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广东专用,人教版第五章)-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广东专用,人教版第五章)-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件包含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01全解全析docx、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01考试版A4测试范围第一章至第五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教版docx、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01考试版A3测试范围第一章至第五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教版docx、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01答题卡A4版docx、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01参考答案人教版docx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的估计值更贴近真实值的是( )
A.正常人脉搏跳动10次所用的时间为1min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教室门框的高度大约2.00m
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
1.C
【详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10次的时间接近10s,故A不符合题意;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由生活经验得,教室的高度约2.00m,故C符合题意;
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5℃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用较厚的刻度尺测量一物体长度,如图,正确的是( )
A.B.C.D.
2.D
【详解】A.没有将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故A错误;
B.刻度尺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不能歪斜,故B错误;
C.没有将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也没有将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边缘,故C错误;
D.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而且刻度尺放正了,零刻度线也对准了被测物体的边缘,故D正确。
故选D。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说话的音调不同,可区分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用力敲鼓增大鼓面振动的幅度,可使声音响度增大
D.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3.C
【详解】A.我们可以区分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说话的音色不同,故A错误;
B.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0000Hz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人耳听不到,故B错误;
C.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所以用力敲鼓增大鼓面振动的振幅,可使声音响度增大,故C正确;
D.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D错误。
故选C。
4.如图所示,把温度为10°C的固态镓放入图甲的装置进行加热,水的温度恒定为50°C,测得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下列信息正确的是( )
A.用图丙所示的温度计进行该实验也是可行的
B.镓的凝固点为30°C
C.12min之后,镓开始沸腾
D.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不变,不需要吸热
4.B
【详解】A.图丙所示的是体温计,量程在35~42℃之间,而本次实验的最高温度是50℃,因此不能用丙所示的温度计测量温度,故A错误;
B.由图乙可知,2~6分钟镓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30°C不变,则镓的熔点为30°C,晶体的凝固点等于熔点,故镓的凝固点为30°C,故B正确;
C.由题意知,给镓加热的水的恒定为温度为50°C,镓的温度达到50摄氏度时,与水的温度相同,温度不再升高,但不能判断此时镓是否达到沸点,故C错误;
D.熔化是吸热过程,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不变,但需要吸热,故D错误。
故选B。
5.古诗词中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A.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经过大气发生反射而成的像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阴浓”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彩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5.A
【详解】A.“水浅”是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故A正确;
B.“落日”是由于大气分布不均匀,下部空气密度大,上部空气密度小,落日发出的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不断向下偏折,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所看到的落日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太阳的虚像,故B错误;
C.“阴浓”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故C错误;
D.“彩云”是光的色散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6.有四块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是、、、。某个同学用其中一块凸透镜做实验,将蜡烛放在镜前处,在另一侧距离凸透镜的地方得到烛焰的像。这个同学所用的凸透镜焦距是( )
A.B.
C.D.
