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六单元 考点梳理+真题练习(原卷+答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 统编版
展开【考点梳理】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小结
一、字
(一)易读错的音
衣兜(dōu√ dū) 忙碌(lù√ nù) 脊背(jí jǐ√)
颓败(tuí√ tuī) 出嫁(jiā jià√) 忍心(rěn√ rěng)
枉然(wáng wǎng√) 客栈(zàn zhàn√) 翘腿(qiā qià√)
偏僻(pì√ bì) 纸屑(xiè√ xuè) 暑假(shǔ√ sǔ)
钉子(dīng√ dìng) 腼腆(tiǎn√ diǎn) 誊写(téng√ tén)
鼓励(lì√ nì) 谨慎(jǐn√ jǐng)
(二)易写错的字
抑:右边是(卬),不要写成“卯”。
碌:“录”的下面不是(水)。
席:中间是(廿),不要写成“甘”。
屑:上面是(尸),不要写成“户”。
脊:上边“人”字的撇捺要舒展开,注意撇捺两边的笔画。
竟:注意中间是扁“日”。
酸:左边是“酉”,不要少写里面的横。
考: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
(三)多音字
挣 zhèng(挣钱) 龟 guī(乌龟) 说 shuō(说说)
zhēng(挣扎) jūn(龟裂) shuì(游说)
给 gěi (给你) 压 yā(压缩) 散 sǎn(散文)
jǐ (给予) yà(压根儿) sàn(解散)
字音辨析:
“挣”在“挣扎”中读zhēng,表示“尽力支撑或坚持”;其他情况都读zhèng,如挣钱。
“龟”表示“背腹有甲的爬行动物”时读guī,如龟壳;表示“皮肤因寒冷或干燥而破裂”时读jūn,如龟裂。
实战演练:①zhēng ②zhèng 1.挣钱( ) 挣脱( ) 挣扎( )
①guī ②jūn 2.海龟( ) 龟甲( ) 龟裂( )
答案点睛:1.② ② ① 2.① ① ②
(四)易混字
1.形近字
2.同音字
二、词语
(一)写词语
(二)近义词
常考词义辨析的词组“艰难”和“艰巨”、“鼓励”和“鼓舞”
“艰难”强调指任务艰苦、困难;“艰巨”侧重指任务困难且繁重。区别在于“艰难”没有“繁多而沉重”的意思。
1.我们终于度过了( )(艰难✔ 艰巨)岁月,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2.在沙漠上植树,是一项非常( )(艰难 艰巨✔)的工作。
“鼓励”指激发、勉励,着重指劝勉人努力;“鼓舞”强调某一具体事物,或品德、精神对人的积极影响。
3.这次胜利极大地( )(鼓励 鼓舞✔)了我军的士气。
4.对同学微小的进步,老师也会给予肯定和( )(鼓励✔ 鼓舞)。
(三)反义词
(四)词语搭配
1.填入量词
一(笔)钱 一(首)诗 一(股)风 一(件)事
一(听)罐头 一(间)客栈 一(把)雨伞 一(双)钉鞋
一(条)汗巾 一(只)泥灶 一(只)小船 一(片)玻璃
一(圈)花边 一(家)公司 一(个)小时 一(篇)小说
2.填入合适的动词。
(听)广播 (掏)衣兜 (添)桑叶 (掀开)席子
(踩)高跷 (扎紧)裤脚 (缝补)棉被 (攥着)钱
(散发)热量 (离开)家乡 (吸引)目光 (冲出)饭厅
3.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低矮)的空间 (年轻)的女人 (阴暗)的光线 (瘦弱)的脊背
(褐色)的口罩 (疲惫)的眼神 (龟裂)的手指 (便宜)的客栈
(盛大)的节日 (偏僻)的地方 (破旧)的篷 (奇妙)的事
(精致)的乌篷船(恋恋不舍)的心思(千变万化)的图案
(呆呆)地扫视 (吃惊)地望着 (兴奋)地嚷道 (一如既往)地鼓励
(五)词语积累
1.好词
失魂落魄 震耳欲聋 恍恍惚惚 人山人海 恋恋不舍 千变万化 得意扬扬 迫不及待 一如既往
2.特殊词语
含有近义词的成语:失魂落魄 丢三落四 胡言乱语 改天换地
形容声音大的成语: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震天动地 声如洪钟
AABB 式词语:恍恍惚惚 密密层层 结结实实 郁郁葱葱 世世代代 跌跌撞撞 严严实实
ABAC式词语:人山人海 各式各样 大手大脚 呆头呆脑 多才多艺 独来独往 惟妙惟肖
AABC 式词语:恋恋不舍 朗朗上口 楚楚动人 头头是道 历历在目 格格不入 比比皆是
形容得意的成语:得意扬扬 得意忘形 扬扬自得 趾高气扬 踌躇满志 自鸣得意
形容着急的成语:迫不及待 急不可耐 迫在眉睫 火急火燎 心急如焚
三、句子
1.佳句积累
1.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环境描写句)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动作描写句)
3.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动作描写句)
4.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动作描写句)
2.重点句子
1.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评析:“七八十”的反复使用,突出了小工厂里的闷热,表现了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挣钱的艰辛。)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评析:母亲的动作和神态前置,强调“我”看到的母亲是多疲惫。连用三个“我的母亲”,表达了“我”看到劳碌的母亲转过身来时的惊讶、酸楚。)
3.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人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评析:连续使用四个“立刻”,写出了母亲不辞辛苦、争分夺秒工作的状态。此处虽然没有写“我”感激的话语,却产生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4.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评析:“新滋味”指心酸的滋味,“我”既感激、心疼父亲,又担忧家庭境况,还因为不能为家庭分忧而愧疚。)
5.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评析:呼应题目,揭示主旨,小船承载着父爱,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6.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评析:“精彩极了”是母亲的慈爱,“糟糕透了”是父亲的严爱,这两种爱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目的都是让“我”健康成长,不断进步。)
7.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
8.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
9.由俭人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
10.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用纯)
四、内容主旨
1.《慈母情深》叙述了(“我”向母亲要钱买“我”的第一本长篇小说)的经过,表现了一位贫寒的母亲给予孩子的(伟大母爱),也表现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与无比的热爱)。
2.《父爱之舟》中作者借(梦境)来回忆往事,以(时间)为序,围绕父亲送“我”报考学校与上学,记录了许多看似平淡无奇的琐碎小事,写出了父亲(浓浓的父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和深深感激之情)。
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作者从父母对他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中感悟到“精彩极了”是(慈祥的爱),“糟糕透了”是(严厉的爱)。这两种评价的共同出发点是——(爱)。[来源:Z*xx*k.Cm]
五、语文园地
