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考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解析版).docx
    • 练习
      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考试版).docx
    • 练习
      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参考答案) .docx
    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解析版)第1页
    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解析版)第2页
    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解析版)第3页
    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考试版)第1页
    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考试版)第2页
    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考试版)第3页
    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参考答案) 第1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考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考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解析版docx、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考试版docx、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
    (22·23下·广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战国时期,“鸿沟”便跻入中原版图。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自安邑迁都到大梁(今河南开封),第二年就开凿以大梁为中心沟通黄河与颍水的“大沟”,即“鸿沟”的前身。到魏襄王时期便有了“鸿沟”的说法。事实上,鸿沟的修建经历了几个阶段,几番修整才最终成型。鸿沟以黄河为水源,呈西北—东南流向,包括涡水、涣水、睢水、汳水等分支,整体上引黄河水南下,经大梁西面的圃田泽(今河南省中牟县西)将水引至都城大梁,后又向东延伸,经大梁北郭到城东,再折而南下,汇入淮水的支流颍水。鸿沟成为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的大规模人工运河。
    自大梁南折入淮河后,鸿沟还联通起济、濮、睢、汝、泗等支流,使各水系与淮河有了交集,在原本“各行其道”的河、淮流域之间织起一张奇妙的水网,与早已成型的淮河邗沟水网相连相通,进而在黄淮平原上形成完整的“鸿沟”水系。
    鸿沟在改善交通的同时,还以一己之力,承担起灌溉大任,大大促进了魏国的农业发展,河水流淌过诸多富庶地区,也将实打实的财富带入魏国,“南有鸿沟”更成了战略家苏秦对魏国实力的慨叹。国都大梁,从原先的普通小城摇身一变,成了“诸侯四通,条达辐辕”的富饶之地,鸿沟流域更成了当时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区。位于鸿沟水系的定陶、淮阳、寿县等城市也因水而兴,远近闻名。更难能可贵的是,原本民情有别、风俗各异的南北方也随着水上交通的发展,有了难得的交流机会,许多北方的文化风俗悄然走进南方民众的生活。被鸿沟水系哺育滋润的中原地区,也在航运的加持下日渐富饶,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魏国也因此富国强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令人唏嘘的是,鸿沟的加持并没有如料想般为魏国带来绵长的国祚,反而提前给魏国“热好盒饭”。公元前228年,强势东出的大秦势如破竹,兵指魏国,一计黄河淹城,很快便让大梁不攻自破,使魏国沉寂于历史的车轮之下。其实,秦国很早便盯上了“鸿沟”航运带来的“香饽饽”。公元前249年,秦将蒙骜伐韩,先后取成皋、荥阳,秦国随后在荥阳东北的教山上建立粮仓,用于屯兵储粮,取名“敖仓”。秦灭六国、实现一统后,敖仓成为河、渭漕运的中转粮仓,储粮甚丰。
    毗邻鸿沟,享航运之便,依傍敖仓,据天下之粮,多重光环下,荥阳也成为秦时的军事重镇,更成为后来楚汉的必争之地。也正是一场楚汉争霸,让鸿沟有了真正“名垂青史”的机会。楚汉相争,汉军接连失去敖仓、甬道,屡战屡败之下,刘邦渐失信心,试图放弃夺回荥阳、成皋,退守巩、洛。谋士郦食其认为此时正是收复荥阳、重据敖仓的最好时机。一番筹谋,“复取成皋,军广武,就敖仓食”,原本极为不利的形势便发生了逆转。于是,刘邦与项羽“讲和”,“汉四年,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东为楚”。
    自此,原本一心载船运粮的“鸿沟”,因着卓越的经济贡献,逢着一场机缘,在狼烟四起的乱世,化身二分天下的界线,作为明确的政治疆界,成为名副其实的政治符号。“鸿沟”的意义中被添上一笔——两物之界线,不可逾越。