6.B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此时成像原理为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的物距满足
此时的像距满足
只有焦距为20cm的透镜同时满足要求要求,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7.有一款自行车,座椅后连接的微型投影仪可以将转弯、停止等提示信号投射到骑行者的后背上,因其独特的安全设计和GPS导航功能备受人们的青睐。关于这款自行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骑行者后背上所成的像是虚像
B.投影仪的镜头到骑行者后背的距离大于镜头焦距的二倍
C.骑这种自行车最好穿光滑、黑色的衣服
D.GPS导航是利用超声波传递图像与信息
7.B
【详解】AB.座椅后连接的微型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即投影仪的镜头到骑行者后背的距离(像距)大于镜头焦距的二倍,故A错误,B正确;
C.从骑行者背后不同方向都能看见所成的像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黑色衣服能吸收全部色光,不能反射光;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所以骑行者最好穿粗糙、白色的衣服,故C错误;
D.GPS导航是利用电磁波递图像与信息,超声波在太空中真空状态下无法传播,故D错误。
故选B。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 程度的物理量,温度常用的单位是 ,符号: 。
8. 冷热 摄氏度 ℃
【详解】[1][2][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冷和热的感觉,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符号:℃。
9.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学习声学时的实验情境,其中能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的实验情境,有 ;图 所示的实验情境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不能传声。
A敲鼓时纸滑上下跳动
B扬声器发声时小纸片上下跳动
C随着抽去密封瓶内空气,手机铃声变弱
D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9. ABD C 真空
【详解】[1] A.敲鼓时纸屑上下跳动,说明鼓面在振动,是探究了声音的产生条件,故A符合题意;
B.扬声器发声时小纸片上下跳动,说明纸盆在振动,是探究了声音的产生条件,故B符合题意;
C.随着抽去密封瓶内空气,手机铃声变弱,据此可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是探究了声音的传播条件,故C不符合题意;
D.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音叉在振动,是探究了声音的产生条件,故D符合题意。
故选ABD。
[2]随着抽去密封瓶内空气,手机铃声变弱,据此可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是探究了声音的传播条件,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3]随着抽去密封瓶内空气,手机铃声变弱,据此可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是探究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0.如图所示,左侧试管中,水在沸腾的过程中需要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 ,右侧试管中会看到温度计的示数 ,因为水蒸气遇冷 时要 热量。
10. 不变 升高 液化 放出
【详解】[1]水沸腾时的特点是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左侧试管中,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不变。
[2][3][4]汽化的水蒸气通过玻璃管从左侧进入右侧试管中,遇到右侧较冷的水,水蒸气会液化,放出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右侧试管中的水温升高,故会看到右侧试管中的温度计示数升高。
11.小华去森林探险,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光斑的成像原理是 (填光学原理).同时看见树林边溪水中的“蓝天白云”,这是 (填光学原理)在水中所成的虚像.小华想利用平面镜将太阳光束反射进一个水平山洞(如图所示),则他应将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 夹角放置.
11.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30°或150°
【详解】(1)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这是小孔成像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溪水中的“蓝天白云”,即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在水中形成的虚像;
(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
然后过反射点垂直于法线作出平面镜,如下图所示;此时反射角为;
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或者为180°﹣30°=150°.
所以,应将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30°或者150°夹角放置.
【点睛】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所形成的现象,身边有很多例子很多,是比较容易区分的,最后一问要牢记光的反射定律,即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题.
12.身高1.7m的小勇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像的大小 ,像到镜的距离 (前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应将光源向着 (选填“衣领”或“平面镜”)照射。
12. 不变 变小 衣领
【详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像与物的的大小相等,故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大小不变。
[2]人与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人走近镜子,人到镜子的距离变小,则像到镜的距离变小。
[3]光照射在平面镜上会发生镜面反射,为了帮助小勇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应将光源照向衣领。
13.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 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 (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 (增大/不变/减小).
13. 直线传播 左 不变
【详解】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无水时激光沿直线射到水槽底部,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光在界面上发生折射,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光线偏向法线,故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左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入射角不变,所以折射角也不变.
14.无人机利用自身携带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其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下降时,以无人机为参照物,地面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4. 凸 缩小 运动
【详解】[1][2]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的原理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当无人机下降时,以无人机为参照物,地面的位置发生变化,地面是运动的。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题3分,第16题2分,第17题2分,共7分)
15.如图所示,已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90°,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15.
【详解】首先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形成的大角的平分线即为法线,可知反射角为45°,因为法线与镜面垂直,所以作出与法线垂直的直线,画出反射面即为镜面,如图所示:
16.如图所示的两条反射光线是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请你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
16.
【详解】第一种作法:先将两条反射光线AB、CD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再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联接SA、SC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第二种作法:先过A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在法线左侧指向入射点画出入射光线,注意反射角要等于入射角,同理画出反射光线CD的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17.根据图中给出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虚线框内各画出一个适当类型的透镜。
17.
【详解】第一个图中发散的光线经透镜后变得平行,因此该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为凸透镜;
第二个图中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远离了主光轴,即透镜有发散作用,所以是凹透镜。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8题3分,第19题6分,第20题9分,共18分)
18.请按要求回答:
(1)图甲:该装置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还能探究声音的响度与 的关系.