1.通过分析文章中的场景和细节描写,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感情。
《慈母情深》中对母亲工作场景的描写,突出了母亲劳动的艰辛,写出了“我”的震惊与愧疚。母亲虽然很劳累,但仍给“我”钱,让“我”买书,从中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爱,从而体会到“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父爱之舟》中描写了父亲雨雪天背“我”上学的场景,我们可以通过想象父亲在雨雪中负重前行的艰难状态,感受父亲对“我”的爱,以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父爱之舟》中描写了父亲弯腰低头为“我”缝补棉被的背影,这一细节反映了父亲的辛苦和对“我”的付出,联系上下文可以体会到“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了解文章不同的结尾方式,体会不同结尾的特点。
(1)自然收束,水到渠成。自然收束式结尾,就是把文章内容表达完了之后,直接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如《慈母情深》的结尾:“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2)首尾呼应,突显主旨。结尾和开头相互呼应,既使文章的结构趋于完美,又使文章的主题得以明确。如《桂花雨》的结尾:“于是,我又想起了……‘摇花乐’”,与开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相照应,以此表达“我”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3)画龙点睛,点明主题。在文章的结尾处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使读者更加了解和明白作者写作的意图。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结尾:“我从心底里知道……那就是爱”,点明了母亲的“精彩极了”和父亲的“糟糕透了”都是因为爱。
3.想象画面,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1)交代背景,奠定基调。如《慈母情深》中第7段对母亲工作的环境进行了细致描写:空间低矮,四壁潮湿,光线阴暗,酷热难耐。这段场面描写为人物提供了背景,烘托了人物形象。在这种艰辛的情况下母亲对“我”买书的要求一再满足,更能突现出母亲对“我”的伟大的爱。
(2)渲染气氛,烘托形象。如《父爱之舟》中对逛庙会的场景进行了细致描写,表现出庙会的热闹,与“我不忍心叫父亲买”形成了鲜明对比,表现出父亲的节省和“我”的懂事。
4.写一写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深刻的“第一次”经历。
在写的时候,可以先想一想自己成长过程中难忘的“第一次”,重点抓住自己的感受来写。
例:爷爷去世的那天,我第一次看到爸爸哭泣,我第一次发现坚强、勇敢的爸爸原来也有脆弱的一面,他哭得那样哀痛,仿佛一个无助的小孩,我第一次萌生出要保护爸爸的念头。
5.“日积月累”。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身心不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2)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这句话的意思是:处在安逸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产生的危险,反对奢侈浪费,倡导节俭。)
(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话的意思是: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却很困难。)
(4)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的意思是:吃粥饭时,应当想到这些粮食的得来是很不容易的;用针线时,应常想到,这些东西生产出来是很艰难的。这句话意在告诫我们要注意节约,珍惜劳动果实。)
【真题练习】
一、积累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cí bié yǐ zhì shòu ruò chá shī
jīnɡ zhì liánɡ xí qǐ dí mánɡ lù
2.下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颓(tuí)败 蚕茧(jiǎn) 兼(jiān)作 歧(jǐ)途
B.耽(dān)误 客栈(jiàn) 缴费(jiǎ) 腼腆(tiǎn)
C.龟(guī)裂 偏僻(bì) 高跷(qiā) 冤枉(wàng)
D.嘲(chá)笑 落榜(bǎng) 誊(téng)写 谨(jĭn)慎
3.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渔船 慈详 艰难 迫不及待
B.糟羔 褐色 疲惫 失魂落魄
C.鼓励 启迪 辞退 震耳欲聋
D.陪嫁 酷署 出板 一如既往
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A.夜幕降临时,我们来到了方志敏广场,这里人山人海,真是繁华。
B.这道数学题,我百思不解,经老师一提示立刻恍恍惚惚。
C.我们一路上兴致勃勃地参观,当夕阳西下时,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D.各种各样的鲜花在花园里绽放,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5.下列句子中,对人物描写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她正了正帽子,躬着背,低着头,双手做出捧东西的样子。(动作描写)
B.他的眉毛时而皱起,如起伏的山峦;时而舒展,像弯新月。(神态描写)
C.听到消息,他好像一下子掉进了冰窖,从头顶凉到了脚尖。(心理描写)
D.他说起话来像机关枪一样,根本停不下来,还都是火药味。(语言描写)
6.联系课文内容,选择下面句子所体现的人物心情。
A.高兴 B.愧疚 C.感动 D.紧张、焦急
(1)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
(2)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
(3)“我……要钱……”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字,可是竟说出来了!( )
(4)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 )
7.给下列句子中的省略号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A.表示列举的省略。 B.表示语意未尽,用以引发思考。
C.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D.表示说话时断断续续。
(1)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
(2)“我……我要钱……”( )
(3)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 )
(4)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
8.判断下列句中破折号表示的含义。
A.表示声音的延长。B.表示话题的转换。 C.表示解释说明。
(1)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 )
(2)“妈——妈——”一进家门我就大声喊起来。( )
(3)这画画得真好——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 )
9.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说:“我明天带你到儿童乐园去玩。”(改为转述句)
(2)慈母情深深地打动了我。(改为反问句)
(3)读了《慈母情深》一课后,我们被伟大的母亲陶冶了。(修改病句)
【答案】
1.