    就在项羽领兵东去途中,刘邦单方面撕毁条约,大力追击楚军,其后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建汉。如今,象棋的棋盘上都赫然画着一道“楚河汉界”;前往汉王城遗址的路途中,名为“鸿沟”的石碑悄然屹立。它们都不会说话,却见证着千百年前的那场烽火狼烟,记忆着属于中华大地的一段过往。
    严格来算,“鸿沟”不算长寿。西汉末年,黄河大肆泛滥,甚至平均20年就发生一次决溢。由此,开封东南的广大地区饱受水淹之苦,鸿沟也因大量河水的浸灌而淤塞。眼见苍生遭难,“鸿沟”受害,人们没有坐以待毙。永平十二年,东汉王景奉命治水,对鸿沟的支流汴渠进行疏浚。整整一年缠斗,大量人力投入,百亿钱财消耗,终于换回汴渠正常通航。可惜的是,鸿沟水系中的其他河流或断流,或因淤塞与鸿沟分离,或再不见记载,完整的“鸿沟”水系就此与世人告别。但某种意义上说,“鸿沟”又从未远去。隋大业元年,通济渠开通,鸿沟水系得到再一次修整。唐开元十年,玄宗在河南郑州开河口、设置水闸,以此通淮、泗。北宋建立后,汴河一直被作为主要的漕运干线,时常得到修整完善,年运六百万石粮食,被统治者作为“建国之本”置于心头。
    如今,河南淮阳县以东的蔡河、老蔡河都满载着鸿沟的痕迹,流淌于今时今日。当今的河南省西华县,以前叫作鸿沟县。而“鸿沟”的生命,在其他地方得到焕新与延续。翻开成语词典我们能找到“判若鸿沟”的词条,小朋友们还会学习什么叫做“不可逾越的鸿沟”。古今穿梭间,“鸿沟”不再是硬邦邦的界线,反而创造着我们与世界对话的可能与途径。1983年,美国哲学家莱文在论文中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外在的科学视角与内在的经验视角之间存在一条无法弥补的沟壑。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在一份报告中阐释了一种现象,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存在差距。在我们的话语里,前一种现象,叫作“解释鸿沟”,后一种差距,意为“数字鸿沟”。或许在未来,“鸿沟”还会有新的打开方式,新的内涵意指。
    “鸿沟”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穿越时光,完成了一场又一场奇妙的旅行。
    (改编自念缓《鸿沟为什么是古代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各行其道”在文中是指没有开凿鸿沟时,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互不沟通。
    B.“热好盒饭”在文中是指秦国很快就要灭掉魏国,使之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C.“香饽饽”在文中是指“鸿沟”水系便利的航运条件给魏国带来的丰足粮食。
    D.“解释鸿沟”在文中是指外在科学视角与内在经验视角之间的巨大差距。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鸿沟是由魏国经历几个阶段、经过几番修整建成的大规模人工运河,它最早沟通了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
    B.鸿沟在给魏国带来富庶的同时,也给魏国带来了灭顶之灾,秦国一计黄河淹城,让大梁不攻自破,魏国灭亡。
    C.鸿沟水系在楚汉争霸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扭转了对刘邦极为不利的形势,成功化身为政治符号。
    D.完整的鸿沟水系在历史上只存在了一段时间,战国时期形成,东汉时期便不复存在,但有些支流直到宋代仍在发挥作用。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战国时期,鸿沟水系不仅改善了中原地区的交通状况,而且增进了南北方的相互交流,促进了鸿沟流域的经济、文化发展。
    B.凭借鸿沟水系带来的优势,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强大起来的魏国变得富饶,带动整个中原地区使之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C.黄河泛滥,鸿沟因大量河水浸灌而淤塞,其支流或断流,或因淤塞与鸿沟分离,历代统治者均为了通航而修整鸿沟支流。
    D.如今,虽然“鸿沟”水系已经消失,但“鸿沟”又焕发了新生,正如河南的蔡河、老蔡河等支流依然流淌于今时今日。
    4.请结合材料分条概括“鸿沟”在历史变迁中的丰富内涵。(4分)
    5.本文源自《国家人文历史》杂志,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22·23下·六安·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豫让行刺
    叶敬之
    赵襄子乘着马车,带着一群随从,浩浩荡荡地出了城门。在阳光的照射下,他的脸上发出红扑扑的油光。他的身体随着马车的颠簸,左右摇晃着。
    城外不远,矗立着层层叠叠的山岭。山下河道弯曲,河上一座木桥,被垂柳挡住了半边。
    开路的随从过了桥,车夫鞭子一甩,催马过桥。谁料,马却“咯噔”一下停往了。马头乱摇乱晃,马蹄也往后倒退,马屁股碰到了后面的车头。
    赵襄子疑虑重重。自从杀了智伯,把智伯的人头做成了饮具之后,他整天疑神疑鬼的;而智伯的臣子豫让刺杀自己未遂,更让他提高了警惕。如今,看到马匹徘徊不前,他又起了疑心。
    他拍了拍参乘青荓的肩膀,指着桥下说道:“你去看看什么情况。”
    青荓下了马,正了正头上的帽子,扶了扶腰间的佩剑,往桥下走去。
    赵襄子等候着。不知过了多久,青荓没有回来,而桥下也静悄悄的。
    赵襄子不耐烦了,又叫了一个随从过去察看。眼见得那个随从下了桥,忽然听得一声尖利的叫喊:“主公,不好了!青荓死了!”
