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2. C。C项,“陌生人在一个村子居住一段时间,就可以在当地血缘网中生根”错误,这不是乡土社会的特征,而是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传统乡村社会中的诸多基础性结构解体之后才能实现。
3. C 。 C项,“乡村环境美化起来,乡村就会……”错误,说法过于绝对,让乡村环境美化起来,才能让乡村更具有魅力,更具有吸引力,而要“吸引人们从城市向乡村流动,形成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4. ①第一段总说,提出乡村振兴需要依靠“新”来助推这一观点。②第二、三、四段分别从打造新农村、发展新农业、培育新农民三个角度进行分析。③第五段总结上文,照应开头。
5. ①现代社会国家基层政权建设强力推进,乡土中国的宗族等地缘、血缘共同体及村庄内生秩序逐渐解体。②现代社会传宗接代的思想逐渐淡化,乡土中国强烈的生儿育女观念不再具有重要价值。③现代社会村庄边界大开,乡村振兴,城乡流动加快,乡土中国世代定居的常态被打破。
6. B。 B.“写出了天气真实的变化”错,这是谭婶婶的心理感受,不是真实的天气变化。
7. A A.“表现了作者对谭婶婶的批判”错,作者对谭婶婶没有批判。
8. ①衬托谭婶婶内心的不安(矛盾、心理转变);②暗示(推动)情节发展;③渲染紧张的氛围。
①幽静的新生儿降生的地方;②喻指新事物、新思想悄悄诞生的地方;③新旧冲突终将平息,新时代终将到来。
CEG
11.D 动词,建庐;名词,房屋。句意:苏轼建庐住在那上面。/悲凉地守着简陋的房屋。
12.C。C.“又为自己求来一个额外的官职”错误,苏轼既不是向韩琦要官,也不是为自己要官。而是要求赠予父亲一个官职,于是朝廷追赠“光禄丞”一职给苏轼父亲。
13.(1)(苏轼)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从前有的见解,嘴里不能说出,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既而”,不久;“见”,见解;“是”,这。)
(2)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 (“诣”,到;“急”,紧迫;“且”,暂且)
14.C(尾联是诗人对时局动荡、世事萧条、百姓疲于奔命的担忧)
15.①思念之苦:战乱频发让诗人与诸弟分离,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苦跃然纸上。②漂泊之悲:诗人流落天涯一身飘零,不仅孤身漂泊"一身遥",更想到世人颠沛流离,蕴含无限人世之悲、流离之苦。③报国之愧:年老力衰的诗人自觉空有报国之心,却无力回天,愧对圣朝。④忧国忧民之痛:诗人在三城之地看戍边守卫,由蜀地风景想到如今的"海内风尘",写安史之乱的连年战火,由此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对战火中百姓流离失所的心痛。(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羁鸟念旧林,池鱼思故渊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A(阿木爷爷具体指某一人)
D
B
(1)就有了新诗与旧诗的区别。
新诗与旧诗没有多大区别。
新诗则打破了这些条条框框。
21.
立意:
1.于勤中汲力,成济济人才。
2.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3.勤奋造就成功,奋斗走向未来。
4.让勤奋为人生着色。
例文: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管子》有言:“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百姓不勤,遂有饥寒。管仲又说:“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耕织不仅是衣食之源,也是礼仪文明的基础。由此可知,勤以修身,劳可安邦。
回首历史,但凡伟人都有一双勤劳的双手。黄帝建造屋宇,缝制衣冠,制造舟车,创制乐律;虞舜种田补鱼,烧制陶器,天下大和,百姓无事;苏秦熟读兵法,不舍昼夜,终有所成,名垂青史。无论是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历史佳话,还是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无不展现着勤劳使人杰出的真理。
不仅如此,勤劳也是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原因之一。中华民族何以屹立不倒,绵延至今?有人说是外儒内法的治国之道,有人说是农耕文明的稳固保守,有人说是大海、大漠、大山对于外来文明的阻隔,也有人说是中华文化的包容和共生能力。诸如此类的回答,不胜枚举。我想,中华民族的延续性与长期扎根于农耕的中国人自然形成的勤劳淳朴、任劳任怨的精神特质也不无关系。因为勤劳,我们在黄河岸边的黄土地上留下了民族的足迹;因为勤劳,我们走过了坎坷屈辱的抵御列强的近代重生之路;因为勤劳,我们坚定不移、从容自信地追逐着我们的复兴之梦。
因为勤劳,我们也才有了闻名于世的国家名片。上面印着苍茫山脊上的万里长城,恢弘壮丽的兵马俑,庄重神圣的莫高窟,横跨世界屋脊的西藏铁路,深入海底的钻井平台,静默不言的跨海大桥,呼啸而过的中国高铁。当然,仔细看去,上面还写着一排无形的大字——勤劳的中国人。
反观当下,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却存在着回家葛优躺,洗衣靠父母,吃饭等人送,扫地不积极,学习变懒散等不正之风。英国有句谚语:“懒惰没有牙齿,但却可以吞噬人的智慧。”我想,长此以往,我们失去的不仅是生活的自理能力,更是求知的动力。
有人说劳动的事可以交给人工智能,诚然,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科技给予了我们越来越多的便利。但是,科技也不可能完全解决我们人类的全部需要,相反,人类需要更高级的劳动和更高的智慧来管控科技。否则,被奴役的只会是我们自己。
在未来人工智能流行的年代里,我希望我们仍然能够时刻想起《平凡的世界》里那些在黄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们,想起那句:“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尊严的活着,劳动对每个人来说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生存需要,而是体现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任何劳动都会受人尊重。”
请谨记:“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校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校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有人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