【详解】本题考查拼写能力。
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拼音字母,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明确要写的汉字后进行书写,注意检查拼读、书写是否正确。本题注意“抑、瘦、碌”等汉字的间架结构,笔顺,注意书写美观。
2.D
【详解】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
A读音有误,歧(jǐ)途——(qí):(名)歧路,比喻错误的道路。
B读音有误,客栈(jiàn)——(zhàn):(名)设备简陋的旅馆,旧时有的兼供客商堆货并代办转运。
C读音有误,龟裂(guī)——(jūn):人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而布满裂纹或出现裂口。偏僻(bì)——(pì):(形)远离城市或中心地区,交通不方便。冤枉(wàng)——(wang):(形)被加上的不应有的罪名
D读音正确。
3.C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辨析。
A书写有误,慈详——慈祥:(形)形容善良、和蔼、安详的样子,多用于老人。
B书写有误,糟羔——糟糕:(形)指事情、情况很坏。
C书写正确。
D书写有误,酷署——酷暑:夏季的天气到了非常炎热的盛暑阶段。出板——出版:或称发表,是指将作品通过任何方式公之于众的一种行为。
4.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A.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非常多。本句是指广场的人很多,词语运用恰当。
B.恍恍惚惚:指神志不清、看不清、迷惘的状态。本句是指我不懂的数学题经过老师的提示后明白了,“恍恍惚惚”运用不恰当,可改成“恍然大悟”。
C.恋恋不舍: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本句是指太阳落山了,我们舍不得离开,词语运用恰当。
D.各种各样: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本句是指鲜花的种类有很多,词语运用恰当。
5.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人物描写方法的掌握。
A.正确。从“正了正帽子,躬着背,低着头,双手做出捧东西”可知,这是人物的动作描写。
B.正确。从“眉毛时而皱起”可知,这是人物的神态描写。
C.正确。从“好像一下子掉进了冰窖,从头顶凉到了脚尖。”可知,这是对人物心理变化的描写。
D.不正确。从“他说起话来像机关枪一样,根本停不下来”可知,句子运用夸张手法,没有人物的说话,这不是语言描写。
6.D C B A
【详解】考查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
(1)结合“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可知“我”内心紧张,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2)结合“鼻子一酸”可知“我”内心感动,想哭。
(3)结合“不想说出‘要钱’两字,可是竟说出来了”可知“我”内心因为向母亲要钱而觉得愧疚。
(4)结合“我”看的内容可知“我”的心情是高兴的。
7.B D A C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中省略号的理解与运用能力,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时不断地积累和练习。
省略号的常见的用法有表示引文的省略、列举的省略、重复语句的省略,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内容的省略等。
(1)根据认真阅读原句“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可知,句子中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还没有说完,用以引发思考。故选B。
(2)根据认真阅读原句“我……要钱……”可知,句子中省略号表示的是一句话,是说话的断断续续。故选D。
(3)根据认真阅读原句“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可知,句子中省略号表示对卖的物品的列举省略。故选A。
(4)根据认真阅读原句可知,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对重复词语“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的省略。故选C。
8.C A B
【解析】略
9.妈妈说,她明天带我到儿童乐园去玩。 难道慈母情没有深深地打动我吗? 读了《慈母情深》一课后,我们被伟大的母亲感动了。
【详解】考查句子练习。
(1)考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陈述句改转述句可以利用口诀:一找人称;二去冒、引改为逗;三看句前谁对谁;四改人称你我他;五改之后读又读。“我”是提示语中第一人,“我”改“他(她)”;“你”是提示语中第二人,原句中“他(她)” 要写明。 此题在解答时根据口诀可把引号里的“我”改为“她”,“你”改为“我”,去掉引号。
(2)考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分为四步: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把“打动了我”改为“难道……没有……打动我吗”,结尾用问号。
(3)考查修改病句。
用词不当,“陶冶”用词不当,改为“感动”。
二、课内阅读
(一)(2022上·贵州黔西·五年级统考期末)课内阅读
慈母情深(节选)
①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②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③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④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⑤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⑥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1.联系上下文,说说从第①段的细节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母亲和“我”两个角度回答)
2.第②段对旁边一个女人的描写属于 (正面 侧面)描写,既能反映母亲挣钱的 ,也能烘托母亲对“我” 。
3.第④段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母亲 、 的工作状态。
4.在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认为他“应该是一个大人了”?说说你的理解。
5.“酸”的意思有:①像醋的气味或味道;②悲痛,伤心;③微痛无力。第⑥段中的“酸”字应选第 (填序号)种解释。你认为作者攥着钱跑出去的时候,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答案】
1.体会到“我”的羞愧和自责之情,也体会到了母亲赚钱的不容易,母亲对“我”的无私的爱。
2.侧面 辛苦 无私的爱
3.反复 忙碌 艰辛
4.这一刻,“我”体会到了母亲的艰辛,瞬间长大懂事了,懂得心疼母亲了。
5.② 母亲太不容易了,“我”之前没有完全理解母亲的辛苦,太不应该了,“我”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描写手法的理解。
第一段主要是动作描写,通过对母亲掏钱、数钱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出母亲赚钱的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我”还问母亲要钱买书,也体会到“我”看到母亲养家辛苦后羞愧和自责之情。
2.本题考查描写的作用。
第二自然段写了旁边一个女人的语言,主要写了旁边女人觉得母亲工作很艰辛。属于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在很艰辛挣钱的情况下母亲还毫不犹豫地支持“我”,可以看出母亲对“我”无私的爱。
