点。
【答案】 从下到上 见解析 C 晶体 有固定的熔点 快 小于
【详解】(1)[1][2]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碾碎的固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先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所以应从下到上安装实验器材。
(2)[3]A.增加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固体的升温较慢,能延长熔化时间,故A不符合题意;
B.增加烧杯中水的质量,水的升温变慢,则固体的升温较慢,能延长熔化时间,故B不符合题意;
C.降低烧杯中水的初温,不会改变固体熔化时吸收热量的快慢,不会改变熔化时间,故C符合题意;
D.撤掉酒精灯或用“小火”加热,相同时间内,固体吸收的热量减少,能延长熔化时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4]根据表格中数据用描点法在坐标系中描出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4)[5][6]由图表可知,这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50℃不变,有固定的熔点,所以该物质是晶体。
(5)[7]由表中数据可知,熔化前,每分钟温度上升10℃,熔化后,每分钟温度上升5℃,所以熔化前升温比熔化后升温快。
(6)[8]烧杯中的水可以由酒精灯不断吸收热量达到沸点而沸腾,温度不再变化,如果试管中的液体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根据热传递需要有温度差的条件,试管内液体是能从烧杯继续吸热的,也就可以沸腾,就说明水的沸点大于试管中液体的沸点,即试管内液体的沸点小于烧杯内水的沸点。
27.为了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如上图所示,小丽等同学将一块通电的小音乐芯片用细线系好放在注射器中。再将活塞推到底端,用橡胶帽封闭注射口,然后用力向上拉活塞,分辨听到的音乐声的变化。请你思考回答:
(1)实验中小丽同学把活塞推到底端,并用橡胶帽封闭注射口是为了 ;小丽向上拉活塞时,听到注射器中音乐芯片声音的响度将会 (“变小”或“变大”)。
(2)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空气越稀薄,传递声音的能力 (“越强”或“越弱”),由此可以推理得出 。
【答案】 尽可能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 变小 越弱 真空不能传声
【详解】(1)[1][2]把活塞推到底端,并用橡胶帽封闭注射口是为了尽可能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向上拉活塞时,注射器内的空气质量不变,而体积变大,故注射器内的空气变稀薄,听到注射器中音乐芯片声音的响度将会变小。
(2)[3][4]由(1)中实验结论可知,空气越稀薄,传递声音的能力越弱,故由此可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简答题与计算题,28题4分,29题4分,30题6分,31题6分,共20分。
28.如图所示,在低于零下30℃的冬天,将一杯开水,迅速泼向空中,马上就会看到如天女散花般的漂亮小冰晶。请你解释:
(1)小冰晶形成的的原因;
(2)用开水比冷水更容易形成“小冰晶”的原因。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详解】(1)冰晶是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态凝华成为固体。
(2)开水的温度高,在抛向空中时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极低的空气,迅速放热,温度会骤降,凝华成小冰晶;冷水抛向空中不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只在空中形成了较多的小水滴,凝固成冰的时间较长,无法在瞬间形成大量的小冰晶。
29.小明同学在今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50m跑项目中,取得7s的成绩。求:
(1)小明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如果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计时,测得时间为8秒,则小明的实际成绩为多少秒?(已知声速为340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7.14m/s;(2)8.15s
【详解】解:(1)小明的平均速度
(2)由得
30.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过3s接收到从海底反射回来的信号。(已知海水中声速是1500 m/s)求:
(1)则此处海底深度为多少米?
(2)能不能用这种方法来探测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什么?
【答案】(1)2250m;(2)不能,真空不能传声。
【详解】(1)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
t=×3s=1.5s,
该处的海深:
s=vt=1500m/s×1.5s=2250m;
(2)超声波需要在介质中传播,月球附近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不能利用声呐技术来测量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3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乘坐的出租车车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行驶过程中,以小明为参照物,出租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为什么?
(2)在小明所乘坐的全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若在途中经过G107国道,在距离某大桥不远处路旁竖立的一块交通牌(如图乙),圆图中的40的意思是?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标示牌到大桥最快需要多少时间?
【答案】(1)见解析;(2)60km/h;(3)汽车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0.2h
【详解】解:(1)因为以小明为参照物,出租车相对小明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故出租车相对于小明是静止的。
(2)由车票数据可知:s=30km,上车时间7点,下车时间7点30分,故小明乘车时间t=30min,则出租车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3)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汽车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所以标志牌上的数字“40”的单位是千米/时;“距大桥 8km”是指从该标志牌到大桥还有8km,最大行驶速度为40km/h,由可得,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大桥最快需要
答:(1)若以小明为参照物,出租车是静止的,因为出租车相对小明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
(2)出租车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60km/h;
(3)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汽车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最快到大桥需要0.2h。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
温度/℃
20
30
40
50
50
50
50
55
60
……
车号
GT-A2138
上车
7∶00
下车
7∶30
里程
30km
金额
50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江苏专用,苏科版第11-14章)-2023-2024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件包含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测试范围第11-14章江苏专用docx、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第11-14章江苏专用docx、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3测试范围第11-14章江苏专用docx、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版测试范围第11-14章江苏专用docx、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docx、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3版测试范围第11-14章江苏专用docx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02(全国通用,人教版:第十五章~第十八章)-2023-2024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件包含第三次月考卷02全解全析docx、第三次月考卷02考试版测试范围第十五章第十八章人教版A4版docx、第三次月考卷02考试版测试范围第十五章第十八章人教版A3版docx、第三次月考卷02参考答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01(全国通用,人教版:第十五章~第十八章)-2023-2024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件包含第三次月考卷01全解全析docx、第三次月考卷01考试版测试范围第十五章第十八章人教版A4版docx、第三次月考卷01考试版测试范围第十五章第十八章人教版A3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