    赵襄子脑子“嗡”的一下,急忙下了马,扶着腰间的佩剑,三步并两步走近桥头,拐弯下桥。
    不用他吩咐,他的随从们也纷纷下马,拔出佩剑,跟着赵襄子下桥。
    刚到桥底,赵襄子吓了一跳,不由得往后退了几步。他没有看见青荓,却看见了他的仇家——豫让!豫让垂着头,握着佩剑,脸上的疤痕绷得紧紧的,使他看上去更加丑陋不堪。
    而豫让的脚下,就躺着青荓。鲜血浸进了青荓的衣服,往河边汩汩流淌。
    赵襄子怒火中烧,他拔出剑来,挥舞着,怒斥豫让道:“我原先以为,你不惜牺牲性命替主子报仇,是个义士,所以放了你。谁料,青荓与你是好友,你连他也杀掉,看来你不是义士!且吃我一剑!”
    豫让并不举剑,抬起头来,脸上竟有晶莹的泪珠。赵襄子的手抖了一下,剑锋低了下去。他催促豫让道:“你有什么话赶快说,说了好受死!”
    豫让因为吞了炭火,噪音嘶哑。他艰难地发出声音来:“青荓发现我,欲放我走,则对不起主子;欲将我杀了,又对不起老友,所以自裁身亡。”
    豫让说完,扔了佩剑,往地上一跪,抚着青荓尸体,大哭起来。声音微弱如蚊虫之鸣,粗粝似老树之皮,似凄风掠过。在场的人,无不低头垂泪。赵襄子提剑的手,也扑地垂了下去。
    豫让忽然爬起来,抹了一把眼泪,浑浊的眼光投向赵襄子:“我有一事有劳于君。”
    赵襄子目睹刚才的一幕,敌意已然消失,就允诺道:“你说。”
    豫让道:“从今以后,再想刺君,已无可能。何况多年好友,为我而死。只是在主公智伯坟前的许诺未能兑现。能否请君脱下外衣,让我刺上三剑,以报主公?”
    赵襄子听了,没有言语,把剑交给一个随从,脱下外衣。两个随从上来,接过外衣,各拉一条袖子,来到豫让面前。豫让举剑,跳跃呼喊,连刺三剑,三个洞口,边缘皆染血,赫然出现在衣上。赵襄子见了,不免心惊。
    豫让停下剑来,拱手施礼,大呼道:“我已报答主公!”
    说罢举剑,剑光一闪,头颅落地,滚了几滚。目光最后瞥一眼赵襄子,嘴唇略动了动;“谢,谢……”
    豫让的尸体依然直立,不知过了多久,才轰然倒地。
    赵襄子为豫让修了一座坟墓。那墓就在河边,桥侧。后人称坟墓为豫让墓,称桥为豫让桥。河水流淌两千年,粼粼清波,至今倒映着墓和桥。
    河水不枯,墓桥永恒。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1年第5期)
    文本二:
    当“恩”与“义”发生冲突时,刺客们会如何选择呢?从豫让刺杀赵襄子的事迹中可以看出。豫让第一次刺杀赵襄子失败,赵襄子感动其贤,释放了他。于豫让而言,赵襄子有救命之恩。但豫让与智伯的君臣之义让他不可能“怀二心”而事赵襄子,更不可能放弃为智伯复仇。智伯的“国士遇之”的恩情与二人之间的君臣之义大于赵襄子的救命之恩,“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因此,豫让最终仍然选择了再次刺杀赵襄子。由此可以看出,当“恩”与“义”发生冲突时,刺客豫让选择了“死名之义”,三击赵襄子衣而后自杀。
    (摘编自高婕《<史记·刺客列传>中的“恩义”关系》)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赵襄子的拔剑相向,豫让不躲避不反抗,竟然流下眼泪,说明他对青荓之死深感愧疚,也因失去老友黯然神伤。
    B.豫让的复仇之路坎坷,充满艰辛;他三击赵襄子外衣之后的大呼,既是对智伯之灵的告慰,也是对自我扬名的体现。
    C.豫让自杀后,其直立的尸体过了许久才轰然倒地,这一超现实的手法,表现了豫让不甘失败、生命顽强的精神品质。
    D.小说的最后一段“河水不枯,墓桥永恒”具有象征意义,它意味着豫让对赵襄子的仇恨永远无法消解。
    7.关于青荓这一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荓许久未归且桥下静悄悄的,反常的现象增添了现场的紧张氛围。
    B.青荓在杀死与放走豫让的两难之中选择自杀,体现了他的忠义精神。
    C.青荓的出现,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衬托了豫让的形象。
    D.作者通过正面描写的手法塑造了青荓形象,生动传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8.豫让为智伯复仇,最终不得不以剑三击赵襄子衣服而后自杀,结合文本一、二,谈谈你对豫让价值追求的理解。(4分)
    9.小说结尾叙写了豫让死后的事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22·23下·长春·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
    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五霸莫盛于桓、文。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得为诸侯之盟主者,百有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不足信也。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取材于苏洵《管仲论》)
    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虽A桓B公C幸D而E听F仲G诛H此I三J人K而L其M余N者O仲P能Q悉R数S而T去U之V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薨”,周朝称诸侯死亡。《礼记》记载“天子死曰崩,大夫曰卒,士人曰殇,庶人曰死”。
    B.“五霸”,春秋时期的五个诸侯盟主,通常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C.“管仲相桓公”与“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字含义不同。
    D.“且各疏其短”与“王怒而疏屈平”(《屈原列传》)两句中的“疏”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桓公死于内乱之后,他的五个儿子为了王位而争斗不休。
    B.管仲死后,桓公重用竖刁等三人,为后者的作乱提供了机会。
    C.晋文公死后诸侯不敢背叛晋国,是由于诸侯国的国君不贤明。
    D.作者认为推荐贤者对保证国家长期安定强盛有着重要的作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
    (2)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
    14.文中第二段写到“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请简要概括作者这样说的理由。(3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9分)
    (22·23下·太原·二模)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忆菊【注】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今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海棠诗社”举行了第二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十二道题目,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作诗。这两首诗分别出自宝钗和黛玉。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忆菊》颈联营造出壮阔辽远的意境,表现出思妇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B.《咏菊》首联“昏晓侵”“自沉音”把为诗情所困、急需表达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C.《忆菊》尾联言诗人思念菊花成疾,只好自我安慰:来年重阳节,再次与菊相逢。
    D.《咏菊》颈联对仗工整,“自怜”“谁解”抒发了诗人自我怜惜、不被理解的愁绪。