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作用。
由第四段中三个“立刻”用反复的手法细致地刻画了母亲一连串的动作,写出了母亲忙碌、艰辛的工作状态。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母亲的辛劳,而且加深了读者对母亲的印象,为后文做好了铺垫。
4.本题考查对句子意思的理解。
第五自然段说“应该是一个大人了”,大人就意味着懂得责任、会体谅别人。联系上下文,“我”是在看到了母亲工作很艰辛的情况下依然对“我”付出无私的爱,这时我觉得自己长大了。所以指的是自己体会到了母亲的艰辛,瞬间长大懂事了。
5.本题考查对字词句意思的理解。
“酸”的意思结合上下文理解。“我”理解母亲的不容易后,鼻子一“酸”,这种酸应该是悲伤、心疼的酸,所以是②的意思。“我”跑出去时,应该有对母亲的愧疚、心疼,又有发奋努力的想法。
(二)(2023上·山东济南·五年级统考期末)阅读《父爱之舟》(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初小毕业时,我考取了鹅山高小。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6.用简洁的话语概括本段所写的场景。
7.身为一家之主的父亲,坚持凑钱给孩子缴学费的原因是( )
A.父亲爱儿子,处处为儿子着想。
B.父亲溺爱儿子,家里条件那么差,还想方设法满足儿子。
C.父亲非常懦弱,不懂得反抗儿子。
8.文中划线句中的“心酸”一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家庭状况的担忧和对父亲的感激和心疼。
B.感觉家里给的钱太少了,没有脸面。
C.不能为家庭分忧的愧疚。
9.最后一句话中加点词语“新滋味”指的是什么?你在生活中有没有体会过这种滋味,请写一写。
【答案】
6.父亲为我凑钱交学费,送我去上学。
7.A
8.B
9.“新滋味”指心酸的滋味,“我”既被父亲的爱感动,又为父亲的艰辛感到难过,也对父亲的离去感到不舍,同时还意识到自己肩上责任的沉重。
烈日炎炎下,我的父母依旧在外劳碌奔波,只为了我可以有更好的学习条件,我体会父母的辛苦以及对我的期望,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懈怠。
【解析】
6.本题考查概括场景的能力。
学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认真阅读原文,从原文中找到关键的词句,然后整合概括即可,注意运用简洁地语言。
阅读选段,结合“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可知,本段主要描写了父亲凑钱给“我”交学费,送“我”上学并替“我”铺好床。
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于是家里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可知,为了孩子上学,家里的经济状况更难了,可还是坚持凑钱给孩子缴学费,为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处处为孩子着想,希望孩子出人头地。故选A。
8.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阅读句子“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可知,“心酸”因为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好,家里卖稻、卖猪凑钱让我上学,把钱都花在“我”身上,说明父母对“我”的殷切期望和关爱。由于要住宿,无法为家庭分担家务,内心感到十分愧疚。但文中并没有说感觉家里给的钱太少了,没有脸面,由此可知,B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9.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从父亲凑钱给“我”交学费,送我上学并替“我”铺好床可知,“我”深刻体会到家人凑钱供“我”读书是何等的艰难,更深切感受到家人对“我”读书的期望是何等之大,为之心酸,为之流泪。所以“新滋味”是指我为家人为我的付出及期望感到心醉、流泪。同时,这也是对自己今后肩上责任有了新的认识。
本题为开放性题型,答案不唯一。根据文章内容,结合实际,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当我看到节假日,爸爸还在出去辛苦挣钱的时候,我体会到了爸爸的不容易,我也要好好学习回报父母。
三、拓展提升
(一)(2022上·五年级课时练习)阅读《鼾声》,完成习题。
鼾声
①因公因私,我已经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几乎忘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里的父亲。
②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是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的事务,一刻不敢停留地往故乡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 )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
③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唠过一阵子家长里短,窗外夜色已深。我打了个哈欠,说:“爸,咱睡吧。”
④他说:“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我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
⑤我拦住他笑着说:“爸,我是你的儿子,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⑥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⑦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
⑧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⑨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然没有那亲切的鼾声。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时,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沾枕头就睡过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就恼怒异常地用脚踹醒他,叫他熬着等我睡去后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于是,我就装作打鼾,打得既急又重,仿佛睡得极香极沉。
⑩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欣慰地舒了一口气。
⑪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把被子盖好。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滑过时,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鼻子一酸,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10.我一刻不停往故乡赶的原因是哪一项?( )
A.身在异地的我,多年没有回家,突然想故乡想家了。
B.得知父亲每天在村口等待“我”回来,“我”感动又内疚。
C.突然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回家乡办理相关手续。
D.家乡发展得很好,回家乡看看有什么投资机会。
11.第二自然段中填入括号里最合适的是哪一项?( )
A.风雨兼程B.火急火燎C.风尘仆仆D.红光满面
12.分别概括出一件父亲体贴儿子、儿子体贴父亲的事情。(每件事不超过20个字)
父:
子:
13.读“——”的细节描写,从三个“轻轻地”写出了父亲的什么样子?你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呢?