(2)图乙: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被拨打的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图丙: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拨动钢尺的力不变,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填“高”或“低”).
18. 振幅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等) 低
【详解】(1)[1]通过乒乓球被弹起说明物体发声时在振动;乒乓球弹起的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实验可以说明响度跟振幅的关系;
(2)[2]图乙: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被拨打的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3]保持尺的振动幅度不变,钢尺伸出长,振动慢,音调逐渐变低.
19.小亮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
(2)如图所示,a、b是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 (选填“a”或“b”)
(3)小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分析0~15min图象还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写出一条即可).如果用塞子将烧瓶密闭,则水的沸点将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结合图象信息在同样的环境下给一大杯滚烫的热水冷却,有两种方法:
①先让热水冷却3min,然后倒入一杯冷水.
②先在热水中倒入一杯冷水然后冷却3min.
你认为冷却效果较好的是方法 (选填“①”或“②”).
19. 98 a 100 水沸腾时,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或水沸腾前,温度越高,升温越慢 升高 ①
【分析】(1)此题温度计的示数在量程的范围内,且分度值为1℃,可根据这两点读出此温度计的示数.
(2)液体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气泡上升时不断变小;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气泡上升时不断增大.
(3)水沸腾的特点: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叫做液体的沸点.
(4)分析题目,若要使水的温度下降最快,要使物体和室温温度差越大.
【详解】(1)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98℃;
(2) 液体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气泡上升时不断变小;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气泡上升时不断增大,故a是沸腾时的情况.
(3)由图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为100℃;分析0~15min图象可知,水沸腾前,温度越高,升温越慢;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如果用塞子将烧瓶密闭,瓶内气压升高,则水的沸点将升高.
(4)由图像知,高温物体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先让热茶冷却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冷水,降温效果更好,故选方法①.
20.小林用蜡烛、凸透镜(焦距10cm)、光屏在光具座上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实验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下进行,现象更明显;
(2)蜡烛、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甲所示,光屏上会出现烛焰清晰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此现象和生活中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相同;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增大物距后,将光屏移动到适当位置,光屏上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该像与移动前的像相比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移动蜡烛至图乙所示位置,在透镜 (选填“左侧”或“右侧”)通过透镜可以观察到烛焰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4)在成像清晰的情况下,用一张不透明纸把透镜上半部分遮挡住,看到的像会如何变化? (选填“像部分消失”“像完整亮度不变”或“像完整亮度变暗”);
(5)将图甲中的透镜换成焦距f=5cm的凸透镜,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将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若不移动蜡烛,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度数适当的 (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光屏上也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20. 较暗 缩小 照相机 变小 右侧 正立 像完整亮度变暗 右 近视
【详解】(1)[1]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可以使光路更加清晰,所以实验应该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
(2)[2][3]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已知凸透镜的焦距f=10cm,从图上看透镜在光具座刻度50.0cm处,而蜡烛在光具座20.0cm处,物距
u=50.0cm-20.0cm=30.0cm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
[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增大物距后,像距会变小,像变小。
(3)[5][6]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移动蜡烛至图乙时,物距
u=50.0cm-43.0cm=7c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江苏专用,苏科版第11-14章)-2023-2024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件包含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测试范围第11-14章江苏专用docx、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第11-14章江苏专用docx、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3测试范围第11-14章江苏专用docx、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版测试范围第11-14章江苏专用docx、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docx、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3版测试范围第11-14章江苏专用docx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02(全国通用,人教版:第十五章~第十八章)-2023-2024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件包含第三次月考卷02全解全析docx、第三次月考卷02考试版测试范围第十五章第十八章人教版A4版docx、第三次月考卷02考试版测试范围第十五章第十八章人教版A3版docx、第三次月考卷02参考答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01(全国通用,人教版:第十五章~第十八章)-2023-2024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件包含第三次月考卷01全解全析docx、第三次月考卷01考试版测试范围第十五章第十八章人教版A4版docx、第三次月考卷01考试版测试范围第十五章第十八章人教版A3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