    16.两首诗虽然都写菊花,但表现出的诗人形象却不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五、名句名篇默写(6分)
    17.(23·24上·绍兴·模拟预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的思想在《〈论语〉十二章》中表述为:“ , 。”
    (2)杜甫盛情招待崔明府,频频劝饮,但是“ , ”,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歉疚。我们仿佛听到那实在而又亲切的家常话,字里行间充满了融洽气氛。
    (3)秦统治者对珍宝搜刮净尽却糟蹋浪费的行为,杜牧在《阿房宫赋》 中通过“ , ”两句进行了质问。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9·20·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已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而其基本价值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 ,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且是文化的、精神的因素;没有中华文化,中国人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支撑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______,今天仍然是而且未来必将还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就是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的“中国精神”,而弘扬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走稳中国道路的关键。没有中华文化的 ,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放到世界文明史中看,中华民族创造的 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价值体系,独特的民族色彩,独特的历史进程,其长期的演化过程造就了我们的文化认同,赋予我们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决定了我们独特的发展路径。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传承中华文化就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B.传承中华文化必须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C.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是传承中华文化
    D.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能传承中华文化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脉相承 薪火相传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B.互为一体 前赴后继 博大精深 卓尔不群
    C.互为一体 薪火相传 繁荣昌盛 源远流长
    D.一脉相承 前赴后继 繁荣昌盛 卓尔不群
    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B.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C.不仅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D.不仅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22·23下·济宁·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玉米自明朝传入我国,历经几百年的发展,___①___。人们难免好奇,作为“餐桌主力”的玉米,究竟___②___?从植物学角度来说,玉米等作物的颗粒常被称为果实;但在农业上,玉米籽粒又往往被叫作种子。___③___,其实跟玉米籽粒本身特殊的构造有关。在植物学分类中,玉米籽粒属于颖果,只含一粒种子,成熟时果皮与种皮合在一起不能分离,呈闭合状态。而在平时,我们还是习惯性地称玉米籽粒为种子。试想下,“玉米播种”是不是比“玉米播果”更符合我们传统农业生产的习惯?说购买“杂交玉米果实”是不是会让人一头雾水?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请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和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 50个字。(5分)
    七、作文(60分)
    23.(22·23下·福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人则认为言多必失,所以沉默是金。老子云:“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孔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孟子却宣称自己的特长是“知言”。
    关于说话,人们各有见解。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试卷

    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考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I卷):

    这是一份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考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I卷),文件包含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I卷专用解析版docx、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I卷专用考试版docx、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I卷专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考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

    这是一份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考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解析版docx、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考试版docx、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考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

    这是一份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考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解析版docx、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考试版docx、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