14.短文为什么以“鼾声”为题?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吧。
【答案】
10.B
11.C
12.怕自己打鼾吵到儿子睡觉,准备找人搭铺。 为了让父亲早点入睡,自己打鼾装睡。
13.写出了父亲怕吵醒“我”的小心翼翼的样子。从中可以体会到父亲对“我”细心、周到的关爱。
14.鼾声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而且点明了短文的主旨,表现父子情深。
【解析】
10.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是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的事务,一刻不敢停留地往故乡赶”可知,答案为:B。
11.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A.风雨兼程:形容在风雨中仍然不停地赶路,有一种不避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B.火急火燎:形容非常焦急。
C.风尘仆仆:形容旅途 辛苦劳累。
D.红光满面:形容人的脸色红润,有光泽。
结合词义,可知,形容从外面赶回家乡的儿子,应选:风尘仆仆。故应选:C。
12.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
结合“我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欣慰地舒了一口气”可知,短文描写父亲体贴的事有:怕自己打鼾吵到儿子睡觉,准备找人搭铺;等儿子睡着了再睡。
结合“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于是,我就装作打鼾,打得既急又重,仿佛睡得极香极沉”可知,儿子体贴父亲的事有:枕着父亲的臭脚睡觉;假装睡着而让父亲安心睡觉。
任选一件事例写出来即可。
13.本题考查赏析文章词语。
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词语意思,然后再联系上下文分析。“轻轻地”意思是用很少力量或压力地;温和地;温柔地。这里是父亲对“我”的温柔。结合第⑤自然段的“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可看出父亲对“我”细心、周到的关爱。
14.本题考查对标题的理解。
短文中的“鼾声”是父子之间的感情载体。我为了让父亲早点睡觉,于是假装睡觉打鼾,这一细节体现了我对父亲的关心。父亲因为自己打鼾,怕影响我休息,想与别人搭铺去,这一细节体现了父亲对我的关心。
(二)(2022上·五年级单元测试)阅读理解。
父亲越来越小
父亲理发回来,我们望着他的新发型都笑了——后脑勺上的头发齐刷刷地剪下来,没有一点层次,粗糙,顽劣如孩童。
父亲50岁了,越来越像个孩子,走路从不抬腿,脚蹭着地,嚓嚓嚓地响,从屋里听,分不清是他在走路,还是我那8岁的侄儿在走路。有时候,饭菜不可口,他执拗着不吃;天凉了,让他加件衣服,得哄好半天。
父亲很有点“人来疯”。家里来个客人,父亲会故意粗声大气地跟母亲说话,还非要和客人争着吃头锅的饺子——他明知道家里有客人,母亲不会和他吵架。客人一走,父亲马上又会低声下气地给母亲赔小心。
每次父亲从外边回来,第一句话一定是:你妈呢?如果母亲在家,父亲便不再言语,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母亲不在家,父亲便折回头骑上自行车到处找,千辛万苦把母亲找回来了,又没有什么事。
有一次,父亲晨练回来,母亲说:出去之前也不照镜子,脸都没洗干净,眼屎还沾在上面。父亲不相信:我出去逛一圈了,别人怎么没发现,就你发现了?母亲觉得好笑:别人发现也不好意思告诉你呀,都这么大的人了。
家里有一点破铜烂铁、废旧报纸或塑料瓶什么的,父亲都会高高兴兴地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卖得的三五元钱,不再上缴母亲,装进自己的腰包作“私房钱”,用于购买零食。
父亲以前生活节俭,从不肯到外边吃饭,也不吃任何零食。现在儿成女就,没什么大的开支,他也就大方了,经常跑去买零食吃。父亲最喜欢吃板肉夹烧饼。有一次父亲很委屈地在我面前告母亲的状:我每次都夹一块钱的肉,只一次烧饼有点大,我夹了两块钱的肉,你妈就嫌我浪费。我心里觉得好笑极了,这哪是印象中严肃古板、不苟言笑的父亲啊,分明是一个馋嘴的孩子。我从口袋里掏出10块钱给他,让他专门用来买板肉夹烧饼,并叮嘱他,不准告诉母亲。父亲高高兴兴地收下钱出去了。第二天,我从厨房经过,听见父亲向母亲炫耀道:女儿给我10块钱,让我买板肉夹烧饼,还是闺女对我好!
我心里忽然一阵酸楚——我们越来越大了,父亲却越来越小,那种感觉就像一个叫云亮的诗人写的诗——《想给父亲做一回父亲》:父亲老了/站在那里/像一小截地基倾斜的土墙/……父亲对我的态度越来越像个孩子/我和父亲说话/父亲总是一个劲地点头/一时领会不出我的意思/便咧开嘴冲我傻笑……有一刻/我突然想给父亲做一回父亲/给他买最好的玩具/天天做好饭好菜叫他吃/供他上学,一直念到国外……
15.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执拗:
叮嘱:
1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人来疯”在文中是说 ;“私房钱”在文中是说 。
17.本文主要讲述了父亲的 件事,用简要语言概括:
18.“父亲以前生活节俭……他也就大方了。”加点词是否矛盾?为什么?
19.结尾的诗歌想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20.联系文章内容理解“父亲越来越小”的含义?
【答案】
15.坚持己见,固执任性。 再三嘱咐。
16.和客人争着吃头锅的饺子。 父亲卖废品得来的钱
17.五 ①与客人争着吃头锅饺子;②找老伴回家;③洗脸没洗干净;④卖破烂;⑤因女儿给钱买板肉夹烧饼而感到高兴。
18.不矛盾。以前父亲“节俭”是因为父亲要负责养家,家里的花销大,要省吃俭用。现在父亲“大方”是因为儿成女就,家里的花销不多,有余钱。
19.结尾的诗歌想表达作者渴望向日渐衰老的父亲回报同样的爱的感情。
20.“父亲越来越小”的含义:一是指父亲的身形不再高大,日渐衰老;二是指父亲的言行举止像小孩;三是指父亲对“我”的态度越来越像个孩子。
【解析】
15.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执拗:坚持己见,固执任性。
叮嘱:再三嘱咐。
16.本题考查分析字词的含义。
从第③段的“父亲很有点‘人来疯’。家里来个客人,父亲会故意粗声大气地跟母亲说话,还非要和客人争着吃头锅的饺子——他明知道家里有客人,母亲不会和他吵架。”可以知道“人来疯”在文中是指和客人争着吃头锅的饺子。
从第⑤段的“家里有一点破铜烂铁、废旧报纸或塑料瓶什么的,父亲都会高高兴兴地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卖得的三五元钱,不再上缴母亲,装进自己的腰包作‘私房钱’,用于购买零食。”可以知道“私房钱”在文中是指父亲卖废品得来的钱。
17.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
文章一共有八个自然段,第①段讲了父亲的新发型像孩童的发型;第②段讲了父亲的某些行为举止像小孩;第③段讲了父亲与客人争头锅饺子;第④段讲了父亲找母亲回家;第⑤段讲了有次父亲晨练回来没发现自己洗脸没洗干净;第⑥段讲了父亲去卖破烂;第⑦段讲了父亲向母亲炫耀女儿给钱买板肉夹烧饼。第⑧段讲了作者引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对父亲的感受。
本文主要讲述了父亲的五件事,分别是:①与客人争着吃头锅饺子;②找老伴回家;③洗脸没洗干净;④卖破烂;⑤因女儿给钱买板肉夹烧饼而感到高兴。
18.本题考查分析字词的含义与作用。
节俭:用钱等有节制;俭省。
大方:对于财物不计较、不吝啬。
以前父亲“节俭”是因为父亲要负责养家,家里的花销大,要省吃俭用。现在父亲“大方”是因为儿成女就,家里的花销不多,有余钱。文章将父亲以前和现在的消费习惯进行对比,一是为了表示家里的条件变好了,父亲有条件去享受生活,二是为了后面的内容作铺垫。
19.本题考查体会思想情感。
《想给父亲做一回父亲》是一首抒发父子情感的优秀诗作。作者引用诗歌《想给父亲做一回父亲》想表达:在成年子女的眼里,父亲越来越像个小孩,渴望向日渐衰老的父亲回报同样的爱。
20.本题考查理解题目的含义。
从第②段的“父亲50岁了,越来越像个孩子,走路从不抬腿,脚蹭着地,嚓嚓嚓地响,从屋里听,分不清是他在走路,还是我那8岁的侄儿在走路”可以知道“父亲越来越小”指的是父亲的行为某些行为举止像小孩;从第⑧段的“父亲老了/站在那里/像一小截地基倾斜的土墙”可以知道“父亲越来越小”指的是父亲日渐衰老,身躯不再高大。从第⑧段的“父亲对我的态度越来越像个孩子/我和父亲说话/父亲总是一个劲地点头/一时领会不出我的意思/便咧开嘴冲我傻笑……”可以知道“父亲越来越小”指的是父亲对我的态度越来越像个孩子。
因此,“父亲越来越小”的含义:一是指父亲的身形不再高大,日渐衰老;二是指父亲的言行举止像小孩;三是指父亲对“我”的态度越来越像个孩子。
(三)(2022上·五年级单元测试)阅读理解。
那一夜
①那一年,他二十一岁。二十一岁,在山材,别人早已面朝黄土背朝天,晒得黑黝黝了,而他却很幸运,细皮嫩脸,十足的一个白面书生,生活的艰难和困苦对他而言只是听听而已,从来就没有体悟过。
②大学录取通知书落到他手中时,山村立刻(沸腾 闹腾)了。小伙子投来惊喜的目光,羡慕他从此跳出了“农门”。而他更是飘飘然,身子像腾起在半空中,那感觉明显已高出了村人一等。‖
③临上大学的前一天,父亲张罗着,摆下了几桌酒席。油灯下,乡亲们一张张古铜色的脸,闪烁着一双双渴望而又执著的眼睛。他们把生活的未来和希望,全寄托在他这个山村“骄子”身上。
④客人们散去后,父亲在灯下清点着他明日开学起程的票子,哥哥在一旁默默地替他整理着行李,奶奶在厨房收拾着碗筷。唯有他打着蒲扇,驱赶着夏日的蚊虫和暑气,他的心早已飞进了大学校园,他开始向往大学生活。山村的夏夜哟,真是闷热而又冗长啊!
⑤忽然厨房里传来低低的抽泣声,那声音好像是奶奶在哭泣。不一会儿哥哥也像被(感染 感动)了似的,脸上挂满了泪珠。接着父亲也停下了手中的活,泪水吧嗒吧嗒地往下掉。
⑥他困惑极了,他怎么也弄不明白,奶奶如哥哥、父亲怎么会流泪,为什么要流泪?自从他考进了县中学,每次放假回家,奶奶见了他;那皱巴巴的老脸就会绽出笑容。可今晚……他们究竟是怎么啦?
⑦他和哥哥走进厨房,搀扶起奶奶,奶奶对他说:“阿红,你终于有出息了,奶奶好高兴哟,日后做了城里人又可别忘了奶奶和这个家啊。特别是你哥……这些年来,为了供你读书,他把婚事都给耽搁了。”
⑧哥哥接着说:“不,我倒不要紧,30岁也还算年轻,这些年来确实苦了奶奶哟,为了供你读书,七十多岁的奶奶种菜养猪,起早贪黑杀了猪连块猪肚、汤肝都舍不得吃。”
⑨父亲也声音深沉地说:“是啊,咱们村祖祖辈辈就出了你一个大学生,”你在学校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家里和乡亲们令晚用汗水凝成的。你知道吗,明天你上学所交的学费,就是乡亲们今晚用一个个的红包凑起来的。”
⑩屋内的空气顿时(凝重 沉重)起来,以前他在学校只晓得家里人为他上学读书付出了不少,却不知道其中的内情。他百感交集,泪水顿时也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下淌……‖
⑪第二天,他顺着弯曲不平的泥泞小道走出了山村,踏进了向往已久的大学校园。
⑫在学校,当他看见别的同学谈情说爱,虚度年华时,他就想起了那一夜。
⑬大学毕业时,有人变着法子,拉关系,想留在本校或省城,而他却放弃了留校任教的机会,(毅然 仍然)选择了返回山区。因他工作踏实,办事勤快,不几年就当上了小镇镇长。当上镇长后,有人给他送礼,他不收,他忘不了那一夜。每当他在工作中遇到重重阻力,他总会想起那一夜。
21.给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语,用“——”画出。
2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起早贪黑:
(2)百感交集:
23.山村小伙从接到录取通知书到临上学前一晚,他的心情发生了以下的变化,请从文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飘飘然——( )—— ( )—— ( )
24.文章已经用“‖”分好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25.读文章第③一⑩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完成下面填空:
(1)文中第三自然段,“油灯下,乡亲们一张张古铜色的脸,闪烁着一双双渴望而又执著的眼睛。”这句话是对人物 和 的描写,写出了
(2)文中第④自然段,划“ ”的句子是 描写,作用
26.文章为什么以“那一夜”为题?
【答案】
21.沸腾;感染;凝重;毅然
22.起得早,睡得晚。形容人的辛苦、勤劳。 形容许多感情交织在一起。
23.向往 困惑 百感交集
24.在他去学校前的那一夜得知自己上学的学费是家人的辛苦付出和乡亲们帮忙才凑起来的,百感交集。
25.外貌 神态 乡亲们的淳朴,表现了乡亲们对他寄予厚望。 环境 生动地写出了他处于喜悦氛围中的焦躁和飘飘然的心理。
26.“那一夜”是他思想变化的关键,是他刻苦努力、自觉抵制诱惑、知恩图报的动力。
【解析】
21.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沸腾:(动)①液体受热到一定程度,从内部产生气泡而翻腾。②比喻情绪高涨或人声喧闹。
闹腾:嬉戏;打闹。
形容山村人声喧闹,用“沸腾”。
感染:(动)①受到病菌的传染。②使人产生相同的思想感情。
感动:(形)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②(动)使感动。
使哥哥感动,用“感动”。
凝重:(形)①庄重;稳重。②浓重。
沉重:(形)①分量重;程度深。② (书)沉着稳重;沉稳庄重。
形容氛围变得庄重,用“凝重”。
毅然:(副)坚决地,毫不犹豫地。
仍然:(副)表示情况继续不变或恢复原状。
形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返回山区,用“毅然”。
22.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结合第八自然段中“为了供你读书,七十多岁的奶奶种菜养猪,起早贪黑杀了猪连块猪肚、汤肝都舍不得吃。”可以得知起早贪黑:起得早,睡得晚,形容人辛勤劳动。也说起早摸黑。
结合第十自然段中“以前他在学校只晓得家里人为他上学读书付出了不少,却不知道其中的内情。他百感交集,泪水顿时也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下淌……”可以得知百感交集:各种各样的感触交织在一起。
23.本题考查概括小标题。
从第四自然段中“唯有他打着蒲扇,驱赶着夏日的蚊虫和暑气,他的心早已飞进了大学校园,他开始向往大学生活。”这几句话中可以得知:向往。
从第六自然段中“他困惑极了,他怎么也弄不明白,奶奶如哥哥、父亲怎么会流泪,为什么要流泪?自从他考进了县中学,每次放假回家,奶奶见了他;那皱巴巴的老脸就会绽出笑容。可今晚……他们究竟是怎么啦?”这几句话可以得知:困惑。
从第十自然段中“以前他在学校只晓得家里人为他上学读书付出了不少,却不知道其中的内情。他百感交集,泪水顿时也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下淌……”这几句话可以得知此时的心情是百感交集。
24.本题考查概括段落层意。
结合短文中层次划分分好的段落可知第二段是第三到十自然段,可知这一部分写的是“他”临上大学前一夜发生的事情,在客人们散去后从家人口中得知他在学校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家里和乡亲们今晚用汗水凝成的。
故本题答案为:在他去学校前的那一夜得知自己上学的学费是家人的辛苦付出和乡亲们帮忙才凑起来的,百感交集。
2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题干中“油灯下,乡亲们一张张古铜色的脸,闪烁着一双双渴望而又执著的眼睛。”这句话可知这句话是对人物外貌和神态的描写,写出了乡亲们的淳朴,表现了乡亲们对他寄予厚望。
文中第四自然段画线的句子写的是夏天的天气,故此处是环境描写,写出了“他”焦躁和飘飘然的心理状态。
26.本题考查概括内容主旨。
结合短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得知那一夜指的是临上大学的前一天晚上,结合短文第五至九自然段可知他在学校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家里和乡亲们令晚用汗水凝成的。所以“那一夜”是他思想变化的关键,是他刻苦努力、自觉抵制诱惑、知恩图报的动力。
抑:压抑
碌:忙碌
噪:噪声
竟:竟然
仰:仰头
绿:绿色
燥:燥热
竞:竞赛
哇:好哇
权:权利
钉:钉子
陪:陪伴
洼:水洼
枚:一枚
盯:紧盯
部:部队
毕:毕业
暑:暑假
煮:煮饭
枕:枕头
华:中华
署:署名
著:著名
忱:热忱
pei
(陪)伴 (培)养 (赔)偿 (陪)同
ka
(考)试 烧(烤) (拷)问 思(考)
qí
(歧)途 整(齐) (奇)怪 (其)实
长篇
连续
广播
铁路
辞退
挣钱
压抑
潮湿
忙碌
阴暗
吊兰
炎夏
噪声
瘦弱
脊背
口罩
竟然
龟裂
忍心
好哇
心酸
数落
权利
酷暑
机械
渔船
报考
心疼
教训
席子
庙会
彩排
糖果
纸屑
抽象
启迪
钉鞋
陪嫁
毕业
寄宿
路费
轮换
领略
意境
煮饭
师范
磨灭
精致
枕头
蚕丝
疲惫一疲乏
连续一持续
扫视一环视
得意扬扬一得意忘形
数落一责备
忙碌—繁忙
耽误—耽搁
人山人海—熙熙攘攘
朦胧一模糊
节省一节约
珍贵—宝贵
密密层层—密密麻麻
启迪一启发
心酸—辛酸
嘲笑一讥笑
恍恍惚惚—迷迷糊糊
精彩一出色
腼腆一害羞
敬仰一仰慕
失魂落魄一魂不守舍
奇妙—巧妙
谨慎—小心
迫不及待一急不可耐
恋恋不舍—依依不舍
粜—籴
忙碌一清闲
瘦弱一强壮
震耳欲聋—鸦雀无声
权利—义务
立刻一迟缓
数落一表扬
失魂落魄—镇定自若
朦胧一清晰
节省一浪费
便宜一昂贵
人山人海—人迹罕至
偏僻—繁华
连续一间断
炎热一寒冷
恍恍惚惚—清清楚楚
明显一隐蔽
破旧一崭新
精致一粗糙
得意扬扬—垂头丧气
精彩一糟糕
赞扬一批评
腼腆—活板
密密层层一稀稀落落
慈祥一严厉
谨慎一粗心
歧途一正道
迫不及待—从容不迫
16、第八单元 考点梳理+真题练习(原卷+答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 统编版: 这是一份16、第八单元 考点梳理+真题练习(原卷+答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 统编版,共20页。
15、第七单元 考点梳理+真题练习(原卷+答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 统编版: 这是一份15、第七单元 考点梳理+真题练习(原卷+答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 统编版,共21页。
13、第五单元 考点梳理+真题练习(原卷+答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 统编版: 这是一份13、第五单元 考点梳理+真题练习(原卷+答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 统编版,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